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确定乌拉根铅锌矿床形成机制,对矿区不同类型岩石中的铅锌矿石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稀土元素数据表明不同类型的铅锌矿石的物质来源不同;铅同位素~(206 )Pb/~(204 )Pb,~(207)Pb/~(204)Pb,~(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8.326~8.641 3,15.402~15.645 4,38.029~38.750 7,说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造山带的上地壳;δ~(34)S为-26.09×10~(-3)~+14.6×10~(-3),硫同位素主要是来自经由细菌产生的硫化物和热解产生的有机硫;δ~(13)C_(V·PDB)(10~(-3))为4.2~-7.7,δ~(18 )O_(V·SMOW)(10~(-3))为20.9~31.9,显示成矿作用期间有外来流体活动特点;流体盐度为3.55%~13.07%,流体包裹体数据表明乌拉根铅锌矿的流体特征为低温中高盐度的热卤水。结合地质特征,认为乌拉根铅锌矿是一个早期以海底沉积成因为主,晚期以MVT成因为主的复合叠加性矿床。  相似文献   

2.
Kamoa-Kakula铜矿床是刚果(金)加丹加弧形成矿带重要的铜矿床之一。结合区域成矿背景,对矿区地层、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进行评述,并对矿床成因进行探讨。Kamoa-Kakula铜矿床受层位控制,以恩古巴群底部混积岩为主要赋矿层位。孔德龙古时期,含铜氧化流体在恩古巴群底部混积岩的还原环境地层替代早期沉积的微球粒状黄铁矿是层状铜硫化物富集的主成矿阶段,后期的卢菲利造山运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Kamoa-Kakula铜矿床如今的产出状态。分析认为,Kamoa-Kakula铜矿床应属沉积改造型层状铜矿床。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铜铁试剂与铜的络合物在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H=4.1的B-R缓冲溶液介质中,铜铁试剂与铜离子络合物的半阶微分还原峰电位为-0.75 V(vs.SCE),其峰电流与铜离子的浓度在5.0×10-7~2.0×10-5mol/L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r=0.995 7;检测限为1.1×10-7mol/L.用该法测定了米粉中铜含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含Davidson修正的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方法(MRCI+Q),对CdH分子最低的5个解离限对应的10个Λ-∑态进行能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X~2∑~+,B~2∑~+,C~2∑~+,4~2∑~+,A~2Π,2~2Π为束缚态,1~4Π,1~4∑~+,2~4∑~+,5~2∑~+为排斥态.计算了6个束缚态和7个二重态(~2∑~+,~2Π)的振动能级、转动常数和偶极矩.理论计算结果与现有的实验值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地质工作,对该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矿化富集规律和矿体形态、规模、产状、矿石质量等特征,复兴村金矿床以1、3号矿体为代表主要是赋存在闪长岩中的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矿床,其次是以5号矿体为代表赋存在大栗子(岩)组与珍珠门(岩)组接触部的破碎蚀变岩型矿床,矿石工业类型为贫硫化物细粒浸染型矿石,选用单一浮选四次精选的选矿工艺金回收率为82.02%。总结了成矿地质条件并确定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碳糊电极阳极吸附伏安法测定利福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0.40mol/L的HAc-NaAc(pH4.9)缓冲液中,利福平在碳糊电极(CPE)上有一灵敏的吸附氧化峰,峰电位为0.86V(vs.SCE).该氧化峰的二阶导数峰电流与利福平的浓度在1.0×10-8~2.0×10-6mol/L(富集60s)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检出限为5.0×10-9mol/L(S/N=3,富集90s),探讨了利福平在碳糊电极上的伏安性质和电极反应机理,并且成功应用于人体尿液中利福平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用萤石矿为石英型萤石矿,其中,萤石含量为44.38%,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针对该矿石性质,本文以碳酸钠为调整剂,硅酸钠为抑制剂,油酸为捕收剂,从多个条件探究了该矿石粗浮选实验的最优化条件。最终确定最佳浮选工艺参数为:磨矿细度-200mm54%,浮选温度为30℃,矿浆调浆时间为7min,粗浮选时间为3min,浮选药剂制度为油酸1 500g/t,碳酸钠600g/t(pH=8.01),硅酸钠400g/t。此时,精矿品位可达88.82%,产率可达45.75%,同时回收率达到最高至90.64%。  相似文献   

8.
采用四种不同的粘度模型计算纳米流体粘度,对二维U型封闭腔内Al_2O_3-水纳米流体的自然对流换热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粘度模型、瑞利数Ra和纳米颗粒体积分数φ对纳米流体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数值模拟时参数变化范围为:Ra=10~3~10~6,φ=0.02~0.08。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粘度模型时纳米流体自然对流换热效果相差较大,特别是在瑞利数Ra=10~5和Ra=10~6时,采用粘度模型Ⅱ和粘度模型Ⅲ计算得到的纳米流体平均Nu数变化趋势与采用粘度模型Ⅰ和粘度模型Ⅳ得到的平均Nu数变化趋势完全相反。  相似文献   

