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本文报导了在嘉山—响水—荣成一线存在一条距今约18亿年间形成的古板块碰撞带。  相似文献   

2.
西藏喜马拉雅特提斯北亚带内沿定日—康马一线展布近东西向变质核杂岩带,在这个带上康马变质核杂岩是一典型代表。该变质核杂岩核部由花岗岩及花岗岩边部片麻岩组成,岩体之上分别为早古生代构造片岩带、石炭—二叠纪褶叠层带及三叠—白垩纪板岩带组成。研究表明,构造片岩带构成了该变质核杂岩的拆离断层系,拆离断层剪切指向为上层系相对下层系自南而北运动,推测其形成于三叠纪—白垩纪。其后由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俯冲、碰撞,使得早期拆离系叠加岩浆热动力形成穹隆体。  相似文献   

3.
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的隆升与主要断裂的走滑和伸展运动有着密切联系。通过研究孔店—东营期主要断层的活动速率,总结了中央隆起带古近纪以来的构造活动史:孔店—沙四期,经历强烈的伸展活动,断层活动强烈,中央隆起带开始形成;沙三—沙二下沉积期,断裂活动进入高峰期,中央背斜带发育;之后,主断裂上盘遭受沉积间断或剥蚀,至东营期,基本确定了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4.
断层碎屑分布的分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浙江丽水盆地边缘断层碎屑分布的统计分析,发现断层碎屑的分布具有分形几何的特征,不同力学性质的断层,期碎屑分布的分维不同,断层碎屑分布的分维包含了断层构造演化的信息,揭示了浙闽碰撞带碰撞后期的构造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广州瘦狗岭断层属广州—罗浮山大断裂带的西段,断层带内构造岩极为发育,可划分成七带,并有两个晚近时期形成的主断裂面,它是一个自中生代以来经受长期、多次活动的东西向大断层.  相似文献   

6.
应用断层落差法,对惠民凹陷沙河街—东营期的断裂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惠民凹陷古近纪经历强烈的伸展活动,断层活动强烈.凹陷内部的断层主要以北东向为主,断层活动具有分段性的特点,惠民凹陷断层活动形成了多种断裂几何形态.盆地边缘断层和内部断层的活动形成了半地堑、半地垒和地堑—地垒形式的断块体,其断块体组合的分布使整个惠民凹陷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分区块断的构造特征.沙三—沙二早期,惠民凹陷处于快速伸展断陷期,中央背斜带隆起,临商断裂带和夏口断裂带活动较强;沙二上—东营组沉积期伸展裂陷活动减弱.经过古近纪断陷期的构造演化,基本确定了惠民凹陷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遥感解译资料,结合研究区活动断裂构造现今构造应力场、地震资料、地貌特征、第四纪沉积厚度及温泉分布特征等的综合研究,根据地质构造稳定性分区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2个一级区,即活动区和相对活动区;4个二级带,即泗县-五河-蚌埠活动带(Ⅰ1)、嘉山-肥东活动带(Ⅰ2)、来安-滁州-巢湖比较活动带(Ⅱ1)、长丰-肥西比较稳定带(Ⅱ2),这对该区的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准噶尔盆地南部地区断层的结构特征及对油气垂向输导的影响。基于野外调查、地质与地化资料,精细刻画了断层结构;结合油源对比和油源期次分析,确定了红雁池断层结构与油气垂向输导模式。红雁池断层具有滑动破碎带、主动盘诱导裂缝带、被动盘诱导裂缝带等3个结构单元。其中滑动破碎带由各种断层岩组成,裂缝发育但基本全充填;主动盘诱导裂缝带、被动盘诱导裂缝带内裂缝发育,部分充填,原岩结构保留。断层内曾发生4次较大规模的流体活动,油气主要来自断层下伏的中二叠统源岩,大规模油气运移主要发生在第三次流体活动时期。油气运移前,断层滑动破碎带大部分已封闭,主动盘诱导裂缝带是断层垂向输导油气的优势通道,靠近滑动破碎带处是优势部位,被动盘诱导裂缝带是次要通道。  相似文献   

