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饮用水安全是城市的生命线。建设饮用水水质安全管理预警系统是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关键环节。本文概述了饮用水水质安全管理预警系统建设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在银川市水源地水质本底数据的建立;构建饮用水水质安全管理预警系统的工作流程以及该系统的特点。系统最大限度的调配各个单位内外部的资源,为饮用水水质管理的安全化、信息化发挥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本地区饮用水水质进行监控,确保水质安全,为可能的突发水质事件制定应急技术支持预案;自动预警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水质污柒指标,为处理措施的制订提供依据;实现水质数据的长期有效的积累,为今后水质方面科研工作提供便利,同时为供水企业和政府提供决策依据。最后介绍了该系统在银川市水质监测部门试运行期间,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摘要:污染不仅使有限的淡水资源更加匮乏,饮用水安全保障形式严峻。本研究成果综合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测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用分析技术和通信技术,开发相应的应急技术方法,结合现有供水系统,形成单元控制技术、集成工艺技术并进行生产性实验,构建形成应对突发性水质恶化的应急处理方案,形成了以《南通市自来水公司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导则》(简称《导则》)为代表的水厂快速净化等突发污染事故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对有效提高供水企业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对保障区域供水安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三维仿真系统是将虚拟仿真、航空航天遥感、现代高新测绘、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等技术相结合,利用基础测绘数据生成的三维模型,再利用卫星影像、航空影像和实地数字照片作为真实的纹理贴图,非常真实地展现出城市现状和未来规划。该课题针对重庆山地城市地形地貌复杂、高层建筑密集等特点,开展城市三维建模规范、地上地下三维一体化集成、海量三维数据存储和快速显示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尤其是在针对山地城市规划管理特点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技术解决方案,成果在示范应用过程中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城市供水的用户涉及到各行各业,遍及到千家万户,供水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与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供水系统的水厂和管网一旦发生自燃或人为事故,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将会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和停水,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因此,如何保证供水系统安全运行和发挥出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直是供水行业和科研人员追求和研究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3,(23):22-23
随着我国农村供水工程的不断扩大,使得众多农村受益,提高农村供水安全性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推行农村饮水监测、保证供水安全、提高管理水平已提到日程。针对我国农村供水工程以小型水厂为主,集中式与分散式供水共存,农村水厂资金短缺、管理人员匮乏的现状,开展易于在农村各类供水方式推广‘应用的水质检验适宜技术和设备开发与水源性疾病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项目为2004年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项目(0421000300),在研究中充实了复杂系统水资源动力学特征分析的理论体系和复杂系统水资源配置的理论与方法;丰富了水文水资源要素预测的预测模型;构建了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提出了水资源配置优化模型与模拟模型的有机耦合技术,建立了基于优化模型和模拟模型耦合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系统,并应用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受水区水资源合理配置;详细介绍了典型城市(郑州市)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的编制;探讨了多水源供水的水价格体系;研制了南水北调工程河南段水资源优化利用与管理决策软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0,(22):51-51
据统计,我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通过跨地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解决城市用水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现代调水工程水力控制理论是一门新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调水工程中水流机械运动的规律、仿真及控制。该项目的目的就是初步构建这一新学科的理论体系,并开发一系列水力控制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水务一体化管理对信息整合共享,有效支撑基础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本文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水务综合管理的需求,基于“一张图”汇聚了水利、供水、排水、水文、气象等相关部门的多源异构信息,设计了支撑城市防汛保安、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整治及专项应用等多目标任务的水务综合信息平台框架。目前成果已在上海市部分区县水务部门得到应用实践,提高了综合服务水平,降低了建设和运维成本。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所承受的压力不断加大,在同样的气候背景下,发生在城市的气象灾害损失要比郊区大。城市气象灾害主要有以下几种。1.干旱缺水:因长期无降水或少降水造成的干旱,使城市水源短缺,从而造成城市供水紧张。目前全国400个城市中有300个缺水,因供水不足,仅工业产值一项每年损失就达1200多亿元。北京也是严重缺水的城市,因此节约用水已是当务之急。2.城市热岛效应:现代城市高楼林立,黑色路面的道路纵横,植被减少,因此使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和大气反射回近地层的热量集聚增加。再加上工业生产、民用燃料、机动车排放的二…  相似文献   

10.