9.
天草凹陷下白垩统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岩屑含量高,长石次之,石英含量最低,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次为泥质.储层的孔隙类型有粒间充填剩余孔、次生孔隙、晶间微孔及微裂缝,以次生孔隙为主.孔隙度集中在3%~15%内,渗透率以小于1×10-3 μm2为主,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孔隙和喉道的配置关系较差,喉道较细,产出能力较低,但在局部层段发育孔隙结构较好的中高渗储层.沉积相、碎屑组成、压实作用、碳酸盐胶结作用以及方解石、长石和岩屑等的溶蚀对储层性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伯胺N_(1923)在低酸度下可以定量地从硫酸溶液中萃取富集微量稀土,在用硫—磷酸分解矿样后不必转型即可萃取,有机相中加入显色剂时可以直接作萃取光度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当用偶氮氟膦Ⅲ作显色剂时,摩尔消光系数可达1.85×10~5(在三氯甲烷中)与2.31×10~5(苯中)。二元混合物试验说明在所采取的条件下,等摩的Th~(4 ),10倍量的UO_2~(2 )、Zr~(4 ),100倍量的Fe与Sc有干扰。Fe可在萃取时加抗坏血酸还原除去。UO_2~(2 )、Th、Zr量大时可用二癸胺预先萃取分离,少量的Th可在显色时加TTHA掩蔽。分析了三个矿样,测定的结果与标准草酸法所得结果相较,其精度和准确度均令人满意。本法适用于矿石中微量稀土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地处湖南省浏阳县东区的七宝山硫铁矿是一个具有1000余年继续开采历史的老矿。矿区内老窿遍布,矿石氧化剧烈,致使矿坑废水酸性大,多种重金属离子严重超标,且废水日排放量大,平均为1700m~3/d,其中最大水量竟达2350m~3/d。如果废水直接排放,将严重污染环境。为此1982年该矿采用“石灰中和法”对废水进行处理。该法流程简单,操作方便,处理费用低。尽管石灰中和法有以上特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暴露出意  相似文献   

12.
铜坑锡多金属矿位于丹池成矿带中部的大厂矿田内。通过对前人资料的搜集及井下详细的勘察,对铜坑锡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做了系统的总结,分析了控矿因素及其成因类型。结果表明,矿床的形成、空间分布受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等因素所控制。根据以往勘察成果及综合研究,结合区域矿床对比,认为铜坑锡多金属矿床属海底火山喷气同沉积-岩浆叠加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3.
基于江西大余西华山钨矿区的多种围岩蚀变矿物及其在TM影像多光谱谱带的特征光谱分析,采用波段比值的方法对蚀变信息进行增强处理。用TM 3/TM 2波段比值增强黄铁矿和黄铜矿信息,用TM 4/TM 3和TM 5/TM 7波段比值增强绿泥石、绢云母和方解石信息;对已有的Crosta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改进,将信息增强后的比值波段数据应用于Crosta法则,对西华山钨矿地区进行蚀变信息提取。经已知钨矿床(点)验证分析,证明上述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蚀变信息并识别研究区内主要矿物,提取结果可靠,可为蚀变异常提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甘肃大滩钛铁矿田是岩浆溶离型单一钛铁矿矿床,以其物质组分简单、规模巨大、品住低为其特点,经过四次选矿实验研究,证明该矿石为易选矿石,采用磁选-浮选工艺流程,回收率可达75.12%,品住(TiO2)48.22%;通过对矿石物质组分及矿物赋存状态研究,为该矿床的可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两种不同类型晶体结构的稀土铜酸盐中三价铜对导电性能的影响及三价铜的表征,Ca^2 取代Y^3 或Sr^2 取代La^3 ,使Y2Cu2O5和La2CuO4中铜的价态升高、样品电阻率降低,利用化学滴定法、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磁化率测量对Y2-xCaxCu2O5和La2-xSrxCuO4中三价铜的存在及其自旋状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祁连山中西段处于阿尔金——祁连成矿省,是甘肃境内重要的钨矿产地.阐述了研究区内典型钨矿床的地质特征,认为区内矿床类型主要为岩浆热液交代型和热液充填型,并从控矿岩性、控矿岩相、控矿构造等方面,分析了成矿的有利地质条件,获得了对本区钨矿床成矿规律的初步认识,总结出该区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铜(Ⅱ)-叶酸配合物的形成条件,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pH5.00),Cu(Ⅱ)可以与叶酸形成稳定配合物,配比分别为1∶1和1∶2,条件稳定常数分别为β′1=1.25×103,β′2=2.50×106.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利用ICP - AES准确、快速、直接测定纯镉中Pb、Zn、Fe、Cu、Sn、Tl、Sb、As、Ag、Ni等10种杂质元素的分析方法,优化了ICP - AES的分析条件,采用标准基体匹配的方法消除基体效应.结果表明:Pb、Zn、Fe、Cu、Sn、Tl、Sb、As、Ag、Ni等十种杂质元素在0.05μg/ml~1.0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均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各元素的检出限在0.0009 μg/ml~0.0084μg/m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 4.80%;回收率在93.68% ~ 104.41%之间.本方法能满足工业化生产纯镉中微量杂质元素快速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稀土掺杂ZnO半导体气敏传感器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稀土(Tb2O3) 掺杂ZnO气敏传感器的制作工艺和传感器的性能.其特点是选择性好,工作温度比无稀土掺杂的ZnO 气敏传感器的工作温度低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七个啤酒花品种中十一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灵敏度强、精密度高,选择性好,试剂消耗量小,快速、经济等优点。本方法测定钾、钠、钙、镁、铜、锌、铁、锰、锂、铅、镍微量元素的回收率均在90.5—101.7%之间。变异系数均小于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