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土地整理一直都是解决我国土地琐碎问题、实现我国土地规模经营、改善我国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以及生活条件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还是我国实施土地制度改革的必然措施,更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以及可持续利用土地重要的手段,土地规划整理已经受到了世界各个国家的广泛关注,文章主要对土地整理规划基本的知识进行介绍,探究土地规划整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组成和基础.在我国人地矛盾日益严峻条件下.农村土地粗放经营影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农村土地整理活动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本文结合经济相对发达的丹阳农村地区的土地整理.从农村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目标出发,阐述了土地整理的动因,对农村土地整理的实际运作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了实施组织化管理、投资多元化、产业化经营的整理运作模式.并对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实际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论述了土地整理的概念,分析了土地整理潜力的内涵和表现;随后分析了土地整理潜力评价的内涵、方法、思路与关键技术,最后论述了从地域特征、待整理土地利用类型、土地整理目标、土地整理运作方式四个方面论述了新农村土地整理模式的分类。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的土地整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地区的土地整理目标仍停留在扩大耕地数量、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层面上,未进入以提高生态环境品质和农地质量为目标的阶段。针对这种现状,该文以江西省某县3个村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建立土地整理效益分析综合判断模型,对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进行研究分析,对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敏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3):100-103
研究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土地资源持续性和经济社会生态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在论述当前我国土地整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尝试以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红华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进行土地整理可持续性评价,分析实际项目运行中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整理低碳道路生态景观建设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土地整理中道路建设的低碳生态影响和我国农村道路土地整理过程中现存的一些问题的探讨,提出基于气候变化的农村土地整理低碳道路生态景观建设的原则。研究认为:低碳道路生态景观的建设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弹性规划原则、地域特色的低碳文化原则、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土地整理项目在现阶段是政府组织的“自上而下”的设计模式.与土地整理成果密切相关的农民群众,在整理过程中主要是被动的参与,这从根本上影响了土地整理项目的效果.为此,在阐述PRA涵义及其应用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PRA亟待应用到土地整理项目中的必要性,提出了由农户参与、专家论证、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土地整理设计方法,以期为土地整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贵阳地区土地整理模式的分析,指出在土地整理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结合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确定土地整理的目标,达到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土地整理项目是土地整理工作开展的主要形式,具有多目标、多管理层次、多管理部门等特点。本文介绍了土地整理的内涵,重点探讨了适应于我国国情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原则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疆土地整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涛 《科技资讯》2009,(22):205-205
土地整理是当前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本文以新疆开展土地整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为背景,提出了土地整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深入土地整理研究,规范和科学化土地整理活动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地形和土地的测绘的要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在土地的整理和地形的洲量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下文将对土地测绘整理的特点,以及地形测绘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土地整理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项,即农地整顿和非农地整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决定了现阶段我国的土地整理必须以农地整理为主,因此,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以农田的基本建设为主进行了多次土地整理。该文针对农村土地整理的模式进行了研究,希望对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何芳军  张建华 《科技资讯》2005,(22):148-148
新《土地管理法》已经颁布6年,我国土地整理已取得显著成绩,给当地政府和群众到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就新时期土地整理搓宽思路,提出可以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中低产田整理、废弃工矿地整理和土地划拨五个方面在新时期开展土地整理,以达到协调人地关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为城乡的过渡地带,城镇郊区的土地利用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南方丘陵地区城郊人地矛盾突出,土地整理能够在补充耕地数量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高耕地的质量,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有效途径。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应尽量挖掘城郊土地整理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背景,结合辽东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的特点,总结了该地区土地开发整理设计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并对未来开展相关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丰县大沙河流域农户参与土地整理规划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与式规划的思想指导下,对江苏省丰县大沙河流域上段荒滩地土地整理规划的农户参与、技术设计、评价反馈、实施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土地整理规划的可行性论证。结果表明:采用参与式方法进行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可以充分反映出农户的意愿,符合当地实际,有助于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犍为县土地整理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四川省犍为县为例,采用对比分析方法,从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对该地区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后的土地整理效益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研究土地整理给农民带来的效益.结果表明,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项目区耕地面积得到增加,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得到了提高,说明土地整理大大地提高了项目区的综合效益,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师俊红  杜志霞 《科技资讯》2013,(12):210-211
土地开发整理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关系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土地资源管理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土地开发整理为研究对象,采用全阶段逐层剖析的方法,探讨了整个开发整理的6个阶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土地开发整理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关系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土地资源管理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土地开发整理为研究对象,采用全阶段逐层剖析的方法,探讨了整个开发整理的6个阶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层次分析法在土地开发中的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以山东省某县土地开发整理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土地开发整理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将层次分析法与GIS进行耦合,探讨其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适宜性,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提供了指导性的依据。研究中,选取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等作为土地开发整理的评价因素,并提出了这些因素的提取和获得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