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变质剂和铬碳比对高铬白口铸铁的导热性能和内应力的影响;观察了其金相组织和位错形态;探讨了显微组织、导热系数和内应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用盐类-合金复合变质剂对Cr(15)Mo2CuW白口铸铁进行变质处理,能有效降低其内应力.用此材料已成功地生产出合格的高扬程水泵叶轮铸件.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固溶化处理的ZA27合金在自然时效稳定后的低频阻尼,根据有关的内耗理论,得到了ZA27合金稳态阻尼的线性拟合表达式,利用该式可以预测ZA27合金的阻尼大小和行为,并揭示ZA27合金的阻尼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ZA27合金具有较高的阻尼性能,阻尼的大小与频率相关,与振幅无关,并随温度的升高单调增大,这是一种线性可逆滞弹性弛豫的动态滞后过程;ZA27合金的阻尼是热激活弛豫过程,是多个弛豫过程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过共晶铝硅合金的熔炼及变质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试验,对中硅过共晶铝硅合金的熔炼及变质处理进行了探讨。确定了能在一般工厂的铸铝车间中实施的优质工艺方案:合金在(780±10)℃熔化,精炼后,在(760±10)℃进行变质处理,加入复合变质剂,静置,降温浇注,其结果使合金显微组织中的初晶硅尺寸小于50μm,同时使共晶组织细化;使合金的抗拉强度提高32%,使合金的切削加工性明显改善,为该合金的实际应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采用SEM、材料性能检测等手段对复合变质处理后的铝硅合金显微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和碲复合变质后,使片状共晶硅的尺寸明显减少并变为蠕虫状、颗粒状,从而使该合金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变质剂和铬碳比对高铬白口铸铁的导热性能和内应力的影响;观察了其金相组织和位错形态;探讨了显微组织、导热系数和内应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用盐类-合金复合变质剂对Cr15Mo2CuW白口铸铁进行变质处理,能有效降低其内应力。用此材料已成功地生产出合格的高扬程水泵叶轮铸件。  相似文献   

6.
4045铝合金铸造过程中分别采用Na盐、Al-Sr中间合金、Al-P中间合金等不同的变质剂进行变质处理,检测并分析了铸造组织中的初晶Si、共晶Si以及复合铝合金钎焊层Si的形貌与尺寸。结果显示,经Al-Sr中间合金变质处理的铸造组织中没有块状初晶Si,且共晶Si为球化的短棒状。对复合铝合金钎焊层的形貌进行检测发现,经变质处理的试样中Si颗粒发生球化且呈短棒状,未发现大的块状Si颗粒;而未经变质处理的试样中有明显的呈长条状的Si颗粒,且平均最大Feret直径、平均最小Feret直径、平均颗粒面积、颗粒总面积、颗粒面积分数等较大。表明Al-Sr中间合金变质剂对高硅铝合金铸造组织中的Si相以及复合铝合金钎焊层Si颗粒的形貌与尺寸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Sr与不同变质剂复合添加对4032铝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通过组织观察、扫描电镜观察、能谱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发现:在几种不同的变质体系中,Sr与Na盐复合变质后的组织和性能最好;Sr+其他元素复合变质的针孔率低于Sr单独变质处理的针孔率,其中以Sr+Na盐变质的针孔率最低;共晶型铝硅合金添加Sr和Na变质组织呈亚共晶状态,而经P变质后组织呈过共晶状态.  相似文献   

