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本文合成了标题配合物{NB4〔CUCo(OX)3〕}x(NBu4表示四丁基铵离子,OX表示草酸根离子).用ESR、IR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配合物的变温(77~300K)磁化率,其数值用最小二乘法和自旋哈密顿算符(H=-2JS1·S2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参数J=-56.2cm(-1),表明配合物间存在着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含有Cl-桥联配体的两个新的双核配合物:Cu2(ampy)2Cl4·1/2C2H5OH(ampy=α-氨基吡啶)和Cu2[N,N’bis(ampy)-bzac(H2O)]Cl4·C2H5OH(bzac=苯甲酰丙酮).通过元素分析、IR、ESR和室温磁化率表征,测定了这两个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4~300K),其数值用最小二乘法与从自旋Hamiltonian算符导出的磁化率理论曲线拟合很好;求得了交换积分,对于配合物Cu2(ampy)2Cl4·1/2C2H5OH,J=-4.76Cm-2;对于Cu2[N,N’bis(ampy)-bzac(H2O)]Cl4·C2H5OH,J=-4.72cm-2,表明两个配合物中Cu(Ⅱ)-Cu(Ⅱ)核间有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合成和表征了一种新的三核铜(Ⅲ)配合物:[Cu3(IPHTA)3],IPHTA表示间苯二甲酸根阴离子.测定了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4—300K),并用最小二乘法和从自旋哈密顿算符H=-2J(S1·S2十S1·S3+S2·S3)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积分J=16.80cm-1,表明在一个三角构型的三核体系中,相邻铜离子间存在反铁磁的自旋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4.
合成和表征了3种新型的对苯二甲酸根桥联的双钴(Ⅱ)配合物:[Co2(TPHA)(NO2-phen)4」(CIO4)2·H2O(1),[Co2(TPHA)(tmen)4](CIO4)2(2)和[CO2(TPHA)(tmd)4」(CIO4):(3).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电导和磁性测量等手段推定配合物具有对苯二甲酸根桥联结构,Co(Ⅱ)离子处于畸变的八面体环境.测定了配合物(1)和(2)的变温(4~300K)磁化率,其数值与自旋哈密顿算符h=-2JS1·S2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积分J分别为-2.95cm-1(1)和-1.24cm-1(2),表明双核配合物中金属离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性超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5.
多聚配合物「Cd(β-ala)Cl2」用CdCkl2与β-丙氨酸(β-ala,H3N^_CH2CH2CO^-2)在水溶液反应制得,并用单昌结构分析法测定其结构。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C3H7CdCl2NO2,属正交晶纱,空间群为Pnma(No.62),a=694.4(1),b=796.3(2),c=1293.1(3)pm,V=0.7150(60nm^3,Z=4,mR=272.40,dC=2.530mG  相似文献   

6.
利用液相化学合成技术,成功制备了六种含草酰胺桥的新型异双核配合物Cu(oxap)Ln(phen)2(ClO4)3(Ln:Y,Ce,Pr,Eu,Gd,Yb)。基于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ESR谱及变温磁化率等测试手段对这些异双核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Cu(oxap)Gd(phen)2(ClO4)3的变温磁 (4.2-300K),对由自旋Hamiltonian算符H=-2JS1.S2导出的磁方  相似文献   

7.
合成和表征了两种新的异双核配合物:[Cu(oxen)Ni(tmen)2](C1O4)2(1)和[Cu(oxen)Ni(tmd)2](C1O4)2·H2O(2);oxen表示N,N’-二(2-氨乙基)草酰胺根阴离子;tmen为N,N,N’,N’-四甲基乙二胺;tmd表示1,3-丙二胺.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电导及磁性测量等方法已推定配合物具有草酰胺桥联结构,CU(Ⅱ)和Ni(Ⅱ)的配位环境分别为平面四方及八面体构型.测定了配合物(1)的变温磁化率(4—300K),其数值用最小二乘法和从囱旋哈密顿算符H—-2JS1·S2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参数=-121.6cm-1.文中还用Kahn理论解释了这种反铁磁自旋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锰(Ⅱ)与间苯二甲酸根离子(IPHTA)和4,4’-二甲基-2,2’-联吡啶(Me2bpy)、5-硝基-1,10-邻菲罗啉(NO2-phen)的双核配合物:[Mn2(IPHTA)(Me2bpy)4](ClO4)2(1)和[Mn2(IPHTA)(NO2-phen)4](ClO4)2(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电导、磁性测量推定配合物具有间苯二甲酸根桥联结构,Mn(Ⅱ)离子处于六配位的八面体环境.测定了配合物(1)的变温磁化率(4~300K),其数值与自旋哈密顿算符H=-2JS1·S2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积分J为-8.62cm-1,表明双核配合物中金属离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性超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所合成标题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属正交晶系,P_(cab)空间群。晶胞参数:a=2.464(2),b=2.462(2),c=2.465(1)nm;Z=8。配合物中,中心离子Sc ̄(3+)与6个来自nCS-的氮原子配位,这6个氮位于八面体的6个顶角上,构成配阴离子Sc(Ncs),它以1:3的比例与3个[(C_4H_9)N] ̄+组成离子型晶体。  相似文献   

10.
王冬梅  刘绍文 《河南科学》1996,14(4):367-369
室温下,金属铜粉和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在甲醇溶剂中反应生成铜配合物[Cu(C8H4O2SF3)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X-射线粉末衍射对其进行表征,并经X-射线单晶测试该配合物为单斜晶体,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10.582(1),b=11.169(2),c=8.044(3);β=104.61(2)°;V=916.73;z=2;Dc=1.833g·cm-3;R=0.082,Rw=0.092。铜原子与四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四方平面  相似文献   

