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科学家和工程人员精心合作,研制的自动化DNA顺序分析系统,每天最高可分析108,000个碱基。从1988年开始,日本科学和技术部(STA)发起了人类基因组分析的研究计划,又称为"基因结构研究"。为了开展这一计划的研究工作,日本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希望,不仅要在阐明人类生物学和医学方面发挥他们的作用,而  相似文献   

2.
王武  李秀兰 《自然杂志》1995,17(6):311-317
生物技术源远流长,数千年前,发酵现象的发现,逐渐形成发达的发酵工业,成为人类食物一大来源。这是古老生物技术为人类服务的典型例证。本世纪50年代初,沃森(J.D.Wabon)与克里克(F.H.Cdck)两位科学家提出了遗传物质双螺旋结构,解破了生物的遗传奥秘。从此,生物学一系列进展导致了进入当代高技术行列的生物技术的诞生。基因(遗传)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四大技术群之一。其更为诱人的前景是农业上的应用,人们采用类似于工程技术设计方法,按照人们的需求,把某些外来基因,譬如能抵抗某些病素的细菌基因,成功地转移到细胞内,表达出抗病功能并顺利地繁殖,最后获得新品种或产生新的产物。本文介绍的就是棉花基因工程在棉花改良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曹虎 《科学24小时》2012,(12):10-12
每个人的生命历程是一本书,其中的奥秘"基因"牵引着我们的分分秒秒——快乐、舒畅、悲伤和痛苦。何谓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一种创新的生物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此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基因工程技术自出现至今已有40多年,它同细胞培养、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微生物工程共同组成了生物工程。盖一座大楼,要经过设计、工程计算、备料、施工、验收、交付等程序,基因技术的操作与之相类  相似文献   

4.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遗传物质DNA分子结构,打开了生命微观世界的大门。20年后,科学家用基因工程菌生产化学品,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至今,基因工程技术和规模已是参天大树,成了影响国计民生的高科技产业,并正名为“生物工程”。它的技术和产品在医学、医药、农业和环保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一通过科学家的不断努力,生物工程绽放出朵朵奇葩。  相似文献   

5.
随着基因时代的到来,科学家渐渐认为人的很我行为皆有基因的因素,并且影响着我们的人生与命运,于是就有了“第二次命运”的说法。科学家最新发现了几种基因,它们决定了我们的“第二命运”——  相似文献   

6.
李升伟 《世界科学》2009,(11):40-45
当一些提示生物技术农作物可能危害环境的论文招致其他科学家群起而攻之时,《纽约城市报》的自由专栏作家埃米莉·华尔兹(Emily Waltz)为此撰文呼吁:不论是批评也好、信见也罢,在对转Bt基因最后定论2前,是否应该公平公道一些——  相似文献   

7.
《科学之友》2004,(11):15
英国科学家正申请进行破天荒的生物技术,让新生婴儿具有3名父母的基因成分,以此防止母亲将退化性遗传疾病传给下一代,预料当局极可能在未来数周批准这项申请。  相似文献   

8.
李升伟 《世界科学》2009,(11):45-46
抑或是偏见引起的 有科学家称.他们在发表了几篇反映生物技术农作物的负面作用的论文后,受到了一些来自同行们的尖锐攻击。例如,在2002年10月.来自加州拉霍亚索尔克研究所的大卫·舒伯特(David Schubert)在《自然·生物技术》的述评栏目中提出,人们对于将基因插入植物细胞中所带来的潜在的、意外的分子效应还没有给予足够的注意。  相似文献   

9.
今年6月8日,日本科学家将不久前认定出约1000个与脑血栓有关的人体基因申请了国际专利。据新闻媒体报道,申请国际专利的是日本大学先进医学综合研究中心的科学家。该研究中心的负责人石川表示,他们下一步将详细分析这些基因的作用,并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开发脑血栓诊断方法和治疗药物。 国际媒体认为,日本的行动不过是时下最时髦的基因抢夺──人类进入新世纪后的一场新的圈地运动中的一个插曲。 如今,人类有限的基因资源正在进行着一次性分配,获取基因效率最高和数量最多的企业,有望利用其基因专利来垄断未来的生物和制药工业市…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最近在小鼠身上进行的初步研究显示,母体基因在后代大脑智力发展方面起主要作用。而父体基因则主要影响大脑中负责情绪的功能。这项实验目前还仅仅局限于老鼠,假如这项惊人的发现同时也适用于人类.那么恐怕所有遗传方面的教科书都得重新改写.而且在广泛流行多年的郎才女貌的说法后面屯得画上一个问号了。科学家早就知道基因是成双成对的,每对基因~个来自母体.一个来自父体.在大多数情况下,每对当中的两个基因看起来都一模一样,都是活跃的,但是有一种基因的情况特殊,这种基因称为印记基因。印记基因携带一个生物化学标记,…  相似文献   

