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壮举。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步入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历史新时期。南昌起义虽然距今已经过去了83年,但回想起来,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国情,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独立领导;其次,必须端正党的路线,对国民党反动派坚决实行武装反抗;再次,必须坚持武装斗争,率先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相似文献   

2.
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的新时期。这次起义决不是偶然发生的,它是党的武装反抗的方针不断酝酿成熟铂不断战胜党内右倾错误的结果,是党在紧急关头把握时机的自觉选择。一、党内右倾机会主义,使党的武装反抗的方针一再丧失有利时机早在一九二七年三四月间,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新军阀,先后在南昌、九江、安庆、上海和广州等地,发动了多次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的反革命事变。对此,中国共产党内  相似文献   

3.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展武装斗争,重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一南昌起义孕育了革命先辈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八一精神.面对现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八一精神,努力开创大学生创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应怎样认识?一方面,头顶着"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璀璨光环;一方面,又长期笼罩在"失败了"的阴影中.这是我们以往南昌起义研究长期面临的困惑.经过长期艰苦的探索、研究,我们终于破解了这一长期的困惑.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证明:南昌起义没有失败,它是一次胜利的起义;南昌起义的历史作用不仅仅是"打响了第一枪",它的历史贡献是多方面的.它创建了一支英雄的部队,它对土地革命进行了初步探索,对中国革命武装斗争正确道路、新型人民军队建设和革命战争指导的实践和理论都作了开创性的探索和宝贵的贡献.我们理应驱散阴影,恢复历史本来面目,让南昌起义的光芒更加辉煌灿烂.  相似文献   

5.
八一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造了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八一精神。在八一精神的感召下,方志敏领导发动了赣东北的弋横暴动,并创建了红十军。本文论述了八一精神与方志敏创建红十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红十军精神。红十军精神与八一精神是具有共同特征的历史精神。  相似文献   

6.
叶挺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对人民军队的创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大革命时期,他领导的独立团,是中共直接掌握的正规武装;在土地革命时期,他参与组织和领导了南昌起义,任前敌总指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出任新四军军长,将红军游击队改编成为新四军,起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了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创建自己的革命军队,以革命的武装来对抗反革命的武装,才能争取到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它所孕育的八一精神有着极为深刻的内涵和特征.八一精神的内涵可以简单概括为"革命本色、奋发进取、献身为民、伸张正义"十六字,革命本色是一种抗争精神,奋发进取是一种发展精神,献身为民是一种民本精神,伸张正义是一种正派精神,而八一精神的主要特征则是强调抗争、强调发展、强调民本和强调正派.新时期,八一精神仍然绽放着光芒,仍然支撑着社会发展,因此,弘扬八一精神,对于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作为前敌委员会书记的周恩来以其出色的领导才能为这次起义做出了历史贡献:在组织准备和人事安排方面,精心组织策划,巧用贺龙、叶剑英等,为起义的顺利进行做了充分的组织准备;在战略策略方面,他初步提出土地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主张,并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运用于实践,为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在总结经验教训和现实启示方面,他深刻认识到深入农村发动土地革命、武装农民的重要性,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了有益的理论探索,尤其是他在起义过程中表现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仍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八一精神体现在四个方面:奋起反抗强敌、无限忠于人民、始终坚守理想、勇于战胜困难。奋起反抗强敌表现为勇敢果决,毅然决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的第一枪;无限忠于人民表现为在白色恐怖面前坚定地和人民站在一起,与屠杀人民的反对派血战到底;始终坚守理想表现为对革命理想始终坚定不移,始终高扬理想的旗帜;勇于战胜困难表现为在任何困难面前都无所畏惧、百折不挠。  相似文献   

10.
1927年4月和7月,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失败,革命力量受到很大摧残,革命形势处于低潮.在这样的历史情况下,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巴就是要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探索新的革命道路,领导人民继续革命。为挽救革命,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未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领导下在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它树立了第一面武装斗争、坚持革命的旗帜,给全国人民带来厂新的希望。8月7日.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坚决纠正和结束厂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  相似文献   

