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炭疽病为什么可怕碳疽热是一种由炭疽热杆菌引发的传染病。同狂犬病一样,这种病能使人和动物都被感染。炭疽热杆菌能形成孢子结构,细菌可以在孢囊的保护下不受光、热和杀毒剂的影响,在自然界中长期存活。炭疽热杆菌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在皮毛制品中可生存90年。该病主要发生于牛、羊、骆驼、羚羊等动物,  相似文献   

2.
了解炭疽热     
何为炭疽热 炭疽热,学名"炭疽",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发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古已有之,历史上曾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易感人群主要是那些有机会接触因炭疽热致死的动物尸体及其制品的人.对炭疽最为敏感的是食草动物,其次才是人.人类感染炭疽热的概率很低,只有万分之一.炭疽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皮肤黏膜感染、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人类感染炭疽病菌的潜伏期为12小时到12天,一般为3天.  相似文献   

3.
台军方目前已研制成主要生物战剂的病毒,包括吸入型炭疽热、肺鼠疫、免热病肺部病变、蓖麻毒素、刚果克里米亚出血热病毒、拉萨热病毒、天花病毒、肉毒杆菌及眼镜蛇神经毒等。  相似文献   

4.
<正>一般来讲,病毒有特定的宿主,植物病毒很少能在动物细胞中存活,细菌病毒也无法生活在动物和植物,但最近发现一种常见绿藻病毒竟然可以感染人和动物,并能导致人类大脑功能下降情况。研究发现,绿藻病毒导致人类认知功能降低,可能与称为海马区的大脑区域的基因表达的改变有关。绿藻病毒(ATCV-1)属成员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淡水中,感染特定的单细胞、真核、无  相似文献   

5.
<正>有少数动物被吃掉后还能存活下来,但在2012年,英国伍尔弗汉普顿大学的马克·奥榭及同事在东南亚的东帝汶进行调查时,在一块石头下意外发现:一条钩盲蛇从一只黑眶蟾蜍的后部爬了出来。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被蟾蜍吃下去的猎物还能存活,也是第一次发现钩盲蛇这种体型较大的猎物经过蟾蜍的消化道后居然还能安然无恙。奥榭说,"一种有肺的脊椎动物能存活下  相似文献   

6.
矿棉是一种防火、防腐的高效绝热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及建筑绝热、防火及吸声领域.在工业上,它的制品通常有矿棉板、矿棉管壳、矿棉缝毡、矿棉保温带、矿棉异型制品(如,汽车排气消声器等)以及矿棉喷涂制品.在建筑上,它的制品主要有矿棉板、矿棉吸声板以及矿棉喷涂制品.  相似文献   

7.
随着利用动物源性组织、细胞及体液制备的生物制品逐渐增多,使用的人群不断扩大,加之动物源性产品原材料质量控制未引起足够重视,生产工艺又基本没有经过严格的病毒去除/灭活效果验证,使得目前动物源性病毒感染人类的风险性极高,潜在医源性感染问题变的日益突出。其中动物组织来源制品由于动物本身健康检疫状况差,不同动物携带的病毒外源因子复杂多变,可控性因素尚不确定,对人体的潜在危害性较之经过系统鉴定和严格控制的其他制品的风险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1999,(15):34-35
一、主要技术内容 橡胶等行业恶性肿瘤高发,热胶烟尘中含有N-亚硝基化合物等是主要致癌因素.该项目研制成功了INR1滤材,与普通纱布口罩结合(在普通纱布口罩中间夹一层INR1滤材构成简易功能口罩),可降低人体内N-亚硝基化合物等的含量,总平均降低率为52.3%,炼胶工人平均降低率为77.9%,硫化工人平均降低率为32.9%.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06,(19):16-17
花生是中国人喜欢的传统食品。花生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比肉、蛋还高。所以有人把花生叫做“素中之荤”或称“植物肉”。花生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被古人称之“长生果”,民谚道:“常吃花生能养生”。多年来,对于花生及花生制品的营养问题,很多国内外的专家都在潜心研究。对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试验,食用橄榄油可降低25%,食用花生油及花生制品可降低21%。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营养科学系pennykris-Etherton博士通过最新的临床试验,总结出花生制品、花生油对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能发挥有效作用。在penny kris-Etherton…  相似文献   

