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正>2019年9月,芬兰奥卢大学发布全球首份6G白皮书,题为《面向6G泛在无线智能的关键动因与研究挑战》,系统性介绍了6G技术(预计2030年到来)的性能指标、技术难题等。6G性能指标6G的大多数性能指标相比5G将提升10到100倍。衡量6G技术的关键指标包括:峰值传输速度达到100 Gbps~1 Tbps,而5G仅为10 Gpbs;室内定位精度10厘米,室外1米,相比5G提高10倍;通信时延0. 1毫秒,是5G的十分之一;超高可靠性,中断几率小于百万分之一;超高密度,连接设备密度达到每立方米过百个。此外,6G将采用太赫兹频段通信,网络容量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2.
采用联合检测和智能天线等技术是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优势之一,但这些技术的实现必须以准确的信道估计为前提.本文探讨了适合于TD-SCDMA系统的信道估计算法,分析了一种加入阈值信噪比的信道估计算法原理.通过上行链路的模拟仿真表明,该信道估计算法的信道响应更接近理想值,有利于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兴起,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制定,无线传输技术的几种技术体制比较,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移动通信标准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CDMA20001XEV—DO系统空中接口演进的历程,然后详细分析了AIE两个阶段相关标准的特点和关键技术,第一阶段代表标准EV—DO Rev.B和第二阶段标准UMB,并重点阐述了UMB系统物理层超帧结构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4月,专利数据公司IPlytics发布汽车行业5G标准必要专利(SEPs)竞争态势报告。报告指出,除智能手机外,汽车行业可能会成为全球首批最依赖5G技术的行业之一。但是,由于通信行业和汽车制造业SEPs持有人双方对专利费的预期存在巨大分歧,整合高度专利化的5G技术标准可能会给汽车制造商带来经济风险。汽车行业5G技术SEPs增长状况:每年声明的车载应用5G技术SEPs专利族数量自2016年开始跃升,但全球首个5G技术规范开发于2015年,与车载应用的发展无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时变网络下多个体系统的状态一致性,研究了平稳离散时变有向网络下仿射多个体协同系统趋于状态一致的充分必要条件.由于线性多个体系统是仿射多个体系统的特例、非时变网络是平稳离散时变网络的特例、无向网络(对称网络)是有向网络的特例,因此本文的结论涵盖了此前有关一阶多个体协同系统状态一致性的主要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7.
集成创新网络具有的集优、协作的特征在企业抢占先机、占领市场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实践过程中,企业集成创新网络得到了丰富与发展.随着知识、技术、环境的变化,集成创新网络也在不断适应发展的需要.本文从知识转移的角度论述了企业集成创新网络的演进过程,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企业集成创新的最新成果.同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集成创新网络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从嵌入性角度进行探讨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研制成功可用于移动通信基站接收机前端的高温超导子系统原理样机. 该子系统以GSM1800移动通信基站系统为应用背景. 它由高温超导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脉冲管制冷机和相关电路组成. 工作频段1710~1785 MHz, 增益18 dB, 工作温度70 K.  相似文献   

9.
依靠科技创新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识别应对人口老龄化所必需的技术体系,更精准地将技术问题定位到具体子领域中,对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合研究文献、专利文献、政策文本以及技术报告等数据源,首先构建了养老科技技术领域词典;然后使用word2vec对文献和专利数据进行词向量训练,对训练的词向量模型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将聚类结果与领域专家知识相结合,识别了养老科技技术体系(包括四个主要类别,分别是老年人护理技术、关节置换技术、独立生活及辅助生活类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涉及17个技术主题);最后以移动通信技术为例,对养老科技技术体系的应用进行研究发现,移动通信技术处于成熟期,热点技术主要集中在移动技术和无线技术领域,前沿技术主要为设备元件及生活设备的研发。  相似文献   