11.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了人民军队,并形成了伟大的八一精神,八一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的直接源头。八一精神的重要内涵"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为民奋斗、百折不挠"、"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一直在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中不断传承,是我军履行使命的巨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实现强国梦强军梦的奋斗目标,我们更需要弘扬八一精神,确保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相似文献   

12.
南昌起义的勇士们在"四面白色恐怖包围"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掌握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真理,形成了"追求真理,坚定信念,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八一精神".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内涵层次丰富,表现形式多元,弥漫、渗透于广大师生的实践教学和课余生活中.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高层次的系统工程,对于新世纪人才的培养,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将这段历史产生的"八一精神"贯彻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使两者有机结合,互利互彰,相互促进,是需要我们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的.  相似文献   

13.
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是我党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恐怖统治而举行的武装暴动,在我党我军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比较两次起义的某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分析其原因与影响,对于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两次起义的地位与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与帝国主义勾结起来,在城乡实行白色恐怖,大规模地破坏革命组织,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妄图消灭共产党,成为国民党反动派一统天下的局面。当时,敌人力量是强大的,相对来说,我们党所领导的力量是比较小的。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敌人又不给中国人民以民主权利,因此,党必须领导人民同敌人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秋收起义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赓续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南昌起义事业,开启了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心的工农武装割据大幕。应运而生的秋收起义精神,承继了八一精神,启迪了井冈山精神。三者共同诠释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核心、内涵和特征,共同推动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体系的建立,对中国共产党探索和开辟一条中国革命正确道路上作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从南昌八一起义开始独立领导和指挥军队,在井冈山确立"一切行动听指挥"党绝对领导军队原则。它有三个意义:共产党必须要有自己的军队;共产党必须要独立领导和独立指挥军队;参加革命的军人、军队应真诚地绝对地接受共产党领导和统一指挥。党不但要坚定地领导军队,也要与时俱进,善于领导军队。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为了反抗国民党的统治 ,中国共产党坚持武装斗争的道路 ,先后建立了一批农村根据地 ,并领导了苏区的土地立法工作。这些土地立法主要有 :土地革命前期的《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县土地法》;土地革命中期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土地革命后期的江西省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土地问题议决案》,等等。从内容上说 ,这些土地立法一般都规定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没收、分配、使用等各项内容。虽然有的土地法受当时的特定的历史条件的影响 ,但从本质上说 ,都是以红色政权为后盾 ,充分体现农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的…  相似文献   

18.
李建兰 《科技信息》2013,(1):300-30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白区广大工人群众,为争取民主自由、民族独立、改善生存条件,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不朽篇章。从恢复和发展党组织、"无形"战线、文化反"围剿"及学生运动等,到实现抗日统一战线转变,它印证了中共在白区的工作是一条对敌斗争的重要战线,是中共领导整个革命事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的短篇小说《夜》,选入高中语文第五册。这篇小说写于1927年11月,是国民党反动派发动“4.12”政变后的几个月,当时的革命形势处于低潮。但是国民党反动派屠杀革命者和人民群众以后,促使各阶层民众的觉醒,增强了他们的反抗意识。教学这一课,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这一段重要历史,正确地理解革命发展的曲折道路是有积极  相似文献   

20.
南昌起义前夕,在九江召开的李立三等部分起义领导人碰头会上,决定放弃依靠张发奎的打算,独立领导起义,得到了中共中央常委和共产国际代表的同意,并转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回电同意。受中共中央派遣到南昌传达这个指示的张国焘,曲解指示的原意,并把加伦有条件地联合张发奎的建议,变成了联合张发奎是南昌起义的先决和必要的条件。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委,并没有按照这个所谓的"共产国际指示"行事,坚决举行起义,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于担当;高举武装斗争旗帜、坚持革命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