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胡晗  李文联  李杨  金鑫 《科技信息》2014,(10):51+55
针对夏季地下水温度较低,冬季太阳能热水器水温较高的特点,研制出太阳能水源空调系统。该系统在夏季时,由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并利用制冷半导体对循环水制冷,进而调节室内温度;冬季时,则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水温,加之太阳能发电,辅助加热循环水,可使室内保持较高温度。由于系统未使用任何化学物质,因此对环境不会产生任何污染。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太阳能吸收制冷还是风冷电压缩制冷用于建筑空调供冷,均存在制冷效率偏低的问题,结合太阳能吸收制冷可利用太阳能制冷的优势,以及传统风冷电压缩制冷可实现全天候制冷的特点,构建一种风冷式冷凝器辅助的复合制冷系统。通过建立新系统热力学数学模型,分析了组成新系统的吸收制冷循环的发生温度、冷凝温度、蒸发温度以及风冷电压缩制冷子系统的冷凝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系统增加了太阳能利用率,延长了太阳能有效利用时间,且实现了全天候制冷。提高吸收制冷循环蒸发温度是延长太阳能吸收制冷循环工作时间和降低新系统能耗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液体除湿制冷的太阳能空调系统的设想 .其最大特点是利用吸湿剂溶液代替冷冻水处理空气 ,取消了制冷装置 ,因而可在较低的集热温度下运行 ,其辅助加热方式可使系统在使用辅助热源时高效率地工作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混合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新型太阳能混合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可以较好地利用太阳能制冷,克服传统吸收式系统在利用太阳能实现制冷时存在整体效率低的弊端.混合吸收式制冷循环增设附加高压发生器,同时使高压发生器再生出LiBr溶液与低压吸收器的吸收后的溶液混合,进入高压吸收器,提高了高压吸收器中LiBr溶液的浓度使其压力降低.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高达0.61,驱动热源的可利用温差最高可达33.2℃,新型太阳能混合吸收式空调系统的整体效率比两级吸收式太阳能空调系统有较大提高,最大提高幅度为94.5%,能更好地发挥太阳能空调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太阳能半导体空调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新的太阳能半导体空调系统,讨论了它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以及应用前景.研究表明:太阳能半导体空调的制冷系数可与常规空调相比拟,将其大批量生产,可使夏季产生电力平峰的效果,对减轻电网负荷、保护环境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吸收式太阳能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制冷方式及其性能指标的影响因素.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吸收式太阳能空调系统对建筑物内产生的制冷效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某房间传热情况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即采用吸收式太阳能空调系统对房间进行供冷,可以保持建筑物内部节点温度在22.8~25.7℃之间.  相似文献   

7.
研究一种蒸发冷却与半导体制冷相结合的空调系统.按照测量冷热端进出水温度,推导公式计算的方法,得出了其不同工况下半导体制冷装置的制冷系数、制冷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半导体制冷片的最佳工作电流为3至4A,此时制冷系数最高可达4.2,得出了串联工况下略优于并联工况,水流量大略优于水流量小的结论.四组该半导体制冷装置与蒸发冷却设备相结合即可满足20m2空调区域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不需要辅助冷源的液体除湿空调系统,分析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原理.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充分利用排风全热来处理空调送风.试验结果表明,在上海市夏季典型气候条件下(环境空气温度35℃、相对湿度80%),环境空气经处理后温度可以达到19℃.该系统用75℃低温热源驱动,因此,可以选用低温废热或太阳能等.  相似文献   

9.
以探讨影响太阳能半导体制冷因素为主线,对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性能进行了优化探讨.分析了太阳能半导体的应用前景和工作原理.对影响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性能的因素包括太阳辐射强度、太阳能电池板的光电转换效率、半导体制冷热端散热方式、半导体制冷系统的设计工况、蓄电池的工作状态、半导体制冷电臂的结构以及热电材料的优值系数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太阳能半导体制冷系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超声强化传质方法对吸收式制冷系统工质溴化锂溶液中冷剂水的沸腾传质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超声波对该冷剂水的传质过程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初始阶段强化效果最好,随着系统达到平衡强化效果逐渐减弱并趋于稳定;对于以50%溴化锂溶液为工质、初始压强约800Pa的制冷系统,加热热源温度在65℃~80℃时,超声波对冷剂水传质过程的强化率大于20%,且热源温度越低强化效果越显著;使用超声强化传质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低温热源驱动下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效率,降低制冷系统所需最低驱动热源温度,且不会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该方法适用于低温热水驱动的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能增强太阳能空调的制冷性能.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太阳能光伏电池驱动的半导体制冷冰箱,整个系统由单片机控制,电能一部分用于制冷一部分存储于蓄电池中;同时设计了相关的硬件电路,编写了相应的软件程序,实现的温度控制和制冷要求。该设计是一种智能、新型、低碳的电冰箱形式。  相似文献   

