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不同PH值的酸雨对小麦生长的影响,说明小麦遭受酸雨特别是高酸度酸雨后,小麦叶片可见明显伤害,酸雨使小麦叶片出现可见伤害(斑)的阈值是PH=3.0;对小麦株高、叶面积、含水量有一定的负作用;酸雨对小麦的胁迫效应随酸雨的氢离子浓度增大而显著,且与酸雨处理次数和处理量相关。旨在为山西省二氧化硫实施控制和小麦丰产优质种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氧化氮对盐胁迫下小麦叶片氧化损伤的保护效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叶绿素、 MDA和质膜相对透性3个方面的变化证实了0.1和1 mmol/L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 SNP)分别对150和300 mmol/L NaCl胁迫下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叶片氧化损伤有明显的缓解效应. NO能够显著诱导盐胁迫下小麦叶片SOD和CAT活力的上升, 延缓和H2O2的积累, 同时促进抗氧化物质脯氨酸的含量上升, 从而减轻盐胁迫下小麦叶片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对盐胁迫下小麦叶片   总被引:83,自引:1,他引:82  
阮海华  沈文飚  叶茂炳  徐朗莱 《科学通报》2001,46(23):1993-1997
从叶绿素、MDA和质膜相对透性3个方面的变化证实了0.1和1mmol/L斩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分别对150和300mmol/LNaCl胁迫下的小麦(TriticumaesivumL)叶片氧化损伤有明显的缓解效应,NO能够显著诱导盐胁迫下麦叶片SOD和CAT活力的上升,延缓O2^-和H2O2的积累,同时促进抗氧化物质脯氨酸的含量上升,从而减轻盐胁迫下小麦叶片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4.
陈丽琴  郭逸飞  杨利民  王秋泉 《科学通报》2007,52(23):2734-2741
以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作为模型植物, 在不同浓度的Cd胁迫条件下, 研究小白菜富集Cd的能力以及可能的细胞抵御机制. 在200 mmol·L-1 Cd胁迫下, 小白菜地上部分及根部Cd含量分别达到1348.3和3761.0 mg·kg-1(干重); 小白菜体内Cd含量与植物络合素(phytochelatins, PCs)含量成正相关, Cd浓度越高PCs的含量也越高, 表明PCs络合Cd在小白菜体内Cd的解毒及耐受机制中起最主要的作用. 此外, 在研究Cd胁迫下小白菜地上部分丙二醛(MDA)的产生、H2O2的含量及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愈创木酚过氧化酶(POD)及抗坏血酸过氧化酶(APX)的活性变化的过程中发现, 在5~50 mmol·L-1 Cd的胁迫下, 酶的活性成上升趋势, 有效地抵御氧化胁迫, 说明抗氧化系统在小白菜对Cd的解毒中发挥作用. 这些抵御机制降低了游离Cd的破坏作用, 提高了对Cd的耐受能力; 谷胱甘肽(GSH)在协调PCs络合钝化游离态Cd和抗氧化酶系统抵御Cd的氧化损伤过程中发挥了“枢纽”作用. 这些研究结果不但为植物体内PCs的络合钝化及抗氧化系统协同抵御Cd的诱导氧化胁迫提供了实验证据, 而且深化了对植物自身本能的抵御重金属污染损伤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1992~2006年中国降水酸度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汤洁  徐晓斌  巴金  王淑凤 《科学通报》2010,55(8):705-712
分析了全国74个酸雨观测站1992~2006年的降水pH资料. 结果显示, 15 a间中国酸雨区的整体分布格局没有重大改变, 长江以南仍是最大的连续酸雨区和重酸雨区, 北方地区尚未形成大范围的连续酸雨区. 1999年前的8 a间全国酸雨污染呈现减缓趋势, 2000年后, 华北、华中、华东及华南地区出现连续大范围的酸雨污染加重趋势, 其综合结果使得中国酸雨区的酸雨污染程度发生区域性变化. 15 a间, 华北、华中、华南呈现连续大范围的酸雨污染加重现象, 其中华北和华中的长江以北地区较明显; 中国重酸雨区之一的西南地区的降水酸度减弱, 酸雨污染程度呈现缓解趋势; 相应地, 长江以南的重酸雨区中心有向东发展的趋势. 对同期的降水电导率资料的分析显示, 15 a间中国降水中可溶性离子成分含量呈现整体增加的趋势, 其中1999年前为快速增加期, 2000年后基本稳定或呈下降趋势. 2000年后部分观测站的降水pH年变率与非氢电导率年变率正相关的事实显示, 颗粒物排放和其浓度水平下降导致降水酸性增强有可能是影响中国一些地区降水酸度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龚式和 《科学通报》1987,32(18):1413-1413
酸雨是当代最为人们关心的全球性的重大环境污染问题之一。酸雨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降水的酸度及其化学成分与云雾形成及降水过程有密切关系,国外不少科学工作者对酸雨及其危害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近几年来酸雨问题在我国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一些城市进行过酸雨的观测研究,这些结果说明我国不少城市有酸雨现象,尤其是南方城市,酸  相似文献   

