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敬军 《河南科技》2009,(12):31-31
1.断奶不合理。农户养猪多采取一次断奶法,断奶后立即上市:这样做会使仔猪原来以母体为中心、同胞间共居、稳定舒适的生活条件突然发生改变,仔猪一时难以适应而影响增重。应当在断奶前5-6天内,逐渐减少仔猪哺乳次数,直至完全断奶。此法对仔猪生长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2.
三、断奶后的饲养管理 1.将原窝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以降低因分群后仔猪争斗带来的应激,每窝体重小的仔猪需单独放在一起,特殊照顾,精心饲养。  相似文献   

3.
不换圈 断奶时要将母猪赶出,将仔猪留在原圈饲养。 不混养 让同窝仔猪在一起生活,尽量不与其他仔猪混群,以免发生咬架现象。 不换料 仔猪断奶后第一周的饲料和哺乳期一样,一周后再逐渐换成断奶仔猪料,使仔猪有较长的适应过程。  相似文献   

4.
1.为避免环境给仔猪造成应激,应逐渐断奶,并且将仔猪留栏饲喂3-5天,还喂原未饲料,待仔猪适应后再进行并栏。尽量减少环境改变造成的应激。  相似文献   

5.
一、发病时期 仔猪发病时间主要在刚断奶的第一周、保育期结束时、转到生长育肥舍的3~4周以及18周龄左右。因保育猪经历了断奶应激、换料壶激、转群应激、高密度饲养的直激,导致仔猪的抵抗力下降,同时由于断奶时仔猪的母源抗体水平已经降到了最低点,因此易在断奶混群时发生感染.  相似文献   

6.
一、维生素E和生物素 近年的研究表明,仔猪饲料中使用高剂量的维生素E,可增强仔猪的免疫力,降低断奶仔猪死亡率,并可预防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减少仔猪断奶应激。实际应用时,每吨饲料可添加维生素E40-60克。  相似文献   

7.
郝光云 《河南科技》2007,(22):30-31
腹泻仔猪断奶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应激性疾病,多发生于断奶后5天左右的仔猪,表现为拉稀,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病程较长的,在耳部和腹部呈现紫色,严重的出现急性腹泻,拉水样稀粪,甚至会突然休克致死,无任何症状.  相似文献   

8.
专业饲养育肥猪是指养猪专业户到仔猪市场或牛产仔猪的猪场购买同断奶仔猪后,进行育肥,到90-100千克时出栏销售。其优点是:①经营方式简单,易于起步,且可根据市场行情的波动,随时上马或下马,  相似文献   

9.
1.断奶不合理.农户养猪多采取一次断奶法,断奶后立即上市.这样做会使仔猪原来以母体为中心、同胞间共居、稳定舒适的生活条件突然发生改变,仔猪一时难以适应而影响增重.应当在断奶前5~6天内,逐渐减少仔猪哺乳次数,直至完全断奶.此法对仔猪生长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0.
冬季寒冷,日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多风霜雨雪天气,断奶仔猪受环境因素和断奶应激的影响,抵抗力下降,生长发育缓慢,容易感染疾病,成活率相对于其他季节低。笔者通过对3个乡镇,7个规模养殖场,60窝722头仔猪饲养管理情况的调查分析,总结出冬季断奶仔猪管理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1.
哺乳仔猪指从出生到断奶的小猪。 猪一生中遇到的最大应激是出生。要培育好哺乳仔猪,关键在于初生阶段对这些应激的控制和适应,概括起来就是要“抓好三食,过好三关”。  相似文献   

12.
断奶仔猪的饲喂由哺乳期的自由采食改为一日三餐的限制饲喂,极易诱发胃肠炎、水肿痛的发生:断奶后前3天的日喂量是哺乳期日采食量的70%,3天后逐渐增加喂量,再经10天左右达到仔猪所需标准日粮的饲喂水平。期间,在保证饮水水质和饮水量的情况下,喂料要实行观察定量。  相似文献   

13.
5.仔猪副伤寒.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的仔猪.本病主要靠预防,治疗效果一般不佳.在非疫区仔猪断奶后要接种副伤寒弱毒冻干苗,疫区要对20~30日龄的仔猪用副伤寒甲醛苗首免,间隔5~8天再免疫一次.注意改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在饲料中添加甲沙清、杆痢沙等抗生素也有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4.
猪水肿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多雨季节多发,通常发生在断奶后1~2周内的仔猪。在同一猪群中,生长快、肥大、营养良好的个体尤其易于发病。  相似文献   

15.
1.育肥前的准备。羔羊1.5月龄断奶,断奶前15天实行隔栏补饲,或在早、晚一定时段将母羊与羔羊分开,让羔羊在设有精料槽和饮水器的圈内活动,其余时间仍母子同处。补饲的饲料应与断奶后育肥饲料相同。谷料在刚开始补饲时可以稍加破碎,待羔羊习惯后再以整粒饲喂,不要加工成粉状。羔羊活动范围内的地面应干燥,可铺少许垫草。房舍应温暖,门窗完整,能防贼风入侵。  相似文献   

16.
<正> 仔猪水肿病是一种病程短、死亡率高、对养猪生产危害严重的疾病,多发生在仔猪断奶前一周或断奶后半个月的仔猪群中。 1978—1982年我们采用痢特灵预防和治疗仔猪水肿病,取得满意的效果。一、药物预防我们对断奶前三天至一周或断奶后两周内的仔猪,分别用磺胺脒、磺胺二甲基嘧啶、痢特灵三种药物对仔猪水肿病进行投药预防,其预防效果见表1。  相似文献   

17.
症状:仔猪出生后5日以内突然表现厌食、扎堆、排黄色稀粪且内含凝乳块、身上沾满黄色稀粪、迅速脱水、消瘦,最终死亡.因排黄色稀粪故称黄痢。仔猪15~30日龄发病,表现被毛粗乱、体温稍高、食欲不振,排白色粘性粪便,我们称之为白痢。黄痢和白痢均是由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张艳 《河南科技》2004,(9):24-24
养好育成猪是保障从断乳到4月龄是断奶仔猪的育成期。断奶仔猪在猪的一生中是生活条件的第二次大转变。由依靠母猪生活过渡到完全独立生活。这时.仔猪仍处在强度生长发育阶段,是骨骼和肌肉加速生长时期.消化机能和抵抗打还没发育完全.如饲养管理不当.可形成僵猪,甚至患病死亡。因此,养好育成猪是快速育肥、获取窝猪吨重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一、“三高” 1.断奶后到配种喂量高:这一阶段一般为3~14天。经产母猪断奶后,为了促进卵子的发育,提高排卵数,应在断奶时的标准日粮饲喂量(2.0~2.5公斤)基础上每天增加1~1.5公斤的标准日粮。  相似文献   

20.
席德峰 《河南科技》2002,(12):21-22
仔猪大肠杆菌病主要有三种病型:出生后几小时,最迟不超过7日龄的仔猪发生黄痢:14-24日龄仔猪发生白痢;两病临床表现为急性腹泻,粪便呈黄色、白色水样稀便,发病率高达95%~100%,致死率也非常高,常造成仔猪大批发病死亡42~105日龄断奶前后发生仔猪水肿病此病发病急,发病率不高,但病死率极高。主要表现眼睑、头部、下颌间发生水肿,叫声嘶哑,出现神经症状,最后昏迷衰竭死亡。采取综合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