12.
水冷式太阳能半导体空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制作了一种水冷散热式太阳能半导体空调,在不同的冷却水流量、电压和半导体热电堆数量下进行制冷性能测试,得到了在不同工况下的空调制冷功率和空调能效比(COP)。实验结果表明:该空调能够达到4m3小空间的制冷需求,并且COP能达到2.2~2.8。根据实验得到的运行参数评价了该空调的经济性,评价结果表明该空调的年平均费用约为普通压缩式空调的2.1倍。研究结果为半导体空调如何提高COP、降低成本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风冷半导体空调的散热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由两组半导体模块组成的半导体空调系统,整个系统输入功率为170 W,制冷空间为600 mm×600 mm×600 mm,性能系数COP为0.62.实验结果表明,制冷实验20 min后,制冷空间的温度下降了11℃.同时探讨不同储冷块对实际制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导体热电堆存在合适的储冷块厚度.TEC1-12708型半导体制冷片在12 V、2.8 A工况下运行时,储冷块厚度为10 mm时可以得到较大的实际制冷量.  相似文献   

14.
翅片上涂有太阳能选择吸收涂料的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夏季运行时冷凝温度升高,导致系统COP和制冷性能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采用正压均流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系统以及制冷对照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气流组织形式、太阳辐射强度大小对不同压缩机频率下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气流组织形式和改变遮阳条件,系统COP提升14.1%,仅比对照机组低3.0%,表明该设备可直接用于居住建筑;此外,不同系统形式均在压缩机频率为50~60 Hz时具有最高的系统COP,为系统匹配不同负荷特性建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新型户式太阳能空调系统,该系统采用双筒式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作为制冷设备,使用真空管热管太阳能集热器集热驱动.在这个空调系统中,集热器的热管直接加热发生器中的溴化锂溶液,发生-冷凝器采用新型内外式结构.通过这些措施,实际提高系统的换热效率,减少热损失,降低成本.通过热力计算得到,122 m2左右的集热面积即可提供240 m2复式住宅24 h空调冷量并可提供生活用热水.图5,表1,参8.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太阳能空调发展史,以太阳能吸收式空调为例阐明了吸收式制冷的原理,并以图表阐述了了吸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及特点。阐述了太阳能空调技术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设计了一种基于太阳能的设计方案,通过利用太阳能板,吸收太阳能转变成电能,再利用热电原理实现制冷箱的制冷医用需求,详细阐述基于太阳能的热电制冷方案、设计原理、设计方案,对制冷箱中所选取的半导体材料和制冷端的换热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对太阳能制冷箱的制冷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由太阳能热驱动的吸附式冷热联供系统可以输出温度适宜的冷风和生活用水,且无需冷水回路和冷水驱动水泵,可满足小型化应用的需求.为了探究该系统的运行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对1种由2个吸附床、1个冷凝器和1个重力热管型蒸发器组成的硅胶-水吸附式冷风机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机组的动态运行特性.结果表明,机组能够有效利用62~85℃范围内的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冷量为0.95~2.76 kW,制冷性能系数为0.24~0.46,综合性能系数为1.48~2.40,机组单个循环最佳制冷时间为750 s.当驱动热水、冷却水和冷风的进口平均温度分别为85.1℃、29.9℃和29.5℃时,冷风和冷却水的出口平均温度分别为22.4℃和40.1℃.实验结果为高效利用太阳能实现冷热联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翅片上涂有太阳能选择吸收涂料的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夏季运行时冷凝温度升高,导致系统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和制冷性能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采用正压均流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系统以及制冷对照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气流组织形式、太阳辐射强度大小对不同压缩机频率下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气流组织形式和改变遮阳条件,系统COP提升14.1%,仅比对照机组低3.0%,表明该设备可直接用于居住建筑;此外,不同系统形式均在压缩机频率为50~60 Hz时具有最高的系统COP,为系统匹配不同负荷特性建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太阳能利用中,太阳能制冷空调技术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同时也是当前制冷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太阳能制冷系统的基本类型,分别对太阳能空调的吸收式、吸附式、喷射式制冷技术进行探讨,并对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