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谁知道呢,也许有一夭你也会成为落户这个众神眷顾的岛屿的艺术家。有人说,这里是众神的国度,有人说,这里的人们每一个都是生活家。这里是巴厘岛,南纬八度的一处适合慢生活的地方。茱莉亚·罗伯茨曾经拍过一部电影叫《美食祈祷恋爱》,被人们说是"在意大利美食,在印度祈祷,在巴厘岛恋爱"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取景地就在巴厘岛。大嘴美女罗伯茨或是骑着自行车在椰林里穿行,被阳光洒了一身的金色,或是在稻田环绕的  相似文献   

2.
《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推出的一部美食类原创纪录片,一经播出就引发了收视狂潮,带动了美食行业的发展,并且在国际上取得了如潮好评。《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取得如此佳绩,与其得体有效的传播策略密不可分,这包括纪录片自身的优势"、天时"与"人和"的传播策略、国际视角对传播的推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纪录片本身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大众审美的一种要求。我很赞成,看看这越来越繁华的世界和越来越复杂的生活者的状态,如何来记录这社会多元素的表情?如何来表现其真实之美?是略显苍白的文字还是某些缥缈的影视作品?我以为,半个世纪前出现的纪录片应该是最贴近生活的一种影视表达形式。然而,从中国已经成品的纪录片来看,存在着太多的问题。当主流纪录片或精英纪录片大行其道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大量的纪录片采用了一种常规的论证方式方法,那就是以“上帝式”的声音为主导,弘扬和歌颂,最后沦为政治意图的传声筒,影响着大众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4.
《论语》一书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它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大到治国之道,小至日常生活。客观地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自己的《论语》。关于它的评价也都是仁者见仁:有人说它是圣人情怀,有人称它为王者之道,甚至有人传它为"半部论语治天下"。然而,笔者在读完这本书后也有一些冲动的想法与大家分享,即它的"修己治人"之学,笔者认为它是《论语》一书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5.
经济史观是现在最时髦的一种学说。国际战争,阶级冲突根本都是饭碗问题。这个解释何等清楚,何等简单,何等痛快!英国人说我们反对英国是为几个卢布。你相信吗?这次欧战中死的千万多人都想在战场上找饭碗吗?还是望死后他们的子孙都能作富翁吗?有人说抱经济目的者是主动份子,无经济目的者是被动份子,被动者何以被动?难道以公济私的人都是有知识的,以私济公的人都是无知识的吗?有人说所争的利益非个人的,乃国家的。那末,个人为什么要为国家牺牲生命财产?只不是因为他心目中看国家比自己还贵重吗?这个看法是他的人生观。这是精神界的现像,非物质…  相似文献   

6.
正体育本身并不是人类的需求整个奥林匹克运动会无非是对人的机体的一个巨大的生物学实验。丘吉尔终其一生都在充分享受美酒美食。有人问他长寿的秘密何在,他拿开嘴边的雪茄回答说:"不锻炼!"现如今,如果有人说出这样的话,那他的竞选大业最多进行到村长一级就寿终正寝了。不过有人站在丘吉尔一边,荷兰著名生物学家和科普作家米达斯·德克思就是其中之一。德克思一心想颠覆关于体育运动的主流观念,在《健身狂想曲——  相似文献   

7.
一天晚上,我刚上床熄灯睡觉,就听见我家的看家狗大黄跟邻居李奶奶家的猫咪小花在门口说悄悄话,说得热闹极了。“大黄,人们都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我看这话一点儿都不准。”小花说。“小花,你又发现什么秘密啦?”大黄问。“哪有什么秘密,你最近见不到我们家的小哈巴狗儿了吧?”小花说。“唉,到是有好些日子不见他出来玩儿了。他是不是不舒服啊?”大黄以关怀的口气问。“哼!什么不舒服,是李奶奶带他去王阿姨家串门儿,他吃了王阿姨家大哈巴狗儿的美食,说什么也不回家了。李奶奶怎么叫也叫不回来。把李奶奶气得回家直嚷嚷‘这个没良心…  相似文献   

8.
白露 《世界博览》2012,(14):44-44
整个奥林匹克运动会无非是对人的机体的—个巨大的生物学实验。 丘吉尔终其一生都在充分享受美酒美食。有人问他长寿的秘密何在,他拿开嘴边的雪茄回答说:“不锻炼!”现如今,如果有人说出这样的话。那他的竞选大业最多进行到村长一级就寿终正寝了。  相似文献   

9.
君:见信好! 这是我在狗年给你的第一封信耶,先说句吉利话吧:狗年行大运! 不知道诸如春节这样的长假你都是怎么度过的,我身边许多朋友都会利用这难得的休假时光窝在家里看碟。一部又一部的影片,或者一集又一集的电视剧。还记得“小六子”么,前几天我遇见他,聊得还挺开心。他在春节长假期间就看了一部朋友强力推荐的《创世纪》。这是一部很久以前的港剧了,在大陆首播时我曾是它的忠实观众。有人评价说《创世纪》算是肥皂剧中的精品了,不过我还是没想到六哥这样的一位怪才也会看得津津有味儿。据说推荐他看这部连续剧的那个朋友就是在看了这部剧以后决定投身地产界的。  相似文献   

