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井下发生安全事故后,及时准确获得井下人员的位置非常重要。采用ZigBee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CC2431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实现地面控制中心对下井人员实时定位、信息采集及身份识别,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对被困人员的搜救,大大加强了矿工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
煤矿企业作为事故多发地带,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以及难以控制性导致一旦发生事故则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现行之有效的《煤炭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以及《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为矿工生命健康提供了保护,但对于前期立法过程中矿工意志的表达和体现程度均未做过多规定,相关法律法规的实质内容对于矿工的保障也较为欠缺。文章以矿工参与煤矿立法为研究对象,主要以文献分析、案例引入、国外借鉴等方法进行论述,就如何加强矿工在煤矿立法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做出分析,分别从制度完善、矿工自身和煤矿工会等多个层次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对矿工在煤矿立法中的参与度与有效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矿工生命、家庭幸福、企业发展、政府形象和社会稳定.本文在列举安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煤矿事故多发的原因,提出了煤矿要从根本上实现安全生产,应从加强治理整顿、加大安全责任追究和惩治力度,同时政府加强安全监管、推进煤矿法制建设,控制煤矿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全方位的预防和控制矿工的不安全行为。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了煤矿工作资源对矿工心理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并且深入分析企业的安全氛围水平和矿工自身的安全心理资本在影响机理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了煤矿工作资源对矿工心理安全行为影响关系的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法对该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工作资源能够分别通过心理社会安全氛围和安全心理资本的完全中介作用正向影响矿工的心理安全行为;并且工作资源可以通过心理社会安全氛围和安全心理资本的链式中介作用正向影响心理安全行为。以上研究证实了煤矿工作资源、企业心理社会安全氛围和矿工安全心理资本在提升矿工安全行为中的有效性。因此,煤矿企业应该加强对矿工心理安全的重视,向矿工提供丰富的工作资源,改善组织安全氛围,开发矿工安全心理资本,进而提升矿工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5.
刘志斌 《科技信息》2012,(8):113-114
近年来,我国煤矿发生多起矿难,矿工安全急需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从信息化出发,加强安全技术能力,也是我国煤矿实现安全的必由之路。煤矿安全信息技术应是集分析、预防、监控、应急全方位、一体化的系统工程。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普遍使用的煤矿救援系统的分析,找出了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再结合在现实中矿井安全的实际需求,以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为例,对今后的煤矿安全信息系统的发展进行了浅析,希望能对从事该行业的人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煤矿事故致因与煤矿安全文化之间的关系,本文在分析煤矿事故致因的基础上,进行了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对煤炭安全生产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煤炭企业良好的安全文化有利于提高矿工的安全素质,保障了煤炭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7.
管志国 《科技信息》2013,(4):432-432
瓦斯灾害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危害,是威胁矿工生命的"第一杀手"。据统计,建国以来全国煤矿共发生24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死亡3840人,其中瓦斯事故21起,死亡3437人,分别占87.5%和89.5%。瓦斯灾害这个心腹大患不除,煤矿安全和矿工生命就没有保障。本文通过对钻孔抽放技术的可行性分析,给煤矿瓦斯防治提出了预防和治理办法。  相似文献   

8.
瓦斯,这个长在矿井下的毒瘤,它吞噬了多少矿工的生命——成为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危害,是威胁矿工生命的“第一杀手”。迄今为止,煤矿瓦斯治理尚未取得明显成效,重特大瓦斯事故时有发生,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瓦斯灾害这个心腹大患不除,煤矿安全和矿工生命就没有保障。继续打好煤矿瓦斯治理攻坚战时不我待。  相似文献   