10.
本文改进了对等节点的功能分工和网络层次结构,并引入移动Agent技术,通过移动Agent在集合点之间传播查询通告,提出了一种基于JXTA技术和移动Agent的新资源搜索网络模型,并实现了一个建立在P2P网络上的使用移动Agent进行资源搜索的系统--AJMAS.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进网络结构及相应的搜索策略,能够极大地提高网络的适应性和搜索速度.使基于JXTA协议的P2P网络不再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研究模型,它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网络编码技术的提出彻底改变传统网络的传输方式,本文基于信息分割理论和网络编码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匿名通信模型(anonymous communication model based on network coding,ACM-NC),信息分割技术将匿名通信消息分割后经不同的匿名链路进行编码传输;转发网络节点的编码传输机制在提高系统匿名性、安全性和保密性的同时增强了抗合谋攻击的能力.理论分析及仿真结果表明,ACM-NC具有较强的匿名性、安全性、保密性和抗合谋攻击的能力,并且ACM-NC中仅有信宿节点才能通过解码编码消息恢复信源节点的原始匿名通信消息.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半双工(half-duplex,HD)无线系统利用正交的时隙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造成无线频谱资源的极大浪费.而全双工(full-duplex,FD)通信技术以其链路容量倍增及其潜在的频谱资源利用率提升能力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将全双工与半双工的模式性能进行比较,详细列举了现有全双工技术的优缺点.作为全双工系统的核心难题,自干扰(self-interference,SI)消除技术可以采用两类主要技术加以实现:被动自干扰抑制和主动自干扰消除.本文对相应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此外,针对复杂时变的无线频谱环境以及动态变化的无线网络结构,本文讨论了全双工媒体接入控制层(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协议的设计.本文还进一步论述了实际系统环境下的全双工算法设计与实现,包括中继网络编码、中继选择以及动态资源分配等.最后,本文对全双工通信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并总结全文.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新一轮产业迭代升级的推进,信息通信产业逐步成为决定技术演进趋势、影响前沿产业生态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典型科技强国美国为研究对象,对21世纪以来的近20年美国信息通信产业发展态势和趋势进行详细的定量梳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信息通信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国际贸易市场广阔,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细分行业发展差异较大,国家政策、科技创新对其发展具有重要驱动作用。未来产业发展将更加注重产业服务、个人互联网市场、量子安全通信、卫星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发展以及优势领域保护等。基于此,结合我国发展实际,从产业创新战略规划及创新政策、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5G技术产品的终端应用、科技创新投入与产业核心技术、标准与品牌战略、产业国际循环等方面,提出了对中国信息通信产业发展的启示与建议,以推动网络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国移动通信的演进,IMT-2000的目标和关键技术。对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步骤和前景也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云计算的兴起,云迁移计算开始成为移动设备获取计算资源和降低功耗的有效方式.云迁移的主要想法是将移动终端的复杂任务经由无线网络迁移到云端执行,然后再接收计算结果.然而,无线网络的不稳定性和数据传输的高功耗限制了云迁移计算在移动设备中的应用.不同于已有工作,本文通过引入数据压缩的方法完善了云迁移计算决策模型,并且基于对未来时段网络期望的预测,提出了一种节能迁移计算决策算法——EPVAD.基于实际的3G网络带宽数据和开发测试平台,实验结果显示:EPVAD算法的节能效果较同类算法平均优14.9%,并且算法自身的系统开销可忽略.  相似文献   

16.
空中/地面机器人异构协同技术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空中/地面机器人异构协同是一个新的前沿性技术领域,该技术可拓宽空中机器人和地面机器人的应用范围,提高其侦察、搜救及执行其它任务的效率.本文对空中/地面机器人的异构协同技术中的群集运动、编队控制、编队控制稳定性分析、网络控制、实际应用等核心问题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分析空中/地面机器人异构协同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和传统互联网融合的产物,是IT领域目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点.然而数据表明,全球移动互联网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尚未明晰和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概述了移动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包括定义、功能特性和体系架构;在给出移动互联网的研究体系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其各组成部分,包括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以及安全和隐私方面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最后,讨论了移动互联网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GSM网络日渐成熟,规模日趋完善,而移动通信业务却在迅猛发展,无线网络的具体情况也在随着环境改变,如何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最大限度的提高网络质量,使得网络性能测试和优化成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首先对网络性能测试方法进行阐述,然后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网络优化。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一个网络系统抵抗干扰的能力,系统科学里有"鲁棒性"的概念,社会—生态系统里用"脆弱性"、"恢复性"和"适应性"等概念.这些已有的概念是否已经全面地描述了系统抵抗干扰的能力呢?在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实践中,整个社会凝心聚力,行动协调一致,往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然而,现有学术研究中所用到的各种系统属性,都不能很好表述一个系统凝心聚力的能力或水平.鉴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全新的网络系统属性:网络凝聚度(consilience degree),专门用以度量一个如社会—生态系统一样行为的网络系统凝心聚力,行动协调一致,以抵抗干扰的能力.网络凝聚度实际上是一种更具普遍意义的"联结度".它可以象联结度一样,派生发展出一系列的系统新属性和网络新模型,从而形成一个研究复杂系统的新的理论体系.本文将重点阐述这个体系的雏型.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都证明:本文所提出的网络凝聚度是现有各种系统属性所无法涵盖或替代的,是研究现实复杂系统所必需的新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全球信息科技领域近两年的发展态势,综合比较了重要的科技战略、规划与政策,回顾了重大科技前沿及突破性进展,梳理了信息科技中长期发展主要趋势和发展规律。分析表明,世界主要科技强国在近两年均加强了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网信安全、高性能计算、5G和大数据等方面的战略规划与部署。同时,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专业方向已接近甚至超越人类水平;量子保密通信开始走向大规模应用,量子计算机研发已接近实现"量子霸权";高性能计算新型体系结构不断突破、能效显著提升,且呈现出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协同发展的态势;集成电路沿着继续缩小尺寸、集成多种功能、探索后摩尔时代新型器件与技术等三条路径往前发展;区块链技术日益获得金融、税收和政府管理事务部门的重视;边缘计算成为新兴技术理念,其业界影响力正快速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爆发趋于大规模化。未来,信息科技将沿着多项趋势快速发展并重塑相关产业和人类社会,同时也需要克服能耗、安全、物理极限等若干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