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态     
《科学24小时》2014,(3):42-43
月环?它可不是月球本有的构成部分,而是一项来自日本的雄心勃勃的计划——环绕整个月球赤道建设太阳能电池板,并将其采集的电力传输回地球。由于福岛核事故的影响,日本国内的电力供应出现巨大危机。在此背景下,这项计划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动态点击     
<正>高大上的月环月环?它可不是月球本有的构成部分,而是一项来自日本的雄心勃勃的计划——环绕整个月球赤道建设太阳能电池板,并将其采集的电力传输回地球。由于福岛核事故的影响,日本国内的电力供应出现巨大危机。在此背景下,这项计划应运而生。据设计者介绍,他们打算利用月壤作为混凝土材料,建设一个宽400千米、长10940千米的混凝土带,建设工作将由地面  相似文献   

3.
充分利用太阳能是新能源领域最热门的话题.对太阳能的利用设想甚至从地球开始延伸至浩淼的太空。在日本因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危机后,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取代核电的呼声日渐高涨。最近,日本一家公司公布了一项在月球上建设太阳能电站的“月环”计划.希望把月球上的太阳能转移到地球上来。这项计划是近年来最劲爆的太阳能计划,也是最具创意的大科学工程设想之一。  相似文献   

4.
《科学24小时》2010,(10):51-51
一家美国企业曾想建造一条从地球通往宇宙各处的太空梯,并利用太阳能或激光能等技术沿缆绳上下运动。但由于这项工程资金过于庞大,在2007年曾一度停止。今年他们再度与美国宇航局合作,准备另辟蹊径,希望在10年内建成从地球通往月球的“月球天梯”。  相似文献   

5.
早在10年前,美国休斯敦能源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就指出,从长远看,月球是维持地球所需能源的重要保证。该中心研究员戴维·克里斯威尔博士详细介绍了他设计并制定的一个月球太阳能发电系统(LSP)的实施方案。克里斯威尔说,到2050年,地球上的100亿人需要消耗20×1012W能源。月球从太阳上获得的发电能力高达13000×1012W,如将其中1%的太阳能加以利用并送回地球,就足以取代地球上使用的矿物燃料能源。将月球变成太阳能电站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的尘埃物质可以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美国休斯顿大学太空能源专家阿列克斯·弗兰德里奇教授和他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师文杰 《世界科学》2006,(11):22-23
月球曾受到过轻微挤压,就像有人曾经用拇指和食指卡住它的两极然后向中间挤压,因此使它的赤道中央部分变得平整。这并不令人惊讶,因为月球在旋转,由此而产生的地心引力在无数年以前,使月球表面熔铸岩浆冷却而形成坚硬岩石,这样在月球中部就生成了一个凸出地带。但是远在1799年,  相似文献   

7.
科技传真     
英专家提出月球制氧方案 为欧洲航天局工作的英国科学家最近提出在月球上制造氧气的方案,为未来在月球上生活创造条件。 英国AEA技术公司的科学家从1995年1月开始这一设想的可行性研究,并提出了20多种方案。这些方案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含有氧元素的月球土壤、岩石制造氧气。经过仔细筛选,他们提出了3个可行性方案,即高温分解法、电解法和化学反应法。高温分解法是利用太阳能对月球土壤、岩石高温加热,使二氧化硅、氧化铁等分解,释  相似文献   

8.
正在人类的历史上,全球各国已进行过100多次探月活动,人类和无人探测器已经成功着陆过月球数十次。月球有丰富的能源,利用月球巨大的太阳能发电和核聚变发电,能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进探月工程。然而,从地球上看月球,看到的永远是朝向地球的半个月球,这是因为月球自转的周期与它绕地球公转  相似文献   

9.
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快速增长,工业发展的速度加快,人类对地球上有限的能源无节制地开发,使得能源危机日趋加剧。为缓解能源危机,各国科学家们不仅注重开发水力、风力、太阳能及核能等廉价、洁净的新能源,而且还把目光投向了月球。科学家通过多次登月考察,发现月球上有一种丰富的燃料资源——氮—3,他们希望能够制定一项新的月球开发计划,在那里建立基地,开采月球  相似文献   

10.
马义 《科学之友》2002,(8):14-15
地球上的能源越用越少,日趋枯竭。于是,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月球。把太阳能板安装到月球上去科学家相信,21世纪人类将解决向太空要电力的全部技术问题,并使该  相似文献   

