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资讯     
《科技智囊》2006,(10):92-92
国际资讯·国际大事快讯1.8月22日,韩国首颗军民两用通信卫星——“木槿花-5号”由美国洛杉矶海上发射公司发射升空。2.9月3日,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4国的有关方面签署协议,计划最迟于明年年初开通一条经图们江口到日本的海陆联运定期航线。  相似文献   

2.
正伊核协议(正式名称为"联合全面行动计划")是2015年7月14日伊朗与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德国共同签署的国际协议。根据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2018年5月8日,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实施"极限施压"政策,全面制裁伊朗。拜登政府上台后,于2021年4月6日在维也纳启动重返伊核协议的谈判,通过欧盟作为中间人,迄今同伊朗已进行过六轮间接谈判。谈判气氛一度相当乐观,伊方代表数次表示成功"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3.
<正>11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伊朗,分别与伊朗总统鲁哈尼和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举行会晤。谈及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普京表示,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是一份积极的协议,有助于国际和平与稳定,国际原子能机构是唯一有权确认伊朗是否遵守该协议的机构。他说,俄罗斯反对任何改变这一多边协议的单边行动。某些国家不承认这一多边协议的行为不可接受。他强调,俄罗斯反对将伊核问题与包括国防在内的其他事务相联系。  相似文献   

4.
土耳其最近连续“冒犯”美国。一是埃尔巴坎总理不顾美国的反对,于8月10—12日对伊朗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问,其间与伊朗签署了价值230亿美元的天然气协议。协议规定,将在伊朗大不里士至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之间修建一条长达1400公里的天然气管道,伊朗将从1999年开始通过该管道向土耳其出口天然气,直到2020年为止。此外,埃尔巴坎还建议召开由土耳其、伊朗、叙利亚和伊拉克共同参加的四方会议,讨论四国交界地区的库尔德人问题。二是9月初美国为  相似文献   

5.
肖斌  刘聪 《世界知识》2023,(23):42-44
在2023年10月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提出了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明确提出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会同各方搭建以铁路、公路运输为支撑的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  相似文献   

6.
<正>近来,伊朗与俄罗斯关系骤然升温,成为国际政治的一大热点话题。2022年7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德黑兰,是乌克兰危机以来普京第二次出国,伊朗与俄罗斯达成了全方位合作的一系列协议。据西方媒体报道,伊朗是乌克兰危机中全球第二个向俄罗斯提供武器装备的国家,俄罗斯也首次为伊朗发射卫星,还可能向伊朗提供苏-35战斗机。伊朗与俄罗斯走近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是能走多远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4月14日美英法三国对叙利亚实施"精准打击"后,俄罗斯与伊朗相继发声强烈谴责。俄罗斯与伊朗都是叙利亚问题的重要相关方,两国围绕此问题互动频频。由俄罗斯、伊朗等国主导的阿斯塔纳和谈是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的主要对话平台之一,此外两国还曾是叙利亚几个"冲突降级区"的担保国……近年来,由于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以及伊朗核协议的签署,俄罗斯与伊朗关系快速发展。2017年3月,伊朗总统鲁哈尼访问俄罗斯,  相似文献   

8.
<正>伊朗媒体2023年1月15日报道,伊朗将在未来数月内从俄罗斯接收一批苏-35战机。近几个月,俄与伊朗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加强两国贸易、能源、军事合作。2015年俄出兵叙利亚后,俄伊在维护阿萨德政权生存的共同目标驱使下,升级彼此政治和外交关系,两国间经贸往来也日趋紧密。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两国关系发展呈现新态势。  相似文献   

9.
王震 《世界知识》2014,(8):44-45
<正>随着7月20日的临近,留给伊朗与六方达成最终协议的时间越来越紧迫了。4月7日至9日,伊朗与伊核问题国际调停六方(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中国)在维也纳举行第三轮会谈。根据去年11月伊朗与六方达成的初步协议,伊朗大幅限制铀浓缩活动,以换取国际社会逐步削减对伊制裁。协议于1月20日生效,有效期为六  相似文献   

10.
钟卓锐 《世界知识》2023,(24):46-48
<正>2023年10月26日,在首届欧盟“全球门户”论坛期间,美国、欧盟、安哥拉、刚果(金)、赞比亚、非洲开发银行和非洲金融公司签署了共同开发“洛比托走廊”及赞比亚—洛比托铁路线的谅解备忘录,计划修建横跨安哥拉、刚果(金)、赞比亚三国铁路,同时加大对沿线国家矿产、能源、农业、数字基建等领域投资,使其成为横贯中部非洲和南部非洲的重要战略通道和贸易走廊。美国总统拜登说,“我对于建设洛比托经济走廊感到兴奋”,并称该项目是“迄今为止美国在非洲的最大规模铁路投资”。  相似文献   

