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站与自动站气温观测数据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长沙2003年人工站和自动站的气温观测数据,分析其对比差值,发现:(1)长沙年平均气温对比差值为-0.17,即自动站的气温平均比人工站高0.17℃.对于短期气候预测,长沙自动站的气温观测数据是可用的.就气候研究来说,长沙自动站的气温观测数据是不可用的;(2)在一年四季中,长沙秋季和冬季的对比差值的绝对值都小于0.2.因而此时长沙自动站的气温观测数据可信且可用;春季和夏季的对比差值的绝对值都大于等于0.2,因而长沙自动站这两季的气温观测数据是不可靠的,必须慎重使用;(3)在一天中,长沙晚上和夜间的对比差值的绝对值都很小,因而自动站的观测数据是完全可信的;清晨和中午的对比差值的绝对值都比较大,因而此时的 自动站数据不宜使用;(4)造成对比差值偏大的原因主要是自动站的仪器对冷空气活动和突然变化的天气不够敏感.因为对比差值的绝对值偏大的时候,都是冷空气活动的前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自动站与人工站历史风资料的数据质量。【方法】以2005—2019年长春国家基准气候站自动站与人工站风资料为样本,对风向月相符率、风速对比差值、风速月粗差率和风速月相关性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0分钟风向相符率多于2分钟,10分钟风向相符率大多集中在40%~60%,平均49%,2分钟风向集中在30%~50%之间,平均39%;自动站风速大于人工站风速,10分钟年平均风速相差最大达0.6 m/s,2分钟年平均风速相差达0.4 m/s;自动站和人工站风速10分钟平均较2分钟平均相关性好。【结论】为今后风要素的数据使用起到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三门峡国家基本气象站2013年5月-2013年10月的自动和人工蒸发量观测数据,对资料的差异和相关气象因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动观测相比人工观测蒸发量偏大,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降水和风是导致自动站蒸发偏大的重要因素。就各种原因影响造成的蒸发异常记录,总结了日常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及对记录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兰州地区土壤中铁含量在年周期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苹果铁营养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0~60cm土壤中全铁及有效铁含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并且不同深度土壤,即0~20cm、20~40cm、40~60cm土壤中全铁和有效铁变化规律不同;土壤有效铁含量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土壤有效铁与植物铁营养密切相关,其中0~20cm土壤有效铁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河南省2004-2011年地面观测站自动与人工平行对比观测的本站气压资料,通过对日(月、年)的平均气压的对比差值、差值平均值、差值标准差的分析,发现自动与人工观测的气压差值存在月变化规律,气压值越大,差值越大,反之越小。对比分析两种观测方式数据间的差异,两种观测方式形成的数据序列,自动观测替代人工观测对气候统计值的影响,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本站气压资料间的一致性等,可为两种观测方式间资料的连续应用、资料统计整编打下基础,也可为观测系统的调整提供依据。通过对两种观测出现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有利于今后气压观测资料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开封地区五个气象站1971-2013年0~20cm(浅层)地温、0cm最低最高逐月平均资料,采用平均分析法、气候倾向率统计分析方法,对43a开封浅层地温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该地区的浅层地温、0cm最低地温逐年变化有增加的趋势,近年来增加幅度增大,0cm最高地温开封、尉氏、杞县站为上升,兰考、通许站为下降;0cm最低地温逐年变化为增加、0cm最高地温年变为下降的趋势,使得地表平均温差趋于减小。日平均5cm地温稳定通过14℃界限温度日数逐年总趋势为上升,稳定通过14℃初日逐年变化出现偏早趋势,终日逐年变化出现偏晚趋势。研究结果对于合理利用气候资源,适当调整种植区划和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基于河南省长期定位试验2006—2016年试验数据,分析免耕对土壤碳储量、有机碳(SOC)平均年变化量和有机碳相对年变化量的影响,并依据2015与2016两年试验数据研究免耕条件下SO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在0~100 cm土层的分布特征及c_(DOC)/c_(SOC)随土壤深度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免耕较传统耕作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储量、平均年变化量和相对年变化量。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在冬小麦拔节期和成熟期分别提高土壤0~100 cm土层平均DOC含量4.2%和26.9%。免耕在冬小麦拔节期、灌浆期和收获期较传统耕作降低土层0~40 cmDOC含量,而40~100 cm土层平均DOC含量由于不同年份、不同生育期降雨量和冬小麦生物量不同而表现不尽相同。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处理c_(DOC)/c_(SOC)在土层20~40,60~80和80~100 cm显著降低,表明免耕有利于土壤碳库稳定。  相似文献   

