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依据声符示源功能理论,分析了<汉语大字典>中从"肖"得声的55个形声字,并对其进行了具体分类;其中41个形声字的声符具有示源功能,另外14个形声字的声符只有单纯示音功能,彼此之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并结合"肖"族字阐述了如何利用"声符示源功能理论"来联系同族词.  相似文献   

2.
形声字在中国文字中占绝大比例,我们一般认为其意义信息由形符承担,声符只起表音作用,其实不然,形符和声符都有表义作用,二者结合对分析形声字的意义有更好的帮助.下面本文就形声字的形符、声符和其意义的关系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根据形声字的生成途径可知,有这样两种形声字的声符可兼表音义:一是在表意字的基础上加注形符而构成的形声字,原表意字退居为新字的兼表意的声符;二是为了明确假借义,在原假借字的基础上加注相应形符而构成的形声字,原假借字退居为新字的兼表意的声符。文章选取《说文解字.人部》三个表示古代艺人的字:倡、僖、伶,对这三个字声符的示源作用进行分析,从而简要地论述了以上所说的形声字声符示源的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在汉字发展历史上,形声字的比重越来越大。随着汉字的逐渐简化的进程,辨析形声字声符、结构和音符的困难日趋突出。本文应用大量实例对汉语形声音的声符位置、结构和标音方式进行归类分析,目的在于加深人们对汉语形声字的认识上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所谓“右文说”,就是白北宋王圣美明确提出的对形声字中声符的分析法。此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形声字声符的功能仅仅是标音,而示义的功能则白义符承担。王圣美则认为在形声字中,声符本身兼有表示一定的意义,并进而得出同声符之字意义相通。  相似文献   

6.
隶书阶段形声字声符的各种变化任平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形声字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隶变是在形声字大量产生的条件下必然要走的一步。隶变的基本精神是简化,随着简化过程的推进,辨析形声字声符的位置、构成成分、标音功能越来越困难。隶书中的声符,尤其是秦汉简帛、石...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出了利用声符辨别被谐字读音的三种方法:(一)根据语音的系统性原理和语音变化的规律分辨容易误读的形声字;(二)根据半表音声符、不表音声符分布的不平衡性,记少推多,分辨同从一声的形声字;(三)根据基本声符分辨同一谱系的形声字。运用这三种方法,可以辨别不同单字、不同字群、不同字系的汉字的读音,使半表音声符和不表音声符在一定条件下也具有表音声符的功能,大大地提高了声符的表音作用和辨音效能,对推广普通话和加快汉字识字教学的速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整个汉字发展的整个历史长河中,形声字可谓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甲骨文到楷书书写系统,它一直处于递升状态.由此,对于形声字的研究也就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梳理汉字字族源起与发展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从字族角度考察形声字声符表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汉字形声字中存在孳乳现象.对这类形声孳乳字作谱系分析,能够从"源"上掌握这类字的造字途径和方法;从"流"上理清它们的上古音来源及其语音的历史演变,加深对形声字声符表音准确度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汉字形声字中存在孳乳现象。对这类形声孳乳字作谱系分析,能够从“源”上掌握这类字的造字途径和方法;从“流”上理清它们的上古音来源及其语音的历史演变,加深对形声字声符表音准确度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声旁有提示整个形声字读音的功能,但不能完全凭声旁来推断形声字的读音。从形声字与声旁的关系来看,以声旁来推断形声字读音产生偏误有诸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六书”中的次第问题。认为“象形”应置于“指事”之前,“假借”应置于“形声”之前,“会意”也应置于“形声”之前。所以,除了“转注”的“五书”的次第应为: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  相似文献   

13.
“堇”在《说文解字》中释为“黏土也”,分析为形声字,一直存在争议.从古文字角度,结合先民社会生活,对以“堇”为声符的同族字进行考释,探析“堇”字的本义,考察其引申义,得出“堇”从不同角度进行引申孳乳,显示了“堇”字族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4.
转注、假借是造字法,而且造出了新字形。转注是造字部件省略笔画的造字法,假借是借事造字而不是借字来用,是抽象意义字的造字法。六书是六种状态字的造字法,包括了所有情况下的汉字。形声字是表示同一事物不同种类的名称的字,这一类字是以表音来区别字义的,是汉字的特例。转注字是简化构字部件而造出的字。假借这种造字法,是既不能象形也不能会意还不能用形声来表义的抽象意义的字的造字法。  相似文献   

15.
汉字发展自甲金至篆隶,形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汉字发展演变的整个系统来看,其中有许多规律可循。从历时的角度考察汉字发展演变中的声化成因。概括地说,可以分为形声系统形成之前的声化和形声系统形成之后的声化。形声系统形成之前的声化是一种外在的、个体的现象,而形声系统形成之后的声化是内在的、成系统的。  相似文献   

16.
字符浅议     
字符的判定标准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学界的观点可谓异说纷呈、百花齐放.文章对各家观点进行了评述,对字符的概念、分类和功能进行了论述.认为字符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单字,也可以作为一个合体汉字的构字单位,前者叫成字字符,后者叫不成字字符.字符从共时平面分为四类:音符、意符、记号(形符、标符)、兼符;从历时平面上分为五类:图符、音符、意符、记号(形符、标符)、兼符.字符的功能可以决定汉字性质及其他文字分类;明确汉字结构;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7.
主要考证汉语北方方言中四川省的西部方言——作为一种具有入声声调的方言的本字,一般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用语。通过这种对本字的考证不仅能看出字义的发展和语音的流变,还能反映出汉字字形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情况。  相似文献   

18.
结合历史文献、普通话和汉语方言材料,论证了寿县方言表"丢弃"义上声词[p 24]的本字是古全浊上声字"拌"。今读上声的"丢弃"义是"拌"字本义,这个意义的"拌"在属于古楚国的汉语方言中原官话核心地区仍然使用。"丢弃"义"拌"字在兼并"秚"字的"搅和"义时处于"古全浊上归去"的历史音变时期,从而产生了本义今读上声而后起义变读去声的音变规律例外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提高方块苗文的输入速度,提出一种方块苗文输入的音形编码新方法,并用上下文无关文法给出该方法的形式化定义.该方法是将方块苗文输入编码序列设计为“2个音码+2个形码”的4码形式,与文字本身读音无关.音码由方块苗文首构件和末构件的汉语拼音首字母决定,形码由方块苗文本身的末笔画名称和结构类型名称的汉语拼音首字母决定.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较之前期已实现的方法,该方法不但简单规范、易学易用,而且具有更低的重码率、更快的输入速度和更高的输入正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