10.
裸鳃来目软体动物,是蜗牛的无壳亲戚,以身体绚烂的色彩而闻名,有"最艳丽的动物"之美誉.这些小海生动物通常只有2~6厘米长,分布于全球各地,从最深最暗的大洋底部到温暖的浅水区都能存活.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动物如猫、狗、鼠等小动物的四胶受伤后,本能地会不断用舌舔伤口,从而使伤口得以自愈,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动物的唾液中含有能愈合伤口的特殊物质。这一动物的本能现象使科学家们受到一些重要启发。早在1962年,美国的柯亨博士等人在小鼠颌腺中发现一种新的活性成分,可促使新生小鼠开睑、长牙。随后,他们将这一活性成分加入培养的皮肤表皮  相似文献   

12.
<正>益生菌与我们人类的健康长寿息息相关,数千年来人们一直食用益生菌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喝酸奶,买益生菌片,吃发酵食品……那些咽下去的各种菌,到底有效果吗?1.什么是益生菌益生菌是一类通过改善宿主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平衡而发挥作用的活性微生物,能够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的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2001年,世界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对益生菌作了如下定义:通过摄取适当的量、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能发挥有效作用的活菌。人体、动物体内细菌或真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  相似文献   

13.
黑芝麻:增加细胞免疫,抵抗辐射 中医理论认为,黑色入肾,"肾主骨升髓通于脑",各种辐射危害主要影响人体大脑和骨髓,使人免疫系统受损.多吃补肾食品可增强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能有效保护人体健康. 西红柿:减少皮肤辐射损伤,并可以祛斑美白 科学调查发现,经常食用番茄及番茄制品的人,受辐射损伤较轻,由辐射所引起的死亡率也较低.实验证明,辐射后的皮肤中,番茄红素含量减少31%~46%,其他成分含量几乎不变.番茄红素通过猝灭侵入人体的自由基,在肌肤表层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有效阻止外界紫外线、辐射对肌肤的伤害,并可促进血液中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结合,使肌肤充满弹性,娇媚动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番茄红素还有祛斑、祛色素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实验动物无论对阐明发病机制还是对基于机制的新药研发和评价都不可缺少。但任何实验动物都不可能与人完全一样。因此,从动物实验结果外推到人的可信度(临床预见性)在某种程度上要取决于实验动物与人的相似度,即“类人性”。资料显示,在啮齿类动物实验有效的药物最终仅有5%左右能用于临床,主要原因在于啮齿类动物与人在遗传,生理生化及代谢等方面差异都很大。而非人灵长类由于其与人类遗传和生理上的高度相似性,是人类健康与疾病研究的理想,甚至是不可替代的模型动物。  相似文献   

15.
谁有资格按下创造人工人的按钮?这不仅关涉到人工人是否有资格获得道德主体身份,也关涉到人类赋予人工人某些目的或需求是否道德。事关道德主体,托伦斯和布赖森主张伦理身份的有机体观点,机器人本质上是人工物,不可能成为道德主体。彼德森针锋相对地反驳,人工人完全有资格成为道德主体,尤其是人工人i。人类为具有道德主体身份的人工人设计基础欲望和生存目的,沃克认为这是新型的奴隶制,彼德森则认为并不存在奴役。意欲辩明创造人工人是否合乎道德,首先要分析人工人具有道德主体身份的可能性,然后厘定人工人奴役与否的核心要件——自主性。最后,人工人有尊严存活于未来世界的图景将被清晰揭示:设计人工人i的行为应该被禁止,因为设计与尊重其自主性不能兼容;金属橡胶机器人获得道德主体身份的可能性,皆依赖于其心灵觉醒;对机器人而言,其存活于世的尊严注定摇摆于被设计与另寻之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00,(4):54-55
一、主要技术内容 我国每年维生素C(以下简称Vc)需求量达3万吨左右,其中用在饲料工业中达2万吨左右,因Vc在大多数动物体内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食物中摄取.它能促进胆固醇和脂肪的充分利用,保护Vc及不饱和脂肪醇,防止其氧化变质,可有效地预防疾病和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同时对坏血病有预防作用. Vc化学稳定性差,易被氧化,特别是对O2、水份、光线、微量元素、碱及受热均表现敏感而失去活性.即使在饲料加工前加入十倍需求量的Vc,经加工贮存一段时间,动物摄取有效Vc量甚微.  相似文献   

