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不同种纤维的不同比例混纺,对芳纶混纺织物的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该文分别用棉和羊毛与芳纶1313进行混纺,并且改变其混纺比例,然后对织物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研究,得出了芳纶1313混纺织物的混纺比与其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际标准ISO9073—12的规定,研制了一种测试织物吸水的仪器,该仪器可测定液面与织物表面平行且在不同的压力、接触面积时织物的吸水量及吸水速度.通过对棉、麻、化纤等织物芯吸性能的测试,表明该仪器可以比较准确地表征织物的吸湿性能.该仪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 麻结子线织物的风格特征和应用前景,探讨了麻结子线及其织物的研制工艺,提出下一步设想。  相似文献   

4.
用BF-5直线加速器提供的电子束对苎麻纤维织物进行了0~500kGy范围不同剂量的辐照,使苎麻纤维的结晶度发生变化,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辐照苎麻纤维的结晶度进行测试分析.并用材料万能试验机对辐照苎麻纤维织物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量等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研究表明:苎麻纤维的结晶度随辐照剂量增大而明显下降,苎麻纤维织物断裂强力、断裂伸长量均随辐照剂量增大而下降;苎麻纤维织物力学性能下降与电子束辐照降低了纤维结晶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选取3种不同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TT/PET)双组分自卷曲丝织物,研究其力学性能及织物风格之间的差异.采用KES-F系列织物风格仪测试了织物的弯曲、剪切、拉伸、压缩及表面性能等16项力学性能指标,并采用川端方程计算织物风格和综合风格值.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对象较适合做轻薄的冬季西服面料;单丝线密度和染整失重率对织物的弯曲刚度和剪切刚度有较大的影响;PTT/PET自卷曲丝的结构是影响织物的拉伸和剪切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定速拉伸超声波缝合涤/棉混纺机织物缝口,比较不同因素组合下的缝口力学性能,揭示超声波花轮压力、花轮速度、输出功率与涤/棉混纺机织物缝口力学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花轮压力越大、花轮输送速度越小、超声波功率越大,织物缝口的力学性能越好.缝口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断裂功与提出的超声波缝合影响因子(压力×功率/速度)呈显著正线性相关,该影响因子可以用来表征超声波缝合织物缝口的力学性能,运用该影响因子可简化超声波缝纫机的调节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了解加入天丝纤维后,家纺产品在力学性能上的改善情况,选择相同和不同规格的纯天丝、天丝/棉交织及纯棉织物,采用力学性能检测设备对产品拉伸强度、耐磨性、撕破强度、顶破强度分别进行了测试,并采用近优综合判定法对力学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规格相同的纯天丝力学性能最好,天丝棉交织物较好,纯棉织物最差;纱线粗、密度较小、紧度较小的天丝棉织物力学性能优于纯天丝织物。天丝纤维的加入,对改善家纺产品的力学性能及成本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选取了五种不同种类的芒麻织物,在介绍麻织物风格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秩位法对织物风格进行了感官评定,并利用数理统计中的秩位一致性系数对评定结果进行了检验。感官检验方便实用,多用于业务检验场所,有其局限性。目前国内外都在尝试采用仪器代替感观评定织物风格,其方法是利用仪器测试出织物应变力学量,然后进行转换性评价。经分析可知,风格的转换性评价属于一个灰色系统评价问题。用国产YG821织物风格仪对五种试样测定其八项独立的力学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度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评定,经计算其优劣秩位与感官评定相一致。从织物的评价结果,可分析出体现主麻织物风格的影响因素,对化纤仿麻织物的设计思路具有启示作用。利用国产风格仪对芒麻织物风格进行灰色关联度的评定,定量准确,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为研制防隔热效率更高的耐烧蚀硅橡胶涂覆织物,采用不同种类的纤维织物和耐烧蚀填料制备出多种新型硅橡胶涂覆织物,并分别研究了纤维织物种类、耐烧蚀填料种类和用量对硅橡胶涂覆织物力学性能和烧蚀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选用碳纤维布(T300)作为增强骨架材料时,硅橡胶涂覆织物的烧蚀性能最优;随着耐烧蚀填料添加量的增大,硅橡胶涂覆织物的邵氏A硬度逐渐增大,其拉伸强度和断裂延伸率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考虑力学性能,耐烧蚀填料的最佳用量为2 g/100 g;耐烧蚀填料能有效提高硅橡胶涂覆织物的烧蚀性能,其中酚醛纤维和黏胶基碳纤维的增强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以3D正交机织物为例,研究纱线交织方式、纱线层数等对织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麻织物透气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麻纤维的内部结构特征和织物紧度理论对多种麻织物透气性能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研究表明:在苎麻、亚麻及大麻三种纤维中,苎麻纤维制成的织物透气性最好;麻织物的透气性能远比棉织物要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麻类针织物穿着刺痒的问题,改善手感和外观,根据酶剂对纤维素纤维的作用机理,选用特定亚麻 /棉混纺纱织制的针织汗布进行实验,测定 5种酶剂的处理效果及酶用量、处理时间、搅拌程度、处理温度及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处理后织物失重、吸水性、手感及外观等的影响规律,并绘出曲线.