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城市中的移动通信基站越来越密集,移动基站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指导基站的规范化建设,消除市民的恐慌,采用理论预测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求解出GSM900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电磁辐射的安全防护距离:水平防护距离为26 m,垂直防护距离划6 m.  相似文献   

2.
选取泉州、南平移动第二批通信网总计1948个移动通信物理基站,其中泉州地区801个,南平地区1147个。对其地区分布情况,单、共网情况,单、共址情况,架设方式(塔型),周围电磁辐射环境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基站电磁辐射安全防护距离理论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移动通信公司被监测的移动通信基站周围的电磁辐射环境绝大多数满足《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的限值。个别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超过了《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中的管理限值8μW/cm^2。指出通过调整天线主射方向、降低发射功率或更换天线、增加天线架高等手段,完全可以避免对公众造成电磁辐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4.
该文对TD-LTE基站电磁辐射影响进行理论预测,并按照国家规范对福州、泉州和宁德等地的68个TD-LTE基站380个监测点进行实地监测,分析TD-LTE基站对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影响,并提出尽可能消除基站电磁辐射影响、获得公众支持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陈璞 《甘肃科技》2014,30(19):29-32
对甘肃地区两千多个移动基站进行监测,讨论基站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因素,对电磁辐射超标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减小移动基站电磁辐射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金亮 《科技资讯》2007,(22):141-141
本文对GSM网络移动通讯基站的构成及基站天线等内容作了简介,分析了移动通讯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介绍了国家电磁辐射防护标准,并对移动通讯基站的电磁辐射影响防护作出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乌鲁木齐市市区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水平现状,消除公众对电磁辐射危害的担忧,保障公众成员的身心健康。按照电磁辐射监测规范选取典型通信基站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市区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水平符合国家规定的限值标准,未对周围环境产生电磁辐射污染。  相似文献   

8.
该文对龙岩新罗区110个移动通信GSM/TD-SCDMA基站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其中109个基站电磁辐射满足单个项目管理低于目标限值0.08W/m2的标准。超标的基站采取整改措施后,功率密度值也降低到目标限值以内。可见,龙岩新罗区的移动通信基站在正常运行时,对周围的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符合国家相应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移动通信基站周围环境电磁辐射水平的监测、预测及评价来研究移动通信基站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出减少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污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该文选取厦门地区468个移动通信基站为研究对象,对其周围电磁辐射水平通过理论计算和现场监测,分析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厦门地区移动通信基站产生的电磁辐射水平总体上控制较好,均低于国家规定的管理限值,对周围环境及公众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民众因担忧电磁辐射而投诉日益增多导致通信基站选址困难的现状,在考虑基站覆盖范围和建站成本的同时,兼顾基站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面向低辐射的3G网络基站选址优化方案.通过对基站选址原则及其典型基站的电磁辐射模型分析,建立了基于多目标的基站评价模型,设计了基于改进的免疫优化算法3G网络基站选址优化方案,并以模拟实验区域为对象进行了仿真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选址优化方案不仅能以较小的基站建设代价满足信号覆盖要求,同时也降低了基站电磁辐射的影响,获得了更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人们对TD基站所产生的电磁辐射的恐惧和误解,本文从专业角度客观地对TD无线网络的电磁辐射进行分析和研究,让使用者和TD基站附近的居民有理性的认识,从而对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的担忧会逐渐缓解。  相似文献   

13.
赵秉华  廖诚  危明飞  熊璇 《江西科学》2014,32(5):693-696
介绍了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分析采用的标准,监测点位的设置和测量条件。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移动通信基站对环境电磁辐射水平有一定的影响,但符合国家有关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庄毅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26):6345-6349,6360
采用电磁辐射预测模式对不同制式、不同载频数时单幅天线的辐射水平及达标距离,以及单家运营商及多家运营商多种制式共存时的辐射水平及达标距离进行了预测。并以2G站和3G站单个制式的最大达标距离15 m作为最小防护距离,以三家运营商共址时的达标距离30 m作为最大防护距离,研究出一套基站站址适宜性分区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直观的划分出规划地块的适宜建设区、不适建设区及中间区,为基站的布局合理性提供判据。  相似文献   

15.
吴修权 《科技信息》2006,(11):112-113
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通信信号出现在每个角落,人们享受到了无线通信带来的巨大便利.但同时,因对电磁辐射的不正确理解,也对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产生了恐惧.本文从科学的角度全面剖析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特性,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电磁辐射,走出既想享受无线通信的快乐,又担心电磁辐射影响健康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社会迈入信息化时代,使用移动通讯业务的群体迅速扩大,城市里移动通信基站的密集度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居民区、商业区及学校等人口较为密集的环境敏感区,一些移动基站已经架设到居民楼或高层建筑的顶楼天台上,而移动基站所带来的电磁辐射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受到公众的高度重视。该文综述了电磁辐射的相关知识,分析了电磁波传播特性及国际国内的技术标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提出要加强对基站建设的监管,尤其需对人口密集区域的移动基站所产生的电磁辐射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电波暗室验证通讯基站天线恒定发射数据,编写基站电磁辐射轴向计算分析程序,解决基站20m内预测模型与实测数据偏差大的问题。测得样本与计算比值的对数值分布趋势线性相符,空气影响随距离无明显变化;近场偏低用K函数修正;发现通信系统未知损耗偏差。外场验证,修正后程序符合实际监测,可预测超标范围,缓解公众焦虑。  相似文献   

18.
张轶  陈峰  辛梓弘  方桂丽  周恺 《科技资讯》2013,(10):156-156
随着科技信息的进步,移动事业的快速发展,移动通讯工具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移动通信基站可能造成的电磁辐射的担忧越来越大,本文就通过从电磁辐射环境管理的方面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对策,望给予借鉴,并未以后的工作提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对杭州小和山高教园区公共微波辐射源的测量调查、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移动通信基站周围环境和工作场所的电磁辐射水平均高于一般环境现状水平,即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增加了环境电磁辐射现状水平,个别地点其辐射值较高;公共辐射源数量分布呈现出园区中部较密集,园区东、西两端相对稀疏的状态;小灵通基站紧贴楼顶安装发射天线。辐射总水平呈持续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20.
移动基站作为通信的基础设施,在信息的传输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电磁辐射,文章就此电磁辐射是否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