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生命是类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类生命存在的前提,而类生命是种生命的超越精神、智慧和伦理道德、价值观即人文素养,它不断引领、建构和超越种生命。人的本性就是一种超越性的"动物"。学校体育主要是由健康体育和竞技运动教育两个部分组成,健康体育满足了人的种生命需要,而竞技运动教育满足了人的类生命需要。种生命和类生命的关系以及人的本性决定了学校体育的基础、前提和保障是健康体育,而学校体育的人文素养的培育是竞技运动教育。  相似文献   

2.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与保护方面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但由于受经济社会结构的影响,旧有的社会传承体制已经解体,而新的社会组织并未形成,农村在传统体育的传承和保护方面显得更加艰难。研究认为,农村学校体育是一种以教育的方式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有效路径,它将有利于彰显学校体育课程特色,并最终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理念的实现,同时,也是实现村落文化建设,形成学校体育与村落体育"共生模式"的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3.
陈波 《科技咨询导报》2012,(29):237-237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健康和谐的校园体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功能以及学校体育教育与体育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学校体育文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校园体育是一种群体性文化,它有赖于群体的共建,同时又反馈到每个人,使个体把这种集体的行为风尚化为自我要求.在客观上早操对学生行为方式必然产生一种学校"规范"和"约束"的效果,从而对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规范的约束作用.适宜的早操运动负荷能有效的促进大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品质,提高课堂学习精力,有助于克服上午上课期间的疲劳现象,提高学习效率.学校是培育人才的地方,良好的校园体育环境对育人有直接的促进作用.早操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影响或制约学校体育理论问题是缺乏文化价值的认识问题.学校将体育的本质构建为强身健体的有用性来解释是学校体育理论,其本质主要是增强体质和健康,并非是"金牌",学校体育是研究体育对人体发展的规律性,运用体育课程等的形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中国体育长期以来竞技依赖政治、经济、组织文化得到了显著发展,然而,学校体育理论观念滞后.本文探讨中国特色学校体育,揭橥怎样建设中国特色学校体育,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学校体育的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现代社会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也是当今最流行的一个学术词汇,在一些国家的语言中,"文化"还派生出"文化人"、"文化工作者"、"文化传教士"等词汇,作为那些职业与文化事业关系密切的人的称呼。而校园文化则是一所学校的文化历史沉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体现了校园的人文精神,能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校园文化对于一个学校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文化与育人功能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培芳 《科技信息》2007,(30):203-204
文化的因素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它直接作用于人本身,提高人的健康水平,有力促进了人的现代化,特别在我国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现状,对体育文化在高校育人功能和价值取向方面进行探讨。提出高校应重视体育文化建设,加强体育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8.
我国长期存在大体育派和小体育派(真义体育派)的体育概念之争。研究旨在为体育概念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观察视角,在"体育只能是教育"这一语词逻辑基础之上,利用教育的本质规定对大体育的外延进行身份鉴定,分别筛选出了学校体育、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中真正属于教育的部分,并将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分为了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三部分。  相似文献   

