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不同氮源对北冬虫夏草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硝酸钾、蛋白胨、黄豆粉、硫酸铵、尿素5种不同氮源对北冬虫夏草的菌球数量、干重,菌丝生长状况及子实体的鲜重和干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液体培养的菌球最多的是蛋白胨,其次是黄豆粉.最差是硝酸钾;固体斜面培养基从菌丝长势来看最好是蛋白胨,最差的是硝酸钾。北冬虫夏草最佳的氮源是黄豆粉。  相似文献   

2.
云芝菌丝体生长的营养需求及液体发酵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云芝菌丝体体液体培养表明,葡萄糖,土豆粉是适宜的碳源,蛋白胨,花生饼粉和黄豆粉是适宜的氮源。采用正交设计考察了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及其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3.
以短裙竹荪Dictyphora duplicata的三个菌株Z_1,DO_2,Z_4为材料,试验了以葡萄糖、蔗糖为碳源,蛋白质为氮源的母种培养基,对竹荪菌丝生长势、菌落直径和菌丝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蔗糖各10g混合使用优于葡萄糖、蔗糖各20g单独使用;蛋白胨用量超过2g/L时,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三种替代冬虫夏草发酵菌粉的应用价值,对虫草头孢菌粉、蝙蝠蛾拟青霉菌粉及虫草被孢菌粉的主要活性成分和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蝙蝠蛾拟青霉菌粉总蛋白和粗纤维含量最高,虫草被孢菌粉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虫草头孢菌粉胞苷含量最高,3个发酵菌粉中均未检出虫草素和肌苷;虫草被孢菌粉多糖中葡萄糖含量明显低于其他菌粉,虫草头孢菌粉多糖分子量最高,虫草被孢菌粉和蝙蝠蛾拟青霉菌粉多糖的分子量差异不大.与文献报道的天然冬虫夏草的活性成分和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发现三种替代冬虫夏草发酵菌粉在腺苷、胞苷含量上均高于天然冬虫夏草.这些结果揭示三种替代冬虫夏草发酵菌粉在功效上有差异,并且三种菌粉在某些功效上要高于天然冬虫夏草.  相似文献   

5.
开展了不同碳源种类和浓度、不同氮源种类和浓度以及不同pH值对北冬虫夏草菌丝体生长量影响的单因素试验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最终确定了北冬虫夏草最适菌丝液体培养基的配方如下:最佳碳源是白糖(适宜的质量浓度为23 g/L),氮源以蛋白胨最合适(适宜的质量浓度为7 g/L),最佳pH值为7,2 g磷酸二氢钾,1 g硫酸镁,1 000 mL水。  相似文献   

6.
北冬虫夏草菌丝对不同碳氮源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北冬虫夏草在不同的碳源、氮源、碳氮比以及pH条件下进行了菌丝生长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测试的碳源中生长最适的是可溶性淀粉;氮源中是酵母粉;碳氮比是30:1;pH 4.5~9.0菌丝均可生长,但以pH 7.0~7.5生长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9-1、9-2、16-1 3菌株,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很好,产生红色菌落. 它们都利用乳糖、D-半乳糖、L-( )阿拉伯糖、鼠李糖、葡萄糖、蔗糖、D-山梨醇,生长良好并产生红色色素;在硫酸铵、L-赖氨酸、尿素、酪蛋白水解物、DL-天门冬酰胺、胰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得好并产生红色色素,而在硝酸铵、硝酸钠为氮源的培养基上则生长差和产生粉红色色素;Na^ 、K^ 、PO3^-4、Ca^2 、Mg^2 等元素对这3菌株的生长和产生红色色素有一些影响;白色光有促进生长和红色色素的产生,绿色光和黄色光对生长和红色色素产生则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青岛近海养殖场废水样品中筛选到一株具有硝化与反硝化双重功能的细菌,命名为YZC.菌株YZC兼性厌氧,革兰氏阳性,杆状;菌落干燥、圆形隆起、边缘锯齿状,在不同培养基上菌落颜色有所变化.该菌能以硝酸钠为氮源在好氧条件下进行反硝化作用;能以乙酸钠和硫酸铵分别为碳源和氮源进行硝化作用;该菌能以乙酰铵为唯一碳源和氮源而生长,并能利用多种糖和其他碳源.我们还测定了该菌的最适pH值和其生长盐浓度,以及其水解淀粉和明胶的能力,因此,YZC菌株对自然水体,尤其是废水的生物脱氮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短柄樱桃干腐病的病源,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分离法分离纯化了病原菌,依据柯赫法则、形态特征及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r DNA-ITS)序列对其进行了鉴定,同时检测了其部分生物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引起短柄樱桃干腐病的病原菌为金黄壳囊孢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KR260904);该病菌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p H为9,最佳光照条件为12 h黑暗/12 h光照,最适温度为25℃;在供试的10种碳、氮源中,乳糖和蛋白胨利于该菌落的生长,葡萄糖和酵母有利于其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0.
杏鲍菇菌丝营养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平板培养法研究了杏鲍菇菌丝的营养生理特性.结果表明:果糖、麦芽糖和葡萄糖等简单糖类是杏鲍菇菌丝生长的适宜碳源,最适碳源是果糖,对多糖、有机酸和甘露醇的利用较差;酵母粉、牛肉膏、玉米浆、蛋白胨和豆饼粉等有机氮源是杏鲍菇菌丝生长的适宜氮源,最适氮源为酵母粉,对尿素、铵盐和和硝酸盐利用较差,不能利用亚硝酸盐;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可以促进菌丝生长,但添加硫酸锌菌丝不能生长.  相似文献   

