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打纬共轭凸轮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一般凸轮廓线设计的进展,本文叙述了无梭织机打纬机构中共轭凸轮的新设计方法。运用电子计算机绘出了两种设计方法的筘座运动特性曲线,并比较了它们的不同之处。研究结果将为高速织机提供更为理想的打纬共轭凸轮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平面三向织物是由三组互成60°角的纱线交织而成。在织造过程中,经纱需作横向间歇运动,因此制织这种织物的织机应装有特殊的打纬机构。本文根据三向织机打纬机构的特殊要求,介绍了打纬机构的运动规律和共轭凸轮设计方法。制成的共轭凸轮经过实际使用,证明是可行和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国内引进了许多采用共轭凸轮式打纬和引剑的SM系列剑杆织机。本文从运动几何学角度出发,用样条函数的方法,对SM系列剑杆织机引纬系统,即凸轮一连杆一轮系组合机构,进行了运动学方面的分析计算,解决了如下问题: 1 用三次样条函数拟合凸轮廓线。2 推导了解SM系列剑杆织机引纬系统运动学的公式。并可作为分析其它剑杆织机运动的参考。3 给出了SM92 剑杆织机的引纬运动规律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共轭曲面理论为基础,用运动学法建立了凸轮及其对偶件间的接触方程,借鉴齿轮啮合原理的研究成果,给出了一套用于平面凸轮机构和反凸轮机构的公式,可以方便地计算凸轮廓线、曲率半径、压力角、干涉界点、接触界点、瞬心线和滑动率等。本文提出的模型适用于各类平面凸轮机构和反凸轮机构,并形成一个比常用的方法更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凸轮廓线修形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啮合传动特性,探讨了机构预紧与干涉的内在规律,首次推导建立了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凸轮廓线修形方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各种常用运动规律的凸轮廓线的计算,并利用增强绘图功能及结构化的TURBOBASIC语言,将图解法设计凸轮廓线具有的直观性与解析法设计凸轮廓线具有的准确性融为一体,给出了一种直动从动件、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CAI程序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一种用解析法分析具有平板从动件或滚子从动件的共轭凸轮所产生的运动,和给定从动件运动规律后设计共轭凸轮廓线方程的方法,就平板和滚子两种情形分别给以简要的推证。这个方法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里会有一定用处。  相似文献   

8.
摆动滚子从动件凸轮廓线曲率半径计算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滚子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经高副低代后得到等效的铰链四杆机构,利用三心定理及弗列登斯坦定理对等效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后,可以得到确定凸轮廓线曲率半径的图解法.在图解法的基础上应用矢量分析法推导出了摆动滚子从动件凸轮廓线曲线率半径的计算公式,这样,确定了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及运动规律之后,即可方便地计算出凸轮廓线曲率半径,且根据计算结果正负可直接判断出凸轮廓线上各点的凸凹特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反转法及坐标旋转变换设计凸轮廓线及Matlab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凸轮机构设计中,解析法是一种精确的方法.但解析法的工作量大,设计周期长.为此应用反转法及坐标旋转变换建立凸轮廓线设计数学模型,并基于Matlah环境下对凸轮从动件运动规律和轮廓线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设计简单、操作简单、速度快、精确度高、即时得到所要的坐标值的特点,大大提高凸轮设计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织机的常用开口机构中,由于共轭凸轮可以按照工艺要求的综框运动规律进行设计,所以工艺性能好,机构简单且体积小,因此,对常用开口机构中这种共轭凸轮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初步分析了传统凸轮开口机构及国外一种先进的共轭凸轮开口机构的缺陷,并进行了改进,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外置式共轭凸轮开口机构。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共轭凸轮引纬机构的动力学、运动学特性,采用ADAMS软件建立虚拟样机的方法,分别对共轭凸轮引纬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了连续运转周期的动力学、运动学曲线,通过改进共轭凸轮轮廓曲线,仿真出新的引纬运动曲线,得到改进轮廓曲线有助于稳定和提高引纬质量的结论.提出的研究方法为设计开发新型织机,以及对现有织机进行改进,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和设计手段.  相似文献   

12.
For the purpose of obtaining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of the non-circular gear & crank-rocker & gear trains (NCCRG) weft insertion mechanism which wa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e ideal kinematic curve of this weft insertion mechanism was given,and the reverse solution models of this mechanism were established.A reverse design and simulation software was compiled based on Visual Basic 6.0 to obtain the mechanism parameters,including the pitch curves and tooth profiles of the non-circular gears.A test-bed of this mechanism wa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se parameters.The kinematic performance of this weft insertion mechanism was tested by high-speed video tape recorder with its corresponding video analytical software Blaster's MAS.And the test results were identical with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Compared with the conjugate cam weft insertion mechanism which is applied on TT96 rapier loom,under the condition of same weft insertion rate,the variation of acceleration of this mechanism is smaller.This novel weft insertion mechanism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weft insertion on rapier looms with smooth and steady motion.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新颖的共轭凸轮设计方法,以机构的运动特性指标为研究对象,按照特殊工艺要求的边界条件拼接组合8次多项式凸轮曲线.针对高速剑杆织机的空间引纬机构,应用组合法与有限差分法对多项式加速度曲线进行修整,设计引纬共轭凸轮机构,运用Pro/E建立三维模型虚拟样机,并在ADAMS(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 System)环境下进行运动学仿真与分析.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设计的共轭凸轮机构能够满足高速引纬的工艺要求,具有更好的运动特性指标.此共轭凸轮机构传动稳定可靠,运动准确,运动规律在整周期内均属积极性质,无刚性、柔性冲击,可达到最理想的工艺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从凸轮机构接触疲劳破坏这一主要失效形式出发,并考虑从动件预期运动规律对凸轮轮廓曲线最小曲率半径的基本要求,借助于极值和数值计算的理论,提出一种同时满足接触疲劳强度与实现预期运动双重约束条件的平底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基本尺寸——凸轮最小基圆半径的选择依据,从而扩展了此类凸轮机构的设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分别给出了右手亲直角坐标下派子在动从动件和滚子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理论廓线的通用方程,它们对于从动件与凸轮相对位置的不同布局形式和凸轮不同转向的所有情况均能适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单参数曲面族包络面理论分析和研究了直动从动件圆锥凸轮机构 ,导出了圆锥凸轮廓面的准确数学表达式 .为进一步分析及计算机辅助设计该类空间凸轮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设计滚子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实际轮廓的瞬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相对运动原理,用瞬心法建立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实际轮廓相对于动坐标系的直角标方程,然后采用坐标旋转变换得到其相对于定坐标的直角坐标方程,从而为凸轮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设计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利用凸轮与从动件相对运动设计凸轮的新方法(简称相对运动法),该方法利用凸与从动件的相对速度确定盘形凸轮的压力角和轮廓,相对加速度确定凸轮曲率半径,基于从动件和支承绕凸轮轴线反转的模型,将从动件滚子轴线对凸轮的相对速度和相对加速度转变为绝对速度和绝对加速度,应用矢量法和从动件坐标系中的分量表达法,导出了滚子摆杆盘形凸轮机构的凸轮压力角,轮廓线方程和曲率半径的解析表达式,并通过CAD方法给出了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内置式共轭凸轮开口机构的运动特性,并给出了共轭凸轮实际廓线的精确解析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