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通过对含甲氰菊酯农药的模拟水样进行混凝活性炭吸附处理,分别考察了混凝剂种类、投加量、pH等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以及木质粉末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时间、pH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水样作常规混凝处理时,氯化铁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混凝剂,当氯化铁的投加量为20mg/L,pH为8时,甲氰菊酯去除率可达59.4%。对水样做活性炭吸附处理时,适宜pH范围为6~9,木质粉末活性炭最佳投加量为40mg/L,最佳吸附时间为70min,在最优吸附条件下,甲氰菊酯去除率可达81.6%。在最优混凝吸附条件下,氯化铁混凝协同木质粉末活性炭吸附去除甲氰菊酯的去除率均大于90%,对水中甲氰菊酯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油田钻井废水的物化组合处理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化学混凝-膜分离、化学混凝-活性碳吸附组合工艺处理油田钻井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4种混凝剂混凝对比试验,确定最佳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铁(PFC)。在pH=8.1,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质量分数0.5%)投加量w(PAM)为10mL·L-1,PFC(质量分数10%)投加量w(KC-87)为10mL·L-1的条件下,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达95.3%。混凝出水经膜分离深度处理后,没有达到排放要求。混凝出水经活性炭深度处理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在选取的4种活性炭中,KC-87粉末状果壳活性炭的吸附效果最好,在吸附时间为1h、投加量w(KC-87)为3g·L-1的条件下,可使混凝出水中COD的去除率达75.3%。经PFC化学混凝和KC-87活性炭吸附组合工艺处理后,废水COD总去除率达到97.4%,其他污染物也得到了明显的去除,使得最终出水达到了国家废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水平。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浸出油厂废水处理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混凝沉淀-气浮-生化和混凝沉淀-生化-吸附两条路线的对比,得出了较满意的处理路线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强化混凝去除水中天然有机物(NOM)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强化混凝去除水中天然有机物(NOM)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综述了几种基于活性炭吸附、高锰酸盐氧化、臭氧氧化的强化混凝工艺去除NOM的特点和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天津市政地表源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磁性离子交换树脂(MIEX)对市政地表源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规律.确定了不同季节天津市政源水的MIEX工艺操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混凝工艺相比MIEX与混凝联用处理不同季节天津市政源水,UV254和CODMn去除率分别提高40%,和19%,以上.同时对MIEX树脂吸附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证明MIEX树脂具有良好的脱附再生性能,Freundlich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比较好地描述吸附过程,吸附过程放热,低温有利于吸附进行.  相似文献   

6.
以氯化铁和无水碳酸钠为原料 ,加入稳定剂W ,采用共聚工艺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碱化度 (B)和不同P Fe摩尔比的高浓度稳定的聚合氯化铁 (PolyferricChloride ,简称PFC)混凝剂 .采用微电泳测定技术研究了PFC等的水解沉淀物电动特性 ;通过烧杯实验 ,研究了PFC混凝效果和pH值对混凝除浊效果的影响 ;并与氯化铁、工业聚合硫酸铁 (PFS)进行了比较 ;通过电泳实验 ,测量了不同投药量时凝聚颗粒的Zeta电位 ,探讨了PFC的混凝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 :PFC水解聚合产物的电动特性与碱化度 (B)及W Fe摩尔比的变化密切相关 .与氯化铁和工业PFS相比 ,PFC具有较宽的pH值适用范围和较好的混凝效果 ;PFC是通过电中和、吸附架桥和沉淀网捕作用起混凝作用的 ,其中电荷中和及吸附架桥起主要作用 .三种作用的综合能力越强 ,其混凝效果就越好  相似文献   

7.
水合氧化锰混凝效能与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锰酸盐和硫代硫酸钠制备水合氧化锰(MnO),研究其电荷特性、界面特征及结构形貌,考察其混凝效能,并探讨其混凝机理.结果表明,MnO粒子在纯水体系中的pHPZC值为1.8,具有丰富的表面羟基,比表面积为131.59 m2/g,具有极强的吸附作用和化学吸附活性及易于发挥吸附架桥作用的结构形貌.MnO混凝效能良好,对沉淀后水浊度及TOC的去除率分别为77.94%和49.15%.MnO助滤效果显著,较低投量(4 mg.L-1)下,可使过滤后水浊度降至0.01NTU以下.其混凝除浊和除有机物的主要机制为吸附架桥及进而形成的网捕卷扫作用.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的混凝吸附对微生物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的处理效果,利用普通混凝剂、电厂粉煤灰和颗粒活性炭(GAC)对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进行混凝沉降试验和静态吸附试验。经混凝沉淀、吸附后的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接种微生物菌种进行微生物降解试验。混凝剂明矾和Al2(SO4)3对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的浊度和悬浮物可有效去除,但COD去除率较低,色度去除率极低;电厂粉煤灰对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的浊度、色度、COD去除率很低,电厂粉煤灰与明矾或Al2(SO4)3共用使用可明显提高对浊度、COD的去除率,且混凝沉降速度明显提高,絮凝物紧密稳定。经混凝吸附处理的生物质气化洗焦废水,微生物降解速度和降解率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根据钻井废水的污染特征和目前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酸化中和—混凝—活性炭吸附”三步处理的方法,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酸化中和阶段,可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去除80%以上,CODCr去除50%;混凝后CODCr去除率达到75%;最后,采用活性炭吸附进行深度处理,可使CODCr值下降为200 mg/L以下,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主要研究了用混凝--吸附法处理餐饮污水的工艺,并对其几个影响因素做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砂加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混凝沉淀高效处理高悬浮物矿井水。但对于原水水化学特征对石英砂加载混凝沉淀效果的影响则很少有系统的研究,影响机制也不清晰。为此,选用石英砂加载混凝处理高悬浮矿井水为研究对象,分析矿井水pH、Ca2+、溶解性总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 TDS)和乳化油含量对石英砂加载混凝处理高悬浮物矿井水效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矿井水过低和过高的pH均不利于加载混凝沉淀处理的效率,pH为9.00时,混凝沉淀速率和效率最高。Ca2+含量的增多和乳化油含量的降低能促进加载混凝沉淀效率的提升。而TDS含量的高低和水化学类型的差异并不是影响加载混凝沉淀处理高悬浮物矿井水的效率和沉降速率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认知砂加载混凝处理工艺,提升其处理效率,实现中国煤矿矿井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波凝固治疗上下消化道息肉的疗效.方法:经消化内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明确诊断,上下消化道息肉353例共391枚患者,行内镜下微波凝固治疗术.结果:0.5~1.5cm共374枚息肉,治疗后经复查一次性治愈率达100%,2.0~3.0cm大息肉经2~3次治疗后全部治愈.并且对大息肉癌前病变经微波凝固治疗后效果较好,1~3年后复查无一例复发.结论:对较小广基、亚蒂扁平多发性息肉不易被圈套者尤为适宜,微波凝固气化效果甚好,优于高频电凝刀及激光等方法.  相似文献   

