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8 毫秒
1.
你也许对科幻电影中的一些超级武器觉得不可思议,但如今科学家们已经把这些武器制造出来,并正对它们进行最后的试验。激光武器正义的(或邪恶的)战士拿起远看貌似步枪的武器,射出一道耀眼的光束。对手应声飞出几米之外,摔倒在地,痛苦地抽搐着,身上还冒着青烟。这样的场面对你来说也许并不陌生。影片《黑衣人》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收拾外星人的。在《星球大战》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枪战场景。激光枪几乎成了好莱坞科幻影片中最常见的武器。美国军方对此也颇有兴趣。在花费了12年时间和30亿美元之后,他们终于将这种科幻武器变成现实。这种武器的正…  相似文献   

2.
所谓"科幻武器",就是科学家头脑中设想的有一定科学依据的非现实武器。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这些科幻武器将逐步走向未来战场。科幻武器的不断现实化,将使未来的战争场面更为宏大。  相似文献   

3.
照说这“阿凡达”(Avatar)一词本是梵文,大体可以理解为“天神降临”或者“天神附体”的意思。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给他的科幻新片起这个名,是想借此形容影片中那种靠人脑神经操控躯体的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4.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詹姆斯·弗兰克(James Fran Ck,下图)曾帮他的祖国——德国——开发毒气战防御面具。三十年后,他敦促美国——这个接纳他的国家——在核武器的演示上应慎重.避免用这种武器去对付有生命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2013年8月21日,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郊区遭受化学武器(疑为沙林毒气)袭击,造成1429人死亡(包括426名儿童),3600余人受伤的惨剧。事件发生后,围绕责任问题.叙内战各方相互指责,各执一同。化学武器究竟是什么武器,为何一直禁而不止呢9  相似文献   

6.
机器与生物的重要区别是生物可以繁殖后代,而机器只能靠人来制造。然而。在许多科幻片中,机器人和人的差别慢慢消失.不少机器人学会了复制自己。最终有了取代人类的“阴险”想法.不少科幻故事由此产生。最近.国外一些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能够进行简单地自我复制的机器人.科幻的情节可能变成现实。虽然自我复制的机器人将主要用于制造和自我修复。但是有专家担心会“繁殖”后代的机器人如果不加以控制,真的有可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相似文献   

7.
改编自洛厄尔·坎宁安同名漫画的美国科幻喜剧电影《黑衣人3》要回来啦!在阔别大荧幕10年后,威尔·史密斯和汤米·李·琼斯正准备重回大荧幕。影片中,威尔·史密斯扮演的"J探员"大玩了把穿越,为了救汤姆·李·琼斯饰演的"K探员"乘坐时间机器回到了20世纪60年代。对他来说,1969年是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他必须和当时还很年轻的"K探员"乔什·布洛林继续搭档一起执行任务。整个预告片中充满了重型武器、快节奏的动作衔接以及两位主角各种耍帅的模样,威尔·史密斯招牌式的幽默让人感到十分亲切。  相似文献   

8.
《科学24小时》2009,(5):51-51
据美国《连线》杂志网站报道,很多影迷一定对科幻大片《星球大战》中反重力机车(speeder bike)的优良性能记忆深刻,帝国军队用它进行地形侦察巡逻。土耳其人卡齐姆·多库(Kazim Doku)设计的奥迪“鲨鱼”概念车则给予我们驾驶反重力机车般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冯诗齐 《世界科学》2009,(11):48-48
子承父业 在丹麦,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尼尔斯·玻尔(NielsBohr)的大名,因为他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相比之下.知道他儿子奥格·玻尔(下称小波尔)的人就要少一些。小玻尔也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尽管他不得不生活在他父亲的巨大阴影下.但他同样表现出具有为自己赢得不朽声名的实力。  相似文献   

