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创过程,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已经知道了绝大多数人的交流仅限于第一层——交流双方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仅仅只是简单地互致问候而已;到达第二层的交流与第一层有所不同,开始交换彼此所知的信息了;而第三层交流与第二层已经有了质的区别,因为交流双方开始冒险了,他们在冒险交换彼此的思想,而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有人评判、指责我们的思想。当我们的思想常常被某些人评判后,今后或者我们就会对这样的一些人"敬而远之"或者实在无奈之下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状。  相似文献   

5.
由于中日文化背景的不同,在彼此交流与合作中,产生一些因缺乏了解彼此文化深层内涵而产生的摩擦,这就有必要对日本文化深层特质进行一番深入了解与把握,只有正确理解其文化特质,才能达到减少摩擦,增进友谊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从分析佛道两教的相互关系入手,论证不同宗教间的相互交流的最终趋势是在彼此融合的基础上,促进彼此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英莉 《科技信息》2010,(30):193-193
一、引言 口译的过程是源语信息听辨、信息理解、信息暂时贮存、信息再现、译语的组织、译语信息表达与监控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口译需要即时、即席地进行一系列彼此影响、相互制约的信息处理加工任务,实现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之间能顺畅地传递信息,彼此交流合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财经剪贴     
正1刘鹤与美贸易代表戴琪、财政部长耶伦分别通话5月2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贸易代表戴琪通话。双方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态度,进行了坦诚、务实、建设性的交流。双方认为发展双边贸易非常重要,并就彼此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同意继续保持沟通。6月2日上午,刘鹤与美财政部长耶伦举行视频通话。双方认为中美经济关系十分重要。双方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态度,就宏观经济形势和多双边领域合作进行了广泛交流,对彼此关心的问题坦诚交换了意见,愿意继续保持沟通。  相似文献   

9.
交流是传达信息的媒介,沟通则是缩短距离、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应用到学校这个整体中的时候,校长、教师、学生、家长,这些构成学校教育教学系统的诸多因素更需要彼此间的沟通交流.校群的关系正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交流,以达到彼此相互了解,关系融洽.  相似文献   

10.
张懿 《科技咨询导报》2012,(17):238-238
中国自从加入世贸后,与众多国际企业同台竞争,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商务英语便成为企业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和彼此合作的桥梁。外贸人员要更好地开展工作,必须具备商务背景知识、商务背景语言和商务交际技能。  相似文献   

11.
出版物国际交换是人类文明演进中的文化产物,是知识传播与交流的重要方式。它依据正式的契约或协定,彼此提供出版物,以促进世界各国家之间文化思想的交流。1925年,民国政府加入了《布鲁塞尔协定》,并积极参与出版物国际交换活动,对我国近现代古籍整理、图书出版及文献交流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口头交流是民间文学生存和展现的必需的方式。口头交流即是面对面的交流,构成了一种彼此互动的具体情境。没有交流就没有民间文学,人们面对面的交流是民间文学最基本的生存状态。传统的村落和现代都市都是一个口头交流的社会,社会生活诉诸于口头交流,人们在不断的口头交流中形成了种种民间文学的范式。这一范式具有鲜明的演说特征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地理大发现在世界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以此为起点,人类开始突破相对独立、彼此隔离发展的旧格局、初步奠定了相互交流、彼此促进的新格局的基础.世界历史选由分散性发展跨入了整体性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4.
项艾 《安徽科技》2011,(1):36-37
会展设计是围绕会展的主题、目标和内容,通过视觉传达设计、空间环境设计、工业造型设计等手段,人为地创造出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彼此交流的时空环境。其任务是帮助会展组织者和参展者达到信息传播的目的,要求会展设计必须明确会展活动的各个要素,即组织者、  相似文献   

15.
王淑萍 《科技信息》2010,(29):I0326-I0326,I0330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本质定位在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渊源。它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一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  相似文献   

16.
中美知识产权研讨会于2001年3月6日在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召开。来自中国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有关政府部门.法院、检察院的知识产权界的代表以及美国知识产权执法交流团、美国大使馆、美国公司的代表共计60余人参加了会议。 此次研讨会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与美国人使馆联合举办的中美知识产权执法交流项目第三阶段活动的一项内窖。该项目始于1999年,在第一阶段,美国代表团来华访问了北京、上海、广州,与各地的知识产权专家进行了充分友好的交流,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加深了两国对彼此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认识。在第二阶段,…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与文化在本质上彼此依赖。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密不可分性决定了语言教学不能脱离文化教学。外语教学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能相互进行交流的能力,即跨文化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互动是指在交流过程中如果出现理解困难,双方针对彼此理解程度的反馈而进行的一系列解释、复述等调整,使输入变得可理解。而互动在课堂上通常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分组合作,同时这一语言输出过程能引起学习者对语言问题的注意,从而让学生主动意识到语言问题并进行改进。本文将从互动假说和注意假说理论出发,以课堂实际应用为目的来讨论课堂交流与语言输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朱俊华 《科技资讯》2012,(24):177-177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换句话说,学生和外国人能够进行交流并且彼此很好的理解对方。笔者指出了当前大学生在学习英语口语中所遇到的主要的问题。此外,本文论述了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最后笔者强调了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建议教师要不断努力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相似文献   

20.
沈燕 《科技知识动漫》2007,(5X):101-101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遵照这样的教学理念。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在课堂中要加强师生互动,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