13.
 脓毒症是急危重症领域棘手的难题,心脏是脓毒症发病过程中最易受累的器官,心功能损伤及凝血功能紊乱是严重脓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导致病毒性脓毒症,也常伴有凝血功能紊乱及心功能损伤。介绍了脓毒症心功能损伤的中医病机认识及西医学病理生理学进程,分析了凝血功能紊乱在脓毒症心功能损伤形成中的意义。通过对中西医治疗手段的论述,可知中医药在感染性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方面有着一定优势,能一定程度上补充西医治疗的不足,但仍需进一步系统研究阐明中医药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化学生物絮凝-悬浮填料床组合工艺中试装置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生物絮凝工艺是在同一个反应器内充分发挥化学混凝和生物絮凝作用的污水处理新工艺,悬浮填料床工艺对氨氮的去除具有特殊功能,本文介绍了化学生物絮凝-悬浮填料床组合工艺中试研究装置的设计思路及建设情况,并建立了平行的化学混凝工艺,可以进行化学生物絮凝工艺和化学混凝工艺的比较研究,对该中试装置的工艺流程、各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和设计上的一些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5.
Enhanced coagulation is one of the major methods to control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DBPs) in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Coagulation pH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enhanced coagulation. Recently, many studies focus on the coagulation effects and mechanisms, and few researchers studied the properties of flocs formed under different coagulation pH. Two inorganic polymer coagulants, polyferric silicate sulphate (PFSS) and polyferric sulphate (PFS), were used in Yellow River water treatment. The infl...  相似文献   

16.
根据海州矿排水坑矿井水的水质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和技术比较确定了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工艺流程主要由混凝、沉淀、过滤、电渗析和消毒等处理单元组成,并对重点处理单元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在混凝阶段通过烧杯搅拌实验确定了最佳混凝剂、混凝剂的最佳投量和最佳pH值。在电渗析阶段采用电压—电流法确定了极限电流,以避免极化沉淀的产生。研究结果表明,经各单元处理的矿井水既可满足矿区生产用水的需求,也可达到生活饮用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18.
为解决强化混凝法原位修复黑臭水体中易形成的二次污染和底泥负荷问题,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新型碳素纤维(carbon fiber,CF)生态草填料协同曝气技术对强化混凝处理后的黑臭水体的净化效果。试验原水采自某流动性差的小型封闭黑臭水体,经高锰酸钾强化聚合氯化铝混凝沉淀处理后的出水作为试验用水,分别研究了空白处理、单独曝气处理、单独CF生态草修复和CF生态草协同曝气处理后水体中的浊度、氨氮、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和UV254(ultraviolet absorption)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CF生态草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吸附性和生物亲和性,10 d后即可形成成熟较厚的活性生物膜。CF生态草协同曝气技术修复黑臭水体的效果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处理方式,水体中的浊度、氨氮、COD和UV254的最高去除率分别达到95. 37%、80. 78%、77. 27%和77. 50%。可见CF生态草与强化混凝技术联用修复黑臭水体,可解决混凝沉淀技术易产生的二次污染和底泥负荷问题;强化混凝、曝气和CF草生态修复三种技术相组合的新型黑臭水体修复工艺,在黑臭水体的整治和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高悬浮物矿井水高效快速处理是解决西部六省区煤炭资源化合理利用的关键。关于原水中悬浮物特征对石英砂加载混凝沉淀效果的影响则很少有系统的研究,影响机制也不清晰。为此,选用石英砂加载混凝处理陕西小保当煤矿典型高悬浮矿井水为研究对象,分析矿井水中悬浮物的粒径、煤岩比和初始负荷大小对石英砂加载混凝处理高悬浮物矿井水效率的影响。矿井水中悬浮物的粒径、煤岩比和初始负荷大小对石英砂加载混凝处理高悬浮物矿井水效率和沉降速度的影响明显。通常,混凝沉淀的去除效率和沉降速度随矿井水中悬浮物的粒径而显著升高,但当悬浮物的粒径过低(小于0.075 mm)后,沉降速率和去除效率明显降低。矿井水悬浮物的初始负荷过高(高于10 000 NTU)和过低(低于500 NTU)都会降低混凝去除效率和沉降速度。矿井水悬浮物中煤粉质量含量越高,砂加载混凝处理效率越低。该结果为有效提升砂加载混凝工艺的运行成效,缓解中国西部矿区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同时对中国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和矿区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