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研究矿井涌水量,在对比分析预计与实际矿井涌水量的基础上,指出80%以上的矿山的预计涌水量与实际相差超过50%,并分析了影响预计结果与实际不符的主控因素。在分析矿井涌水量现行主要预测方法的特点和优、劣势的基础上,给出不同阶段适用的预测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此外,对如何准确预测钻孔涌水量与大井法预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最后,给出了对矿井涌水量预计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分布参数法和集中参数法的角度出发,深入地综述和剖析了现有矿井涌水量预测的方法。同时以新汶矿区为实例,运用数值法、解析法和比拟法对矿井涌水量进行预计。与实测数据对比,对预测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对于研究区水文地质资料详实的情况下可利用数值法进行预测。对于研究区资料不够丰富时,可采用数值法进行模拟进行预测,同时利用解析法进行对比。对于新建的矿井,水文地质参数不足时,可使用水文地质比拟法进行预测。这种评价对于类似条件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晓蕾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0):12255-12267
煤矿开采矿井涌水量对于煤矿防治水以及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详细阐述了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并对其预测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与分析。指出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应建立多因素综合模型,将传统的单一模型进行扩大,提高适用范围和预测精度;建立基于大数据的预测,将矿井涌水量与大数据有机结合,通过大数据分析涌水量的特征预测矿井涌水量;进行系统理论综合分析,将矿区涌水量作为一个系统,从时空序列中提取地下水变化特征,为涌水量的预测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矿井涌水量计算是矿床水文地质勘查中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至今对它的研究仍处于近似计算的水平。“大井法”预测矿井涌水量由于简单方便,经常被大家所使用。但是通过对该方法的理论及实践分析认为,它并不适用于大降深、不规则矿井的涌水量计算预测,并以锡林格勒盟××煤矿和山西省××煤矿为例进行了论证。最后,建议矿坑涌水量计算时,尽量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并辅以其它类比外推方法等。  相似文献   

5.
矿井涌水量数值预测的精度与虚拟疏放孔布设的位置与时间密切相关,为提高矿井涌水量预测的精度,以蔚州矿区某矿井为例,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多源信息的奥灰含水层富水性分区评价模型,并将该分区评价结果导入到涌水量数值模型当中,根据矿井工作面的采掘衔接计划,通过在强富水区分阶段布设虚拟疏放孔,从而预测出研究区涌水量的动态结果.实例应用表明:本文方法提高了矿井涌水量预测的精度与实用性,对有效制订矿井疏排水方案,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生产矿井未采矿体涌水量预测是保障矿井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本文在充分分析大海则矿井涌水量影响因素基础上,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矿井涌水量的BP网络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增强专家系统的容错能力,当神经网络中少量的神经元发生失效或错误时,不会对系统整体功能带来严重的影响。通过该模型的网络预测,经大海则矿井现场验证:利用BP神经网络预测矿井涌水量其结果真实程度较高,是比较理想的预测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为了准确预测矿井涌水量,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以鄂尔多斯巴彦淖井田为例,采用地下水三维数值模拟理论和方法,通过对研究区水文地质模型的概化,建立了巴彦淖井田矿井涌水量预测的地下水三维非稳定流数值模拟模型,并结合矿井生产进度,以工作面月回采进度为单位,模拟预测了丰水期和平水期两种情况下,各工作面不同进度期地下水位分别疏降至2煤层底时的涌水量。结果表明:在前10个进度期内,工作面最大涌水量为1 328 m3·h-1,正常涌水量为1 134m3·h-1.实践证明:该方法不但能正确刻画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而且还能将矿井涌水量预测和矿井生产进度紧密结合起来,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频谱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分别计算了矿井涌水量和降雨量的自谱以及它们的互谱 ,给出了隐含周期的检验方法和谱平滑的一般方法 .研究实例表明 ,频谱分析能较好地确定矿井涌水量时间序列的周期性和相关关系 ,为揭示矿区地下水系统的内在机理、矿井涌水量预测及控制提供定量依据 .图 3,参 5  相似文献   

9.
