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对油麦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泥炭外,其他改良剂的施用均显著降低了土壤酸度。各改良剂的施用使作物有效性较高的酸可提取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镉含量显著减少,而使作物有效性低的残渣态镉含量显著增加,从而引起了油麦菜对镉的吸收量显著降低,其中石灰+泥炭效果最好。同时,各改良剂的施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油麦菜的生长,使株高和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石灰+赤泥+泥炭、石灰+泥炭、石灰+赤泥效果最显著。综合各改良剂对油麦菜生物量和镉含量的影响,石灰+泥炭处理是本试验最合适的改良剂。  相似文献   

2.
采集佛山某大铝型材厂工业废水污染土壤,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中油麦菜生长的影响,并评价其对镉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在镉严重污染的酸性土壤中,各种改良剂处理的株高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石灰+赤泥+泥炭、石灰+泥炭、石灰+赤泥的效果最显著。各改良剂的加入均显著促进土壤镉由活性高的形态向活性低的形态转化,并显著降低了油麦菜植株内镉的含量,其中以石灰+泥炭效果最好。各改良剂均显著降低土壤铵提镉的含量。综合各改良剂对油麦菜生物量和镉含量的影响,石灰+泥炭处理既显著增加了其生物量,又显著降低了其镉含量,是本试验中最合适的改良剂。  相似文献   

3.
不同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上空心菜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几种改良剂对镉污染土壤上空心菜保护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镉污染抑制空心菜生长;在污染土壤中分别加入石灰、石灰 赤泥、赤泥三种改良剂,均能有效缓解镉污染对空心菜生长的抑制。单纯镉污染处理表现为SOD,POD,PPO,CAT酶活性先升后降,最终极显著低于对照。石灰处理、赤泥处理与石灰 赤泥处理三种改良剂之间的SOD活性差异不显著,但株高,POD,PPO,CAT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石灰处理与赤泥处理在株高和各种酶活性上都无显著差异。实验结果说明各种改良剂均能改良镉污染土壤,降低空心菜受害程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东南景天结合化学措施改良Cd污染土壤对油麦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东南景天或者施用赤泥均能降低土壤中全Cd含量,促进油麦菜的生长.各处理油麦菜的株高、根系鲜重及干重、地上部鲜重及干重均显著高于对照,而植株中Cd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赤泥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土壤中酸可提取态Cd的含量;而东南景天则是由于其本...  相似文献   

5.
土壤加砷对大豆叶绿素、脯氨酸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认识土壤砷污染对大豆生理指标的影响,设置土壤加砷0、5、10、30、50和100mg kg-1共6个水平的盆栽大豆试验,测定大豆生长期间叶片的叶绿素、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土壤砷污染影响大豆的叶绿素、脯氨酸、过氧化氢酶等生理指标.土壤加砷对大豆叶绿素的影响随生长期而不同,在结荚期,土壤加砷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是高砷水平降低了叶绿素a与b的比值;在鼓粒期,高砷水平增加了大豆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总量的最大增加率分别达119.8%、111.0%、105.6%和117.2%.在大豆结荚期,土壤加砷30~100mg kg-1使大豆脯氨酸的含量降低了23.4%~31.4%,而所有加砷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都显著低于对照,土壤加砷使大豆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了10.7%~46.6%.总之,土壤砷污染会通过影响叶绿素的构成和含量改变大豆光合作用、降低大豆抗逆性和破坏大豆抗氧化系统来妨碍大豆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肥药双效剂2125,1125和菜腐灵对大白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随机排列方法施用肥药双效剂1125 2.8 g.kg-1;2125 0.9,1.0 g.kg-1;以施用15%菜腐灵2.0g.kg-1为对照,探讨了肥药双效剂2125,1125对大白菜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125处理的大白菜比对照和施用1125的极显著增加外叶数、产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降低相对电导率。施用2125的大白菜与对照相比,极显著和显著增加叶片鲜重、干重、比叶重、净菜率和株高。施用1125的大白菜比对照极显著增加产量、可溶性糖含量、SOD、叶绿素b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相对电导率与叶绿素a含量。施用2125和1125的大白菜叶面积比对照略有增加,帮叶比略有提高,对大白菜“三病”的防治效果明显。15%菜腐灵虽对大白菜软腐病有一定防效,但降低产量、品质和耐储性;而施用2125和1125能促进大白菜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改变大白菜的生理代谢机能,增加耐储性,可替代15%菜腐灵。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硫对春油菜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春油菜品种"青杂5号"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盆栽试验,研究6个不同施硫量(0,3.3,6.6,13.3,20,26.6 mg/kg)对春油菜幼苗的生长和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硫量的增加,叶片MDA含量逐渐升高,SOD活性逐渐下降,其他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当施硫量为6.6 mg/kg时,幼苗植株干重、根长、根系活力、叶绿素b、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当施硫量为20.0 mg/kg时,POD活性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对照71.15%(P0.05),MDA含量在施硫量为3.3 mg/kg时达到最低,显著低于对照52.5%(P0.05)。因此,施硫量为3.3~6.6 mg/kg时可明显促进春油菜幼苗生长和提高幼苗叶片相关酶活性。  相似文献   