结果显示,选择合适的酶剂于一定的条件下处理,效果明显.实验证实,酶抛光技术确实可提升麻类针织物的品质,有助于高档麻针织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罗布麻脱胶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在分析罗布麻化学成分的基础上,分别用生物酶、化学及生物 化学联合的方式对所含果胶质进行了脱出,并对脱胶结果进行了比较.经实验证明,生物 化学联合脱胶方法更适合于罗布麻的脱胶,可以在减轻对环境污染的前提下,获得较为理想的脱胶效果,得到的精干麻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为了改善苎麻纱和麻棉纱的弹性,对苎麻纱、麻棉纱和棉纱进行了碱处理。并根据前人所做的工作,即有张力状态下碱处理和松弛状态下碱处理,其纱线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因而本文着重考虑在不同张力状态下进行碱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低张力进行碱处理。其苎麻纱和麻棉纱的最大变形能力即断裂伸长显著增加,初始弹性模量显著下降,纱线变形恢复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羊毛与苎麻两种粗纱的前处理工艺。实验证明,高锰酸钾一蛋白酶改性处理后的羊毛纤维能够去除羊毛的鳞片以消除其对人体的刺痒感,并且保持羊毛的强伸性能不发生明显改变。而碱一纤维素酶改性处理后的苎麻纤维不仅对伸长率、结晶度、取向度与刚度等各方面性能都有较大改善,而且对其后道成纱工艺及服用性能也有一定作用,为夏季用羊毛,苎麻复合纱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采用HB902型防紫外线透过及防晒保护测试系统,根据GB/T6529—2008和GB/T18830—2009对15种不同规格的棉与竹浆纤维/棉交织面料的防紫外线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了竹浆纤维含量及纬纱密度变化对交织物防紫外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UVB波段的紫外线透过率,竹浆纤维/棉交织物小于纯棉织物;而在UVA波段中340~400 nm的紫外线透过率,竹浆纤维/棉交织物大于纯棉织物;随着纬纱中竹浆纤维含量的增加,中波长紫外线透过率呈现先减小再增加再减小再增加的变化规律,竹浆纤维质量分数为30%时中波长紫外线透过率最小;随着纬纱中竹浆纤维含量的增加,长波长紫外线透过率呈现增加的规律;当经密不变、纬纱中竹浆纤维含量不变时,随着纬密的增大,紫外线透过率减小,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17.
采用HB902型防紫外线透过及防晒保护测试系统,根据GB/T6529—2008和GB/T18830—2009对15种不同规格的棉与竹浆纤维/棉交织面料的防紫外线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了竹浆纤维含量及纬纱密度变化对交织物防紫外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UVB波段的紫外线透过率,竹浆纤维/棉交织物小于纯棉织物;而在UVA波段中340~400 nm的紫外线透过率,竹浆纤维/棉交织物大于纯棉织物;随着纬纱中竹浆纤维含量的增加,中波长紫外线透过率呈现先减小再增加再减小再增加的变化规律,竹浆纤维质量分数为30%时中波长紫外线透过率最小;随着纬纱中竹浆纤维含量的增加,长波长紫外线透过率呈现增加的规律;当经密不变、纬纱中竹浆纤维含量不变时,随着纬密的增大,紫外线透过率减小,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18.
由于牵伸装置的局限性,一般长纤维和短纤维纺纱是分别在不同设备上进行的。苎麻/棉混纺纱也都是以苎麻短纤维(落麻或切段麻)和棉纤维按短纤维纺纱系统混纺而成的。由于原料性能的限制,其成纱质量较低,尤其是条干不匀、麻粒等方面较差,难以满足高档织物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长、短纤维在长纤维纺纱设备上进行各种方案的纺纱试验,证明了只要合理调整牵伸装置等工艺条件,长短纤维在同一设备上纺纱是可行的。并对纺出的长麻/棉混纺纱的性能作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纺纱原料性能的改善,长麻/棉混纺纱的质量较短麻/棉混纺纱的质量有了较大提高,这对开拓麻/棉混纺纱生产和市场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自制的动态模拟装置,探讨了服装面料的动态湿传递,并测定了在非稳态条件下,人体汗水的蒸发及水汽传递的情况.通过对全棉、涤棉、涤毛、真丝、细麻、粗麻等7种服装面料的试验,提出织物的结构参数对湿传递影响的多元回归方程,并得出了面料厚度对湿传递影响最明显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纤维酶解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纤维的酶解率与处理时间和酶的初始浓度的经验关系式,以及纤维素酶对纤维水解反应的动力学解示方程,该方程能有效地预测和控制生化处理中纤维素酶对织物的加工过程。利用动力学方程,能够得到酶浓度无限大时纤维经过t时间处理后的最大酶解量(Ymax)和半最大酶解常数K‘。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SF纤维素酶对纤维的酶解极限程度为粘胶>棉>亚麻纤维,而要达到相同的酶解率,亚麻纤维所需的酶用量最高,棉其次,而粘胶最低。纤维的酶解速率与纤维素酶的浓度有很大的关系,在低浓度的情况下,酶解速率与酶浓度近似成正比,而在高浓度的情况下,酶浓度的增加对酶解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因此,在实际的工艺处理过程中,选择过高的酶浓度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