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省域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时空差异及公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全球变暖的情况愈演愈烈气候变化成为了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利用2003—2016年我国31个省(市、区)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碳吸收量数据,分析了碳排放总量、省域碳排放强度、人均、地均碳排放量的时空变化,从生态承载力系数、经济贡献系数两个方面,分析了各省域间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公平性。研究结果表明:①2003—2016年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碳排放量大的地区已经由中南、西南、华北地区逐步蔓延到了西北、东北地区。②从碳排放强度角度分析,我国农田生态系统GDP增加速度大于碳排放量的增加速度,说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未引起农田生态系统CO2的大量排放;从人均碳排放量来看,由2003年的1.63 t/人增加到2016年的2.21 t/人,其中增长较快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增长量最大的新疆,增长了99.34 kg/人,上海市出现了减少现象,人均碳排放减少了11.17 kg/人;从地均碳排放来看,由2003年的1.95 kg/m2增加到2016年的2.43 kg/m2,呈现下降趋势的只有北京、上海两市,研究区内其他29个省(市、区)的农田生态统地均碳排放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增长量最大的广东省,增加了45.55 g/m2;③我国西南和东北地区生态承载系数相对其它地区较高,研究区的经济贡献系数在0.230~16.752之间,基于2016年生态承载系数和经济贡献系数之间存在差异,将我国31个省(市、区)可以分为3种类型:北京等4市5省1区属于"高—低"型地区;吉林等4省1区属于"低—高"型地区;河北等13个省3区属于"低—低"型地区。  相似文献   

2.
2014年4月26日至28日在东北典型黑土区乌裕尔河流域进行样点采集,测定了3种不同作物类型下(大豆、玉米和水稻)土壤有机碳、有机碳密度、p H、铵态氮、硝态氮、容重和粒度机械组成的含量特征,比较分析不同作物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作物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水稻玉米大豆,水稻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达13.1%;不同作物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不同;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在0.01水平显著正相关,土壤p H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相关;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负相关,土壤铵态氮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正相关;而土壤硝态氮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无相关性;水稻土有机碳含量与土壤粒度机械组成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施用过碳酰胺后中国南方6个酸性土壤pH值及活性Al的短期变化,进行了实验室模拟土培试验.结果表明:对6种酸性土壤施用不同浓度过碳酰胺,其pH值在短期内都随着施入过碳酰胺浓度的增大而急剧上升,交换性铝含量随着施用过碳酰胺浓度的增大而急剧下降;施用过碳酰胺后,土壤pH值上升的现象是短期的,pH值达到最大值后缓慢下降,而土壤中铝元素的有效性与土壤pH的变化趋势呈显著负相关;短期内,经过碳酰胺处理的玉米幼苗主根明显缩短,侧根生长受到抑制,并且其玉米铝毒明显重于不经过碳酰胺处理的玉米,被玉米吸收的铝主要分布在玉米的地下部分,只有较少的铝被转移到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0~2012年MODIS数据集中空间分辨率为1000m,时间分辨率为1个月的NDVI数据集对黑龙江省生长季里整体植被及不同植被类型的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差异、年际动态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同时,结合降水及气温等气象数据分析了各气候因子与不同类型植被多年来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1)黑龙江省生长季整体植被覆盖度较高,空间差异较大,引起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植被类型不同,林地植被NDVI较高,耕地次之,草地最低.(2)黑龙江省13年间NDVI变化趋势为:全省总体平均NDVI无明显变化,但不同植被类型NDVI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其中耕地、草地植被NDVI 2000~2012年呈显著上升趋势;林地总体无明显变化,林地内部及周边地区林地转耕地草地的区域NDVI下降明显.(3)从像元尺度看,降水和温度对植被NDVI在不同地区影响差异较大,研究区大部分植被NDVI与气温和降水均具有较显著的相关性,其中降水相关性强于气温.  相似文献   