8.
ZA27铸造合金的凝固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ZA27铸造合金中的常见微量元素以及铸件厚度,浇注温度,变质处理对ZA27合金凝固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铸件厚度是影响ZA27合金凝固特性的最主要因素,适量的Ti可以改善ZA27合金的凝固特性,浇注温度及变质处理对ZA27合金的凝固特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推荐了较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9.
振动悬浮铸造对ZA27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振动悬浮铸造对ZA27合金显微组织、致密度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振动及单纯悬浮铸造都能明显细化晶粒,提高合金的致密度,改善合金的性能,而将两种方法相结合,效果更好。与普通铸造相比,抗拉强度巩提高了2.63%,延伸率艿提高了2.67%,密度提高了3.46%.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微量元素La,Sb,Ti和Mn对ZA27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四种元素分别单独加入。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四种元素加入适量时,均不同程度细化合金显微组织。La加入量在小于0.1%时,提高ZA27合金的抗拉强度,而对合金的延伸率影响不大,略有降低;Sb显著提高合金的抗拉强度,但降低延伸率;Ti加入后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均有提高;Mn在加入量为1%时,合金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1.
稀土变质ZA43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和提高高铝锌合金(ZA43)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采用Ce基混合稀土对ZA43合金进行了变质处理,系统研究和探讨了稀土对ZA43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稀土的加入能够显著细化ZA43合金的铸态组织,减小化学成分偏析.随着稀土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当稀土含量...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锌基合金焊补修复后的焊接区性能与其磨损工况关系,以ZA12合金熔化焊热影响区(HAZ)组织模拟试样的磨损试验数据为样本,采用径向基函数网络,建立由ZA12合金HAZ磨损工况条件与其摩擦学性能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训练出的网络模型具有收敛快、精度高等优点,完全可用于锌基合金熔化焊HAZ摩擦学性能预测.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碳化硅颗粒增强ZL2 0 1合金复合材料在干摩擦和油润滑摩擦条件下的磨损性能。结果表明 :复合材料的耐磨性高于基体合金 ,随碳化硅含量的增加 ,其耐磨性逐渐增强。在油润滑条件下 ,载荷越大、碳化硅含量越高 ,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越优于基体合金。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是微切削磨损、表层剥落和磨粒磨损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铸造锌铝合金ZA27在室温下的力学性能和低周疲劳性能进行了测试,获得了锌铝合金ZA27的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并对锌铝合金疲劳试件断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锌铝合金ZA27表现为循环软化。  相似文献   

15.
研究Sn-9Zn中添加微量稀土元素Nd对合金显微组织和铺展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Sn-9Zn-xNd(x=0,0.1,0.5)钎料/Cu焊点界面微观特征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微量Nd元素在Sn-9Zn合金中能够显著细化组织,但添加量为0.5%时合金中形成了"十字状"NdSn3金属间化合物(IMC)。钎焊温度较低或时间较短时,微量Nd添加能够改善Sn-9Zn合金在Cu基板上的铺展性能;但是在温度较高或时间较长的钎焊工艺条件下,由于Nd元素的严重氧化导致钎料铺展性能明显下降。在Sn-9Zn中添加0.1%Nd,在界面处形成了均匀细密分布的"毛绒状"共晶组织,能够提高焊点结合性能;Nd添加量为0.5%时,成分偏聚引起的组织不均匀导致焊点力学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6.
ZA27合金是目前国内外发展迅速的新型材料。它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耐磨性能和机械加工性能。该合金利用其价廉的优势,主要用于代替昂贵的青铜合金制作耐磨件。但ZA27合金与传统的锌合金一样,也有腐蚀和老化现象,这种现象历来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但迄今为止,其机理尚不清楚,也没能提出防止老化的根本措施。本文在研究ZA27于不同介质中的耐蚀性和人工时效时机械性能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微量Sn,Pb和RE元素对该合金腐蚀及老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不同壁厚的ZA27合金铸件在砂型铸造条件下凝固过程的观察,研究探讨了壁厚效应对砂型铸造ZA27合金组织、键全度和机械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壁厚的加大,铸件键全度降低,由分散性缩孔趋向于集中性缩孔,显微组织有粗化趋势,机械性能降低;但随工艺因素的改变,壁厚效应可消除或消弱,在砂型铸造时严格控制其工艺参数,在壁厚小于60mm范围内均可获得优质铸件。  相似文献   

18.
采用原位接触反应法制备了TiC/ZA43复合材料,并对其在干摩擦和预先滴油润滑条件下的摩擦摩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还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样磨损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进而对材料的磨损机理作为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随着TiC质量分数的增大,TiC/ZA43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提高,ZA43合金的磨损机理是以严重的犁削和磨损为主,而TiC/ZA43复各材料的磨损机理则以轻微的犁削和氧化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