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7 毫秒
1.
介绍了室内声环境设计用空间吸声体的材料和结构,讨论了空间吸声体与绿植、照明、造型、文化等因素相结合的创意设计手法,以及空间吸声体在不同抽象空间的导向作用,并总结了空间吸声体广泛应用到室内艺术设计中的必要条件和发展方向。同时,以实例显示空间吸声体别致多样的造型,及其所显现的丰富的室内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高质量二维石墨烯,制备出石墨烯/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石墨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用以研究不同材料及不同厚度衬底时二维石墨烯的导电性能与弯曲曲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柔性衬底的弹性模量及厚度对二维石墨烯的导电性能影响均不大,当衬底厚度相同时,随着弯曲曲率的增加,石墨烯阻值均增加,但电阻的相对变化率较小,表明二维石墨烯导电膜可作为柔性导体应用于可弯曲触摸屏、机器人皮肤、可穿戴设备.  相似文献   

3.
基于ANSYS的北方寒冷地区玻璃窗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研究了北方寒冷地区普通单层玻璃窗在不同厚度下的温度分布、热流密度分布及整个玻璃窗的传热系数,并分析了其特点规律。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玻璃厚度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玻璃窗的节能效果,为建筑节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磷酸铁锂电池不同荷电状态(SOC)、不同温度存储时电池内阻、厚度及容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和高荷电态存储都会加速电池内阻的增大,电池厚度会随着存储时间增加而增加,存储初期电池厚度增加较大;电池高温存储初期,空电状态厚度变化较大。高温会加速电池在存储过程的不可逆容量损失。  相似文献   

5.
在采用合金熔覆再制造技术对杆类零件进行升级修复时,熔覆层的厚度与稀释率、热输入量等因素息息相关,实际情况中,再制造零件的防腐性能并非是随着熔覆层的厚度增加而线性增强的.本文通过对不同厚度熔覆层样件的防腐性试验,再结合熔覆过程中的焊接性能特点,给出了最适合的熔覆层厚度建议,并以基材和液体成分为变量,试验分析了不同因素下熔...  相似文献   

6.
当前,人们可以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制备铁基非晶合金涂层,其结构和性能优良,与传统制备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因此,本文分析了涂层厚度、激光熔覆工艺参数、微量合金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对铁基非晶涂层性能的影响,以期优化激光熔覆非晶涂层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7.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微生物特性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三江地区土壤中3大类微生物数量在春、秋两季的季节性动态变化,及可培养细菌在不同土壤中的分布与种属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原生态土壤的优势细菌种类及分离出的细菌种类最多,其次为农作物种植区土壤,退耕还草土壤分离出的细菌种类最少,细菌种类较为单一,但优势菌种所占比例大.同时,不同土壤类型有其特有的菌属.通过对不同耕作下的土壤、退耕还草土壤、原生态土壤理化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说明三江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开垦时间的增加,土壤的理化性质发生渐变.物理性质方面,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逐年减少;化学性质方面,有机质和其他养分随开垦时间的增加而逐年降低,退耕还草后土壤性质有所恢复,原生态的土壤肥力最强.说明退耕还草有利于改善当地的土壤理化状况.  相似文献   

8.
利用旋涂法制备了一种偶氮类化合物掺杂有机聚合物薄膜,并对其吸收谱、厚度、折射率、进行了测量,采用二次谐波产生的方法的方法对全光极化后薄膜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薄膜厚度和生色团含量的增加其二阶非线性增强.这与聚合物薄膜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分散红1有关.对极化饱和后的驰豫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不同厚度薄膜的驰豫速度不同.这是由于薄膜中偶氮分子含量越多,分子间相互作用越强,导致驰豫时间增长.  相似文献   