9.
优秀的壮族传统体育要永续存在,就要把壮族传统体育文化永续传承,让壮族文化的光芒熠熠生辉。学校是传承和发扬壮族传统体育的良好沃土,而当前学校体育教育教学中,普遍以西方现代体育占据主导地位,壮民族体育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分析学校场域中壮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困境,寻求壮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共生的契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学"二字影响深远,它贯穿在整个人的一生。而体育教学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实现的基本形式,是体育目标的实施途径之一。因此,它在整个学校体育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是学校体育至关重要的一环。体育教学改革随着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地位的逐步上升,也进入了改革的关键时期。体育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关乎着学校体育是否可以完成当前教育背景下时代赋予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校园文化重视的更多是学生的积极广泛参与其中,重视体育文化环境不仅具有的教育意义而且还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形态之一,具有强烈的个性,它来源于社会大文化,以社会大文化为其背景,是滋生于社会而又不同于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文化,因而它又具有自己的特殊功能.因此,该文主要从校园体育文化内涵、文化、表现以及篮球运动东莞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分析.以期为把学校篮球和社区活动更紧密的结合到一起,最终把体育、社区、家庭、学校几个方面的篮球力量拧成一股绳,营造篮球大坏境,推动篮球城市发展,建设更具特色的东莞中学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2.
杨兆鹏 《科技信息》2013,(8):334-334
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精神文明的一个缩影,一所学校的体育风气如何,体育传统是否形成,完全可以从校园文化中窥见其大概。有调查表明,青年大学生中的一些不良行为和违纪现象,如不按时起床,上课迟到,打架斗殴等等,大多发生在学校课外体育文化活动开展不到位的时候。要彻底消除这些与大学生身份极不相符的现象,就必须建设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推进校园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吕裕柱  王晓明  程立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1):176-177,180
校园体育文化既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它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现象,是一种文化的沉淀.校园体育文化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贯,从而影响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学校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和兴趣、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研究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强制"与"自由"本来就是一水火不相容的矛盾体。近年来,一部分学校尝试"强制"体育来帮助学生增强体育意识,解决体质下降问题,其中"自由"又如何在学校体育中体现,有强制则无自由,从根本出发,探寻学校体育中强制与自由的关系,是强制体现自由,还是自由包含着强制,通过两者的探究,寻找出两者之间的制衡与平衡,在学校体育的背景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自由与发展,解决自由与强制的关系,保障学生的"自由",更好地实施"强制"体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桂萍 《科技信息》2009,(14):254-254
人的主体性发展和教育的深层变革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了一种思路。体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而不是一种外部驱动。在提高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的科学组合与综合效应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满足其主体需要极为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道教养生理念,追溯道教养生文化内涵,为当今大众养生保健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以道教养生文化所蕴含的"道""理""术"思想为依据展开分析,以强身健体的体育视觉归纳总结道教养生理念的深刻内涵。结果道教修炼养生以体魄健康作为主要目标,其养生文化对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思想的形成影响深远,道家思想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融合,奠定了道教养生理念的文化背景,是促进形成中华传统体育基本框架的重要基础之一。结论道教的养生理念丰富而深刻,其赐予人的是一种安身立命的大智慧,让人领略生命的价值在于返璞归真。探索适合现代中国人的养生模式,可以从道教养生文化中汲取精华,返本开新。  相似文献   

17.
休闲体育是指在空闲时间里进行的、以一定的身体活动形式为手段而产生良好心理体验的一种有意义的现代生活方式.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价值、功能和作用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它对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有重要意义.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强调休闲体育教育,创造积极的高校休闲体育文化,将对大学生未来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与《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论"的质疑》作者商榷,探讨中西文化同质还是异质的问题。由于古代中西文化源头未有交流,所以试图通过从神话根源,地域与生活方式来源,中西哲学观来源探讨中西体育文化的差异。认为古希腊体育是一种崇尚对人的自然形体和自然的热爱,强调个人主义和超越自我的身体文化;而中国传统体育恰恰相反,由于家邦文化的影响,强调个人服从社会伦理规范,注重体现内在协调能力的"和合"的身体文化,从而得出结论:中西体育文化是有本质差别的,并非同质文化。  相似文献   

19.
大理学院体育教学开设白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理学院是一所设立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省属综合性大学,服务当地经济和文化建设是其办学宗旨之一。白族传统体育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弘扬白族文化就应当重视将白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教学的体系。作为大理白族地区的高等院校,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体育教学,对学校体育教育发展、传承和弘扬白族体育文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青松  时凌君 《科技资讯》2008,(31):182-182
学校体育归根结底是以“育人”为出发点的,其教育过程包括了人的完整需要即“理性、热情和事实”。本文试图从学校体育的人文、产业、功效、从属等多个视角阐述学校体育的本体价值,呼唤人文学校体育的回归,从而给学校体育完整而合理的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