9.
立足于前人研究成果,利用测井、钻井、地震等基础资料,系统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姬塬西北部地区长8油层组的断层成因机制和发育特征,探讨油藏类型和断层对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姬塬西北部地区断层发育主要受到燕山、喜马拉雅两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了东部马家滩—古峰庄隆起带北西—南东向的逆断层发育区、中部红井子拗陷带北北西—南南东向的逆断层及直立断层发育区和西侧的红柳沟斜坡带近南北向的地堑式组合正断层发育区;按成因机制及发育特征将断层划分为直立断层、前期逆断层、后期正断层和横断层4种基本类型;将区内油藏划分出断层-小背斜型油藏、断背斜型油藏以及岩性油气藏3种类型。断层对油藏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横向与垂向上控制原油运移、侧向的封闭性及后期的调整性,并提出低压吸拉和毛细管力导入两种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板桥凹陷新生代断裂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利用油区构造解析方法对新生代断裂构造活动及 控藏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板桥凹陷可划分为北区断裂构造转换带、中区断鼻构造带以及南区走滑变形带等3 个 构造区带,区内主控断层具有垂向分期、平面分段的活动特征,并派生出大量次级断层,组成了新生代断裂构造活动的 全貌。综合断层活动与断裂输导体系以及凹陷内油气分布特征,建立了“同生断层深浅层兼控”与“次级断层浅层伴生 控藏”两种断控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1.
滑坡等地质灾害往往受控于区域构造.狗磨湾滑坡隶属南秦岭印支褶皱系安康逆冲推覆构造带内庙岭村—长沙河区域韧性剪切带之中.该剪切带经历了多期活动,后期演化为脆性断层.对该韧性剪切带的研究是了解滑坡形成机理的有效手段.通过对韧性剪切带的显微构造、石英c轴组构及后期脆性构造的应力等变形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①庙岭村—长沙河区...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三维地震、钻/测井等资料,对渤中凹陷古近系石南地区的构造、地层及沉积进行详细解释,运用断层活动速率法,系统分析了古近系石南断层活动特征及其对沉积相的控制.结果表明:石南地区由西向东依次发育近EW、NNE、EW走向的分支断层.古近系沉积演化过程中,石南断层活动强度呈"弱—增强—减弱—最强—减弱—最弱"的变化趋势;随着断层活动速率的降低,沉积相依次为扇三角洲、冲积扇、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滩坝等相类型.  相似文献   

13.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信阳地区南湾组构造的归属对确定华北与扬子板块碰撞缝合线位置的意义重大。南湾组的全岩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均揭示其具有活动陆缘沉积的特征;南湾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物源区来自上地壳。将南湾组稀土元素各特征值与华北、扬子两板块各圈层稀土元素特征值进行对比,发现其与华北板块上地壳的组成相似,与扬子板块各圈层的组成差异较大,因此可确定南湾组物源区主要为华北板块,南湾组是华北板块的组成部分,由此推断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的碰撞缝合带位置应位于北淮阳构造带南湾组之南。南湾组与邻区地层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揭示了信阳地区南湾组为相同沉积物在不同沉积构造环境的产物。南湾组在研究区与周围岩层呈断层接触,南部与肖家庙岩组呈断层接触(桐-商韧性剪切带),北东与龟山岩组呈断层接触(龟-梅断裂),西边大片第四系覆盖。  相似文献   

14.
珠江口盆地B凹陷的形成演化受神狐、珠琼、南海等多次构造运动控制.其基岩地层受太平洋和亚洲板块碰撞作用形成北东向浅层断褶构造带.该断褶构造带原始构造形态比较简单,但受后期多次拉张构造活动的改造,使得现今产出的裂陷构造内幕非常复杂.本文根据地震资料解释、钻井资料分析和油气勘探开发成果,详细阐述了B凹陷断层的类型、组合型式及断裂系统分布特征,包括:(1)断层主要有正、逆断层和走滑断层等类型;(2)断裂主要有羽状构造、花状构造、帚状构造和滑脱构造等组合型式;(3)根据断裂带走向,发育有8组不同走向的断裂带:北西西向、近东西向、北东东向、北西向、北东向、北北东向、北北西向、近南北向.  相似文献   