8.
赤泥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对通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泥作化学改良剂能有效降低土壤重金属对通菜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加植株生物量,显著增加通菜地上部鲜重与干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经过赤泥处理还能使通菜中Cd的含量显著降低,表明赤泥可以有效减少通菜对重金属Cd的吸收.经赤泥处理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pH值显著上升,从而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探究水稻秸秆炭对土壤性质和莲藕植株生长的影响,实现水稻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提出一种用于莲藕植株生长的水稻秸秆炭施用方法。【方法】通过盆栽试验,首先探讨了水稻秸秆炭不同热解炭化温度(350、650℃)条件和施用量水平(质量分数分别为0.5%、1%、2%)对土壤化学性质、酶学性质的影响,其次研究了水稻秸秆炭对莲藕植株生长的影响,最后总结出水稻秸秆炭的最佳炭化温度和施用量。【结果】施用水稻秸秆炭能提升土壤pH,650℃水稻秸秆炭2%+化肥处理(G2)相比对照组提高了0.38个单位;水稻秸秆炭的施用也提升了土壤全氮、全磷、有机碳、速效钾含量,350℃水稻秸秆炭2%+化肥处理(E2)相比对照组分别提升了32%、150%、39%和260%;此外,水稻秸秆炭还能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等速效养分含量,在G2处理作用下分别提升了2.36倍、17.8倍。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在水稻秸秆炭作用下增幅显著,其中土壤脲酶活性在G2处理作用下增加最显著;E2处理对土壤磷酸酶、蔗糖酶活性的提升效果最显著;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水稻秸秆炭施用后降低。莲藕立叶叶绿素含量在E2处理作用下得到显著增...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室外人工控水方法,通过测定木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面积、叶绿素a、叶绿素b、总量的含量、气孔密度及大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生物量等各项指标,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处理(重度缺水、中度缺水、正常含水)对木枣光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木枣的光合性能影响显著,随着缺水程度的增加,木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面积、叶绿素a、叶绿素b、总量的含量、气孔密度及大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生物量均降低,其中,与正常供水相比较,中度缺水时木枣叶面积大小和气孔大小没有显著差异,重度缺水时差异极显著;而木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及总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生物量,无论在中度缺水还是重度缺水时,与正常供水均存在显著差异,显著降低了木枣的光合性能。表明水分对在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两个方面均影响木枣的光合作用,水分不足能显著木枣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山西某铝厂赤泥的基础特性分析,提出用含CO2为20%左右的石灰窑尾气对赤泥进行脱碱模拟实验。热力学分析表明利用石灰窑尾气脱碱是可行的,而实际影响脱碱的主要为动力学因素。实验以脱碱率为指标,分析液固比、CO2体积分数、CO2摩尔比、搅拌速度和反应温度5个因素对赤泥脱碱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脱碱工艺参数为:液固比8mL/g、CO2体积分数20%、CO2摩尔比40、搅拌速度400r/min和反应温度60℃,该工艺条件下的脱碱率为31.10%。实验结果表明,可以利用含CO2为20%左右的石灰窑尾气对赤泥进行脱碱处理,该工艺能脱除赤泥中的可溶性碱,符合"以废治废"的循环经济理念。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赤泥的掺加对石灰土渗透性能的影响,通过配制赤泥-石灰土后进行渗透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赤泥掺量、配比含水率、孔隙比和养护龄期等变量因素对试样渗透性能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拜耳法赤泥的掺入增强了石灰土的抗渗性能;试样的含水率和孔隙比对渗透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二者随着对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的偏离,渗透系数增大,抗渗性能减小;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试样渗透系数减小,抗渗性能提高。可见,赤泥的掺入有利于石灰土抗渗性能的提高。试验为赤泥石灰土抗渗性能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有利于赤泥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中低品位铝土矿石灰拜耳法溶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铝硅比为5.36的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进行了常规拜耳法和石灰拜耳法的溶出对比研究,主要分析了石灰添加量和预脱硅对铝土矿溶出赤泥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石灰添加量的增加,溶出赤泥的铝硅比呈明显的线性上升趋势,而钠硅比则呈下降趋势,且钙硅比小于2.0时,钠硅比呈近似直线迅速下降,当钙硅比大于2.0时,钠硅比变化逐渐变缓;石灰拜耳法溶出赤泥物相主要以水合铝硅酸钙为主,而常规拜耳法溶出赤泥主要以水合铝硅酸钠为主.预脱硅4 h可使溶出赤泥铝硅比从1.53降低到1.43,钙硅比可从0.28降低到0.24.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专门从铝土矿中采集并分离,制得了富含高岭石的矿块,用该矿块定量地研究了温度、时间和石灰添加量等因素对高岭石溶解性能以及对拜耳赤泥相成分、相变化的影响,并且计算出了赤泥的相组成。  相似文献   