11.
我国铁路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承担全国旅客和货物周转量的比重分别为50%和70%以上,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占重要地位。但近年来,由于建设资金短缺等原因,铁路发展严重滞后,尤其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主要干线上,运量与运能的矛盾日益尖锐,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薄弱环节。我国铁路如何走出“困境”,已经引起国内外有关人士的普遍关注。世界各国的交通运输发展历程表明:第一,在重要地区和大城市间的国际或国内主要运输通道(或称“运输走廊”)内,由于客货运量高度集中,铁路、公路、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相继发展,铁路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取决于其技术进步的水平(大容量只有在较高的送达速度下,才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第二,铁路的兴衰,不单纯是交通运输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1月30日,德国、荷兰、波兰三国代表签署意向声明,拟建设一条贯穿东西的“模范军事走廊”。荷兰国防大臣卡伊莎·奥隆格伦表示,当危机发生时,欧洲没有时间再做“文书工作”,“所有机制都必须是现成的”。  相似文献   

13.
正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1月16日宣布,国际原子能机构当天发布报告,证实伊朗完成了开始执行伊核全面协议的必要准备步骤。这意味着伊核全面协议当天将开始正式执行,国际社会将解除针对伊朗的相关制裁。美国总统奥巴马1月16日签署行政命令,解除此前对伊朗的制裁。欧盟委员会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和伊朗外长扎里夫同日宣布,鉴于伊朗履行了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承诺,与伊朗核问题有关的经济和金融制裁按照全面协议  相似文献   

14.
20 0 4年 8月 1 7日 ,樊明武校长亲切会见了应邀访问华中科技大学的巴黎南 1 1大学校长AnitaBersellini教授一行 ,并签署了两校教育合作协议 .参加会见的还有王乘副校长以及国际合作处李昊处长、光电子工程系主任刘德明教授等 .巴黎南 1 1大学是法国的著名高等学府 ,也是法国光谷人才培养的摇篮及科技创新的基地 .根据两校教育合作协议 ,我校将与巴黎南 1 1大学合作开办“光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中法合作特色班” ,籍此推动中法两国在光电子信息技术工程师人才培养教育方面的国际合作巴黎南11大学校长访问我校并签署教育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5.
大事记     
11月1日—15日1日土耳其和阿塞拜疆在安卡拉签署了发展政治和经济合作的几项协定。2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宣布从即日起在北奥塞梯、印古什两个共和国实行为期一个月的紧急状态。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结束了对伊朗3天的正式访问,两国政府签署了重要协  相似文献   

16.
时事概览     
胡锦涛:欧亚之行成果丰硕6月30日至7月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及在苏格兰鹰谷举行的“八国集团与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五国领导人对话会”。胡锦涛此次出访成果丰硕——7月1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7月4日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签署了《中哈关于建立和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上海合作组织5日峰会期间,六国元首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宣言》等重要文件,决定给予巴基斯坦、伊朗、印度观察员地位,决定继…  相似文献   

17.
动态     
太空上要为机器人修铁路据悉,美国“亚特兰大”号航天飞机很快将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一批新的构件,其中包括修建一条太空铁路的设备。将要修建的这条铁路不是用于运输货物,而是为了加拿大研制的 Canadarm2操作机器人能够准确移动。因为安装维修国际空间站外部构件的工作需要机器人去完成,且需要很高的精度。这条铁路长约30米,沿着国际空间站外部铺设,Canadarm2操作机器人能在铁路上以每秒2.5毫米至2.5厘米  相似文献   

18.
正据俄罗斯能源部网站消息,5月28日,俄罗斯与巴基斯坦签署"巴基斯坦溪"天然气管道项目建设协议。俄能源部长尼古拉·舒利吉诺夫表示,该协议的签署将使俄罗斯近期开始实际落实该项目。在新冠疫情冲击、天然气市场疲软等复杂形势下,俄罗斯为何与巴基斯坦合作推进"巴基斯坦溪"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6月3日,伊朗能源部长阿尔德卡尼安率团访问巴格达,伊拉克宣布,两国签署了为期两年的电力进口合同,将此前从伊朗进口电力的协议延长至2021年。伊朗表示,双方将进一步加强能源领域合作,伊朗和叙利亚的电网将通过伊拉克进行连接。这一消息引发了多种疑问:首先,两伊为何选择此时签署能源合作协议?5月初伊拉克卡迪米政府刚  相似文献   

20.
伊核问题是当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最多的一个问题.2011年的最后一天,奥巴马签署了针对伊朗的金融制裁法案,不仅对伊朗中央银行及其金融组织实施严厉制裁,还将处罚同伊朗进行贸易的外国企业和金融机构,被制裁的企业或金融机构将不得进入美国金融市场融资或交易.这意味着所有进口伊朗石油的国家不得不在伊朗石油与美国市场之间“二选一”.该法案蕴含着浓厚的单边主义和霸权色彩,给2012年国际局势的动荡与混乱“定下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