11.
丽娜 《世界科学》2002,(7):15-16
先天性格抑或后天环境 位于剑桥附近的桑格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预计能在近期内完成人体第22号染色体所有基因图谱的绘制。在今后3年内,桑格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以及就人类基因组工程开展协作的其他科学家将测出存在于人体每个细胞中的23对染色体所含全部基因的脱氧核糖核酸排序,这将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  相似文献   

12.
70年代初,美国加州大学生物化学家博耶成功地创造了基因重组技术,并在大肠杆菌体内表达成功,一时间舆论大哗,人们惊叹不已。事实证明,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生物技术将成为现代高新技术的一项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生物技术产业无疑是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因JL,科学家预测ZI世纪是生物工程世纪。有头脑的企业家在这场高技术代替旧技术的变革中显得特别活跃,更是不失时机地抓住机会,对那些创造高新技术的科学家紧追不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当生物技术出现之后,一位年轻的风险企业家斯旺逊(R.Swanson)通过电话与博耶取得联…  相似文献   

13.
基因与诺贝尔医学奖的结缘 百年诺贝尔医学奖的第三个特点是从50年代以后,大部分获奖者的成果大都与基因研究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基因理论是现代生物医学的基本理论,如同原子理论是化学和物理学中的核心理论一样。了解并阐明基因既是发展包括生物医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前提,也是推动多种学科发展和造福人类的原动力。从1958年到如今的诺贝尔医学奖,直接与基因理论相关的成果获奖就达17次之多。而且从本世纪以来,共有38位科学家因研究DNA而获得诺贝尔奖。对百年诺贝尔医学奖的统计也表明,几乎有一半的获奖是与基因有关。 …  相似文献   

14.
青云 《世界科学》2005,(2):24-24
科学家们破译了鸡的基因密码,发现鸡约有60%的基因与人类相同,约在3.1亿年前,鸡与人类曾拥有同一个祖先。  相似文献   

15.
方加胜 《自然杂志》2007,29(6):343-347
2007年10月8日,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和奥利弗•史密斯、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因为“在涉及胚胎干细胞和哺乳动物DNA重组方面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即“基因靶向”技术)而获此殊荣,该技术在研究基因的功能以及建立人类疾病模型等方面开创了一个全新思维模式和技术手段。本文将就“基因靶向”技术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陆家训 《世界科学》2001,(12):44-44
科学家正在对广泛报道的人类基因图的发现提出质疑 :对人类只有 3万个基因这一发现提出怀疑。新的观点认为人类基因的数量要多得多。这一观点是由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诺瓦提斯研究基金会遗传研究所提出的 ,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科学家早就对人类基因的数目进行争论 ,有人甚至认为人类有 1 0万以上的基因。今年 2月份这一问题似乎已经解决 ,两个科学家小组公布了他们绘制人类每个基因的位置所取得的成果 ,一张基因图是由塞莱拉基因组的美国私营公司公布的 ,另一张基因图由人类基因组工程的国际小组公布出来。两个小组都估计人类大约有 3万个…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探索》2005,(7):76-76
科学家将基因芯片形象地描写成携带生命之书的掌上电脑。就像电脑芯片一样,基因芯片在一个硬币大小的芯片上,配备有上万条甚至数万条基因,科学家可以用它来对未知的基因样本进行检测。比如说,如果发现一个新的病毒,如果想搞清它的基因结构,就可以用基因芯片来检测。用基因芯片检测要比传统的方法更便捷和准确。  相似文献   

18.
未来体坛的基因骗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家于2000年初发出警告说,在未来的奥运比赛中,尽管奥运圣火照常在体育场内燃烧,可许多奥运冠军的成绩已不再是刻苦训练磨砺身体的结果,而是使用基因骗术获取的“光环”。科学家们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如果基因工程技术被滥用,就有可能通过基因结构的改变而创造出“超级运动员”。举重运动员的胳膊和赛跑运动员的大腿会前所未有地鼓胀起来,长跑运动员则拥有无与伦比的耐力。这绝非危言耸听,随着“基因疗法”技术的完善,也许在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之前,就能成功地开发出将这个标志着体育运动终结的噩梦变成现实的手段。黑白分明的…  相似文献   

19.
今年6月26日,美、英、法、德、日、中等国科学家共同宣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已经绘出,人体全部基因的初步测序研究工作已经完成。科学家们将深入研究与各种疾病有关的基因,预计到2010年或2020年,基因疗法将成为一种普通的治疗手段。 小试牛刀 由于人类的3000多种疾病大都具有遗传性,所以科学家们早就认为,只有从基因修复入手,才能根治许多疾病,这就是基因疗法。基因  相似文献   

20.
美国科学家发现,在爱情不可言喻的神秘与伟大之下,还隐藏着一些基本的生物法则和基因法则。决定情缘的基因科学家新近提出了"基因决定你与谁情投意合"的观点,"缘分"之说似有了科学根据。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老鼠在选择配偶时受到一种称为MHC基因的制约,雌性鼠总是挑选与自身MHC基因不同的雄性鼠为"丈夫"。那么雌性鼠是凭借什么来识别对方基因的异同呢?是气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