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本文对七宝山典型硫化物矿床中伴生金(银)的含量、赋存状态、成色及工艺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该成因类型矿床中伴生金(银)的产出特征及规律。研究表明,伴生金储量达大型规模,对综合利用矿产资源、提高矿山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分散元素超常富集的资源与环境效应: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传统观点认为,Cd,Ga,In,Tl,Ge,Se,Te,Re等分散元素不能形成独立矿床,它们只能以伴生元素的方式存在于其他元素的矿床内.近年来,中国西南地区多例分散元素独立矿床的相继发现,打破了这一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理念.在对国内外分散元素矿床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扬子地块西部大陆边缘构造演化及其所控制的壳幔置换、流体活动、元素分馏等动力学过程,控制了区域内分散金属成矿作用的基本样式和矿床时空分布的基本格局.未来对分散元素超常富集机理及资源与环境效应研究,应着重于三方面,即:分散元素矿集区的成矿大陆动力学背景、分散元素成矿作用的共性和差异性及与其他矿化元素共生-分异的化学动力学机制、表生循环过程中分散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对生态和环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四川天宝山铅锌矿床分散元素镉锗镓富集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于分散元素本身在地壳中含量很低,很难形成独立矿物和独立矿床,因此对矿床中伴生的分散元素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利用常规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和等离子质谱分析手段,对四川天宝山铅锌矿床中矿物和矿石中的分散元素镉锗镓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分散元素镉锗镓在铅锌矿中的赋存状态是类质同像或机械混入物形式存在。分散元素镉、锗、镓的富集规律是:镉主要赋存于闪锌矿之中,锗和镓主要富集于方铅矿之中。  相似文献   

4.
安徽某地铜硫铁矿床中伴生元素有:Au、Ag、Pt、In、Cd等20余种,其中伴生金的储量已达大型金矿床,有重要的综合利用价值。 本次工作通过矿相鉴定、化学物相分析、电子显微镜、原子吸收光谱等测试手段,初步查明了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及矿床成因。 矿床中的金矿物形成于硫化物阶段。载体矿物为黄铁矿、磁黄铁矿;富集矿物为黄铜矿。金的成色平均为742。显微金占77.42%,90%左右为细粒金。 本矿床为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5.
盐边冷水箐铜镍硫化物矿床位于扬子克拉通西缘川滇南北向构造带中段,是我国新元古代时期典型的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该文在综合前人对该矿床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矿石成矿元素特征进行分析.矿床主要成矿元素Ni、Cu、Co主要分布在岩体的中下部或下部,岩体底部一般不成矿;矿体中主要成矿元素的含量与矿体厚度间存在正相关关系,Ni与伴生成矿元素Cu、Co、Pt、Pd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濮金虎 《甘肃科技》2010,26(15):26-30
通过对拾金坡金矿伴生元素分布特征的研究,以了解含金石英脉中与金关系密切的伴生元素的分布及组合特征,通过在含金石英脉地表及钻孔不同深度取样分析,确定拾金坡金矿与金关系密切的伴生元素有Ag、Cu、Pb、Zn、As、Hg、Mo、Sb、Bi,含金石英脉中伴生元素组合为Au—Ag—Pb—Zn—As—Sb,赋矿部位伴生元素组合为Au—Ag—Pb—Zn—As—Cu,宏观特征表现为金属矿物含量较高,Ag、Pb、Zn为拾金坡矿床的贯通元素,Ag、Cu、Pb、Zn、As为拾金坡金矿的指示元素,金元素在垂向上有三个富集区间,矿体前缘元素组合为As—Sb—Hg—Bi—Mo—Cu,矿中元素组合为贯通元素;矿尾元素组合是在贯通元素的基础上迭加了前缘元素As—Mo—Hg—Bi,表明拾金坡金矿在深部仍有有金矿化存在,金矿化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7.
铜陵是我国铜矿重要产地之一。矿床中除主元素Fe、Cu、S外,尚有V、Ti、Co、Ni、Au、Ag、Pt、Ga、Ge、T1、I、Cd等二十余种伴生元素。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益伴生组分的综合利用成了日益重要的课题。 天鹅抱蛋山硫铁矿矿床富含硫、金、铜。其中伴生金的储量已达大型矿床,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 本次工作查明了金的赋存状态,金的载体矿物为磁黄铁矿,细粒金占86%,金的平均品位为2.97g/T。经数理统计等方法,金与砷成正相关关系。金与其它矿物间的连生关系较复杂,接触边界弯曲,所以该矿属难解离类型。 据研究结果可得出结论:该矿不适宜重选,可用混合浮选或氰化和混汞法以提高金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8.
《广西科学》2001,8(2):89
据科学时报 ( 2 0 0 1年 5月 8日 )报道 ,以中科院院士涂光炽、研究员高振敏领衔主持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分散元素成矿机制研究”在贵阳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验收组的验收。该项目经过科技人员 3年多时间的工作 ,先后在我国西南地区确定和发现了以锗、铊、镉、硒、碲等分散元素独立组成的矿床 ,不仅提出了分散元素独立矿床和分散元素超常富集的概念 ,而且同时指出了上述分散元素的成矿机制和找矿方向 ,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打破了长期以来“分散元素不能形成独立矿床 ,只能以伴生元素存于其它元素形成的矿床内…  相似文献   

