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治疗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银杏叶提取物(GBE)治疗7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血浆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治疗前后不同临床分度HIE患儿的PAF、NO和MDA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临床疗效显著.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其作用机理与GBE中的银杏萜内酯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在围产期窒息缺氧,引起脑部损伤并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时,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eisehemicencephalopathy,HIE).近十年来,由于CT设备的更新换代,使扫描时间大幅度缩减,分辨率提高,伴随着CT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应用,涉足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日渐增多,CT检查价值已被临床肯定。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经临床、CT确诊的98例HIE报道如下:l对象与方法选择自1993年12月一1998年4月住院期间有围产窒息史的新生儿且被临床、CT检查确认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98例进行分析,其中…  相似文献   

3.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影响的综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减少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脑瘫、精神发育迟滞等后遗症的作用。方法:将118例中、重度HIE患儿按入院顺序分单号为干预组(A组)66例,双号为对照组(B组)52例。对A组从1个月起进行早期干预至24个月。结果:24个月时A组患儿智能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社会适应能力明显高于B组(P〈0.05),而脑瘫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对HIE患儿进行早期干预能显著减少脑瘫、精神发育迟滞等后遗症的发生,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4.
王建平 《甘肃科技》2001,17(3):34-34
脑细胞内钙超载是新生儿窒息后导致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我院儿科1998年10月至2000年10月收治的有血钙监测的54例新生儿缺氧血性脑病(HIE)患儿进行临床分度与血钙降低程度分析,探讨新生儿HIE严重程度与血钙降低之间的关系,为新生儿HIE的病情判断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1 对象和方法HIE组:54例HIE患儿系我院1998年10月至2000年10月儿科住院患儿,其中轻度18例,中度25例,重度21例,均符合1996年杭州会议制定的HIE临床诊断依据和分度标准。对照组:同期住院新生儿27例,均无窒息史、严重感染及神经系统疾病。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应用CT对224例围产期窒息儿进行脑CT扫描.发现缺氧缺血性脑病184例,阳性率为82.1%。结果:对于HIE及其分期的判定,CT比临床更具有客观性:脑损伤程度与窒息程度有一定关系,窒息越严重,脑损伤越严重:HIE损伤越严重,并发颅内出血的机会越多:HIE损伤越严重,预后相对较差。结论:CT对HIE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机制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对19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HIE)和16例正常新生儿进行血液流变学综合指标对照观察。结果显示:患病组的血浆比粘度(ηp)、红细胞变形指数(TK)、红细胞聚集指数(RAI)、微循环滞留时间(MST)、纤维蛋白原(Fib)、血栓形成系数(TF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血液粘度(ηb)及还原粘度(ηr)也比正常组高(P<0.05)。红细胞压积(Hct)两组对照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存在着血液高粘滞,其主要原因为红细胞的聚集性增高和变形能力下降,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加。  相似文献   

7.
6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认识。本文对我院1999—2007年间65例新生)LHIE的CT资料,为全部平扫,结合临床诊断做回顾性分析。结果HIE表现可为正常,累及1—4个脑叶,常累及额叶;可合并各种类型脑损伤性颅内出血;可合并脑梗塞。结论是HIE中缺氧缺血互为因果,临床症状和CT表现有差异,中度和重度者较易合并颅内出血,CT检查在HIE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观察围产期块氧对脐血凝血状态的影响及其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关系。方法:选择性检测35例HIE患儿出生时脐血及出生后股静脉血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应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定量,并与33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结果:HIE组患儿脐血PT、APTT较对照组患儿延长(P<0.001,<0.05),FIB降低(P<0.001)。HIE组患儿脐血与静脉血检测值基本相近,无显著差异(P>0.1)。结论:HIE患儿早期存在以高凝为主的凝血异常,脐血PT、APIT、FIB检测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观察联合使用多巴胺和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HIE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巴胺和纳洛酮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NBNA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巴胺和纳洛酮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探讨血浆内皮素(ET)在慢性肝病患者中的变化规律以及与肝损害的关系。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10例慢性肝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浆ET含量。结果表明,各种类型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浆ET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且与临床类型有关。ET水平与谷丙转氨酶(ALT)及血清胆红素(SB)呈正相关,与白/球比例(A/G)和凝原酶原时间(PT)呈负相关,与甲胎球蛋白(AFP)无显著相关性。提示ET与肝病的慢性化程度及肝损害程度有关,可作为病情及预后判断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