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菲尔兹奖的由来菲尔兹奖的正式名称是"国际杰出数学发现奖"(The International Medals for Outstanding Discoveries in Mathematics),是在由国际数学家(IMU)联盟主办、每4年举行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CM)上颁发的奖项。国际数学家大会是国际数学界的盛会,届时顶级数学家齐聚一堂,研讨数学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自然杂志》2006,28(4):232-232
第36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2006年7月16至22日在北京召开,这是首次在中国召开的国际空间科学盛会。世界空间科学大会简称COSPAR(Committeeon Space Research)大会,是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下属的一级国际学术组织,它是国际上在空间科学领域最有影响的综合性国际学术会议,与国际宇航联大会、世界数学家大会等齐名,每两年举办一次。大会的主题是“探讨空间科学与技术各领域的最新发展,交流空间科学与技术的最新成果,为空间科学与技术的国际间合作提供帮助”。会议代表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空间研究领域的世界名科学家,如“卡西尼计划”、“双星计划”、“星尘计划”、“嫦娥工程”的首席科学家。  相似文献   

3.
张奠宙 《科学》2002,54(4):3-6
2002年8月20日,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将在北京开幕.届时,全世界热爱数学的公众,都会把目光投向北京.这一数学家的盛会,第一次在一个发展中国家举行,又是21世纪的第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人们期待着国际数学合作将由此揭开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丘成桐先生是著名数学家,长于微分几何、拓扑学、代数几何领域,成就显著,1982年获数学界的最高奖——菲尔兹奖(相当于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诺贝尔先生对数学家有偏见,未设诺贝尔数学奖)。在1983年华沙举行的国际数学大会颁奖仪式上,一位数学界名人对丘先生评价道:“他的工作涵盖了整个微分几何的全部,展现了强有力的技巧、深度与广度,也展现了他的勇气与视野。”  相似文献   

5.
当今国际数学界,设有两项奖励,可谓举世瞩目,堪与诺贝尔奖相比。一项是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的菲尔兹(Fields)奖,这项奖只授予年龄不超过40岁的年轻数学家;一项是由  相似文献   

6.
王善平 《自然杂志》2006,28(6):361-365
4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ICM),是由国际数学联盟(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Union,IMU)主办的全世界数学家的盛会。继2002年ICM在中国北京成功举行之后,2006年ICM于今年8月22日至30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历届ICM大会的主要任务包括回顾过去4年来数学研究取得的成就,展望未来发展,以及组织安排数学家之间进行各种交流活动。其中最受全世界瞩目的大会议程,是宣布费尔兹奖章获得者并进行颁奖。在8月22日的开幕式上,ICM宣布,本届的费尔兹奖章获得者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数学家欧克恩科夫(An-dreiOkounkov,1969—),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GrigoriPerelman,1966—),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家陶哲轩(TerenceTao,1975—)和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数学家沃纳(WendelinWerner,1968—)。  相似文献   

7.
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这次在瑞士苏黎世举行,它使得世界各地活跃在教学研究和教学的3000多位数学家会聚在一起,苏黎世城到处都是这一特别种类的科生言人打1五万件三门‘这些数学家到底是干什么的?这个问题即使是在其它的一些场合也经常地被问到,为此我就对这门学科的本质特性及其推理过程作一些探讨。费马大定理1993年6月,一个激动人心的报告传遍了整个数学界,它通过电子邮件以闪电般的速度到达甚至是非常遥远的研究所、学院和大学,著名的有350年历史的费马大定理被证明了。使大多数数学家感到惊奇的是这个报告在许多非专门的媒…  相似文献   

8.
吴宝珠,一位来自越南的数学家,在2010年8月19日印度海德拉巴市召开的第26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获得了国际数学界大奖——菲尔兹奖。他通过引入新的代数-几何学方法,证明了朗兰兹纲领自守形式中的基本引理。在过去的30年中,数学家在这一领域的工作都是在假定基本引理正确并且终将有一天会得到证明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吴宝珠的工作对于朗兰兹纲领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4000余世界数学精英齐聚中国首都。恭逢盛会,中国媒体作了大量报导。中国少年数学论坛也同时在京召开,千余少年数学爱好者得以同国际数学大师学者近距离交流,在中国掀起一股数学热。  相似文献   