15.
针对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过程中排放的高碱性赤泥无法大规模处理这一世界性难题,提出了钙化-碳化法处理赤泥新工艺.首先将赤泥进行钙化转型,脱去其中的碱;再将转型后的钙化赤泥与CO2反应,回收赤泥中的氧化铝.并考察了温度、钙硅比及液固比等重要条件对赤泥钙化转型过程的影响.实验表明,一水硬铝石赤泥适宜的钙化条件为:温度160℃,钙硅物质的量比2.5∶1,液固比3∶1.钙化转型后,赤泥中的w(Na2O)由6.70%降至0.35%.XRD分析表明,赤泥经钙化转型后原先含碱的物相消失,钙化过程产生的主要物相为水化石榴石.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泥浆的作用和成分,并结合海南红粘土的性质进行了固化处理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固化剂的固化强度和固化效果.根据试验研究,建议采用w=2%的水泥+w=0.5%的硅酸钠+w=0.1%的硫酸铝的配比对海南红粘土废泥浆进行固化处理,采用该方法可以适当减少水泥的用量,可用耗能少的石灰、红粘土等替代部分水泥,该法从根本上真正做到了环保,达到了固化再利用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7.
以黑糯和红粳两个有色稻为材料,设5种不同的栽培密度,研究了不同栽培密度对有色稻抽穗后剑叶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酶活性等一些衰老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栽培密度的增加,有色稻抽穗后剑叶叶绿素a、b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而叶绿素a/b值和丙二醛含量呈上升趋势,且高密度E处理下这些指标变化幅度较大,衰老加快。试验还表明,有色稻抽穗后剑叶叶绿素含量、SOD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等衰老生理指标的变化幅度与品种的耐密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桂西拜耳法赤泥中碱的溶出规律及影响因素,采用浸出试验分析了赤泥中碱的赋存状态及含量,通过静态淋溶试验并改变初始溶液pH、固液比、粒径大小、环境温度、是否搅动等条件,研究赤泥中碱释放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溶出机制并使用正交分析法分析赤泥中碱释放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赤泥中的可溶性碱占总碱含量的30.45%,主要赋存于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硅酸钠及可溶钙霞石中;非可溶性碱占总碱含量的69.55%,主要赋存于方钠石及难溶钙霞石中.溶液中初始溶液pH、固液比、溶液温度对赤泥中碱释放影响较大,而是否搅动及赤泥粒径对其影响较小;影响赤泥溶液中碱浓度及碱溶出率的因素依次为液固比、环境温度、初始溶液pH.研究结论可为解决桂西拜耳法赤泥对周边环境效应影响及脱碱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红光对菊花水培插枝生根及生理生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光下水培菊花茎段生根比自然光下生根早、生根率高、根数多、茎段生长壮、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也均高于自然光下.红光还可增强叶片中NR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