5.
利用ARCGIS的空间统计分析和栅格计算功能,对黑龙江省30个气温站1960~2015年间的冻土平均厚度和气温数据进行相关关系的分析.研究发现:(1)黑龙江多年冻土出现退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冻土厚度和分布面积缩小以及部分多年冻土消失.(2)1960~2015年间气温升高是多年冻土退化的主要自然原因.(3)55年来黑龙江冻土退化与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基于乌鲁木齐市2000~2013年发展统计数据,采用集对分析法,对乌鲁木齐市陆港经济系统脆弱性进行定量化综合测评。结果表明:2000~2013年,乌鲁木齐市陆港经济系统整体为临界脆弱状态,脆弱性由2000年的0.525上升为2013年的0.531;乌鲁木齐市陆港经济系统的敏感性与应对能力呈上升趋势,在敏感性波动上升与应对性平稳上升综合作用下,脆弱性在波动中未发生显著变化;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贸易市场不集中、劳动力素质偏低和地区财政自给能力偏弱,是乌鲁木齐市陆港经济系统脆弱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凋落物量及其N,P化学计量随着季节变化所呈现的规律性和相关关系,以湖南枫香(Liquidamba formosana Hance)人工林两年的凋落物为研究对象,开展凋落物量、各组分产量及其N,P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2012和2013年凋落物总量无显著差异性,分别为5 085.9±657.6 kg·hm-2和4 935.7±609.7 kg·hm-2.各组分凋落量从大到小排序为:叶、枝、花果、碎屑.叶的N,P质量分数之间,叶的w(P)与m(N)∶m(P)之间,枝的w(P)与m(N)∶m(P)之间以及碎屑的w(P)与m(N)∶m(P)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1).枫香人工林凋落物及各组分产量及N,P质量分数和生态化学计量均存在显著的季节动态,表明季节变化对其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枫香林凋落物的N,P质量比值逐渐增加,表明P元素对该生态系统起到了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明晰低碳理念下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状况不但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而且对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可持续利用及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我国30个省市为例,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和HR协调度模型剖析了2007,2011,2014和2017年4个研究时点我国低碳理念下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系统协调度的时空异质性特征,并运用障碍度模型探讨了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障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各省市低碳理念下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存在一定异质性,总体上随时间变化大致处于上升态势,空间上呈现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级递减趋势;(2)各省市低碳理念下土地集约利用系统协调度普遍偏低,且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影响各省市低碳理念下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障碍因子差异显著,其中土地利用碳结构系数、地均财政收入为首要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9.
以乌江北源2000年、2010年两期土地利用和DEM数据为基础,运用GIS空间分析软件,探究喀斯特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规律.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期间,耕地大幅度减少(-2.29%),林地、草地和水域用地却在增加(+1.53%、+0.21%、+0.47%).2)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差异显著,在高程1 200~1 600 m、坡度15°~25°、与河流主干距离10 km区域内变化最为剧烈.3)主要地类转化包括:以耕地转向林地、草地、水域用地为主,多发生在高程1 200~1 600 m、坡度15°~25°的与河流主干距离10 km区域内;林地、草地转向水域用地,多发生在高程1 200 m、坡度8°~15°的与河流主干距离10 km区域内;林地向居住用地转化,多发生在高程1 200~1 600 m、坡度8°~15°与河流主干距离10 km区域内.4)土地利用变化程度与高程、坡度和河流主干距离有高度的相关性,且随着高程、坡度的增加先增加再减小,随着与河流主干距离增加明显急剧较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作为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是每个与生物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必须掌握的实验技术.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果蔬生理生化理论及实验技术课程的开设,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动手能力,为开展其后续的研究项目和论文写作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因此,对该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出并制定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内容和模式.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实验模块创新和课程建设创新.通过这些创新教学,使课程教学效果突出,学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从而促进教学质量迈进了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1.
生物入侵种的危害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向忱  刘少春 《松辽学刊》2002,(4):96-97,111
生物入侵给人类和社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灾害,同时也破坏生态平衡。因此对生物入侵要引起高度重视和警觉并且严加防范、防治、抑制和根制,以免外来种生物种群的发展和扩散,减轻或减少其所引起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院校升格与高教系统分层存在一定矛盾,解决的方法是政府从全局出发进行宏观调控,在高教系统引入市场机制的同时,考虑经济发展情况,把握不同层次院校比例,并结合地区差异构建一个合理的分层系统。  相似文献   

13.
以Dreamweaver、Flash、Photoshop为主要工具,开发了《化学与环境》网络课程。该网络课程采用模块化设计和有效的超文本结构,具有灵活自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不断适应教学内容、学科知识的变化,满足教学需要。直观友好的交互界面、简洁清晰的导航系统、多媒体技术的综合应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教学难点的理解,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化相互依托,产业结构升级是城市化的经济基础,适度的城市化水平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城市化滞后则会制约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通过研究厦门市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厦门市城市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厦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城市化战略。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剖析了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疑难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诗词教育是对传统诗教的新的超越。历代诗词吸纳、熔铸汉语言学的精华,是学习汉语和培养语能力乃至不断提高语修养的最好的教材。造就现代化人,建设语生态明正是诗词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设计了一种激光光源系统,其能为半导体激光器提供高稳定度的驱动电流,恒温控制(ATC)和自动光功率控制(APC),提高了半导体激光器的使用寿命和输出波长的单一性.并给出了驱动电流的稳定度实验测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多媒体在当今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并介绍了物理化学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结构与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地方高校科技开发工作的主要障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如兴 《漳州师院学报》2002,16(4):116-118,115
目前地方高校科技开发工作存在一些障碍,制约科技开发优势的发挥。应转变观念,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走产、学、研之路,多方筹集资金;启动学科建设等方面促进地方高校科技开发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