8.
甘肃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4~10月降水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甘肃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12个站1971-2000年4~10月降水,用EOF和REOF方法进行了分解,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甘肃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4~10月降水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最少的是景泰站为175.2mm,最多的是广河站为449.4mm,并呈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依次递增的态势,景泰有一干舌,一直南压到兰州、永靖一带,广河有一湿舌,北抬到榆中附近,南部和北部具有相反的分布趋势.其年际间变化振幅十分明显,最大值出现在1978年为415.0mm,最小值出现在1982年为199.1mm,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倍多.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末和90年代后期为少雨段,其余时期为相对多雨时段,特别是90年代以来,降水呈持续减少的趋势.70年代其西部和东部减少,其余增加,80年代西部减少,东部增加,90年代西北部增加,东南部减少,综合反映出甘肃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4~10月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2010~2015年的资源与环境数据指标,运用脱钩原理及耦合原理进行时空分异特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资源型城市中,西部环境关联指数增长整体大于东部地区;②大庆市、七台河市的资源与环境相对关系较为协调;③资源型城市的平均耦合协调度均处于中度耦合协调阶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三门峡市2013年5月1日至8月31日的08、14、20时对比观测资料,对能见度仪器测量与人工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对观测数据的相关性、同步性、一致性、误差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能见度仪与人工观测测得的能见度趋势是相同的,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人工观测的能见度在15分钟的时间,而从两个时间可视数据,时间并不完全一致,可能会导致错误;人工观测能见度会受观测员目测能力的影响,也会受到如夜间光线不足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能见度仪也会因雨、雪、风沙等的附着,造成一定的误差。  相似文献   

11.
做好自动气象站设备保障与传输网络的维护工作,可以确保基层台站自动观测数据稳定传输,更好地为社会行业的经济发展服务。基于此,本文分析基层台站网络设备的日常管理及常见故障维护措施,通过对批处理命令在日常网络测试维护方面的应用,确保通讯网络系统和自动站稳定长久运行,提高自动站观测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12.
在实际气象观测中,为了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把地面观测中的自动站与人工站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做好应对决策。根据观察监测,地面的最高光照温度值有时监测值会大于人工站监测值等问题,并且对其对比后得出原因,得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山东省R&D投入的地域分布特征以及1993年以来R&D投入区域差异指数的动态变化过程.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山东省17个地、市的R&D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山东省东部沿海开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R&D投入产出效率较高,中部较发达地区的R&D投入产出效率较低.在此基础上分析R&D投入产出效率的区域差异,并提出了提高R&D投入产出效率和缩小R&D投入产出效率区域差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6—2018年12个香港CORS站的BDS和GPS连续观测数据,利用GAMIT/GLOBK软件对比分析了2种系统的定位精度和速度场差异,并探讨了BDS在地壳运动监测中的能力。结果显示,2种系统的定位精度在水平方向差值优于6mm,在垂直方向差值优于8mm;速度场水平方向的差异约为1~2mm/a,垂直方向上的差异约为0~1mm/a。总体来看,北斗导航系统能够应用于监测形变量较大的地区地壳运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TEQC软件从多方面对深圳市连续运行参考站(SZCORS)全部5个参考站连续半年的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检核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SZCORS各参考站总体运行良好,能为广大SZCORS系统用户提供较好的GNSS观测数据;数据完好率、周跳比和信噪比指标均达到IGS站标准,其中南山站数据完好率及龙岗站周跳比值略高于规范标准,且南山站多路径效应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TEQC软件从多方面对深圳市连续运行参考站(SZCORS)全部5个参考站连续半年的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检核与分析。分析结果表明:SZCORS各参考站总体运行良好,能为广大SZCORS系统用户提供较好的GNSS观测数据;数据完好率、周跳比和信噪比指标均达到IGS站标准,其中南山站数据完好率及龙岗站周跳比值略高于规范标准,且南山站多路径效应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多氯联苯(PCBs)网格化的使用清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中国多氯联苯(PCBs)的生产和使用情况,利用中国人口数据作为替代数据,编制了中国PCBs精度为1/6°纬度×1/4°经度网格的使用清单,使用MapInfo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绘制了中国PCBs使用清单分配图。中国PCBs从东到西的使用比例是东部∶中部∶西部=45.2∶35.7∶19.1。中国PCBs的使用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部工业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在96~130°E,20~50°N区域内使用量最多。  相似文献   

18.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全方位的视角下,对中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效率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中等职业教育的效率不高,近60%的省份需要对投入产出进行优化.比较而言,西部省份的效率最高,东部省份的效率最低.从对投入产出进行优化的性价比来看,性价比低的省份中,东部省份占比最高;性价比高的省份中,中部省份占比最高.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提高效率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东西部地区运输发展差距日益显著。东部地区在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经济基础、交通条件、对外贸易等方面均占有优势;西部地区在以上各个方面都处于劣势。东部地区充当了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政府给予的政策倾斜明显比西部地区多,东西部差距越来越大。就运输而言,东西部也存在着极大差距。本文,笔者对东西部地区运输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生产效益及生产效率,同时实现大棚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以Arduino控制主板为核心,设计出智慧农业大棚环境监控系统。【方法】该系统通过温度传感器、光照检测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来采集大棚内的相关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Arduino主芯片,通过对数据进行对比,实现自动化控制,调整大棚内的各项环境参数,使农作物达到生长最佳状态。【结果】当检测到温度不佳时,自动开启温度控制系统,进行散热或加热,调整大棚内温度,使大棚内的温度达到理想状态;当检测到光线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时,自动开启光电控制系统来调整光照强度;当检测到土壤湿度不利于植物生长时,自动启动灌溉系统,直到土壤湿度达标才自动停止灌溉。【结论】经过试验测试,该系统对检测到的数据能快速处理,且控制模块的灵敏度高。智慧农业大棚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更符合现代农业大棚种植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