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情感是学生对学习环境是否满足自身求知欲望需要的一种积极态度的体验。健康的学习情感对学生的认知活动将产生增效的作用。情感还具有感染性。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引起健康情绪的共鸣。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感染力。学生对老师尊敬、敬爱的情感,也常常会迁移到教师所教授的学科上。要着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情感。  相似文献   

2.
在体育教学中,好玩、好动、好乐是学生的天性,是学生的兴趣所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如果教师不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会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情绪受到压抑,学习的效果较差。因此,教师必须结合教学的需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认真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度过课堂教学四十五分钟。[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外语学生的学习焦虑情绪是与课堂语言学习有关,产生于语言学习过程中,是独特而复杂的自我认识、信念、情感以及行为。这种焦虑情绪会挫伤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外语学习焦虑产生的原因及学生、老师可采取的应对策略进行论述,旨在帮助学生克服外语学习焦虑,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实施,新课标要求生物学重视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关注学生终生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用“心”施教,让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情感的体验,根据课改精神,我在教学中注意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的因素的培养,有了一些感悟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王杰 《科技信息》2009,(23):204-204
本文着重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和兴趣等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阐述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因素在英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提倡教师根据各类学生的个性特征,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调动和充分利用情感,努力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课堂应该是生机盎然、妙趣横生、充满“体温”、人文精神的。这样的课堂,教师轻松、学生决乐、幸福。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中恰到好处的激趣,  相似文献   

7.
曹永红 《科技信息》2008,(31):258-258
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从总体上讲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焦虑情绪是客观因素中影响英语学习诸因素中的主要因素。外语的学习焦虑情绪是一个与课堂语言学习有关的、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独特而复杂的自我认识、信念、情感以及行为。英语教师对焦虑情绪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拟从焦虑、学生外语学习产生语言焦虑的原因以及教师降低学生焦虑程度的策略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章辉 《科技知识动漫》2008,(2):75-75,82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刨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各个领域方面的应用,从中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信心,认识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会用数学”,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视野、丰富心理活动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份,也就是求知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学的境界。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及体会:  相似文献   

10.
小学英语的教学应充分重视儿童的心理特点,情感因素对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效果好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积极的情感对激发儿童学习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果起到积极作用,消极的情感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效率,甚至会让儿童产生厌学情绪,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11.
蒋正金 《科技资讯》2012,(1):167-170
本文首先引入认知与情感计算在人类学习中的作用。通过对目前常见的在线学习系统的分析,发现即缺乏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互动,又无法让教师针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实施因材施教,没有考虑到教学环节中教学双方的情绪状态对教学的影响。在认知与情感的基础上,结合人类的学习活动及教学活动规律,遵循交互式多媒体课件设计原则与情感化的网络课程设计准则,符合人工心理及学习评价策略,提出具有情感交互能力、个性化教学功能、智能化情绪反应的在线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2.
贾卓 《科技信息》2009,(35):318-318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我们教师往往追求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课堂成了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则是聆听者。这种现象违背了数学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抑制了学生在数学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可喜的是新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情绪体验”。这预示着我们的数学课堂将会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情感将会在数学课堂上得到飞扬。  相似文献   

13.
学习情感制约着教学质量。为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情感修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获取成功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要教好数学课,首先教师必须遵循数学本身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生动的直观形象、融洽的教学氛围、巧妙的教学语言、丰富的数字美去激发学习兴趣,调节学生情绪,使课堂教学高潮迭起、效率倍增。一、采取多种形式,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要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和应用性,能把握学生情感的脉膊,诱发认知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高涨的情感中发展智力,使教学成为有吸引力的活动,也有利于教学高潮的形成。1、启发性教学在数学课中尤为重要,只有当学生的心理进入心求通而不解,才能激起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  相似文献   

15.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必然有着各种各样的情绪体验,其情绪状态对教学的顺利进行和教学效果,会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当然,教师自身的情绪状态,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思想、业务修养,以极饱满的情绪对待教学。  相似文献   

16.
教学情绪场是一种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的,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情绪感染,使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或学习需要,促使学生想学乐学的心理环境和教学氛围。在教学情绪场中学习,大学生不仅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同时也可以成为一个“有意义的人”。依据教学是智力与情感的双向交流活动,以及大学生以自我判定知识的实用性、趣味性、发展性而有选择性地学习现状,教师需要巧妙地运用教学艺术将教学内容转换成可能发生的情感性反应,使其能在情绪场中被学生接纳、内化。  相似文献   

17.
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指对所学知识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是引起学习的动机,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因素,表现为对所学的知识有强烈的爱好,肯于钻研,乐于探究。政治课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枯燥,导致了大多数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局面。倘若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学生兴趣就会大增,教学效果会更好。那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8.
叶雅萍 《奇闻怪事》2006,(12):21-2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倡学生在情感方面的发展.而情感的发展离不开审美活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充分挖掘蕴藏在数学中的美,让学生变学习数学的过程为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的过程,就会使学生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热情以及探究精神;就会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和谐统一,产生学习上的“高峰体验”,品尝到成功的快感,使学生学得更加主动。  相似文献   

19.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教学”是近年来颇受教育界关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上实行“情感教学”,能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情感反馈”,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英语教学实践中,要重视教师本身素质对学生提供的情感信息;要充分利用英语学科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要帮助学生建立成功的内部动力机制和心理。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大班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通过对学生加强情感教育,可以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不仅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而且要加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把情感转化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