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平艳  王凯  李琦  刘勋 《科学通报》2012,(35):3367-3375
情绪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在学习和记忆中的作用尤为关键,它影响着个体和族群的生存状态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研究者已经对动物和人类被试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然而最核心的问题是,情绪如何影响记忆,特别是在人脑中情绪信息加工的脑区和记忆的神经环路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简要综述了脑成像和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梳理和评述了有关记忆和情绪的神经机制以及情绪影响记忆的神经机制研究.基于现有研究证据,我们提出以下假设并预期今后的研究能够检验这个理论框架:情绪的两个维度——唤醒和效价可以影响记忆信息在杏仁核-海马回路中的加工,这种影响是分别通过额-顶叶注意控制网络和以纹状体-前额叶为核心的奖惩系统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改变单个神经细胞传递信号的效率,可能是脑储存信息的方法之—。但怎样实现这种改变呢?最近,勃朗宁(Michael Browning)和他的同事们,介绍了一种在脑的海马回内间接控制细胞活动的酶。海马回一直被认为与记忆有关,现在这种酶的发现,使我们更了解学习和记忆的生化基础了。  相似文献   

3.
非鸣禽成体环鸽脑中的新生神经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明雪 《科学通报》1995,40(12):1133-1133
自1983年Goldman等在世界上首次报道鸣禽成体脑中的新生神经元现象后,对新生神经元在鸣禽成体脑中产生、迁移和分化机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许多人推测金丝雀等鸣禽脑中新生神经元的产生与它们对鸣啭学习和记忆功能有关.目前世界上对鸟类神经元产生的研究基本局限于鸣禽类,还未见在非鸣禽成体脑中有神经元产生的正式报道.由于新生神经元在鸣禽脑中的分布并不局限在控制发声的神经核内,它表明鸣禽成体脑中神经元的产生可能具有更为复杂的功能,因而神经元产生的现象也可能在非鸣禽成体脑中存在.为检验这种推想,本实验选用端脑中无明显控制发声神经核的非鸣禽环鸽(Streptopeliarisoria),应用放射自显影/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方法证明新生神经元在非鸣禽成体脑中的存在及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4.
动态点击     
科学家开出增强记忆良方为什么人们的记忆力有好有坏?记忆力好坏与什么因素有关?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杜雨苍教授和他领导的研究小组经过十几年的深入研究,发现记忆肽能够影响人的记忆功能,在国际上率先揭开了记忆之谜。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因子。肽是由两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联结而成的蛋白质小片断。人体的很多生命活动都是由肽完成的,如传递信息、调节代谢等。目前,科学家在高等动物脑内已经发现上百种不同功能的神经肽,其中记忆肽能增强大脑的记忆功能。但长期以来,人们对神经肽如何…  相似文献   

5.
鸟类习鸣脑空间的神经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鸟类的前脑内与发声、学习有关的神经核团在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下,成年脑可有新神经元产生,并替换原有的细胞,参与神经回路。这种神经发生在调节发声运动和听觉反馈间的整合过程,加强学习与记忆神经网络,促进脑的自我修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记忆之谜     
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即时反应(如反射活动)外,脑还有学习、记忆、语言、认知、思维等高级功能。学习和记忆在机体的一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经验在塑造脑的微型神经元回路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实际上,我们特有的个性和性格正是在不断地感受经验、遭受挫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梅镇彤 《科学通报》1993,38(15):1415-1415
加压素对学习、记忆的增强作用已有不少报道,而它的作用机制目前尚未阐明,有一些工作已表明它的中枢作用部位主要在中脑-边缘系统,包括海马、隔核、杏仁核和中缝核,加压素通过中脑-边缘系统来调制学习记忆过程。为了进一步阐明8-精加压素(AVP)对大鼠分辨学习增强作用的机制,特别是内源性AVP在其中的作用问题,本工作采用脑内微量注射抗AVP血清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讲到创新,人们容易联想到的是人脑功能的开发,而实际上人的双手的活动对大脑功能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遗憾的是这种作用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从人的进化过程看,手脑的关系非常密切,脑功能的形成和充分发育,人类思维的形成都与手的解放有关,并且是在手的解放后才变得可能。人脑形  相似文献   

9.
吕子旸  彭凯平  胡传鹏 《科学通报》2019,64(20):2114-2126
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 SES)与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对于理解社会经济因素对心理行为的影响以及预防大脑和心理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十多年中,研究者使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对SES与大脑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发现SES与大脑结构和功能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但这些研究的结果却不完全一致.本文从大脑结构与功能两个层次出发,按照认知与情绪两大主题对SES与大脑关系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对比不同研究结果的异同之处.结果发现:(1)在脑结构上, SES水平与海马体(主要负责记忆)、前额叶(参与执行功能等高级认知过程)及皮层下结构(主要包括参与情绪加工的杏仁核等结构)可能存在相关;(2)在脑功能上,不同SES水平的个体在进行执行功能、学习和记忆等相关任务时,大脑活动模式可能存在差异,同时正性与负性情绪刺激所引发的大脑活动在不同SES水平的个体上可能有所差异.值得注意的是, SES与大脑关系的研究中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如SES测量的复杂性和全面性、大脑结构与功能自身发展和测量的复杂性、SES影响大脑机制的多层次性等.未来的研究需要应对上述的挑战,同时考虑文化差异等影响,从而能够更准确地理解SES与大脑的关系,并为中国社会治理政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一组研究人员发现,脑内单个神经细胞倾向于选择性地识别特殊的语词和面容,这是在短期记忆过程发生的情况。该研究为人们了解人脑中与记忆有重要关系的海马组织功能提供了新的信息。神经生理学家盖里·赫特(Gary Heit)指出:“我们为研究脑的理论工作者首次提供了有关海马中实际进行活动的详尽细节,从而对脑子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过程有所认识。  相似文献   