7.
我国重酸雨地区云水化学观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化学是环境科学和大气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云水化学的观测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介绍我国重酸雨地区云水化学观测结果及讨论.云水取样以飞机作为采样平台,采样器为自制被动棒槽式取样仪,采样方法如文献.观测对象主要是降水性层状云,取样高度一般为1~4km. 1 云水酸度 各地区云水酸度观测结果如表1.(1)各地云水酸度变化范围较大,都在1个pH单位以上,有的竟达3.5个pH单位;平均值差异却不大,除1985年重庆之外,相差不到1个pH单位(3.86~4.86);(2)我国重酸雨地区自1988年以后云水已普遍酸化,(?)<4.9.有的地区年际变化较大,如重庆地区由1985年的(?)=6.15酸化到1989年的(?)=4.56.  相似文献   

8.
蛋白磷酸化参与湖北海棠根系中水分胁迫诱导的ABA积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水分胁迫诱导的ABA积累过程无论对水分胁迫下根-冠间的信息传递还是细胞逆境信息传递都是一个核心的问题。以湖北海棠(Malus hupenensis Rehd)实生苗根系为材料,对水分胁迫下ABA积累和蛋白磷酸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0%聚乙二醇(PEG6000)水分胁迫处理40min后可导致根系ABA含量急剧增加,处理100min时ABA含量可增加4倍左右。水分胁迫15min即可导致以HistoneⅢ为底物的总蛋白激酶活性升高。约30min左右达到高峰,随后逐步下降并最终恢复到原来水平;Ca^2 依赖的蛋白激酶活性变化和总蛋白激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但其对水分胁迫的响应更为敏感。和蛋白激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将^32P引入活体组织,水分胁迫可导致^32P标记的蛋白水平增加,但^32P标记的蛋白高峰出现在40min左右。蛋白激酶的两种抑制剂Quercetin和H7均可有效地抑制甚至完全阻断水分胁迫诱导的ABA积累。以上结果表明,水分胁迫诱导ABA积累的细胞信息传递过程中具有可逆蛋白磷酸化的参与。  相似文献   

9.
采用向1/2 Hoagland营养液中按一定比例添加聚乙二醇(PEG—6 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式,研究了外源SA浸种对干旱胁迫下国槐根系抗氧化酶系的影响。其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干旱胁迫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国槐根系的SOD、POD、CAT活性等,明显增加了根系MDA含量水平。②使用适当浓度的SA浸种可以提高SOD、POD及CAT活性,也可以显著降低根苗MDA含量水平,SA浸种有利于缓解干旱胁迫带来的不良影响。③低浓度的SA浸种处理能够提高国槐根系抗旱性,缓解干旱胁迫伤害,而高浓度处理则加剧了干旱胁迫的伤害。1 mmol/L浸种具有提高国槐根系抗旱性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向1/2 Hoagland营养液中按一定比例添加聚乙二醇(PEG-6 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式,研究了外源SA浸种对干旱胁迫下国槐根系抗氧化酶系的影响.其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干旱胁迫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国槐根系的SOD、POD、CAT活性等,明显增加了根系MDA含量水平.②使用适当浓度的SA浸种可以提高SOD、POD及CAT活性,也可以显著降低根苗MDA含量水平,SA浸种有利于缓解干旱胁迫带来的不良影响.③低浓度的SA浸种处理能够提高国槐根系抗旱性,缓解干旱胁迫伤害,而高浓度处理则加剧了干旱胁迫的伤害.1 mmol/L浸种具有提高国槐根系抗旱性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1.
酸雨正在四处蔓延首先是在工业发达国家出现的酸雨,已经蔓延到发展中国家,逐渐演变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我们知道,水的酸度一般是用pH值来表示的,纯粹的水为pH7,天然的雨水因含有碳酸气(二氧化碳),所以呈微弱酸性,pH值在5.5~6之间。但是,现在在世界各地下的雨大量的却是pH3~5,这就是所谓的酸雨。  相似文献   

12.
小麦线粒体肌球蛋白的纯化和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和平  刘爱校  刘国琴  阎隆飞 《科学通报》2001,46(21):1809-1813
通过DE-52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 S-300凝胶过滤等方法从小麦线粒体中纯化出了一种脱球蛋白,其重链分子量约为210ku,与骨骼肌肌球蛋白Ⅱ的分子量相近(205ku),并且可以被抗人骨骼肌肌球蛋白多克隆抗体识别.小麦线粒体肌球蛋白的ATP酶活性可以被鸡骨骼肌肌动蛋白丝激活,达到202.5 nmol/min·mg.此外,其ATP酶活性还可以被Ca2+激活,却不被高浓度的Ca2+抑制.结果表明小麦线粒体肌球蛋白与骨骼肌肌球蛋白具有一些相似的生化特性.  相似文献   

