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南文化近年来颇受重视和关注.就闽南文化研究而言,其研究的目的性在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闽南文化的定义是:在闽南地区产生、发展、变化并对外传播的一种主流文化.五代时期为闽南文化的形成期.闽南文化的研究方法应博采广取,多学科结合,同时,要注意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漳州师院学报》2017,(4):64-68
闽南语是闽南与台湾海峡两岸同胞主要的共同语言。在民间,台湾歌谣与闽南歌谣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闽台闽南语歌谣内容丰富,情趣盎然,有着相当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两岸地方历史和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闽台文化交流的宝贵财富。闽台民间闽南语歌谣的发展传播、历史折射与文化传承反映两岸文化的同源性和不可割裂性。  相似文献   

3.
《漳州师院学报》2017,(4):52-57
金门民俗与闽南戏曲联系极为密切。金门民俗喜庆、丰富的活动氛围,为闽南戏曲营造了良好的传播环境。闽南戏曲依托金门民俗活动,通过交流演出、文本传播、新媒体传播、技艺传承与二度创作等各种途径,得以广泛传播。闽南戏曲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充实和深化了金门民俗文化。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推动的合力作用。娱人又娱神的闽南戏曲活动,符合金门民俗节庆文化"乐"的主要特征,也体现了酬谢神灵、崇尚团圆、歌颂真善美、摒弃假丑恶的民俗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漳州师院学报》2017,(4):58-63
闽南童谣是以闽南地方方言进行创作,并以儿童为传播主体进行传唱的儿童歌谣,在闽南地区广为流传,具有浓郁的闽南地方文化特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漳州民间童谣的起源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鲜明、生动活泼的闽南语童谣值得我们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5.
何池 《漳州师院学报》2002,16(4):64-67,83
唐朝陈元光将军奉命领军平乱,建置漳州,并在民族融合、传播技术、兴办学校、发展经济、倡导文化等方面殚心竭力,颇有业绩,对闽南文化有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6.
《漳州师院学报》2019,(2):38-41
保生大帝信仰是闽南民众中时代传承、传播久远的民俗事象。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看,一个族群必定有自己的文化认同标识,这是区别"我们"与"他者"的重要分界。吴真人的事迹、神迹均与闽南有着密切的无可取代的关系,并具备了成为共同文化认同的诸方面条件,至迟到明清时期便成为闽南族群的认同标识,成为两岸民众情感联系的纽带。  相似文献   

7.
龙岩文化是闽南文化的一部分,闽南文化是龙岩文化的母体文化,龙岩文化与闽南文化具有历史的同源性、同构性和同质性,其历史渊源的传承关系与血亲关系不可分割.历史上,客家文化与闽南文化在相冲撞的过程中,龙岩文化成为闽南文化与客家文化亲密接触的历史金桥,龙岩文化为两大民系文化大融合做出了贡献.如今,客观地认同龙岩文化回归闽南母体文化,具有较大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闽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大格局中显露闽南人民审美意识和该地人文特点的地方文化,它包含着闽南人民的民情风俗、宗教信仰、用语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等等,其内涵传承了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精华。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因素,闽南文化由闽南移民传入台湾,在台湾与当地文化景观融为一体,成为台湾人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后来台湾历史出现了局本占据五十年和国民党据台的特殊性,但闽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部分,在台湾的传播与影响从未间断。(一)闽南文化台湾乡土文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突出了台湾乡土文学防反帝反殖民…  相似文献   

