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掌握湖北当阳铅锌伴生放射性矿的辐射环境现状,在2009年5月至2011年7月期间,使用各种辐射监测仪器对该矿山的工作场所和生活区进行了氡及其子体浓度、空气y吸收剂量率、各种介质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坑道内氡气浓度、空气γ吸收剂量率以及各种环境介质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分别为当地本底水平的179倍、12.3倍以及13~43.6倍;坑道内氡析出率为对照点的42.5倍.矿区职业人员及公众的年有效剂量均超过国家标准限值,应当采取必要的辐射管理措施对自然环境和工作人员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2.
佘义  王燮华 《天津科技》2002,29(1):48-48
氡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由天然放射性核素--铀、镭的衰变形成放射性气体--氡(222Rn),在自然界通过岩石裂缝、土间隙、地下水源不断向大气中转移和释放,成为人类本底辐射的重要来源.由于人的流行病调查和动物实验都证明氡可致肺癌,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布氡为人类环境中的致癌物质.对氡及其子体在空气中的存在水平、变化规律、污染来源、危害程度、防治措施等的研究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有关人士的极大重视.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某废弃铀矿山地表贯穿辐射剂量率2、22Rn析出率、空气中氡及其子体浓度、土壤和水体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的监测,调查和分析了矿山辐射环境现状.结果表明,该废弃铀矿山已受到放射性污染.其中,1#矿点和尾矿堆放射性水平较高,是矿区主要放射性污染源项,应采取整治措施.其他区域放射性较低,未超过国家基本限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杭州—黄山铁路天目山隧道作业过程中出现的放射性物质险情,采用天然放射性法对事故区域进行辐射环境专项调查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调查结果表明:掌子面γ辐射剂量大于规范限定值,地表放射性核素含量238U处于高背景区,232Th、40K处于低背景区,属于偏铀型,系炭质泥岩吸附大量的铀所致;隧道地质构造破碎带引起氡的富集,部分地段土壤平均氡浓度超出规范限定值,隧道内的空气平均氡浓度属于正常浓度区.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放射性物质监测,同时加强洞内通风以降低空气氡浓度.  相似文献   

5.
由于放射性测量中核素的放射性衰变现象,氡及其子体放射性衰变和统计涨落特点,运用VB技术对测氡数据时间校正进行程序设计。该技术实现计算机对测氡数据的提取和校正,减小了由于人工计算带来的误差,提高了计算效率,进一步发展了测氡技术。  相似文献   

6.
土壤氡测量是目前常用的放射性物探方法,广泛用于隐伏构造探测、放射性矿产勘查、地下水资源勘查及放射性环境评价等领域。华南某花岗岩地区风化壳厚且地形起伏较大,普通物探方法不能适用当下的工作环境。本研究采用土壤氡测量方法开展工作,圈定了多处异常晕和异常点带,并圈定出异常远景区,为下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氡测量能较好地反映测区的放射性特征,是寻找隐伏构造及隐伏铀矿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地下开采铀矿山井底车场的风质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入风氡浓度、巷道岩壁氡析出和车场重列车所载松散铀矿石氡的析出.本文选取某地下开采铀矿山为研究对象,基于放射性衰变、连续性方程及紊流传质理论,建立了井底车场氡浓度分布的数学模型.此外,选取了入风氡浓度、待提重车数量及矿车所载铀矿堆氡析出率为变量因素,分析了其对井底车场最大氡浓度影响的敏感度.同时,为探究影响该铀矿井底车场氡浓度的最显著影响因素,结合5次现场调研情况,比较了各影响因素敏感程度.结果表明:在现有工况条件下,入风氡浓度敏感度待提重车数目敏感度=铀矿堆氡析出率敏感度.  相似文献   