17.
<正>黑芝麻——增加细胞免疫,抵抗辐射。中医理论认为,黑色入肾,"肾主骨升髓通于脑",各种辐射危害主要影响人体大脑和骨髓,使人免疫系统受损。多吃补肾食品可增强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能有效保护人体健康。西红柿——减少皮肤辐射损伤。科学调查发现,长期经常食用番茄及番茄制品的人,受辐射损伤较轻,由辐射所引起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人们一般认为,繁殖力强的动物如蚕蛾、麻雀是强性动物,动物的阳具,如牛鞭、海狗肾、犀牛角能益肾通阳,刺激性欲,更有人把梅花鹿、牛的阳具割下来,风干后高价出售.其实这类所谓壮阳药对增强性欲的作用是极为有限的.即使是被现代医学临床使用证明有效的性病,如育享宾、士的年等,虽能增强性欲,延长性交时间,对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但也有较大的副作用,对中枢神经有一定程度的损害.最近,有研究人员发现,许多常用药,尤其是安眠镇静药、抗高血压药以及许多神经介质药物,都能抑制性欲,甚至导致性功能障碍,而一般人对此并不知道.  相似文献   

19.
生物武器     
摘要 本文基于美国“911事件”后国际社会对生物恐怖威胁的关注,围绕生物武器和生物战剂的概念、类型、特点、对人类社会的威胁以及如何进行预防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我国政府对生物武器的严正立场。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遗传工程已被用于研制新型生物武器。生物武器一旦投入使用,其杀伤和毁灭效能将远远超过现有的各种武器。它不仅可以被冲突中的军队使用,也可以被恐怖主义组织或极端组织所利用。生物武器不仅仅针对人,它还可以针对植物或牲畜,以损害一个国家的经济潜力并间接地损害一个国家的民众。生物武器能破坏社会稳定,使民众陷入恐慌,从而扰乱国家的正常秩序,大大削弱对方的战斗力,破坏和瓦解其战争潜力。所谓生物武器(旧称细菌武器),是指以生物战剂杀伤有生力量和毁坏植物的武器,包括装有生物战剂的炮弹、航空炸弹、火箭弹、导弹弹头和航空布洒器、喷雾器等。而生物战剂(旧称细菌战剂),则是指用以杀伤人、畜和破坏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统称,它是构成生物武器杀伤威力的决定性因素。生物战剂中的致病微生物是有生命的物质,一旦进入机体,即能大量繁殖,其代谢产物能破坏机体的正常功能,导致发病或死亡。毒素是细菌或真菌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有毒蛋白质,没有生命,很小量即能引起人、畜中毒或死亡。生物活性物质是正常机体自身产生的调节生理和心理功能的物质,如过量或比例失调,即能使人的生理、心理或行为失常。按照生物战剂的性质划分,可以分为细菌类,如鼠疫杆菌、炭疽杆菌、霍乱弧菌、布氏杆菌等;病毒类,如黄热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天花病毒和马尔堡病毒等;立克次体类,如Q热立克次体、流行性斑疹性伤寒立克次体等;衣原体类,如鸟疫衣原体;毒素类,如肉毒杆菌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等;真菌类,如球孢子菌、组织包浆菌等。按照生物战剂对人、畜危害作用的大小来划分,可以分为致死性战剂和失能性战剂两大类。致死性战剂造成人或牲畜病死的概率很高,通常可以达到50%以上,有些高达90%以上,如炭疽杆菌、肉毒杆菌毒素等。失能性战剂是指对人畜造成危害,使其暂时失掉战斗力的生物战剂。这类战剂也会致人死亡,但病死率不到10%,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和布氏杆菌就属于这一类。按病毒有无传染性划分,可划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战剂两大类。传染性战剂的传播速度很快,会对流行区域内的居民构成很大的威胁,如鼠疫杆菌、天花病毒等。非传染性战剂只对染毒者起作用而不会传染给他人,肉毒杆菌毒素就属于非传染性战剂。概括起来,生物武器具有以下特点:1.杀伤力强。生物武器与化学武器同属于非常规武器,但生物武器比化学武器杀伤力更大。化学武器是通过载体(导弹、飞机、炮弹等)播散毒药,人体接触或吸入这些毒药后,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生理功能紊乱,严重者会致命,但化学毒剂自身不能复制。