9.
海峡两岸闽南语同根同源,具有一脉相承的人文关系.考析两岸闽南谚语可见:闽南谚语是两岸闽南人生产生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许多经典谚语是相同的.它们语源相通,谚语中都保留了不少古汉语的词句和用法.但是,两岸历史争地域的延伸和隔阻,有的谚语也出现了字面和语意上的差异,有的谚语也各具特色.比较两岸闽南谚语的异同,有利于谚语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有利于两岸文化的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10.
闽南民间音乐是闽南地区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动体现,在文化学、民俗学以及美学上有着重要的价值.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极具鲜明特色的棱面.闽南民间音乐是中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探析闽南音乐文化中的民间音乐特色对保护传承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漳州师院学报》2019,(1):48-54
目的探索闽南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并通过激光加工技术来实现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制造。方法采用SWOT分析法对激光加工技术应用闽南文化创意产品进行解析,并提出了闽南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的方法--寻找闽南文化创意设计课题、闽南文化原型的收集与分析、闽南文化的元素的提取与形意再现。结论通过一个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作业来验证上述以激光加工为研究对象的闽南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方法是有效可行的,也为产品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选取闽南谚语、俗语,编制成个体自我意识闽南文化特点调查问卷.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探讨个体自我意识闽南文化特点六因子模型,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六因子模型结构.结果表明:个体自我意识闽南文化特点可分为外求和内修两个一阶因子,六个二阶因子:需求,修养,务实,冒险,主动,信念.因子结构模型的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闽南语童谣是以口头传承的形式流传于闽南语方言区的一种民间歌谣,其内在蕴含的地方知识构成了闽南文化的重要内容。将闽南语童谣融入幼儿教育,是适应教育环境现代化开展闽南传统文化校园传承的创新实践。闽南语童谣源于闽南人的传统育儿实践,其题材与类型多种多样,具有文学性、趣味性、知识性和娱乐性的文化特色,对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具有重要价值。将闽南语童谣融入幼儿认知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展开,同时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形成教育合力,推动这一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旅游资源丰富、闽南文化浓郁的厦、泉、漳地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是这一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与海峡对岸的台湾实现产业互补并扩大合作,发挥旅游文化对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预示着厦、金经济文化交流后的闽、台文化交流及闽、台旅游合作区的发展前景。因此,要逐渐由强调资源的原生性向强调文化的价值性过渡,综合评价和有效开发闽南文化资源,在突出“海峡旅游”主题的同时彰显两岸同根同源的旅游文化内涵,以此壮大区域旅游的实力,提升国内市场占有率,最终促成大闽南文化圈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漳州师院学报》2019,(3):32-34
闽南传统建筑门窗装饰是我国南方窗有特色的门窗装饰形式。除本身所具备的实用功能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闽南各阶层的文化观念和审美需求,这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雕刻精美,寓意吉祥的装饰图案,也从一个侧面展现闽南地区深厚的传统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6.
关于闽南地区高校传承闽南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作为闽南地区的地方高校,在传承闽南文化的过程中即可融合闽南地域特色,丰富拓展教学资源,又可吸取闽南文化精髓,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校园精神,构建闽南文化研究平台,服务海峡两岸经济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漳州师院学报》2020,(1):133-136
文化育人是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医德教育资源。充分运用闽南文化中的典范人物、历史典故、岁时节俗、家训家礼和医神信仰等元素,在医学院校构建"一二三四"多元文化育人体系,可以扎实有效推进医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漳州平和榜眼府,因武榜眼黄国梁传奇的一生而名闻闽南地区甚至名扬台湾及东南亚地区.黄国梁的民间传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闽南人美好精神品质的反映,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闽南文化精神.从民间所流传的黄国梁一系列动人的故事中,可见闽南人崇佛敬神、忠君爱民的传统民俗和重乡崇祖、爱拼敢赢、勤劳善良的优良品质.解读武榜眼黄国梁的民间传说,从中可窥见闽南文化精神的特质.  相似文献   

19.
陈宇 《漳州师院学报》2010,24(3):138-141
文献研究表明:闽南民间体育在其发展过程中,继承了闽越文化传统,在拍胸舞等民间体育活动中仍可看出蛇崇拜的遗存.同时受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中原歌舞、习俗和养生娱乐活动成为闽南民间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唐宋之后的经济和交通地位的日益重要,域外文明特别是宗教文化队闽南民间体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闽南——闽西区域旅游中“知青文化游”的人文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南与闽西具有发展区域旅游的可行性,两地间的知青化资源可以与自然旅游资源整合,形成有恒久魅力和发展张力的化旅游地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