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螺赢亚科(膜翅目:胡蜂科)分类研究进展 (动物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便于对中国蜾蠃亚科种类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参考《The Zoological Record》以及相关的种类记述文献,对蜾蠃亚科的系统地位、分类研究历史、生物学习性及经济意义等进行简述;同时记述各属的种类数量及各种类在世界六大动物地理区系中的分布情况。从资料整理结果可知,目前,蜾蠃亚科包括205属,共计3 638种、823亚种。该亚科种类世界性分布,其中古北区70属965种283亚种,分别占世界种、亚种数量的26.53%、34.39%;东洋区67属487种146亚种,分别占世界种、亚种数量的13.39%、17.74%;澳洲区45属462种72亚种,分别占世界种、亚种数量的12.70%8、.75%;非洲区79属716种167亚种,分别占世界种、亚种数量的19.68%2、0.29%;新北区29属299种75亚种,分别占世界种、亚种数量的8.23%、9.11%;新热带区58属943种100亚种,分别占世界种、亚种数量的25.92%、12.15%;中国已知45属,共计172种5、0亚种,分别仅占世界已知种、亚种数量的4.73%、6.08%。根据现有种类情况,中国还有大量的蜾蠃种类有待发现。  相似文献   

2.
阳蝇属迄今在全世界已知400余种,本文报告了阳蝇属的属征、生物学及分类概况.在已有标本采集记录和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阳蝇属已知种的区系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我国阳蝇属种类极其丰富,已知176种,约占世界阳蝇已知种数的44%;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古北界种81种,东洋界种73种,古北和东洋界共同种13种,全北界种9种;在我国动物地理区划中,西南区、华北区和东北区的种类最为丰富;在我国已知的阳蝇中有140种为地方性种.  相似文献   

3.
中国蚂蚁名录——猛蚁型亚科群(膜翅目:蚁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中国已知蚁科猛蚁型亚科群Poneromorph Subfamilies名录,共记载该类群4亚科22属142种8亚种2变种,其中钝猛蚁亚科Amblyoponinae 4属13种,刺猛蚁亚科Ectatomminae 1属7种,猛蚁亚科Ponerinae种类最多,有14属112种8亚种2变种,卷尾猛蚁亚科Proceratiinae 3属10种。给出各种的中文名、拉丁名和详细的分布。  相似文献   

4.
宁夏蚁科昆虫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宁夏蚁科昆虫区系和地理区划,于2002-2009年,通过挖掘蚁巢等方法,对宁夏蚁科昆虫进行了系统采集和标本整理.结果表明,共获得标本20 000多个,经分类鉴定出69种,分属于3亚科19属;宁夏蚁科昆虫主要种类是古北种,有41种,占全部种类的59.42%,其次是东洋种,有7种,占全部种类的10.15%;古北和东...  相似文献   

5.
通过近几年来对重庆市各区县的小唇泥蜂(Larrinae)种类资源的调查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共鉴定小唇泥蜂3族7属13种,属数约占中国小唇泥蜂昆虫总属数的46.67%,种数约占中国总种数的7.78%。重庆市现已知的小唇泥蜂中东洋区成分7种,跨东洋区与古北区共有成分3种,东洋、非洲区共有成分1种,东洋、古北及非洲区共有成分1种,东洋、古北及新北区共有成分1种;此外,已知种类跨中国华南与西南两区分布4种,跨华中、华南与西南3区分布4种,跨东北、华北与西南3区分布1种,跨华北、华中、华南与西南4区分布4种。调查结果显示,重庆小唇泥蜂亚科属级阶元的调查结果与中国已知属的分布特点吻合,但由于重庆生态环境特点及采集深度等因素的影响,重庆已知的各属种类数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6.
中国蚁科昆虫名录——蚁型亚科群(膜翅目:蚁科)(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总结中国蚁型亚科群(the formicomorph subfamilies)蚁亚科Formicinae已知蚁科昆虫3属86种7亚种,其中尖尾蚁属Acropyga6种,捷蚁属Anoplolepis 1种,弓背蚁属Camponotus 79种7亚种.给出各种的中文译名、拉丁学名和详细分布.对近年来分类地位发生变化、具...  相似文献   

7.
大连是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根据野外调查和相关报道,大连地区目前有外来入侵植物23科62属78种.这些外来入侵植物,菊科植物种类最多,达24种,占总数的31%;十字花科植物次之,计10种,占总数的13%;苋科植物7种,占总数的9%;豆科植物6种,占总数的8%;其余18科总计31种,占总数的39%.它们由木本、藤本和草本植物构成,最常出现在路旁、水旁、田旁、屋旁,原产地多为北美洲和欧洲,一般通过有意引入、无意带入2种途径进入并扩散.大连市各区县都有外来入侵植物分布,以市内4区种类最多,达62种.  相似文献   