9.
纳米线(NWs)由于其独特的光电性质,已成为新时代信息与能源等技术的重要基础,对其生长机理的研究是当前纳米材料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人们通常通过不同的物理化学过程(如化学沉积、物理沉积、元素合成法等)来描述其生长机理.该文基于蒙特卡罗方法,从概率统计的角度研究NWs气-液-固(VLS)生长机制.研究发现,催化剂液滴在基底上分布的均匀性越好,NWs的生长角度越接近垂直状态.NWs长度对催化剂薄膜厚度十分敏感,随着催化剂薄膜厚度的增加,NWs的长度整体呈增加的趋势,并且对于不同的薄膜厚度,均存在两个概率密度较高的NWs长度.研究工作为理解NWs微观生长机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有望为相关NWs生长及其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中强  黄冠 《河南科技》2023,(13):72-77
【目的】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对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压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个普通混凝土柱和3个UHPC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柱进行竖向轴压模拟试验,研究不同加固材料、加固层厚度对钢筋混凝土柱轴心受压性能的影响情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UHPC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柱和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的荷载—位移曲线趋势基本一致,但UHPC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柱轴压承载力提升更为明显,并且随着加固层厚度的增加,承载不断提高。本研究分别选取20 mm、30 mm、40 mm厚度的UHPC加固层钢筋混凝土柱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进行承载力比较,加固后的钢筋混凝土柱承载力分别提高了154.6%、192.9%、264.1%。【结论】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为进行承载力试验提供了数据支持,也为工程实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粮食中的锌含量 .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声波在海洋中传播的特性,历来都是水声学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模拟一个典型的楔形海底地形,用三维射线模型计算了声波在该海域传播的方向特性,计算结果指出,在海底倾角较大的海区,声线具有明显的水平折射,这种水平折射的效应,用于声源定位时必须予以修正。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修正水平折射的方法。该结论对于水下目标定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椭圆形活塞声源的应用需要,依据声场辐射理论,计算了椭圆形活塞声源辐射声场的远场指向性函数。利用MATLAB软件对椭圆形活塞声源的远场指向性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得到了其指向性随声源的几何尺寸、频率和定向面的变化规律,对椭圆形活塞声源的应用,以及其他声源辐射声场的指向性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黄土粉体粒度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的粒度分析是研究黄土工程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采用国内先进的WINNER2000激光粒度分析仪,应用于研究与开发黄土颗粒分析工作的实际问题.介绍了黄土粉体粒度测试方法的测试原理及性能特点,以及测量参数的选择.重点分析了测试条件不同对粒度的影响,得出分散介质、超声时间、浓度等是影响粒度测定的最主要因素.将测得的黄土粒度分布与传统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激光粒度仪测量的粒径分布范围较广,采集的数据点比传统方法要密,测量的精度要高于传统方法,因此可以用激光法代替传统方法.通过比较黄土粉体颗粒的激光粒度分析与扫描电镜分析的结果,发现激光粒度分析仪所测定的粒度分布函数同时包含了一些形貌分析信息.利用这些信息为试样进一步作SEM测定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锻造工艺中对RD2车轴晶粒度的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锻后正火工艺作为解决晶粒粗大的手段;实验探讨了正火工艺参数对晶粒度的影响,从而解决了RD2车轴晶粒粗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庞淑平 《松辽学刊》2007,28(4):80-81,85
利用单宁酸催化方法合成了金纳米粒子并利用硫醇进行了表面修饰.透射电镜观察表明,加入单宁酸得到的样品尺寸及形状规则,直径为10nm的金纳米粒子.硫醇进行表面修饰以后样品的光吸收峰宽化.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强脉冲电磁场作用下铝合金凝固组织晶粒尺寸的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模型。用该模型进行的模拟结果和实验数据吻合得较好。研究表明,用这一方法可对脉冲电磁场作用下的凝固组织晶粒尺寸进行预测,为优化实验设计提供了简便实用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Eu(OH)3超微粒样品,将样品在不同温度下于空气中热处理2小时,得到一系列Eu2O3超微粒样品,利用X-ray衍射仪对样品的结构和粒度进行了测试分析,发现Eu2O3超微粒样品相对于大块同类物质发生了“晶格膨胀”.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福建漳浦六鳌海岸沙丘剖面(CD2)粒度特征成因分析,阐明了该剖面沉积具有典型海岸风成砂特点,其粒度参数记录了海岸带风力作用的变化.根据海岸变迁历史分析,并以敏感组分粒级含量变化曲线与国内外具有精确时标的气候曲线进行对比,初步建立了所研究剖面的年代学标尺.在此基础上,采用粒级-标准偏差方法提取敏感粒度组分,作为海岸带风力作用强度变化的替代指标,建立了约300年来福建东南沿海气候环境演变序列.结果显示:1)1690-1790年,冬季风较强,总体呈现缓慢减弱的趋势,气候表现为冷干的特点;2)1790-1900年,冬季风不断减弱,气候表现为暖湿的特征;3)1900-1960年,冬季风快速增强,显示快速增温的气候特点.通过与甘肃万象洞石笋δ^18O曲线振幅和波动特点细节对比,CD2剖面海岸风沙沉积记录的小冰期以来的气候不稳定性更为突出,这或许表明,我国南亚热带季风边缘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一定程度的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Air-Cathode Microbial Fuel Cell,ACMFC)阴极结构中碳基层碳粉粒径对ACMFC产电性能的影响,制备了5种不同碳粉粒径(10 000目、8 000目、6 000目、3 000目和100 nm)的碳基层。实验结果表明,碳粉粒径对ACMFC产电性能的影响较大,其中碳粉粒径为10 000目的碳基层性能最好,最大功率密度约为647.0 mW·m-2(接近于常规ACMFC的最大功率密度),比采用其他四种碳基层的ACMFC的最大功率密度高10%至30%。对碳粉比表面积、碳基层表面形貌的扫描电镜测试和不同粒径下的阴极内阻实验发现,一方面当碳粉粒径过大时,碳粉比表面积较小;另一方面当碳粉粒径过小时,碳粉又易在制备过程中发生团聚,两种情况都不利于氧气的传质,均会导致阴极内阻的增大,最终降低了ACMFC的功率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