9.
江西宜春雅山铌钽矿是钦杭成矿带上以铌钽为主,伴生有锂、铷、铯等稀有金属的超大型综合矿床。长期以来,对雅山铌钽矿的成矿机制存在不同的认识,在系统的野外实地调查基础之上,总结了铌钽矿成矿特征,分析了矿床成矿机制及矿床成因。雅山地区铌钽矿为岩浆晚期交代矿床,岩浆高度分异演化实现了铌钽等稀有金属元素的初始富集,岩浆期后热液流体的交代作用才是该地区铌钽矿成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福建福鼎银硐铅锌矿床中伴生元素银的分布情况和赋存形式,并据其分布特征探讨该矿床的成因。为矿床的找矿勘探和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镇坪地区的多金属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总结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矿化特征,认为Cu为成矿元素,Au、Zn、Ni为伴生元素。区内多金属成矿带主要受NW向构造蚀变带控制,在寒武系层间破碎带中极有可能找到富有价值的矿床。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南方下寒武统石煤伴生有用元素十分丰富,是一种宝贵的多矿种矿产资源,不仅可利用其热量作为能源,还可利用其中伴生的多种稀散有益元素。初步查明在煤中赋存有近六十多种元素。石煤中达边界品位或工业利用品位的有益元素有20余种,其中品位富,储量大,分布广,形成工业性矿床的元素以钒为最重要,其次是钼、镍、铀、磷、镉,此外银、金、铜、钴、锌、硒、锗、镓、钪、钛、钾、钇、稀土、铂及铂族  相似文献   

13.
安徽铜陵某矿为一大型含金铜硫铁矿床.其中伴生金的储量已达大型金矿床,有重要的综合利用价值.伴生金中的次显微金,因其颗粒微小,分布不均匀,故用矿相显微镜难以研究.本次工作通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分析等手段,对矿床中的显微金及次显微金进行了观察分析,初步查明了其赋存状态,并证实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及电子能谱分析是研究次显微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新疆阿勒泰市塔拉特铁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拉特铁铅锌矿床产于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下亚组第二岩性段上部,容矿岩石为中酸性变质火山碎屑岩,矿体沿走向、倾向延伸稳定,浅部矿体较薄,深部有变富、变厚趋势。主产元素铅、锌,伴生铁、银、铜等。矿体受火山喷发机构和地层层位控制,有火山喷流—沉积成矿特征,属海相火山岩型铁铅锌矿床。根据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分析,认为该矿床下一步找矿方向主要为A4矿段及A3矿段的深部。本文提出的找矿认识,对指导该矿床下一步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内蒙古地区十一站金矿床地球化学场特征的研究,发现其矿床物质来源于上元古界和寒武系变质岩,华力西期花岗岩为矿体形成提供了热源,北西向、北东向断裂及断裂破碎带是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其地球化学特征为,合矿岩系富集Au,As,Sb,Ag,Pb,Cu等主要成矿元素,并有多个元素组合伴生,而且异常规模大、强度高,矿体位于主要成矿元素异常集中区。  相似文献   

16.
根据现有热力学致据,运用共同平衡原理,对钨及其主要伴生元素氧化物的氯化过程进行了热力学探讨,绘制了这些元素的 Me-O-Cl 系的热力学平衡图。利用这些图可知一定温度下在不同氯位和氧位时系统中稳定的化合物的形态、各种氯化反应进行的可能性及所需的热力学条件、以及当生成的氯化物及氧氯化物均为气态时,气相成分与系统中氯位氧位的关系,并进一步运用这些图综合分析了对复杂钨精矿进行选择性氯化使钨与某些伴生元素分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以十红滩铀矿床为例,阐述了层间氧化带尖灭区伴生元素Se,Re,Mo的含量特征和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伴生元素Se,Re,Mo在空间上与砂岩U矿体密切共生,层间氧化作用可以促使伴生元素Re,Se,Mo超常富集。Se,Mo与U在还原环境下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而在氧化环境下地球化学行为不同;Re与U在氧化还原过程中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在层间氧化分带剖面中地球化学介质Eh值逐步降低的位置,可清楚看出成矿元素有下列顺序:Se-U-Re-Mo。因此,层间氧化成矿作用是一种成矿的新机制,十红滩铀矿床不单是一个铀矿床,而且是一个与层间氧化成矿作用有关的多元素聚集的复合砂岩矿床。  相似文献   

18.
以湘西花垣铅锌矿田内不同矿床不同阶段的闪锌矿为研究对象,进行LA-ICP-MS原位点测试分析,旨在揭示闪锌矿中不同痕量元素的特征,为矿床成因提供新的约束。矿田内闪锌矿所含痕量元素种类较少且含量偏低,较富集Cd、Ga、Ge等元素,Fe、Mn、Cu、Pb、Ag、Co、Tl、Se、In等元素含量低,闪锌矿的Ga/In、Ge/In比值(大于5)、Zn/Cd比值(102)及In-Ge关系图等,均指示其形成于中低温环境。李梅、芭茅寨、土地坪及清水塘矿床主成矿阶段闪锌矿Ga/Ge原子比值估算的成矿温度主要集中在185~247℃、175~235℃、150~198℃和164~176℃,进一步证明矿床形成于中低温条件;且远离花垣-张家界断裂温度呈下降趋势,指示花垣-张家界断裂可能是导矿断裂。总体而言,闪锌矿痕量元素特征可与典型MVT型铅锌矿床类比,痕量元素特征图解中均与MVT型矿床高度吻合。结合矿床地质和闪锌矿痕量元素特征,认为花垣矿田铅锌矿属于MVT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第VA族元素砷、锑和铋在铜熔炼过程中分配行为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借助多相、多成分体系中化学平衡计算法,对冶炼过程中铜及伴生元素的分配行为进行了数学描述。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野外地质勘探调查、光片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对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中伴生元素金的赋存状态进行初步研究.矿床中金以独立矿物为主,主要形成于热液成矿期中的绢云母-石英-方解石和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两个阶段.在绢云母-石英-方解石阶段,金主要以客晶方式莹网脉状、团块状分布于早期形成的黄铜矿、斑铜矿和闪锌矿等金属硫化物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