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对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进行了探讨,文章先厘清了职业道德的概念,认为职业道德应当包括意识(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其次对护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予以了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护生职业风险意识现状,为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问卷调查法对652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开展专项调查。结果部分护生对护理工作中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是了解的,但也有部分不太清楚;实习护生在实习期间发生的各种职业风险中锐器损伤率达67.8%、药物损伤发生率为20.7%;实习护生希望获得降低职业风险知识的途径主要是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和应加强职业风险教育。结论卫生类高职校作为培养临床护理人员的摇篮,要为护生提供更为科学、全面、实用的护理职业教育,切实提高护生预防职业风险和自我保护意识,使护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也能保证自身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3.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生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就必须了解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及形成过程。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岗位性特点决定了高职生职业道德的特点,并进而决定了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诸多特点。  相似文献   

4.
做好实习带教工作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和总结在临床工作中如何做好护生的实习带教工作,从而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方法:从注重对护生进行规范的职业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三基"培训、突出重点、因材施教、加强教学查房、实行带教老师责任制和出科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实习生检查监督制度等方面论述了在临床工作中如何做好实习带教工作.结果:注重对学生进行规范的职业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三基"培训、突出重点、因材施教、加强教学查房、实行带教老师责任制和出科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实习生检查监督制度等是做好实习带教工作的核心内容.结论:在实践中找出科学的有规律的实习带教方法,培养护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不断总结临床实习带教中的经验及教训,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才能做好实习带教工作,提高护生临床实习质量,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受社会欢迎的合格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5.
侯鹏高 《科技信息》2011,(20):I0013-I0013
本文分析了目前护生的情况,针对护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护生教育管理要抓好护生的家庭教育、校内教育、社会教育、行为教育、安全教育,五位一体,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设问卷对某大学护理学院在校300多名在校护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校护生法律认知淡薄,护生风险认知水平普遍低,与个人认知、学校教育有关;对护生实施职业风险教育,加强临床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护生的法律及职业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7.
郑悦 《科技信息》2010,(12):I0212-I0213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护理濒死病人及对死亡的态度,帮助护生树立科学的生死观。方法:从我院在校护生中采用自编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311名护生对死亡态度认识较科学,但面对死亡,大部分护生感到恐惧害怕。大部分在校护生对护理濒死病人已经有较好的接受意识,但一年级护生比二年级护生对护理濒死病人的态度明显感到害怕和恐惧(p﹤0.05)。81.7%的护生渴望多了解死亡知识,二年级护生对死亡教育的需求比一年级护生高,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校的医学教育,护生大多数已经持有自然接受死亡的意识,但仍对死亡感到恐惧。专业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死亡态度教育,有利于提高护生护理濒临死亡或死亡患者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护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发生,分析护生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常见原因,建议从校、师、生三方面加强对在校护生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防护教育,以提高护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对高职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道德教育是黄炎培职业教育理论中最具特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育思想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实践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结合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从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实际出发,提出改革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几点途径。  相似文献   

10.
职业道德教育是社会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工作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前沿部分。本文从职业道德的特点、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以及高职学生特点方面叙述了班主任的重要作用,得出班主任工作是加强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职业道德教育是社会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工作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前沿部分。本文从职业道德的特点、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以及高职学生特点方面叙述了班主任的重要作用,得出班主任工作是加强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谷鹄 《科技信息》2007,(31):265-265,268
当前卫生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着忽视对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问题,护生普遍存在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淡薄的现状,而学校在护生法制教育上也重视不足,法律课程的设置和教师的知识结构均存在一定问题。卫生学校要从完善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强化护生法律意识和增加医院的见习、实习教育入手,来加强护生法律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3.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不强的重要原因是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评价体系的不够完善。该文从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原则、评价方法等方面,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评价体系提出新的重构。  相似文献   

14.
健康教育能力是护生必备的临床技能之一,能有效维持和促进患者健康。目前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该文从健康教育能力的概念和意义、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研究现状与影响因素、对策与建议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改善国内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水平低下的现状,推动护生全面发展,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基本任务,这不仅要求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还要求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为此,教育工作者根据高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对职业道德教育进行了初步探索,构建了包括教育原则、教育措施和途径、教育评估手段等在内的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需途径,也是护生由学生向护士角色转变的开始。不仅为护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态度,以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仅要求带教老师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职业道德及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还需要突出以人为本的带教理念。注重自身仪表、姿态、修养等方面的素质提高。因为带教人员的人品、性格、内涵、文化以及带教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临床护生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为减少护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发生,分析护生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常见原因,建议从校、师、生三方面加强对在校护生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防护教育,以提高护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薇  蒋燕 《科技信息》2013,(16):470-470,471
目的:将人文关怀教育融入《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探讨有助于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教学方法。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09级护理本科生12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在操作学习基础上融入人文关怀教育的方法,教学结束后对两组护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关怀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护生对人文关怀实验教学持肯定态度。结论:将关怀教育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加强护生对人文关怀知识的掌握,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9.
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是我国未来护理事业的接班人,如何做好护生的人文关怀教育是当前护理研究工作的重点。通过调查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分析护生人文关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总结改进人文关怀教育的措施,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及未来护理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陈玮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2):93-93,96
目的:了解护生从事社区养老工作的意向。方法: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在校500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从事社区养老工作的意向极低。结论:有必要对在校护生加强老年护理的学习教育,多增加护生养老工作的社会实践,从而使更多的护生加入到这项事业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