9.
2005年3月19日山西朔州细水煤矿瓦斯爆炸,69名矿工遇难2005年3月9日山西交城煤矿瓦斯爆炸,28名矿工遇难2005年2月14日辽宁孙家湾煤矿瓦斯爆炸,214名矿工遇难2004年11月28日陕西陈家山煤矿瓦斯爆炸,166名矿工遇难2004年10月河南大平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148名矿工遇难2004年7月19日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芦子沟煤矿发生局部瓦斯爆炸事故,10人遇难2004年7月14日湖南湘潭县谭家山镇双扶煤矿发生瓦斯事故,10人遇难2004年6月河北邯郸鸿达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12名矿工遇难2004年5月18日山西省吕梁地区交口县双池镇获蔡家沟煤矿发生爆炸事故,33人遇难2004年3月29日湖南省涟源市斗笠山煤业公司香花台工区发生瓦斯爆炸,12人遇难2004年3月1日山西省介休市金山坡煤矿发生瓦斯爆炸,28人遇难2004年2月山西灵石煤矿发生爆炸事故,29名矿工遇难2004年2月23日黑龙江省鸡西市梨树区鸡西煤业公司百兴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37人遇难2003年1月江西丰城建新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48名矿工遇难2006年6月黑龙江鸡西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24人死亡……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本刊记者报道5月8日上午11时,记者从湖南煤监局副局长许冬生处获悉,因透水事故而被困的攸县黄丰桥老虎冲煤矿井下的6名矿工,已有4名获救,另外2名矿工也还活着,已与地面人员对了话。约2小时后,这2名矿工也被成功解救出来。至此,经过29小时的艰苦抢救,6名被困矿工全部生还。5月7日上午8时,攸县黄丰桥老虎冲煤矿6名矿工进入井下作业,其中4人在井下第2斜井水平面上工作,另两人在井下第二斜井的另一水平面上工作。8时35分,第一斜井与第二斜井之间发生透水事故,6名矿工被困井下。接到报警后,黄丰桥派出所全体干警会同黄丰桥政府及当地安监站…  相似文献   

11.
煤矿安全一直国家和人民关注的对象。为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高危岗位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干预策略的系统力学结构方程模型(SEM-SD),并采用Vensim仿真软件进一步探索安全氛围、示范性规范和安全监管等3个干预策略与习惯性违章行为影响因素的关系,深层次研究了干预策略对高危岗位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策略实施过程中,高危岗位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水平与不安全心理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作业环境水平、安全认知水平、安全能力水平均保持上升趋势;干预策略实施初期,作业环境水平高于安全能力水平,安全能力水平高于安全认知水平;干预策略实施后期,安全认知水平高于安全能力水平,安全能力水平高于作业环境水平。基于此,本文给出通过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鼓励示范性规范行为、加大安全监管力度能够有效控制高危岗位矿工习惯性违章行为发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速公路安全事故频发的现状, 为有效地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建立健全高速公路管理机制, 对高速公路安全系统进行评价。通过对安全系统内各指标进行同、反、异三方面分析, 运用集对论确定联系度, 提出集对评价分析方法;基于高速公路安全体系实际情况, 建立惩罚-激励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与集对理论结合, 通过计算联系度, 确定了高速公路安全系统集对变权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呼集高速公路安全系统进行实例评价。结果表明, 综合评价方法计算简便, 评价结果客观科学, 对公路系统安全评定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学校意外伤害事故防范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伤害事故特别是重大伤害事故的频频发生,校园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学校意外伤害事故防范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即根据青少年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和完善有关青少年安全保护的相关制度和措施,确定各学段安全教育目标,形成教育递进层次;建立健全学校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和安全救护体系,减少突发事件对学生造成的危害,维护学生的生命安全,将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和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14.
煤炭行业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在建筑工程中具有点多、面广、随机等特点,同时也是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简要概述了临时用电安全管理的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流动性大,一旦下井后就无法确定矿工作业所处的位置,当矿井发生瓦斯爆炸、火灾等事故时,给救灾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基于矿井人员定位考勤系统,对井下人员所处位置进行实时跟踪定位.以最大程度地争取搜救时间,减少损失,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丁时宝 《应用科技》2003,30(12):40-42
根据工程桩质量检测报告和对实际施工过程的调查,对工程桩质量事故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础加固处理方案,并通过合理的基础加固设计,保证了结构安全可靠,也降低了事故处理的费用.  相似文献   

17.
对汽车安全气囊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安全气囊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了传感器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技术和单片机控制技术,实现安全气囊及时准确触发,提高了安全气囊系统的可靠性,保证汽车在发生正向、侧面的剧烈碰撞时乘员不受到伤害,将来更完美的汽车碰撞安全系统应具有更好的交通事故识别能力。安全气囊系统应在各种品牌、型号的汽车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杨仁波 《山西科技》2013,(6):143-144
近年来,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基于实践经验的积累,充分肯定了支护措施对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作用,并以井下运输巷道和采场的支护措施为例,分析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好的支护措施,以期对我国井下作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矿工作业意外差错心理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量煤矿安全事故心理原因的调研资料,结合具体事故案例,对矿工生产作业中容易导致意外差错的心理因素的产生原因、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运用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探讨了意外差错发生的心理机制,认为意外差错的本质是作业者感官信息输入、大脑信息加工及指令输出差误。最后提出了意外差错的预防对策,为防止煤矿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安全心理管理方面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