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出版的《毛泽东外交文选》,编入了毛泽东自1937年7月至1974年5月这段时期关于外交方面的文章、讲话、批示、电报稿等160篇,涵盖了这37年中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揭示了毛泽东一整套外交战略思想和理论。《文选》深刻地反映出毛泽东外交战略和理论的形成。毛泽东同志善于总结历史经验,集中全党智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的诗词作品和他的理论著作在思想上是统一的,一致的,每个时期的毛泽东诗词,都是当时毛泽东的思想体现和情感抒发。在毛泽东诗词研究中,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美学批评视野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勇于探索,勇于发现,做出新的开拓。文章主要谈谈我个人关于毛泽东诗词研究的几点感触,供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3.
《世界博览》2009,(2):12-12
世界知识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战略研究丛书《战略与探索》第一辑发表了学者萧功秦的文章,以政治体制的选择作为解释近现代史的框架,将一百多年的历史概括为六次政治选择,或者说以六个历史人物为代表的六种模式:慈禧模式、孙中山模式、袁世凯模式、蒋介石模式、毛泽东模式和邓小平模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毛泽东苏区调查历史动因的考察和毛泽东苏区调查文本的研究,认为毛泽东的苏区调查在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一方面,进一步论证了"以乡村为中心"理论的正确;另一方面,创造性地解决了土地革命和红色政权建设等方面必须解决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大大丰富了这一革命道路理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探讨毛泽东有关调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揭示毛泽东的调查研究与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的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的关系。提出了没有毛泽东的调查研究,就难以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更难以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观点。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必须学习毛泽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相似文献   

6.
马丹 《科技信息》2012,(4):48-48,50
文章关注历史上的家政工,总结了国内外的家政工历史研究的脉络。结论是家政工是一个处于历史时间与空间之外的职业。要研究现代的家政工人,必须要与历史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整风思想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历史,文章将毛泽东整风思想的发展历程大体划分为萌芽、初步形成、成熟、发展和曲折五个阶段,并分别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党建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毛泽东把它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毛泽东提出“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国情及中国革命环境的历史特殊性;十六届四中全会重提从思想上建党,是考虑了当代现实国情的;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必须完善党的建设,为此就必须面临并重新考虑从思想上建党的现实国情;市场经济、传统“官本位”意识及党的教育宣传活动不足是党的思想建设弱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理论界把重点倾斜在对毛泽东哲学、军事和农民问题上。其实在毛泽东博大精深的理论宝库中,其商品经济思想相当完善,对此进行研究,对于我们全面、系统地把握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立足党的建设的革命实践,对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进行了理论总结,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建党学说,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增添了崭新的内容。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搞好党建,实行“制度建党”的运作模式和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等,是其对毛泽东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前国内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其研究论域主要集中在: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贡献、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某一理论主题或具体观点的中国化、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等方面。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待更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马列主义文艺观与中国文艺发展和创作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文艺思想同毛泽东文艺思想一脉相承,同时又是与时俱进的,它继承、调整并发展、创新了毛泽东文艺思想。毛泽东、邓小平的文艺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顺应了历史的特殊需要,从而推动了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和前进。  相似文献   

13.
刘晓龙 《长春大学学报》2012,(9):1125-1127,1140
民族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思潮之一,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产生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开国领袖,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以及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思想的研究不但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而且对当前我国处理国际关系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是当代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非对抗性矛盾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历史辩证法的新贡献。这一新贡献,曾经遭受林彪、“四人帮”  相似文献   

15.
“五四”前后,中国无数改革者,都希望通过教育并发民智以振兴国力,但结果教育仍不能普及,国家依然落后。鉴于历史的教训,对照十月革命成功的经验,毛泽东回答了中国教育走什么道路的问题:要使教育为全民族中90%以上工农劳苦民众服务,无产阶级必须夺邓政权。毛泽东经过近十年的艰苦探索,  相似文献   

16.
赖强 《奇闻怪事》2009,(11):60-60
党的历史上有两个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1年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二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同的重要历史作用,二者有个相通之处就是都突出毛泽东,但是二者突出毛泽东的原因又有所不同,此篇拙作就试图浅析第一个决议为何突出毛泽东。  相似文献   

17.
管理和哲学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角度,研究现代管理和哲学的关系,指出科学的管理即辩证的管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在建立和发展中国自己的管理科学中,有不可忽视的决定性的指导作用。作者指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在实践中的展现;我国的管理科学研究,必须努力开发毛泽东同志经济思想、哲学思想的宝库以及我们党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是一位研究不完的历史巨人。他一生勤奋读书,在书山学海里不息地攀登遨游,直到心脏停止跳动。所表现出的持之以恒、广收博览、偏爱经史、读无字书、善于思考、经世致用六大特色, 是毛泽东伟大生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党和人民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战略家和理论家,是因为他善于汲取中华民族历史中的精华,并成功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对待中国历史的态度可以概括为:酷爱史学,博览群书;运用马列,研究历史;汲取精华,古为今用。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2周年之际,深入探讨毛泽东正确对待中国历史的态度,进一步领会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历史观,对于今天的历史科学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我党的历史上,毛泽东首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并身体力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