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肖剑南《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周氏兄弟散文风格比较研究》具有细腻、平实、新颖等鲜明特色,推进和深化了周氏兄弟散文风格比较研究,对于构建一套切合散文文本的本体性理论批评话语,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梁实秋与钱钟书是我国四十年代散文写作的两位大家。感知相依、情理相融的文体特征,机智幽默的行文风格是其共同之处,而出身教育、创作思想与个性的差异亦导致了他们不同的散文风格,即洒脱容与、幽默雅谑与汪洋恣肆、谑而多虐。他们的幽默散文创作于当时国势日危的背景之下,于政治意义上固无足取,但在审美意义上却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自"五四"新文学开始,文坛便有一种充满了民间乡土气息,洋溢着萧散自然情调的创作倾向。沈从文的创作态度和创作风格,都是一种任凭自然的自我流露。沈从文散文的精华如景物描写、人物刻画、行文笔法受到的影响大都来自道家学说以及我国传统的隐逸文学。  相似文献   

4.
1909年《域外小说集》的出版是周氏兄弟在晚清最重要的文学活动。在《域外小说集》中,周氏兄弟审慎地选择了代表唯美主义、自然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世纪之交文艺思潮的小说作品,来践行以文艺转移性情、改造社会的目标。《域外小说集》能够在1909年出版,与周氏兄弟之前较长一段时间里在翻译领域的摸索和准备是分不开的。周氏兄弟的早期翻译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03—1906年是裹挟在晚清译介潮流中的摸索阶段。在晚清译界登场以后,周氏兄弟大致选择了科学小说和侦探小说进行翻译。1906—1908年是周氏兄弟《域外小说集》的酝酿阶段。在合作翻译《红星佚史》的过程中,他们提出了“文以移情”的翻译理念。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此时他们开始关注俄国文学。周氏兄弟最早关注并认真译介的弱小民族文学是匈牙利文学。  相似文献   

5.
序跋文是周作人散文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散文文体的一个分支,从侧面丰富、深化了对周氏散文文体创造力与风格特征的认知,是解读周作人的一个重要向度。表述方式、文体风格、文学语言三位一体,相生相成,共同呈现了周作人序跋文体独特的审美创造,使其真正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亚类型体式,具备鲜明的文体特征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与补语叠合的有标记主位是陈述句中标记性最强的主位,文学作品采用该主位能体现出作者的行文风格。以《简.爱》为例,对照观察了《简.爱》的五种汉语译本,选取四个典型句例,发现五位译者都未能在翻译中再现该行文风格,从而指出翻译应该利用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才能很好地再现原著的行文风格。  相似文献   

7.
方乐 《科技信息》2013,(18):162-162
移情手法是中外文学创作中一种传统的修辞手法,郭风将其运用在散文创作中,形成独特的审美视角,丰富了散文的表现力,创造出一个充满童真、诗趣的境界,从而使他的散文形成了清新灵动充满诗情画意的独特风格。郭风散文创作中移情手法的运用,成就了郭风散文的独特地位,丰富了中国现代散文的创作内容。  相似文献   

8.
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钟书的散文集。总共10篇,不到3万字。但蕴籍广博、睿智透辟,语言轻松又耐咀嚼,行文幽默风趣,又意境深远,形成其独特的学者散文风格。  相似文献   

9.
周氏兄弟(鲁迅和周作人)在日本留学期间从事过一系列的文学和翻译活动:从学太炎先生、筹办文艺刊物、译介外国文学。这些探索和实践为翻译《域外小说集》做了充分的准备。《域外小说集》的译介,不仅是兄弟二人分工合作的翻译成果,更重要的是作品选目和翻译方式突破了晚清的翻译规范,体现了周氏兄弟"文艺转移性情,改造社会"的理念。尽管在当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却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广受学术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伊始,格致携其散文登上文坛,顿时吸引了大批人的目光。其散文从个人经验出发,敏感而理性地书写自我感受,行文细腻而大气,字里行间透露出其个性:过敏脆弱而又坚定从容。依据散文文体理论,可知格致散文的文体特点与她独特的精神追求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1.
周涛散文的诗性与他本人具有的诗性人格分不开,独特的成长经历给了他特异的人生体验,形成他诗的眼光和诗性思维。从诗到散文,周涛的诗性之光一以贯之,强烈的生命意志、思与诗的水乳交融和诗的语言筑成周涛散文的诗性建筑,赋予他的散文诗性淋漓的诗情。  相似文献   

12.
张承志的散文是当代中国散文这座百花园里盛开的奇葩,其创作素材大都来源于作家深爱的草原,从他的一系列关于草原生活的散文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张承志的人生经历与内心世界以及艺术追求,从而对张承志散文的思想与艺术风貌进行分析与把握。  相似文献   

13.
清文刍议     
清是清人留下来的一份珍贵学遗产。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之广阔,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之强烈,对封建统治黑暗揭露之深广,渴望变革的呼声之高亢,对历朝历代古创作成就的总结、继承、创新和发展,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朝鲜张维的古文创作深受柳宗元、韩愈等唐宋大家的影响,其《蜃楼记》很大程度上是他学习借鉴柳宗元的《永州铁炉步志》所取得的成果。文体上,都属于“台阁名胜类”杂记文;文章构思上,柳文结构简单明晰,而张文则结构复杂、曲折多姿;语言风格上,柳文全篇散句单行,节奏紧快,而张文则骈散结合、兼用排比,形成平淡自然、节奏舒缓、韵味悠长的风格;在艺术手法的具体运用上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5.
当代散文的根本缺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中国散文繁荣的背后,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根本缺陷:一、当代散文未能以现代哲学的眼光,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作整体意义的把握;二、当代散文未能充分显示出作家独特的思想个性和审美个性;三、当代散文尚未建立起自觉的语言赏玩意识。中国当代散文只有在克服以上三个方面的缺陷之后,才能真正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6.
从分析周紫芝、晏几道词作入手,梳理紫芝师晏源流。指出南宋初期词坛名家周紫芝所撰《竹坡词》,于风格与体裁间仿效晏几道(字叔原)《小山词》处甚众,二者词风格局递相承接,并峙词坛,体现出"青蓝相出"的词体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蒲松龄散文创作在形制结构、语言运用及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分析, 称颂其散文“苍润特出,秀拔天半”的艺术风格,透出蒲氏文学创作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8.
《全唐诗》所收许浑诗《颍州从事西湖亭燕饯》是研究许浑早年行迹的重要依据。而《夹注名贤十抄诗》与《文苑英华》所收此诗题目“颍州”作“颍川”,结合诗文中关于许州西湖和许浑早年行迹的记载,可以断定《全唐诗》所收此诗颍州应是颍川的讹误。  相似文献   

19.
颜延之是南朝文风演变的一个重要环节。颜延之诗文具有题材和风格的多样性的特点。颜延之的诗文及其表述的特点可以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学环境、生活经历、思想性格、文学修养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20.
荀子的政论散文文质兼美,思想学说博大精深,内容宏富充实,在先秦诸子中与孟子、庄子、韩非子合称为四大台柱,表现出战国大儒的气度。荀子非常重视文采,在论辩上综合运用了各种艺术技巧,形成排山倒海万马奔腾之势,畅快淋漓地表达了他的政治愿望,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在言说论辩上大有战国纵横家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