北大港水库是天津的重要水源地之一,其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城市供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水库作为天然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的生境也需要保持良好的水质。本文结合水库的分库规划及多功能运行需求,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利用物模数模等多种手段,研究探讨了不同设计及运行参数的条件下水库分库后的调度方案及水质变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的发展,遥感技术在地质领域中的应用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地质遥感已广泛应用于构造地质研究、矿产勘查预测、环境地质监测、城市地质条件评价及国土整治等各个领域,但由于缺乏标准化,造成技术普及率不高、应用效果不明显、成本巨大等,使遥感技术在地质探矿领域中始终处于边缘地带。但是,通过莫桑比克某矿进行的优选与评估项目,充分体现了技术标准化应用会使遥感技术在地质探矿领域有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12.
“城乡统筹供水区域管网水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是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水中心”)承担的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研究开发项目(2013-K6-7)。 针对城乡统筹一体化供水后接管的乡镇管网材质差、内壁锈蚀严重导致管网水质恶化,以及水厂供水距离变长带来的管网末梢消毒剂不足导致细菌再生长等问题,研究提出两项关键技术:多相流智能化管道冲洗技术和基于管网模型的多级加氯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液压综合实验测控系统为例,介绍了通讯协议,讲述了采用计算机和PLC控制实验系统中的编程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现代城市水务系统水循环规律和定量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分层次评价水资源开发程度、水源构成和城市供用水水效率、效益以及污水处理回用的数量关系模型和经济技术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城市水务系统运行效率和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管理提供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15.
作者基于课题研究背景的分析,从致灾因子及城市保障、评价指标设计原则、评价指标设计框架三个方面对安全保障型城市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述了安全保障型城市评价系统的基本功能,并对实现系统基本功能基于的示范环境要求做了框架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有农村集中式供水水厂约43万个,绝大部分的水厂规模甚小,基本没有进行水质检验,供水水质的安全性缺乏保证,且无供水水质与水源性疾病监测,准确性差、漏报率高,报告传递、统计、成图、显示等技术落后。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7,(4):48-48
“北京城市北环水系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03AA601010)课题将特大型城市中心区河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与再生水回用于城市河流景观用水有机结合,以河湖系统为整体,以强化处理为技术手段,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通过自然环境各组成因子间的互动关系,实现了城市水环境生态机制的恢复和重建,建立了满足城市景观用水的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方法、城市河湖水体水质改善技术方法、城市中心区湖泊水体生态修复技术方法、城市河湖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方法及水质水量联合调度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数字生命的本质和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数字生命是用计算机媒介来创造的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自然生命特征或行为的人工系统。数字生命研究是指那些以计算机为媒介,以计算机程序为生命个体的人工生命研究。数字生命遵循着遗传和进化的规律,从而为深入考察生物的进化现象和复杂生命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实验手段。数字生命研究为我们深入探讨生命的本质提供了新的思路。这种研究可以为自然生命生长发育和进化规律的研究提供计算机模型和网络支持环境。利用这种研究方法,探索人类生殖、遗传、进化的机制,有助于人类的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研究和实施,进而有助于解决物种爆炸、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9.
北京是世界上少有的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大都市。市民喝的三分之二的自于地下水。数十年的超采致使北京处于一个2650平方公里的地下水大漏斗上,赫然列入地面下沉城市之一。为此,北京拟计划在2014年“长江水”进京后加大回灌地下水力度。  相似文献   

20.
英语口语计算机考试系统采用先进的B/S/S的J2EE电子商务架构和C/S相结合的开发模式设计实现。文章首先介绍了系统的设计背景及新颖的口语考试模式,接着阐述了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最后介绍了系统的技术特征和实施的意义。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英语口语考试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