8.
对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进行调查采集,共采集标本500余号,经鉴定共有6亚科,39属,93种。本文对其种类组成和区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切叶蚁亚科、蚁亚科、猛蚁亚科和臭蚁亚科为该地区的优势亚科;在世界蚁科昆虫区系共有18个分布型,在中国昆虫地理区共有15个分布型。弄岗蚁科昆虫区系具有典型的东洋界特征,与古北界关系最为密切;以华南区种类占优势,且与华南区、西南区、华中区和华北区4区蚁科昆虫种类的关系密切。此外,还分别与云南、湖南、四川、陕西及西北地区的蚁科昆虫区系组成,以及邻近地区其他昆虫区系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进一步对中国土蜂科(Scoliidae)昆虫种类进行系统分类研究.[方法]参考《动物学记录》(The Zoological Record)以及相关的种类记述文献,对土蜂科昆虫的系统地位、分类研究历史、生物学习性、经济意义等进行简述;同时整理土蜂科各属的种类数量及各种类在世界六大动物地理区系中的分布情况.[结果]目前土蜂科包括2个亚科2个族,共计44属560种220亚种,世界性分布,其中:1)分布于古北区的有12属66种39亚种,分别占世界种和亚种数量的11.78%,17.72%;2)分布于东洋区的有22属215种86亚种,分别占世界种和亚种数量的38.39%,39.09%;3)分布于澳洲区的有24属182种61亚种,分别占世界种和亚种数量的32.50%,27.72%;4)分布于非洲区的有18属146种41亚种,分别占世界种和亚种数量的26.07%,18.63%;5)分布于新北区的有7属22种4亚种,分别占世界种和亚种数量的3.92%,1.81%;6)分布于新热带区的有12属43种7亚种,分别占世界种和亚种数量的7.67%,3.18%.当前中国的土蜂科昆虫已知有12属53种22亚种.[结论]土蜂科昆虫在中国尚未被系统地调查研究,仍有部分土蜂种类有待发现.  相似文献   

10.
整理吉林省叶甲总科(Chrysomeloidea)昆虫标本,研究吉林省叶甲总科昆虫区系组成.结果发现:吉林省叶甲总科昆虫共有139种,隶属5科72属,其中,吉林省新纪录2种,分别为黑脊萤叶甲(Galeruca nigrolineata)、粉筒胸叶甲(Lypesthes ater).在属级区系组成中,单种属区系组成占主导地位;在种级区系组成中,多种属的区系地位稍高.吉林省叶甲总科昆虫广布种占绝对优势,占总种数的78.42%;区系成分以古北区为主,成分来源主要是中国-喜马拉雅区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中国蚁型亚科群(the formicomorph subfamilies)蚁亚科Formieinae已知昆虫10属107种4亚种,其中箭蚁属Cataglyphis 7种,蚁属Formica 44种1亚种,短角蚁属Gesomyrmex 1种,毛蚁属Lasius 19种,刺结蚁属Lepisiota 8种3亚种,长齿蚁属Myrmoteras 2种,尼氏蚁属Nylanderia 21种,织叶蚁属Oecophylla 1种,拟立毛蚁属Paraparatrechina 3种,立毛蚁属Paratrechina 1种.因长有德和贺达汉于2002年命名的粗壮黑蚁的Formica robusta已被Carpenter占用,故将其重命名为长贺氏蚁Formica changhei Ran et Zhou.根据Lapolla最新研究成果,将观音立毛蚁和孔明立毛蚁从立毛蚁属Paratrechina中移至拟立毛蚁属Paraparatrechina,提出了2个新组合,即:观音拟立毛蚁Paraparatrechina guanyin (Terayama,2009)com.nov.和孔明拟立毛蚁Paraparatrechina kongming (Terayama,2009) com.nov..文中给出各种的中文译名、拉丁学名和分布,并对近年来分类地位发生变化、具有较大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的种,以及需要特别说明的种作了注解.  相似文献   