11.
陈聪  李今煜  关雄 《武夷科学》2005,21(1):7-12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苏云金杆菌WB7菌株的培养基配方进行了摇瓶优化筛选。建立了产孢量与五种原料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各试验因子的单因素效应和互作效应。试验所得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玉米淀粉3.3%,黄豆饼粉4%,酵母粉0.725%,蛋白胨0.4%,鱼粉1.05%。  相似文献   

12.
替考拉宁是采用放线菌发酵生产的一种重要抗生素,发酵培养基中有机氮源的选择对替考拉宁的产量有较大影响,比较了培养基中分别添加豆饼粉、酵母粉及蛋白胨对替考拉宁发酵单位的影响,结果表明,2%酵母粉的效果最优,其效价比等量豆饼粉提高16%,比等量蛋白胨提高20%.  相似文献   

13.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的碳、氮源对灰色链霉菌产链霉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发酵培养基中4种主要组分即复合碳源(葡萄糖和玉米淀粉混合物)、黄豆饼粉、硫酸铵、磷酸氢二钾的用量配比进行优化筛选。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中碳、氮源及主要无机盐的用量对发酵液中链霉素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4种因素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复合碳源浓度,其次是K2HPO4浓度,再次是氮源即黄豆饼粉和硫酸铵的浓度。优化得到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黄豆饼粉2%、复合碳源4%(葡萄糖与玉米淀粉质量比为5:1)、硫酸铵0.6%、K2HPO4 0.05%、MgSO4•7H2O 0.075%、NaCl 0.2%、CaCO3 0.7%,pH7.8。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豆类期货市场的的套期保值的绩效,选取了豆粕、大豆和豆油三种商品期货作为研究对象,利用OLS、ECM和ECM-BGARCH模型分别估计豆粕、大豆和豆油的最优套期保值比例,通过构建套期保值绩效指标来评价套期保值效果.实证表明,利用豆油期货来套期保值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但豆粕较差;比较3种方法所估计出的最优套期保值比例的套保效果,发现ECMBGARCH模型用于估计套期保值比例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4种植物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特征和营养学特性。玉米蛋白粉、大豆粉、棉籽蛋白粉、花生饼粉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61.60%,38.18%,51.49%,43.15%。大豆粉氨基酸组成比较均衡;棉籽蛋白粉、花生饼粉中多种必需氨基酸组成与大豆蛋白接近,但蛋氨酸含量较低;玉米蛋白粉富含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等支链氨基酸,但其中赖氨酸、色氨酸含量明显低于其他3种植物蛋白。建议根据蛋白资源的氨基酸特色组成,合理搭配互补,以提高谷物蛋白质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6.
红曲霉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莫纳可林K(MK)和红曲色素(MPs)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次级代谢产物。为同时在红曲米固态发酵产物中获得一定量的MK和MPs,实验在大米基质基础上,分别添加豆粕、豆渣两种辅料,对红曲霉MPs-7进行固态发酵培养,分析两种代谢产物产量,并对辅料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在发酵基质中添加两种辅料均促进了MK的产生,但同时抑制了MPs的产生。豆粕添加量为质量分数15%时,发酵产物MK产量最高,但几乎无MPs产生;豆渣添加量为质量分数15%时,提高MK产量的同时也保证了一定的MPs产量,且成本比豆粕低,更适合作为辅料添加到红曲霉固态发酵基质中。研究表明:基质含氮量会影响红曲霉固态发酵过程中菌丝体量的积累,从而影响次级代谢产物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以黄豆、黑豆、绿豆、豌豆、花生和脱脂奶粉为原料,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为发酵剂,经发酵制成的一种新型保健固体酸奶.通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确定该产品的最佳生产配方为:豆乳:牛奶=4:6,蔗糖添加量为6%,发酵剂接种量为6%,发酵温度为42℃.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柱状田头菇生物学特点及栽培特性.结果表明,柱状田头菇适宜在玉米粉蛋白胨培养基中生长;在pH7的环境中生长最理想;在以甘露糖为碳源或以谷氨酰胺为氮源的培养基中生长最好;选用0.1kg/L葡萄糖或0.001kg/L蛋白胨最有利于菌丝的生长;采用棉子壳麦麸黄豆粉培养料栽培,可提高子实体生物学效率;采用麦麸硫酸铵液体菌种栽培,可促进菌丝的生长,提早原基分化,能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子实体,而且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无机氮源NH4Cl和不同有机氮源对重组枯草芽孢杆菌24/pMX45核黄素发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H4Cl作为基础氮源对菌体生长和核黄素合成均有抑制作用.采用不同有机氮源进行核黄素发酵,以酵母粉为氮源时发酵单位最高,而蛋白胨为氮源时核黄素发酵单位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