而生物武器传播的则是各种致命的微生物,它们侵入人体后,以几何级数繁殖。因此,生物武器远比化学武器可怕。2.作用范围广。在核、化学、生物武器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中,生物武器的单位重量的面积效应最大。据世界卫生组织测算,在1架战略轰炸机对毫无防护的人群所进行的袭击中,飞机所载核、化学、生物武器的杀伤面积分别是:1枚百万吨梯恩梯当量级核武器为300平方公里,15吨神经性毒剂为60平方公里,10吨生物战剂则高达数千平方公里。3.具有潜伏性。由于病毒或细菌难以发现,生物武器的伤害并不是马上就显现的,它可能会在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以后发作,从而使被攻击者停止战斗行动。4.造价低廉。相对其他传统武器与非常规武器,生物武器造成同等伤害所需要的成本最低。以1969年为例,当时每平方公里内导致50%死亡率的成本分别为:传统武器2000美元;核武器800美元;化学武器600美元;生物武器1美元。因此,有人将生物武器形容为“穷国的原子弹”、“富国的省钱武器”。5.易于生产。与常规武器和核武器不同的是,生物武器可以在任何地方研制和生产,农场、医学研究机构,甚至在家里都可以进行。联合国在波斯湾战争后对伊拉克进行了多次武器检查,便在6个民用场所发现了生物武器。6.传播途径多。生物武器可以通过气溶胶、牲畜、植物、信件等释放传播。只要把100公斤的炭疽芽孢通过飞机、航弹、老鼠携带等方式释放散播在一个大城市,300万市民就会感染毙命。7.危害时间长。生物战剂一旦释放后,可在该地区存活数十年。例如炭疽芽孢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可数十年不死,即使已经死亡多年的朽尸,也可成为传染源。其孢子可以在土壤中存活40年之久,并且极难根除。生物武器给对方造成危害的程度,与对方的防护能力密切相关。一个国家要应对“生物恐怖”,首先要有大量的疫苗储备,配以充足的药物和手段,以对付一系列突发事件。其次,要完善生物武器防御体系,建立完整快捷的预防、报告、检测、治疗系统。如:收集、分析生物技术新进展和生物武器的研究动向,研究防护对策;在军队和居民中普及生物武器知识,进行防护训练;建立、健全监测系统,测量大气中微生物的数量,做到早期发现和报警;加强各级卫生防疫机构的建设,提高对微生物检验的能力,增加防疫药械的储备,等等。为防止遭受生物武器攻击地区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可以采取封锁,医学观察与留验,隔离与治疗,免疫接种与药物预防,消毒、杀虫与灭鼠等措施。生物武器由于其巨大的杀伤力,和核武器、化学武器一样属于非常规武器,其开发与使用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与严格控制。1972年4月10日,《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得以签署,并宣布于1975年正式执行。然而,由于这一公约中仍留有“允许少量生产防御物质”的内容,给某些蓄意研究各种新型生物武器的国家留下了“合法”的借口。截止目前为止,拥有生物武器的国家有17个,一些恐怖组织也逐步掌握了生物武器技术。中国曾饱受生物武器之害,一贯反对使用生物武器,是《日内瓦议定书》的缔约国,并于1984年11月15日加入《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中国支持该公约的宗旨和目标,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包括生物武器在内的一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中国政府在不同场合多次郑重声明:中国从未,将来也不会生产和拥有这类武器。  相似文献   

20.
生殖器官发生的许多皮肤损害,会让人以为患上了性病而恐慌不已,其实很大一部分并不属于性病,现将这些容易与性病相混淆的疾病介绍如下。过敏性疾病:服用药物后过敏,可引起龟头包皮发生药疹;药物或食物过敏还能引起包皮严重水肿。外伤性疾病:昆虫的叮咬,也可引起生殖器部位的红肿和水疱。非性病性感染:生殖器下段的腐物寄生各种细菌时,可引起急性女阴溃疡;性交2~3天后,由于包皮垢杆菌感染,也可引起糜烂性包皮龟头炎。癌前期疾病和恶性肿瘤:生殖器部位发生的白斑、肥厚红斑,尤其是表现角化粗糙、脱屑、疣状增殖和顽固性溃疡者,可能是癌变前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