12.
对河南省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蚁科昆虫进行系统采集和整理,共采集标本500余号,经鉴定有5亚科25属63种,其中5种未定名。为保证区系分析的准确性,对已定名的58种蚁科昆虫的种类组成和区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切叶蚁亚科和蚁亚科为该地区的优势亚科;在世界蚁科昆虫区系共有3个分布型,在中国昆虫地理区共有19个分布型。该区蚁科昆虫区系具有典型的东洋界特征,且与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及西南区4区相互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调查和研究表明,广东省深圳市围岭公园有两栖动物9种5科1目,全部都属于东洋界物种,其中华中区和华南区的共有物种占66.7%,属华南区的物种占33.3%.已知爬行动物15种8科2目.属东洋界物种有14种,其中华南区物种有6种,占总数的40.0%;华中华南区共有种5种,占总数的33.3%;属华中区种有3种,占总数的20.0%.除此外有1种是属广布种.论文还分析了围岭爬行动物的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4.
运用动物地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调查研究了中国已知妙蝇属的种类分布。中国已知妙蝇属69种,其中地方性种52种,占据中国已知妙蝇属种类的75.36%,说明中国妙蝇属种类丰富。在世界动物地理区系分布中,东洋界种类最多,占世界种数的一半以上,这可能与其地处热带、亚热带,降水丰富、植被类型多样,具有以热带和亚热带雨林为主的多种生态环境有关。中国动物地理区系可划分为10种组合,其中西南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的妙蝇属种数占明显优势,可能原因是以上几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均为亚热带气候且空气潮湿,地质特征均为盆地,地势复杂,较适合妙蝇生存和繁衍。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蝶类资源及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湖北省蝶类已知种类进行区系分析,与邻近的江西、湖南和河南三省蝶类区系进行比较,以研究湖北省蝶类区系组成和地理分布.湖北省已知蝶类478种,隶属12科198属,其中东洋界种类317种,占66.3%,古北界种类94种,占19.7%,广布种类67种,占14.0%.分析研究认为,湖北省蝶类资源及生物多样性丰富,蝶类区系应划归东洋界.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了紫金山地区4种植被类型下的蚂蚁种群,共采集蚂蚁4 052只,隶属于2亚科14属15种。分析发现:针阔混交林内的蚂蚁种类最多为14种,林内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最高,分别为2041 6和0773 6,优势度最低为0158 8,优势种为日本弓背蚁(占2480 %)、宽结大头蚁(占1798 %)、双针棱胸蚁(占1757 %)和黄足立毛蚁(占1431 %)。草地的蚂蚁种类有10种,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最低,分别为1147 5和0498 4,其优势度指数为0413 4,仅次于阔叶林的蚂蚁种群优势度指数0415 1,其优势种为双针棱胸蚁(占5413 %)和宽结大头蚁(占3427 %)。紫金山地区4种植被类型下的蚂蚁种群相似性为中等相似。  相似文献   

17.
调查研究中国花蝇科植种蝇属种数、分布及区系特征.采用动物地理学原理和方法.结果表明:归纳中国迄今已知植种蝇137种,讨论了该属的区系分布特点.结论:地方性种95种,占我国植种蝇属种数的69.34%.说明中国植种蝇属种类极为丰富,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食蚜蝇科昆虫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世界动物地理区划和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对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食蚜蝇科昆虫区系分析。经鉴定该区本次调查发现食蚜蝇科昆虫3亚科11族47属107种,其中管蚜蝇亚科6族16属37种,巢穴蚜蝇亚科1族1属1种,食蚜蝇亚科4族30属69种,其中毛斑胸蚜蝇Spilomyia manicata(Rondani,1865)首次在中国记录,山西省新记录种64种,未定种7种。通过本次调查,使山西省食蚜蝇科昆虫的种类记录达到159种。基于100种已知种类和47属的资料分析,发现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食蚜蝇科昆虫种类成分以古北区和东洋区共有种为主要成分,单纯的古北区成分略优于单纯的东洋区成分;从属的分布看,多区属比例高达70.21%,单区属成分所占比例较低。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食蚜蝇科昆虫区系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武汉市蝇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收集分析武汉市区已知蝇类的区系成分,并与湖北省的宜昌、荆州、襄樊3城市蝇类区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武汉市市区已知蝇类5科102种,其中属东洋界的种类44种,占43.14%;古北界的种类34种,占33.33%,广布种24种.占23.53%.武汉市区蝇类区系属东洋界,武汉、宜昌、荆州、襄樊4城市蝇类区系成分大致相似.  相似文献   

20.
广西铺道蚁属昆虫研究(膜翅目:蚁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采自广西的铺道蚁属Tetramorium昆虫10种,其中5种为广西区新记录种,即:茸毛铺道蚁T.lanuginosumMayr、陕西铺道蚁T.shensienseBolton、史氏铺道蚁T.smithiMayr、相似铺道蚁T.similimum(Smith)和克氏铺道蚁T.kraepeliniForel。标本保存于广西师范大学生物系标本室。提供广西该属已知10种的工蚁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