11.
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对甲氧基苯甲酸-2,2′-联吡啶铕配合物的晶体,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其结构式为Eu2(P-MOBA)6(bpy)2C2H5OH(P-MOBA:对甲氧基苯甲酸根离子;bpy;2,2′联吡啶),属三斜晶系PT空间群,晶胞参数;a=1482(3)nm,b=1.3901(2)nm,c=1.0948(2)nm;α=103.63(1)^0,β=92.67(2)60,γ=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一个苯并咪唑桥连的双核铜(Ⅱ)配合物,Na3[Cu2(NTA)2bZim]·10H2O(NTA为三乙酸三价负离子,Bzim为苯并咪唑负离子),并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UV/VIS,IR,ESR谱,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它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0426(7)nm,b=1.2074(5)nm,c=1.4680(2)nm,a=73.62(3  相似文献   

13.
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对氯苯甲酸-邻菲罗啉铕配合物的晶体。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其结构式为Eu2(p-ClBA)6(phen02(p-ClBA;对氯苯甲酸,酸根离子;phen:1,10-邻菲罗啉)。属三斜晶系,pi空间群,a=1.0054(2),b=1.1858(3),c=1,4349(7)nm,α=110.52(3),=96.52(3),γ=101.95(2)^-0,V=1.53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14种新的固态稀土元素配合物(除Ce、Pm、Lu外),它们是用稀土的硝酸盐与1,4-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1,4苯二酮(简写为H2L)在乙醇-水溶液中于pH=5.8~6.0条件下反应制得的。配合物的分子式为RE2L3·nH2O(RE=La,Nd,n=8.RE=Pr,Sm,n=6.RE=Eu,Gd,Tb,Dy,Ho,Er,Tm,Yb,Sc,Y,n=5)。用化学分析,元素分析,紫外,红外,质子核磁共振,热分析和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研究。根据以上研究,认为配合物具有双核结构。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一个新的不对称的双核铜(Ⅱ)配合物,〔Cu2(C2O4)phen(图1)〕,phen表示1,10-菲咯啉.经元素分析,红外,电子光谱,ESR等方法已推定配合物具有草酸根桥结构和Cu(Ⅱ)的配位环境为四方构型.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已测,其数值已用最小二乘法和与Bleaney-Bowers方程拟合,求得交换积分J=-420.2cm-1,表明铜(Ⅱ)离子间有强的反铁磁自旋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用离子选择电极电位法研究了镉和铜与人白蛋白(HSA)的配合平衡。证实镉与HSA形成了单核配合物Cd·HSA和Cd·HSA2,其稳定性积β11=5.7×104,β12=105×1010;铜与HSA仅形成CU·HSA,其稳定常数K=1.6×109,校正了平衡渗析法的测定值(K=1.5×1016)  相似文献   

17.
杨瑞娜  李彩云 《河南科学》1996,14(3):251-255
在配体存在下,通过金属铜粉和过氧化苯甲酰的氧化加成反应合成了双核铜配合物[Cu(C6H5COO)2(C5H6N2)]2·,以元素分析、电导、热重-差热分析、红外光谱、磁性及粉末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经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分子式为C46H48N4O10Cu2,Mr=943.93,a=10.806(1)kb=11.169(3),C=11.729(2)A,α=71.99(2),β=89.38(1),γ=81.37(1)°,V=1330.1A3,Dc=1.172g/cm3,R=0.04329,Rw=0.04860,F(000)=490,μ=8.5cm-1,Z=1,两个铜原子的配位环境相同,由羧酸根的四个氧原子和2-氨基吡啶的氮原子形成五配位的四方锥多面体。  相似文献   

18.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烷基芳基不对称亚砜R1-C6H4-SO-R2(R1=CH3,C(CH3)3;R2=C2H5,C4H9,C6H13,CH2CH(C2H5)C4H9),并且以之为配体(L)和硝酸铀酰反应,制备了一系列硝酸铀酰配合物UO2L2(NO3)2,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并测定了配合物[UO2(TBSO)2(NO3)2]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9.
合成和表征了两种含草酰胺桥的新型异双核配合物[Cu(oxap)Fe(tmen)2]SO4(a)和[Cu(oxap)Fe(Ph2_phen)2]SO4(b).其中,tmen和Ph2_phen分别代表N,N,N′,N′-四甲基乙二胺和4,7-二苯基1,10-邻菲罗啉;oxap代表N,N′-双(2-氨丙基)草酰胺根阴离子.测定了配合物(a)的变温磁化率(4~300K)并用最小二乘法和从自旋哈密顿算符(H∧=-2JS1∧·S2∧-DSz1∧2)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参数J=-58.62cm-1,表明Cu(Ⅱ)_Fe(Ⅱ)双核配合物中金属离子间有中等强度的反铁磁超交换作用.研究了配合物的生物活性,发现两个双核配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合成出的三茂基稀土化合物(用Cp3Ln表示)和2-氨基-5-(对甲氧基苯基)-1,3, 4-噻二唑(用 LH表示),在无水无氧条件下采用 Schlenk技术,以 Cp3Ln和 LH(混合比1:2)反应, 合成了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 CpLnL2(Cp=η5- C5H5; Ln= Yb, Tm, Er).这些配合物均经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和质谱表征.从有关数据推测出可能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