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美国利益集团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参与和影响很大,这一点在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中尤其明显。在冷战年代的中美关系中,美国国内的院外援华集团几乎都持亲台反共的主张,“百万人委员会”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现截取肯尼迪时期“百万人委员会”所从事的一些活动,作为个案来分析在美国的对华政策中,美国国内因素是如何影响政府外交政策的。  相似文献   

2.
标签新闻     
《世界知识》2012,(6):12
"危急时刻,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也不会坐以待毙。"——美国司法部长埃里克·霍尔德3月4日说,任何加入"基地"组织及其分支的美国公民只要对美国构成迫近威胁,都可能在海外承受致命打击。"林书豪就是雷锋那样的人。"——今年是雷锋去世50周年,中国出现新的"学雷锋"热潮。美国全国委员会中美关系主席史蒂芬·欧伦斯在  相似文献   

3.
"美国例外论"是根深蒂固于美国文化中的一种普遍信念。它认为美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这种思想观念自北美大陆殖民时代就初见端倪,后来经过美国的独立革命、宗教改革等一系列的社会运动,逐渐成为美国人自我认知和文化传统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美国例外论"的内涵及其产生的根源进行系统的分析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其现实意义,也能对了解美国的外交政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在胡锦涛主席即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1月14日,以"新时期的中美关系"为主题的第二届"蓝斤论坛"在外交部举行.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驻华外交使节、在华外国工商界人士、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中外记者等200多人出席.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主持了论坛.  相似文献   

5.
1996年深秋,从美国、加拿大、英国赶来参加中外学者关于中美关系史合作研究项目的一些当代知名外交史学家,在北京与中国学者就中美关系问题进行了交流。这些西方学者使用大量新近解密的美国官方档案。对50年代台湾海峡危机、越南战争、大国格局变化中的中美关系、60年代中美两国国内局势对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的《上海公报》发表25周年。对于基辛格秘密访华以及尼克松破冰之旅的文章、书籍、回忆录以及“揭密”之类,林林总总,围绕着这一事件的花絮也传布甚广。1988年,笔者曾为文,题为《缓慢的解冻》(《美国研究》,1988年第2期),叙述尼克松访华前10年间美国对华政策松动的舆论准备,说明中美关系解冻在美国方面非一日之功,也非尼克松、基辛格二人的心血来潮。该文主要提到1959年的《康伦报告》、1962年~1967年纽约外交委员会主持的对华政策研究项目及其成果(八本专著)、1964年民主党参议员富布赖特的演讲、1965年共和党参议员贾维茨的演讲和他宣布退出极端反华组织“百万人委员会”、1966年的“富布赖特听证会”。  相似文献   

7.
研究中国三代领导核心中美关系观的异同,有助于我国恰当处理新时期的中美关系,有利于新时期我国制定正确的外交政策,也有益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文章在比较中国三代领导核心中美关系观异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我国处理国际关系应准确判断国际国内真实形势、以实现富强中国为根本利益、实行"走出去"对外开放战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8.
《世界知识》2020,(20):80-80
国会委员会与美国对华决策研究 本书的研究以国会委员会为出发点,旨在探究国会委员会与美国对华决策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委员会发展历史的梳理与运行机制的介绍,结合其在国会决策尤其是对外决策中的重要地位,从美国对华政策的历史与现实着手,剖析国会委员会在对华决策不同阶段、类型、领域中所发挥的影响,并对其影响因素及具体效果进行评估,展现国会委员会对华影响的相对全面的图景,为有关国会与中美关系的研究提供微观层面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正特朗普"美国优先"外交的意外崛起引发了美国战略界对后冷战时代美国外交政策基本目标的反思。一些人认为,美国传统的外交政策变得越来越脱离工薪阶层和中产阶级的利益了。于是,拜登总统一上台,其核心幕僚们就提出了"中产阶级外交"的概念,意图将国内政策和外交政策更紧密地捆绑。事实上,  相似文献   

10.
外国利益集团在美国进行院外活动是美国政治中的一个特殊现象。美国分立、制衡的政治体制,政党衰落及利益集团的兴起,美国外交决策的多元性、复杂性,外交政策执行的分歧性等使外国利益集团能对美国的对外政策施加影响。台湾当局正是利用这一点,通过各种机构、代理运用多种手段来对美国国会进行游说并在美国的对华政策上施压,致使中美关系波折不断。  相似文献   

