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预防保健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疾病的治疗,获得健康知识的需求也愈来愈迫切。医院作为卫生保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肩负着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任务,而且还负有维持健康、预防疾病、减少并发症及促进康复的重任,而完成这一任务的手段是健康教育。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日趋上升,护理问题也较多。做好健康教育,促进疾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姚根莲 《科技信息》2013,(11):464-464,487
工伤保险是针对工业化社会客观存在的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所采取的保障劳动者社会权益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工伤预防、工伤康复和工伤赔付是工伤保险的三大特征,因此,预防功能和康复功能是工伤保险的基本特征。工伤预防是通过事先防范职业伤亡事故及职业病的发生,减少事故隐患,改善和创造有利于职业健康的安全生产环境和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和工作环境中的安全和健康。工伤康复是通过康复技术和服务设施,尽可能恢复和提高工伤职工的肌体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劳动能力,从而促进工伤职工回归社会和重返工作岗位。从工伤预防的职能来说,预防是从源头上控制工伤发生率,减少伤残亡人数,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安全;而工伤康复起到的则是通过帮助工伤职工恢复身体功能和职业劳动能力,帮助工伤职工重整伤后生活或重返工作岗位,重新回归社会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满其忠  苏伟 《科技信息》2010,(23):408-408
高血压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以高血压为主要危险因素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老年患者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老年患者是一个特殊的患者群体,高血压病是老年人中常见的疾病,为了提高其生活质量.更好的服务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对老年人实施有效的健康宣教,积极防治高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在人口老龄化纵深发展过程中,老年人慢性疾病高发频发,康复医疗作为保持或恢复老年人身体机能的有效手段,存在庞大的市场需求。该文采用扎根分析方法研究老年人康复医疗体系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政策制定者、行业专家、老年人的半结构化访谈,从产业层、个体层、社会层三个方面阐述老年人康复医疗体系需求影响理论模型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福建省主动应对老龄化挑战,提升老年健康服务水平,加快推进老年人康复医疗工作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而现代人对健康消费的理念也在不断提升,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涵盖健康制造、健康服务、健康管理等内容的大健康产业已经发展为21世纪引导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大健康产业指的是以维护、改善、促进与管理健康,预防疾病为目标,提供产、学、研产品与相关健康服务的行业总称。文章将从高校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入手,以大健康产业为背景,探讨做好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老年人饮食与健康问题的研究(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3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占到全国总人口的1/4左右.老年人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从膳食营养的角度探讨老年人饮食习惯与高血压疾病的关系,认为:培养老年人科学合理的膳食意识,降低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生率,是促进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姜立英 《科技信息》2014,(1):142-143
我们国家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幸福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使得老年人的问题从原来的"老有所养",转变为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生活幸福指数升高的问题。健康不再指没有疾病或残疾,而是指人们在社会中躯体和心理都处于完好状态。所以,在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我们不仅要让老年人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要了解老年人的身心特点,让老年人保持乐观的情绪,不悲观、不自卑,对自己有信心,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减轻中年人的负担,让中年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共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何松梅 《甘肃科技》2008,24(5):137-138
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产物。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文章通过产前检查教育、卫生、心理、护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指导,使孕妇身心处于最佳状态,顺利度过妊娠期。  相似文献   

9.
中国老年人健康现状与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老年人带有慢性疾病状况、心理健康状况、预期伤残期的状况及死亡谱的研究分析,说明了中国老年人的健康现状.通过对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研究,表明了合理的体育锻炼对老年人的健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太极拳、健康秧歌舞及克服自身重力的力量运动等已成为老年人安全而有效的健康与康复手段,这对中国老年人进行合理体育锻炼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太原科技》2006,(8):F0004-F0004
太原市环境与健康工程技术中心的依托单位是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职能为疾病预防与控制、应急预警与处置、疫情监测与预测、卫生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应用研究与指导和技术管理与服务。可向社会提供疾病预防控制领域各种基本需求和服务。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宜居环境体系的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问题已经变得空前严峻。本文将物联网技术与老年人健康监护系统相结合,针对老年人痴呆和心脑血管疾病,设计出针对老年人的人体传感器网络、定位系统和智能报警系统。传感器将数据实时的传送到健康管理平台和疾病监测专家系统平台。通过这两个平台的支持,联合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最终建立老年人宜居环...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愈来愈注意饮食对自身健康水平的影响。随着营养状况与饮食观念的改变,人们的消费趋势越来越趋向具有合理营养和保健功能的食品。同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和精神压力的加重,人们亦需要保健食品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因而具有调节机体机能、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保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我国老龄化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构建我国健康老龄化的科学评价的方法,旨在结合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特殊性,指导老年人进行正确科学的健康评估,使老年人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有的放失的进行预防,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丰富老年人社会交往活动,从而达到延长我国老年人健康生存期,实现中国社会健康老龄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朱红梅 《广东科技》2014,(18):186-187
区域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主要是对与某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有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总体效果进行评估,绩效评估一般包括运行保障、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传染病预防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评价与干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等。  相似文献   

15.
宫颈癌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系统的全程健康教育,使患者获得有关宫颈癌疾病、术前后饮食、体位与活动,排尿,性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促进术后心理及生理康复.方法:发送宣传材料,专题讲座,讨论,一对一口头教育等教育方法.结果:开展对宫颈癌手术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患者能正确认识自身的疾病,消除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促进疾病康复和减少并发症的目的,进一步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现代科学和实践证明,体育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同时,还可以防病、治病、康复、保健,从而预防现代社会所带来的一些"文明病",具有使人青春常在、延年益寿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齐齐哈尔市老年人健康状况和基础护理需求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选取齐齐哈尔市3个社区和3家养老院的21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该市老年人存在的健康困扰主要为记忆力下降(53.6%)、视力下降(47.8%)、失眠(32.4%)、听力下降(31.9%)。多数老年人对保健指导、饮食、疾病预防等知识有较强烈的需求。结论:针对多数老年人患有慢性病采取积极地防治措施,普及基础护理知识,提高齐齐哈尔市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饮食、用药、运动等方面阐述了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疾病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一定的健康指导,希望能对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借鉴,从而减少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王琦 《科技咨询导报》2010,(26):169-169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浅谈老年期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燕  林梅 《科技资讯》2010,(10):221-221
抑郁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功能性精神疾病之一,老年期抑郁症也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本文主要从发病原因及防护两方面,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家庭预防和护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