15.
位于大别造山带北部的晓天—磨子潭断裂带分隔了北大别高级变质带和北淮阳浅变质带.该断裂带由韧性剪切带和脆性正断层组成,两者具有基本一致的NW—SE向走向.脆性正断层叠加在韧性剪切带之上,控制了其北侧的早白垩世火山岩盆地的发育,为大别造山带早白垩世穹窿过程中的伸展断层.晓天—磨子潭韧性剪切带叠加在北大别灰色片麻岩之上.糜棱岩中的矿物变形温度估计(600—650℃)、基质多硅白云母探电子针分析及压力计算(约1.1GPa),指示韧性剪切带形成于高角闪岩相的下地壳深度,为造山带同碰撞折返边界.韧性剪切带糜棱面理上的矿物拉伸线理侧伏角自东向西逐渐由水平过渡到近倾向.露头构造、显微构造及石英C轴组构皆指示该韧性剪切带具有上盘向北西的运动方向.韧性剪切带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指示,大别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岩片的折返是向南东的斜向挤出,并兼有折返岩片以东端为枢纽的逆时针旋转.  相似文献   

16.
张家口—渤海地震构造带是华北地震构造区中具有相当规模的NW向活动构造带,通过对断层两侧基线—时间序列、区域速度场、应变场等进行分析,发现张渤带断层两侧速度场具有较大的差异,为典型的左旋走滑断层。区域应变场主应变自西向东依次为拉张—挤压—拉张—挤压,主应变由西向东逐步增大,在天津宝坻到河北唐山一带,主应变最大,为20nanostr/yr,天津蓟县—宝坻一带为拉张变形,在唐山一带为挤压变形。根据Zoback判断震源机制应力类型的方法对张渤地震带及邻区研究时段内19个ML4.0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进行分类,震源错动方式以正断和走滑为主;区域应变显示的应力状态与震源机制解的错动类型基本吻合,天津宝坻—河北唐山的主应变变化比较剧烈,同时震源机制的类型也发生变化,表明该地区的深部与浅部的变形一致。  相似文献   

17.
应用断层落差法对沾化凹陷断层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断层具有幕式活动的特点,即在沙三早期断层活动强烈,沙三中、晚期—沙二早期断层活动变弱,沙二晚期—沙一早期断层活动又变强烈,东营早期和晚期断层活动又变弱。断层的幕式活动控制了各时期沉积地层的厚度和空间展布形态,使得沉降中心以五号桩长堤断裂带附近为起点进行顺时针迁移;断层活动的性质控制了沉积物内部的叠加方式,即张性断层活动时期以发育退积式准层序组为主,压性断层活动时期以发育进积式准层序组为主。同时,断裂的不同组合样式也控制了砂体的发育和空间展布。  相似文献   

18.
威海—蓬莱断裂带地质特征与胶东新构造运动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地震、火山活动等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分析了威海-蓬莱断裂带的地质特征,阐述了该带在胶东新构造运动中的地位及环境意义,对胶东新构造运动区划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南阳凹陷南部边界大断裂活动性及其对沉积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南阳凹陷地层发育的特点,运用断层活动速率的方法分析边界断层的活动历史,认为断层活动在时间上经历了最弱—增强—最强的变化,在空间上活动强度最大的部位发生了迁移,同一时期不同部位活动强度差异明显,并结合沉积相的展布初步探讨了断层活动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东营凹陷边界断层活动性与沉积演化耦合关系的量化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边界断层组合样式及演化特征的分析,利用新方法量化表征边界断层活动性特征,并从微观-宏观角度分析边界断层活动性对沉积的控制作用,最终建立基于断层活动性的沉积模式量板。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北带沙四期边界断层活动性自西向东具有弱—强弱交替—强的变化特征;微观上,边界断层活动性控制形成了稳定-富物源型、动荡-富物源型、稳定-贫物源型和动荡-贫物源型4种沉积环境;宏观上,边界断层活动性与沉积厚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推进距离呈负相关关系;微观与宏观上相结合,可以建立基于断层活动性的沉积模式识别量板,明确边界断层活动性与陡坡带沉积演化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