10.
黄小邪 《世界博览》2013,(23):47-51,46
一部纪录长片《归途列车》,让范立欣迅速在国内外成为行业内的焦点人物。该片在阿姆斯特丹国际电影节中获得全球纪录片最高奖项-伊文思奖。这是历史上首次有华人导演获得此殊荣。之后范立欣凭借该片更是势不可挡的在包括旧金山国际电影节、洛杉矶亚美电影节、维多利亚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等几十个电影节中获得了最佳纪录片、最佳摄影等六十多个奖项。更成为继李安之后第二他闯入美国导演工会奖评选的华人导演,也是第一个能在这一美国最富盛名的专业奖项中纪录片奖的华人导演。而关于这部纪录片背后的故事,又有多少能被人们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11.
正在英国有这样一种说法:上午的水果是金,中午到下午3点是银,3点到6点是铜,6点之后的则是铅。由此可见,选择"黄金时段"健康地吃水果大有讲究自然界中的天然美食——水果,它们既色彩鲜艳、引人食欲,又味道甜蜜、营养丰富,无疑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最丰厚馈赠之一。美味的水果应该什么时间吃,一直是众说纷纭,有人说饭前吃好,能够增加饱腹感,抑制食欲;有人说饭后吃好,可以补充维生素;更有人说睡觉前吃好,利于营养吸收……究竟哪些时间才是吃水果的"黄金时段"呢?  相似文献   

12.
看了题目,有人心里就会发毛:什么叫正向知识改变命运?难道还有逆向知识改变命运吗?我说:当然都有啊,请往下看。 先看正向的。前不久,李嘉诚先生托人送我一张VCD光碟,光碟的主题是“知识改变命运”。我理解,这是正向改变,即把人送进天堂。据说,李先生非常欣赏这句话,坚持要把它作为这套节目的主题。一位商人有这样的见解,当然不是一般的商人。 李嘉诚一生颇多传奇,比较经典的是英国电信项目Orange的买卖,他在最低  相似文献   

13.
刚下完一场雪,气温降到零下10几度。北京电影学院放映厅里坐满了忠实的纪录片观众们。一位用大衣和围巾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导演颤巍巍地挪到台前,说:“北京实在是太冷了,我以为自己活不过来了,直到有人带我们去吃了肯德基。”原本有些替她担心的观众听到这番话都笑起来。这便是国际知名的纪录片大师海蒂·霍尼曼在中国观众面前的初次亮相。  相似文献   

14.
<正>有一种说法,河鲜生吃容易得寄生虫病,而生吃海鲜则不必担心。真是这样吗?有一种流传已久的说法,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不要生吃河鲜,里头有寄生虫;海鲜没什么关系,可以生吃。"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人解释说,海水盐度高(约3.5%),能消毒,所以不长寄生虫——不信你看,吃了淡水里的钉螺会得血吸虫病,啥时候听说吃了海鲜得寄生虫病的?所以啊,海鲜可以生吃。  相似文献   

15.
正关于中国的纪录片部部获得好评,但因为缺乏共同的价值观,中国现代题材连续剧在日本水土不服。2012年9月7日,李珍带着合作拍摄项目从日本回到中国,一周之后,西安、青岛、长沙等地发生了大规模的反日游行,中日文化交流活动被迫暂停。"我现在失业了,"她对《世界博览》记者开玩笑说。这样的经历并非第一次。2005  相似文献   

16.
阿瓜是个弱智的小孩。在三年级(1)班里,他的成绩是倒数第一。同学们也常取笑他,说头大不中用。每天放学后值日生搞卫生,他都会主动地留下来帮忙倒垃圾。更绝的是,白天上课,每隔两节课,他就会条件反射性地把垃圾桶拿到洗手台前认真刷洗。原先最脏臭的角落,因为阿瓜的负责变成了教室内最醒目的净土。他总是微笑着,并纯真地看别人以怪异复杂的眼光看自己。有一次,老师出了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世界上最贵的是什么蛋?有人说是金蛋,有人说是原子“蛋”,有人说是脸蛋,这时,阿瓜也举手发言,高兴地说:“是笨蛋,因为大家都叫我笨蛋!”同学们笑了,老…  相似文献   

17.
李强 《世界博览》2012,(19):20-24
关于中国的纪录片部部获得好评,但因为缺乏共同的价值观,中国现代题材连续剧在日本水土不服。  相似文献   

18.
正有人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也有人说:"世界万物皆有情,草木之情更胜一筹。"走进梵净山,看绿色生命婀娜多姿或亭亭如盖;品草木精华清爽可口或祛病除疴。每一片叶都有属于自己的声音,每一朵花都有与众不同的色彩。经历漫长的岁月,珍稀物种遗世独立,这是怎样的传奇?风餐露宿长途跋涉,只为寻你护你,这又是怎样的情谊?  相似文献   

19.
刘文蓉 《科技信息》2010,(33):I0418-I0419
当前社会对电视节目主持人风格的谈论可谓众说纷纭,从整体看有人说是兴盛,也有人说是无序,有人说是契机,也有人说是危机……无论是“说好派”还是“论坏派”,都似乎有一大堆理由。在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讯息中.我们首先应该客观冷静地认识了一下当代中国电视界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影像的形式讲述了传统美食在天南地北之间的变化,这部纪录片用味道营造出了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很多观众在看完节目后深受启发,称“泪水与口水齐飞”,可见其艺术感染力之强。纪录片是对视觉的冲击,可以让人“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