8.
地-空界面上氡辐射场的分布特征,不仅可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地震预报等领域;而且可为环境放射性氡水平及其辐射环境效应的预测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处理的方法技术.文中以氡的扩散和对流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地-空界面氡浓度定解问题,进而得出了土壤中氡浓度和大气氡浓度分布的数学表达式,以及大气氡浓度与地表介质铀含量的数学表达式.理论分析表明:土壤氡析出率不仅与土壤镭含量、射气系数有关,而且还与土壤中氡的扩散系数与对流速有关;在开放空间内,大气氡浓度与土壤氡逸出率成正比,与大气对流速度成反比.室内通风,增强空气对流,可有效地降低空气中氡浓度.通过不同深度土壤氡浓度的长期观测结果表明,土壤中氡浓度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性较好.在土壤深度为1.4m处,两者相对误差为3.1%.  相似文献   

9.
开展伴生放射性矿的氡运移研究有利于开采过程中的氡污染治理,对矿山的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引入温度梯度函数进行地层温度模拟,通过建立对流-扩散-衰变数学模型与斜坡道三维几何模型,对地层温度场下伴生放射性矿斜坡道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探索了地层温度场和通风流场对氡累积与运移的影响。研究表明:流场特征很大程度上决定氡浓度场的空间分布特征,而温度场同样也影响各区域的氡浓度大小。采用通风降氡时,流场中气流组织更好的区域氡浓度变化更大,地层温度场对硐室氡浓度影响更为敏感,本次模拟中温度升高1 K斜坡道氡浓度增加14.7 Bq/m3,硐室增加约22.0 Bq/m3。  相似文献   

10.
采用积累法,通过测氡仪RDA7测定出花岗石氡浓度.结合核行业标准中对氡析出率的理论,计算得到所选取的北京市某石材市场的19种花岗石的氡析出率,探究影响氡析出率的因素,为今后在选择花岗石装修或制定防氡降氡措施方面提供指导性建议.研究发现不同地区、不同颜色的花岗石氡析出率有差别.因此,尽量选用氡析出率水平较低的石材用于居室内装饰,降低所接受的辐射伤害.  相似文献   

11.
地下工程中的氡异常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热释光(TL)累积α环境氡监测器先后两批在N市有代表性的地下人防工程布点2个~4个月,测量室内氡浓度,其结果与瞬时测氡仪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找出氡异常区域.结合地质资料,分析地下工程中氡污染与地球动力学的关系,说明地下工程中的氡异常主要不是来自建材,也不是来自于地基底层地质构造中的岩石放射性含量,而是来自地下新构造断裂带.还探讨了成因机制,提出了综合的治理对策:即大区域的环境评价,了解环境氡的总体危害,划出潜在氡的高本底区域;小区域的氡污染的治理,圈定潜在氡危害地段,避开隐伏的或揭露的新构造断裂带,规划出“安全岛”地带.还对200Bq.m-3~600Bq.m-3的已建房屋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治理措施和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宁东马家滩矿区延安组煤系地层上覆直罗组砂岩中普遍存在铀矿体(化)岩层,通过对该区域铀矿成矿作用、矿化类型、煤层赋存条件的研究分析,结合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岩芯氧化柱浸等试验,探讨了煤、铀共生矿井在建设期和营运期的辐射环境影响与辐射防护措施.研究结果显示,该区域断褶带内存在构造活动相对稳定的区段,研究区具有良好的铀成矿条件;煤不具放射性,煤层开采时局部冒落带影响高度会达到铀矿化地层;煤层开采后,导水裂隙带内含铀岩层会处于氧化环境下,使铀极易溶于水中;矿井开采时氡及氡子体对人体、环境造成的影响是辐射防护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对近直立铀矿体上方土壤层中氡迁移进行正演研究,建立了近直立矿体上方土壤层中氡迁移的二维模型,并将模型用于下庄铀矿田矿体覆盖层中氡迁移的正演计算,当所研究矿体所处的地质条件与模型计算要求相似,模型在参数选取合适时,计算所获得的结果与实测结果可以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4.
一、氡的逸散来源及危害氡是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气体,系铀、镭、钍等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产物。氡气经。衰变后,顺序产生短寿命子代产物,统称为氡及其子体。氡遍布地壳之中,据世界各国对环境氡气浓度及其来源的调查表明,矿井、地下建筑物及用含铀系物高的建筑材料如砖、石、混凝土等构筑的房屋中,氡及其子体的  相似文献   