11.
建设月球温室 人类要在月球上生存,首先就必须解决食物问题。从地球直接运输食物到月球上成本太高,最好的方法是可以在月球上种植人类所需的食物。研究月球种植的是美国亚利桑那州普拉根月球开发公司。他们设计出一种微型温室,那是一个外型类似时钟的玻璃容器。该公司将其称为“月球绿洲”,因为它能安全地把实验室植物送上月球表面,并在其生长过程中予以保护。这种温室最快可能在2012年由奥德赛月球公司送上月球。  相似文献   

12.
美国宇航局的《探月者》号字宙飞船已做好飞往月球的准备,发射日期拟定在今年9月份。这一飞船将围绕月球飞行,绘制月球的地形图。月球表面多数区域已详细绘制成图,但对科学家和其他一些人来说,月球仍然是个很大的谜。月球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月球内部有什么变化?这一耗资6300万美元的科研项目正要探索这些问回.美国宇航局希望《探月者》号能发现水,假如月球上有水的话。这一飞船将会飞过月球的北极和南极,以前拍摄到的照片曾显示这些地区有水源。《探月者】号装有中子谱仪,能寻找月球土壤中的水,哪怕水量很少也能发现。水对于未…  相似文献   

13.
月球是资源宝地,月球是造物天堂,月球是绝佳试验场所,月球是外星旅游胜地,月球是天然太空港。总之,月球是人类移民太空、开发太空的理想前哨。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探索》2009,(5):7-7
美国宇航局一名庞姓华裔科学家近日公布其研究结果说,18世纪中国遭遇严冬之前月球曾一度“消失”,这很可能是火山大爆发的结果。庞说,由于火山喷出的大量尘埃气体遮挡了月球,1761年曾经出现过一次月全食。所谓月全食,是指月球完全没入了地球的阴影里。根据月球运行路径的角度和地球大气层组成的不同,月蚀的亮度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正早在2013年,欧洲空间局就已开始探讨建造月球基地的可能性。随着3D打印技术的日益成熟,日前他们宣布,计划于2020年起利用该项技术,在月球正式开建供人类居住的基地,并期望在2030年前落成。据悉,新基地最有可能建在月球南极沙克尔顿火山口边缘,该处没有其他地区的极寒和极热天气,可保护基地免遭极端天气破坏,而且有无穷无尽的太阳能。而在动工前,欧空局  相似文献   

16.
在古代,中国有嫦娥奔月的传说,他们想象着月球上有房屋有宫殿。近代,通过望远镜,人们看到了月球上的“月海”和火星上的“河道”,于是人们猜测着“月球人”、“火星人”。但是现在人们知道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空气,早晚温差极大,火星也基本是如此——虽然它有空气,有四季变化。“月球人”、“火星人”等词也渐渐在人脑中淡薄。因为现代科学证实,火星和月球的环境不能存在生命。如果有人说月球上有生命,会被看作知识量极少的人而遭到耻笑的。但是我要说,“生命”未必一定是生命,在宇宙中存在着另一种意义,另一种形式上的生命。高…  相似文献   

17.
人类将建立“月球城市”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对月球的观察研究贯穿了人类整个文明史。20世纪50代,美国和前苏联在月球探测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1969年7月,人类实现了登月梦想。1972年,有6艘“阿波罗”号宇宙飞船载人登月,对月球进行了大量科学试验和测量,并取回了约380k斤的月球样品。随着对月球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认识到,月球空间和表面具有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独特资源,月球的土壤和岩石里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能源与矿产资源,月球是人类向外层空间发展的良好基地和前哨站。于是,…  相似文献   

18.
<正>尼纳·诺特曼采访了助推人类重返月球的科学家——这一次,他们决定去了就不回来了。“这是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1969年7月20日,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类时说出了这句名言。自那之后,美国的阿波罗计划还送了5次宇航员去月球。1972年12月,尤金·塞尔南(Gene Cernan)和哈里森·施密特(Harrison Schmitt)成了目前而言最后一批登上月球的人类。从那时算起,人类已经50多年没去过月球了。  相似文献   

19.
移民太空,月球是最佳的候选地,因为地球与月球之间距离相对不远,人类已经踏足过月球,而且月球上有建设人类定居点所需的丰富的物质资源。  相似文献   

20.
四艘太阳能——电推进的货船在地球轨道和月球轨道之间运行,每一百天可以运载20公吨货物到月球基地。去年春天国家空间委员会要求“二十一世纪架起星球之一间桥梁,开辟太阳系通路”时,据悉该委员会已建议研制高性能电推进装置。电推进装置使要经历长时间才能达到目的地的大批货物有可能实现低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