13.
小麦是一种厌Na 植物[1].NaCl胁迫对小麦的伤害,主要通过造成组织细胞内Na 的过多积累和K 流失,导致K /Na 离子失衡和盐害[1~3].钾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也是保持叶绿体器官功能的重要元素,充足供给钾素能促进叶绿素合成和稳定,同时K 还能激发类囊体膜上一些酶的活性[4].在Na 含量较高的盐渍土壤中,人为提高K 浓度,也许可以提高小麦对K 的捕捉机会,从而保持细胞内较高的K /Na 比,达到维持离子平衡、调节渗透势、激发酶活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稀土元素在春小麦上应用的效果与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解惠光 《科学通报》1985,30(18):1440-1440
三十年代以来,一些学者的研究指出,稀土元素对小麦生育有良好影响,但至今并未见到国外在小麦生产中使用稀土的报道。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稀土元素对春小麦的增产效果和在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可行性,试验是在黑龙江省进行的。盆裁试验采用该省麦区的四种主要土壤,处理盆种子拌入0.1%硝酸稀土,试验共做两年次。结果,四种土壤  相似文献   

15.
稀土环境植物学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稀土农用是中国科学家首创、居世界领先水平、经济效益显的一项成果。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适当与适量的稀土具有诱导植物抗性。增强植物抗污染胁迫作用,本综述了近年来应用稀土减轻酸雨、臭氧、农药、重金属等环境污染伤害植物的研究进展。初步探讨了稀土抗污染胁迫伤害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水分胁迫诱导表达的小麦基因的cDNA片段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30%(-1.13 MPa)PEG-6000对小麦幼苗进行重度水分胁迫处理,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离了水分胁迫诱导表达的小麦基因dil(dehydration induced,dil)的cDNA片段。Northern blot分析表明,dil基因在水分胁迫10h后表达开始增强并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水分胁迫48h时其表达最强。对dil基因的cDNA片段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211bp)。经查询,在GenBank中没有与dil同源的基因序列。  相似文献   

17.
水分胁迫诱导表达的小麦基因的cDNA片段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30%(-1.31MPa)PEG-6000对小麦幼苗进行重度水分胁迫处理,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离了水分胁迫诱导表达的小麦基因dildehydration induced,di1)的cDNA片段,Northern blot分析表明,di1基因在水分胁迫10h后表达开始增强并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水分胁迫48h时其表达最强。对dil基因的cDNA片段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211bp)  相似文献   

18.
王棚涛  刘浩  滑红杰  王磊  宋纯鹏 《科学通报》2011,56(30):2506-2514
植物激素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适应多种胁迫环境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植物在应对这些不断变化的生理需求及环境条件时细胞内ABA 水平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迄今为止, 人们还未完全了解植物体内ABA 水平的精细调控机制. 本文中, 我们的研究表明拟南芥中β-葡萄糖苷酶家族成员之一BGLU10 参与了植物的耐旱性反应. T-DNA 插入纯合突变体bglu10 表现出干旱敏感的表型, 包括快速的水分丧失, 叶片表面温度较野生型低,ABA 含量、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及ABA 和干旱响应基因的表达量均低于野生型. 与bglu10 突变体相比, BGLU10 的超表达转基因植物比野生型耐旱性更强, 表现为较低的失水速率, 较野生型更高的ABA 含量、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及ABA 和干旱响应基因的表达水平. 拟南芥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瞬时表达结果证明BGLU10 蛋白定位于液泡中. 另外, BGLU10 基因在植物多种组织中均有表达, 且受多种非生物胁迫诱导表达, 这些结果暗示了BGLU10 可能在多种胁迫条件下水解ABA-葡萄糖苷(ABA-GE)释放自由ABA, 参与植物对这些胁迫的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19.
小麦籽粒中痕量稀土元素的背景含量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ICP-MS方法,测定了采自种子库的60个不同品种小麦籽粒样品中15种痕量稀土元素的背景含量。观察了小麦籽粒中REE含量的分布模式,并与土壤中REE平均含量进行了对比,同时与有关文献中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照。  相似文献   

20.
中国稀土元素在农业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解惠光 《科学通报》1991,36(8):561-561
稀土元素的生物活性研究是本世纪初开始的,1917年中国钱崇澍与美国Ostenhout发表了钡锶铈对水绵生理作用的研究结果.1933年苏联等研究了碳酸镧、草酸铈对小麦营养生长的影响,指出镧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1935年起对稀土的肥效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指出混合稀土或单一稀土在适宜剂量下,可使豌豆和橡胶草含胶量大幅度提高.二次大战后他与合作者着重研究了微量天然放射性稀土元素及其同位素对农作物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