15.
黄子瀚 《科技潮》2003,(9):57-58
氡是天然放射性元素,是天然产生的一种放射性、无色无味的惰性气体。1899年欧文斯和卢瑟福在研究钍的放射性时发现氡。氡易溶于有机溶验中的中子源;还可用作气体示踪剂,用于研究管道泄漏和气体运动等。氡无处不在氡是由天然元素铀和钍释放出来时随地伴随着每个人。地质类型和建筑物的结构。氡在花岗比较高,而一般室内氡浓度比室外高,地下室和底层房间氡浓度比上层的高,越往上层,氡浓度逐渐降低。氡不知不觉伤害你氡是人们所受天然辐射剂量的主要射线,其中危害最大的是 射期后,细胞将发生癌变,导致肺癌。大诱因,长时间受到较高水平氡的照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指导铀矿排风井周边地表环境的辐射防护设计,基于放射性气态流出物大气扩散的高斯烟羽模型,建立了铀矿排风井周边地表年均氡浓度以及公众个人年有效剂量的数学计算模型,研究了排风井气态流出物初始氡浓度、排风风量和源强对排风井周边地表1 km范围内年均氡浓度以及公众个人年有效剂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年均氡浓度和公众个人年有效剂量的最大值随气态流出物初始氡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排风风量的增加而减小;最大值离井口的距离和氡致辐射的影响范围随初始氡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排风风量的增加而减小;相同源强下,最大值随气态流出物的初始氡浓度增加而增大,随排风风量的增大而减小;最大值离井口的距离随排风风量的增加而增大.最后,根据所得结论提出铀矿排风井周边的辐射防护建议.  相似文献   

17.
铀矿开采会产生大量的氡排放到大气中,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放射性污染.本文通过建立氡气扩散模型,对矿井排出的氡的污染程度和范围进行了合理的理论估算,讨论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选择适当高度的排风口和相应范围内的重点防护区域.计算结果表明:当排风口的选取在高出周围环境20 m以上时,排风口周围氡污染的程度不高,但考虑到经济、矿山地形以及通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时,选取排风口的位置和相应的重点防护区域应作最优化分析和设计。  相似文献   

18.
铀尾矿中氡的析出是备受重视的典型环境问题.本文实验研究了尾矿粒度分形分布对氡析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尾矿中氡的析出率呈现振荡性变化;在尾矿粒度分布分维值为2.3-2.8内,氡析出率随分维值的增大显著减小,至分维值为2.6时达到极小值,然后随分维值的增大略有增高.反冲作用与He-Rn团簇的形成和尾矿的非均匀性导致了氡析出的振荡变化.分维值增大,小颗粒尾矿含量增高,孔隙度减小,导致了氡析出率随分维值增大而减小.但是,随着分维值的增大,小颗粒增多,由反冲作用引起的氡释放进入孔隙的几率增大,又导致氡析出率随分维值增大而轻微增高.  相似文献   

19.
钻孔γ测井定量解释结果是铀矿体含量,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钻孔中含镭或氡的放射性水渗入钻孔致使γ测井强度明显升高,测量数据的变化必然使测井定量解释结果的铀含量失真。故找出随时间测井数据的相对误差结果和变化规律,对钻孔γ测井定量解释结果进行修正,对确定钻孔真实铀含量有着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宗凌 《甘肃科技》2005,21(10):117-120
对某地区环境放射性进行了γ辐射剂量率和土壤、水体、生物样品、大气中放射性核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环境放射性水平处于本底水平范围,但个别地方因人为活动已造成了污染.本文提出的布点原则等对同类工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