10.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12,(6):46-47,29
2011年对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上海交大青年教师彭立明而言是带来好运的年份.这年中他入选上海科技青年启明星(跟踪),年底他荣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该奖项由中组部、国家人保部和中国科协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入选者不超过100人).当年他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再早一年的2010年.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系列以机器人为主人公的科幻作品中,人们常常看到一些以"铁甲威龙"和"终结者"命名的机器人,它们手持武器,行动自如,打打杀杀,好生了得.  相似文献   

12.
英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道格拉斯·亚当斯,既是幽默讽刺文学的代表人物,又是第一个成功结合喜剧和科幻的作家。不过,他并不把自己定位为科幻作家,而是喜剧作家,只是把科幻当成喜剧的一种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3.
王可 《科学之友》2003,(12):42-42
记得在很小的时候,妈妈买了一套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作品集送给我。仿佛是一种注定,我随手拿出其中一本来,那便是郑文光先生所著的《神翼》。那是一种怎样的惊喜与触碰啊!从未接触过科幻作品的我,有如走入了另一番广阔的天地,从此我爱上了科幻,也越发地走近了科幻。2003年6月17日,中国一代科幻大师郑文光静静地离开了喜爱科幻喜爱他的人们,我们缅怀他,以寄托我们的哀思……  相似文献   

14.
斗转星移,随着世界新军事革命、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各国都在抢占未来战争的制高点,在这场划时代军事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影响下,杀伤机制、杀伤效果、工作原理等均不同于传统兵器的形态各异的新概念武器闪亮登场,人们在战场上使用“非枪非炮”武器打击敌人已不是科幻作战中的场景。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科幻连续剧《火星叔叔马丁》风靡全球。火星人马丁叔叔聪明、坚强、勇敢,无意中来到了地球。他热爱生活,热爱火星,也热爱地球……马丁叔叔热情邀约地球人访问火星。  相似文献   

16.
《保罗》(Paul;2011)的主创和主演来自英国,但这部精彩的科幻影片还是由美国好莱坞的环球电影公司制作和出品。格雷姆和克莱夫是一对痴迷于科幻的好友,格雷姆创作科幻故事,而克莱夫则为他的作品插图,不过两人都没有什么名气。他们从遥远的英国跨洋来到美国,参加著名的圣地亚哥动漫大会,但他们的行为并不为人理解,甚至让人产生许多误会。动漫大会结束之后,他们租下一辆房车,打算游历整个美国。不过  相似文献   

17.
陈耀 《科学24小时》2009,(10):33-33
《中国科幻小说年选》 正如该书前言所说的那样。目前世界科幻文学正面临着一个新的转型期,科幻文学无论从创作理念还是市场形势都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国内科幻作家群是一个十分年轻的群体,他们面对着众多的挑战和机遇.希望在未来的一年里,科幻创作和出版事业能够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正在各种科幻小说中,笔者最中意那些温情脉脉的作品,本期的这篇微科幻就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温情。本质上这篇作品中的科幻元素与作品主题毫无关系,作者只是将一则人性故事包装上科幻外壳,让它更具感染力。我正将水晶球装盒时,克莱姆人摁响了门铃。  相似文献   

19.
《量子纠缠》,布莱恩·克莱格著,刘先珍译,重庆出版社2011年6月第一版.定价32.80元. 看过刘慈欣《三体》系列小说的读者一定对其中三体人的“智子”武器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三体人凭借小小的智子武器,一举摧毁了地球人庞大的联盟舰队,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而智子武器控制的基本原理之一,即是量子纠缠。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史教育与科学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红专 《科学》2006,58(4):37-40
罗马作家西塞罗(M.T.Cicero)说过:“一个人不/了解他出生之前的事情,那他始终只是一个孩子。”哲学家培根(F.Bacon)也说过:“读史可以明智。”近年来,国际科学教育界已认识到了科学史在科学教育过程中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大力提倡把科学史纳入到科学课程中。中国科学教育界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已把科学史纳入内容标准,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史教育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