11.
蓝冰 《科学》2007,59(5):19-19
据英国Nature,2007,447:178报道,中央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经常与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损伤有关,并最终导致痴呆。是否有一种药物来促进记忆、甚至还能恢复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中遗忘的记忆?用一种严重神经退化疾病动物模型所做的新的研究工作,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研的日益发展,胰岛素在人体中的作用更加复杂,它越来越多的新功能已被人们熟悉。胰岛素不仅仅是作为控制血液中糖含量的激素和新陈代谢的主要调节剂之一,而且对大脑工作,对高级神经活动部有很大影响。已经知道,比如说缺少胰岛素能引起脑蛋白成分的破坏,甚至引起神经细胞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3.
问与答     
?问:人脑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众所周知,大脑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简单地说,人的思维、情感、记忆、学习等高级活动均是由大脑控制的,此外, 人的呼吸、心跳、摄食、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等也是由脑控制的。大脑可以分为脑干(包括延髓、脑桥和中脑三部分)、间脑、小脑和端脑(包括左右大脑半球)。  相似文献   

14.
七、神经网络系统神经网络系统可能是我们所面临的高度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也是迄今所知功能最强、效率最高的最完美的信息处理系统,因此,很自然地成为非线性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它只是建立脑模型的第一步,就人类的科学认识活动而言,对大脑的研究无疑是一种挑战,它正越来越强烈地吸引着许多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参与到脑研究的队伍之中。虽然对大脑的结构近几十年来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了许多新的现象,但我们仍然未能了解神经系统是怎样使人具有听和看、学习和记忆,甚至推理和语言等高级脑功能的,要取得这方  相似文献   

15.
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报道,来自前脑胆侧的一个特定区域的神经元前体——中间神经节轴突(MGE)既可以在胚胎脑又可以在成年脑中广泛迁移,并且在几个脑区分化成神经元细胞。该研究增加了更多的证据表明细胞移植作为一种神经生成性疾病和脑损伤的治疗方法的可能性。“我们是第一次识别一种新的细胞群体,它们可以在整个成年脑中迁移,进入丘脑、灰质和白质。”论文的第一作者海尼克·成齐特勒指出:在以前的研究中,移植入成年脑某些位点的移植初级神经元前体似乎不可能迁移和进人需要新神经元细胞的区域。在测试来自几个胚胎脑区…  相似文献   

16.
柴之芳 《科学通报》1990,35(14):1083-1083
目前,白垩系-第三系(K-T)界线事件的争论焦点在于其成因的探讨。现在流行的学说主要有地外物质撞击说和火山喷发说两大类。遗憾的是,迄今所有的实验结果,包括界线层富微球粒、碳和氧同位素丰度异常、锇同位素丰度异常,甚至铱异常和冲击变质石英,均不是唯一性的证据,即这些证据既可以支持地外说,也可以支持火山说。为此,我们设法通过研究富铱K-T界线层中铱的赋存状态,来阐明K-T事件的性质。这种想法的依据是,根据现有的关于铱的化学性质,自然界中铱可能存在的化学形态主要有下列五种: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高等植物的转化研究,从海斯的矮牵牛试验以来,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甚至受到非议。这主要是因为异源DNA的输入、复制、翻译和表达的机理及在提取DNA时可能有的细菌污染等重大技术问题,目前还拿不出严密的实验证据给予澄清,以致人们不仅对实验本身表示怀疑,而且对在高等植物中究竟存在不存在转化过程也持否定态度。在这里,我们结合生物工程的应用前景,发表一些看法,求教于诸位专家。  相似文献   

18.
千百年来,人类始终没有放弃对自身,特别是对大脑奥秘的探索。而在过去,人们一直认为记忆只能储存在大脑里。但美国阿拉巴马州立大学的教授柯特利·米勒和戴维·斯维特在研究中却发现,记忆很可能并不是由大脑来完成,而是存储在DNA的基因中。当细胞分裂时,这种“细胞记忆”将被传递下去形成我们的记忆。而这种观点,在人体器官移植方面可得到一定的佐证。当某个器官被移植到另一个人身上之后,器官中储存的信息就会同时被转移,这些器官包括有心脏、肾脏、肝脏,甚至是骨髓和肌肉……  相似文献   

19.
刘景波  吴颖  国联杰 《科学通报》1997,42(23):2531-2534
榴辉岩与其围岩片麻岩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争论焦点是榴辉岩和围岩片麻岩类是否经受了同样的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这一争论同样也反映在苏鲁-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研究中,一些研究者从部分围岩片麻岩中找到了超高压变质作用的证据认为榴辉岩类和它们的围岩片麻岩有同变质的历史,部分找不到超高压变质作用证据的片麻岩被认为是强烈退变质改造的结果;另一种看法认为榴辉岩有两种围岩片麻岩,一类围岩与榴辉岩有同变质的历史,该类围岩片麻岩紧密共生在榴辉岩周围或与榴辉岩互层产出,它们同榴辉岩一起以构造方式混杂在另一类相对低压的片麻岩中。很明显,目前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解决榴辉岩与其围岩片麻岩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我国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在实验大鼠的脑中实现特定记忆的精准删除。此项研究有望为慢性疼痛、成瘾等以"病理性记忆"为特征的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事件的记忆是由脑内一群"印记细胞"编码与储存的,不同的记忆由不同的印记细胞群负责。传统的药理学或基因编辑技术仅能大范围地、非特异地影响神经细胞,无法精确操控有特定功能或解剖特征的神经细胞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