10.
去年8月15日至8月23日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了1978年国际数学家会议。来自世界各国的数千名数学家参加了这次盛会。国际数学家会议是1897年首次在瑞士苏黎世举行,当时只有两百人参加。以后,除了在世界大战期间有所停顿外,一般是四年举行一次。  相似文献   

11.
苏阳 《科学之友》2006,(9):35-36
第36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COSPAR)于2006年7月16~23日在北京召开。这是第1次在中国召开的国际空间盛会。COSPAR全称为Committee for Space Research,是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ICSU,简称国科联)下属的一级国际学术组织,它主办的全会是国际上在空间科学领域最有影响的综合性国际学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2月7-9日,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并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是迄今世界高铁大会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中国铁道部与国际铁路联盟(UIC)共同主办了这次世界高速铁路领域最高规格的会议。  相似文献   

13.
王善平 《科学》2002,54(4):59-60
今年8月在北京即将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是学术界极具影响的盛会,届时在读者群中也会掀起一个小小的数学热.眼下,各大出版社已陆续出版了数十种优秀数学传播读物.  相似文献   

14.
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8月下旬在北京举行。本届数学家大会的三项卫星会议于8月中旬相继在杭州举行。著名的英国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教授应邀来到了中国,并带来了一股“追星热”。  相似文献   

15.
舒放 《自然杂志》2006,28(3):172-176
对于中国数学界而言,2006年无疑是值得纪念的。两位中国数学家最终证明了百年数学难题——庞加莱猜想。庞加莱猜想和黎曼假设、霍奇猜想等一样,并列为七大数学世纪难题之一。这一成就是几何拓扑研究迈出的最重要的一步。与此同时,在地球的另一边,美国宣布全球首个癌症疫苗即将上市,这对于人类最终攻克癌症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颜松远 《科学》2004,56(6):9-13
2000年5月24日,美国克雷(Clay)数学研究所公布了7个千禧数学问题。每个问题的奖金均为100万美元。其中黎曼假设被公认为目前数学中(而不仅仅是这7个)最重要的猜想。黎曼假设并非第一次在社会上征寻解答,早在1900年的巴黎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列出23个数学问题.其中第8问题中便有黎曼假设(还包括孪生素数猜测和哥德巴赫猜想)。  相似文献   

17.
出席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的,还有著名华人数学家陈省身院士。在开幕式上,当91岁高龄的陈省身院士以本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名誉主席的身份出现于主席台上时,台下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表达了中外数学家对这位德高望重的数学伟人的敬意。国际上的一些权威评论说,“陈省身是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他“开辟了  相似文献   

18.
<正>国际植物学大会(International Botanical Congress,IBC)是具有百余年历史、全球植物科学领域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国际盛会.经过8年多的申办和筹备,由中国植物学会和深圳市政府共同举办的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于2017年7月24~29日在深圳市隆重召开.本届大会以"绿色创造未来"为主题,与我国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和目标高度契合.此次大会规模空前,吸  相似文献   

19.
《科学之友》2006,(9):34
由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国家航天局、总装备部、中国科协、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北京市政府等多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36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于2006年7月16~23日在京召开,这是中国首次举办空间科学领域的国际顶级综合性学术大会。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与会正式代表达2000人左右,其中有很多是空间研究各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如“卡西尼计划”、“双星计划”、“星尘计划”的首席科学家等,而且还有各国航天机构的负责人。第36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地方组委会收到约2627名作者提供的论文摘要3637篇,其中口头报告超过2000篇,张…  相似文献   

20.
今年7月5日至8月25日,中国数学会理事长、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应邀参加了在美国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和在加拿大举行的多伦多符号与代数计算讨论会,并到库朗研究所、得克萨斯大学等处进行了学术访问,受到热烈欢迎.吴文俊于1977年开始提出并发展了一套证明定理和处理多项式运算的机械化方法,即公认的吴氏方法.这一方法受到了各国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库朗研究所为吴文俊访美期间的学术活动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