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蔬菜废弃物固体发酵生产饲料蛋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平板点种刺激圈及混合菌种发酵试验,确定高山娃娃菜废弃物发酵的最佳菌种组合及其最佳接种量和接种比例;通过固体发酵试验,确定了发酵培养基的最佳氮源、无机盐以及添加量;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采用绿色木霉+白地霉+产朊假丝酵母为发酵菌种,加入1%的尿素、1.5%的硫酸铵、0.2%硫酸镁、0.4%的磷酸氢二钾和0.4%的过磷酸钙,采用不灭菌固体发酵工艺,并按接种10%,比例为1:2:2,蔬菜废弃物和麸皮(比例为85:15),在1L的三角瓶中投放量100g,温度27℃下发酵96h,产物蛋白质含量高达15.97%,提高了75%,营养成分平衡后,易作为饲料.  相似文献   

2.
苹果渣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菌种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自制的半导体激光辐射器对果酒酵母(Cider utilis)、康宁木霉(Trichoderma reesi)两菌种进行诱变,选育出了适合苹果渣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更优突变株,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两菌种的协同关系,获得了最佳接种混合比:4:1。通过对比实验的测定分析,选育菌种的发酵产物中粗蛋白和真蛋白的含量比原菌种提高了12.60%和17.69%,证实了选育方法的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3.
利用对黑曲霉、白地霉、热带假丝酵母、产朊假丝酵母及添加纤维素酶混合发酵啤酒糟生产饲料蛋白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原料配比为 m(啤酒糟 )∶ m(麸皮 )∶ m(豆粕 )=80∶ 15∶ 10,原料含水量为 60%,其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 30℃ ,pH为 6.0,接种量为 2%,培养时间 3 d. 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发酵产物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达 41.52%.  相似文献   

4.
对里氏木霉和酵母菌混合发酵秸杆提高其粗蛋白含量的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发酵最优工艺条件 :以尿素作为氮源 ,里氏木霉接种 2 4 h后接种假丝酵母 ,接种量比例为 1∶ 4 (酵母∶里氏木霉 ) ,于 p H3.0 ,30℃下培养 4 d。粗蛋白含量可达 30 .5 5 % ,粗纤维转化率可达 33.5 %。  相似文献   

5.
对瑞氏木霉HA-1、产朊假丝酵母CICC 1807和北京棒杆菌HA-3C混合发酵甘薯渣生产富含赖氨酸的菌体蛋白进行了研究.单因素考察结果表明,基质组成、碳源和氮源对发酵产物中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具有重要影响.正交实验优化后的培养基中,薯渣与麸皮比例为5:5(w:w),糖蜜添加量5%,豆饼浸粉添加量3%.进一步对固态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最优条件为种子液中霉菌、酵母菌和北京棒杆菌的最优体积比为2:1:2,总接种量15%(v:w),基质含水量为70%,薯渣发酵后粗蛋白含量达到16.8%,赖氨酸含量为1.32%.  相似文献   

6.
采用阶段处理和多菌种固态发酵玉米秸秆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采用阶段处理和多菌种固态发酵玉米秸杆,提高玉米秸杆的饲料营养价值。方法 利用氨化法和白腐真菌Lx对玉米秸秆进行前处理,将康宁木霉和选育出的高活性黑曲霉Sy,瘤胃细菌X4,酵母Y2,接种于前处理过的玉米秸杆上进行多菌种共发酵。由正交试验得出最适培养条件。结果 在发酵温度30℃,pH5,发酵9d后,粗蛋白含量达24.61%,粗纤维降解率为48.37%。结论 该法为利用玉米秸杆生产蛋白饲料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混菌种发酵苹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榨汁后的新鲜苹果为研究对象,以根霉、啤酒酵母、白地霉和产朊假丝酵母为发酵菌种,研究了单菌种发酵果渣、不同组合的混菌种发酵果渣发酵后产物的蛋白质含量变化,并对比了不灭菌和灭菌发酵工艺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发酵生产蛋白饲料中培养基原料配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以玉米秸秆粉和麦麸为主要原料,通过康氏木霉和酿酒酵母两株菌混合发酵生产了富含单细胞蛋白质的饲料,对加水比、物料比、氮源添加量等因素进行研究,通过正交实验方法,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粉与麸皮1:1混合,3.5%(NH4)2SO4,原料:水为1:4pH5.5,接种量10%,30℃,培养周期5d。发酵终产物粗蛋白含量20.05%,比发酵前提高了60.4%;粗纤维含量为11.01%,降低了61.96%。  相似文献   

9.
以农作物副产品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解纤维素性能优良的绿色木霉(13001)及高产蛋白质的产朊假丝酵母(1769)为发酵生产菌株共同处理,生产蛋白质含量较高,富含多种矿物元素的单细胞蛋白产品。探讨了玉米秸秆预处理方法、绿色木霉接种工艺、纤维素降解工艺、不同氮源对玉米秸秆发酵糖化的影响,以及单细胞蛋白发酵工艺,通过对比试验确定了玉米秸秆最佳的预处理方法为粉碎后加入氨水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接种6%绿色木霉(13001)产酶效率最高、添加15%纤维素酶曲水解24h纤维素水解最完全、加入氯化铵作为氮源发酵糖化效果最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单细胞蛋白发酵的最适工艺条件为加入3倍水,温度控制在29~31℃,起始pH控制在5.5左右,发酵时间48h左右。  相似文献   

10.
固态发酵鸡粪生产蛋白饲料用菌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4株霉菌和6株酵母菌中筛选出了适合固态发酵鸡粪生产蛋白饲料用菌种米曲霉As3.951和白地霉As2.616两菌株;其接种方式为同时接入培养料,接种量为10%(米曲霉2%,白地霉8%);所得产品的粗蛋白含量达到20.70%,真蛋白含量达到19.74%,提高73.16%,粗纤维降低幅度为79.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