利用涌水量预测方法,分析了石壕煤矿技改扩能后,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由90万t/a,提高到180万t/a的生产能力。利用现有生产水平涌水量的参考资料,对开采东翼Ⅱ区煤层-200标高水平开采提高到矿井生产能力180万t/a的涌水量预测。可供类似矿井涌水量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提出了矿井涌水量预测的新万法.并将其与自回归时序模型进行了比较验证,结果表明,运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矿井涌水量预测,精度高,自适应性强,在数据不十分充足的情况下,效果尤其好于自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1.
在矿山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中,对矿山开采引起的矿坑涌水量的预测至关重要",大井法"是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分析了某矿山的水文地质条件,运用"大井法"对矿坑涌水量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矿井瞬变电磁探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并以石槽村煤矿为例,探讨了瞬变电磁法在探测煤层富水性中的应用。实际揭露资料验证说明,该方法探测煤层富水位置和范围是非常有效的物探方法之一,能为井下水害预报和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SVM降雨充水矿井涌水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预测降雨充水矿井涌水量,将SVM算法应用于降雨充水矿井涌水量预测,通过对SVM算法分析,确定了合适的核函数及其参数,提出了基于SVM算法的降雨充水矿井涌水量预测模型,并根据所选矿区自然地理情况,确定了预测输入因子和输出因子。通过MATLAB语言编程,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矿井涌水预测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研究在矿井水灾防治、水体下采煤及保护层开采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系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导水裂隙带高度不同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对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分类。综述了力学解析法、数值模拟法、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统计预测法、非线性预测法、综合确定法及现场实测法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分析了不同预测方法的不足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合理预测矿井涌水量,及时有效制订排水方案,是保证井下人员安全生产及经济开采的需要。根据煤矿井下涌水量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选取的平均影响值通过误差反向传播网络,确定涌水量各影响因素相关程度,实现涌水量影响因素的筛选。采用小波方法对涌水量进行分析,发现其相同的季节大致有相同的走势。依据小波中的时间聚合因子,建立了基于时间序列的小波神经网络短时预测模型,对某矿涌水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涌水量预测最大绝对误差为4.179 7m3/d,最大相对误差为2.079%,最小绝对误差为0.000 5 m3/d,最小相对误差为0.000 2%;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为0.482 3 m3/d,平均相对误差为0.285 7%,正确率平均达到了99.714 3%。预测指标满足了矿井涌水量排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矿井涌水量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到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关系到对矿床的经济技术评价,因此有效的矿井涌水量预测成为了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为了更有效地预测矿井涌水量,针对降水充水类型的矿井以古书院矿为例,通过分析近五年降水量和涌水量资料,利用回归分析法推导出二者定量关系式,并对近20年的降水量采用水文频率分析法分析得出平水年、丰水年的平均降水量,以此作为因变量,根据推导出的降水量和涌水量函数关系式,分别预测矿井的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达到有效预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淮北矿区山西组煤层开采底板灰岩水害特点,指出了适合矿区底板水害预测预报方法。探讨了疏水降压、局部加固与含水层改造等底板水害防治技术的适用条件与实施效果,提出了工作面底板灰岩水防治的技术路线,即:预测、探测、治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矿井突水是煤矿生产中危害性很大的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在治理过程中需要准确了解突水通道的位置以及矿井赋水状况,通常运用地质、地球物理以及钻探的方法来确定突水的水文地质条件。SYT电磁波法接收反射回来的带有地下地质信息的电磁波,根据含水层特殊的物性特征,对采集的数据经过特殊的处理,从而得到反映地下含水层物性特征的曲线和柱状,就可以用来判断突水通道及富水性。通过对牛儿庄矿小窑巷道位置突水的探测研究,为下一步注浆堵水工程钻孔井位设计提供了比较可靠的物探、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卓利 《河南科学》2014,32(7):1287-1290
针对矿井6个含水层和4个隔水层分析了鑫泰煤矿水文地质特征,同时深入研究了矿井的充水水源及充水通道.采用大井法和比拟法预测了矿井涌水量.经比较比拟法预测结果更可靠:开采-119 m水平时,Q正常=164.00 m3/h,Q最大=328.00 m3/h;开采-230 m水平时,Q正常=325.00 m3/h,Q最大=650.00 m3/h.为矿井水害防治和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