11.
二战后,马歇尔主要从事了两项外交活动:赴华调处与推行欧洲复兴计划。调处国共矛盾是美国政府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从维护美蒋战略关系的稳定而做出的重要选择,它是实现“伟大的美国梦想”的全球战略的关键步骤,复兴欧洲计划是从维护战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而采取的重要行动,亦是美国当局在全球战略的计划中的既定一步棋。两个方面可以说都是战后美国外交不可缺少的环节,是美国外交的一体两翼,均为着支撑一个战后美国为主的世界体系而展开的重要外交攻势。  相似文献   

12.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最重要的外交思想库,其政策设想一贯秉持服务于美国政府、美国国家利益的目的,并与政府建立起了长期合作关系。《外交季刊》作为外交关系委员会的旗舰刊物,较为明确地反映着美国官方对一系列对外政策所持的态度和立场。  相似文献   

13.
理想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石。从20世纪至今,美国理想主义外交政策经历了三次高潮,其内容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通过对美国理想主义外交政策历史演变的梳理和剖析,认为理想主义是美国外交决策的一种基本价值取向,并预测它将继续对美国外交政策发挥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东反美主义就是中东地区一些国家的民众甚至政府对美国抱有深刻的反感和敌视并把美国视为威胁,抵制和否定美国产品、文化和价值观,甚至针对美国本土及其海外设施进行报复性的恐怖主义活动。对美国文化与价值观的强烈抵触是中东反美主义产生的文化根源;美国在巴以冲突问题上实行偏袒以色列的政策,在中东地区发动反恐战争并向该地区输出美国式民主是中东反美主义产生的两个重要原因。中东反美主义表现出浓重的伊斯兰教色彩,相当激进和极端,往往演变为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行动;同时,反美政权与亲美政权的并存,对中东国家和地区的稳定与安全造成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美国新保守派由于对当代美国外交产生了巨大影响而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与传统保守派、自由派相比,新保守派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他们曾经是自由派人士、前托洛茨基分子、左派人士,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转投保守派阵营。新保守派外交思想与自由派、传统保守派的外交理念既相联系,又相区别,道德与武力是其核心。新保守派是美国社会相当独特的一个政治团体。  相似文献   

16.
拉丁美洲在美国的冷战战略中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冷战初期,美国没有给拉美提供政府援助而是让垄断资本去自由开发;古巴革命的冲击和拉美人民不满情绪的高涨迫使肯尼迪政府推出了“争取进步联盟”,但效果并不理想;之后美国政府对拉美政策再无大的突破,里根政府再一次把意识形态因素提上了议事日程;冷战的结束更使得拉美在美国外交中的地位大大下降。意识形态、冷战进程、历史积淀和控制手法是冷战时期美国对拉美政策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日战争初期,美国政府奉行了一条举棋不定的“中立”政策:一方面,为了维护在中国的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美国不甘心让日本独占中国,对中国的自卫行动表示了一定程度的同情和支持,以牵制日本扩大侵华;另一方面,由于罗斯福政府对外政策的战略重点在欧洲,在国内受到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的牵制,既不愿意放弃有利可图的对日贸易,在军事上又没有作好对日作战的准备,因而不肯切实采取支持中国抗战、制裁日本侵略的有力行动。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很多人对于英国在布莱尔执政时期的外交政策存在较为偏颇的认识,认为其实行的是积极的美国政策,对于欧洲政策则裹足不前。其实在布莱尔执政时期,其对欧政策尽管受到很多国内国际因素的影响,但依然表现出较以往保守党政府积极的态度,如推进欧盟改革、支持欧洲共同市场、倡导欧洲共同防务等,这些政策表现出了继承性、务实性、灵活性、平衡性等特点,但究其实质,这些政策最终是为了维护英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19.
1876年签订的<朝美条约>是清政府为维护传统的中朝宗藩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新的外交政策(即李鸿章将传统的以夷制夷和西方的均势外交相结合的政策)的产物.通过分析李鸿章对朝政策出台的背景,及这种新的外交政策的形成和<朝美条约>的签订及影响来阐释清政府这一时期对朝政策的矛盾心态,客观认识、评价这一时期对朝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