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对自行筛选的曲霉菌株Aspergillus sp.Li-38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通过考察不同碳源和氮源对产酶的影响,获得曲霉脂肪酶的优化摇瓶培养基成分,菜籽油1.5%(V/V),蛋白胨3%(W/V),NH4SO41%(W/V),K2HPO40.1%(W/V),MgSO4.7H2O,0.1%(W/V)。研究表明菜籽油对产酶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复合氮源比单一氮源更利于菌体产酶,优化后酶活可达42U/m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1.6倍。利用该脂肪酶催化棉籽油合成生物柴油研究表明,二步流加甲醇的反应体系其酯化率可达到59%。  相似文献   

2.
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K5多糖的生物合成条件进行优化.然后,在摇瓶及5L发酵罐中进行K5多糖发酵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麦芽糖20 g/L,蛋白胨15 g/L,MnCl4·4H2O0.1 g/L,MgSO4 ·7H2O 2.0g/L,KH2PO4 2.0 g/L,K2HPO4 9.7 g/L,脱水枸橼酸钠0.5 g/L;250 mL摇瓶最佳装液量为15 mL.优化后5L发酵罐中K5多糖的质量浓度为1.8 g/L,较优化前的0.3 g/L提高了5倍.  相似文献   

3.
验证了高层半固体琼脂试管法比固体琼脂平板法更具有良好的厌氧性能,能准确地对酪酸梭状芽孢杆菌进行活菌计数.通过对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碳源、氮源、生长因子进行单因素研究,L9(33)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得到最佳培养基组成为(g/L):胰蛋白胨10,葡萄糖8,酵母膏4.用此培养基在37℃培养24 h,活菌数可达4.1×108 mL–1.培养基中添加K2HPO4 5 g/L、MgSO4.7H2O 0.2 g/L、MnSO4.H2O 0.2 g/L、CaCO3 1 g/L培养32 h时,酪酸梭状芽孢杆菌芽孢转化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4.
白阿魏菇深层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单因子实验、正交实验,检测白阿魏菇深层发酵指数,结果为:摇瓶发酵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5℃,装液量为三角瓶体积的1/5,培养基起始pH值5.5,接种量10%,大号玻璃珠12个/瓶 通过单因子和正交实验可知,菌丝体生长的最佳碳源为土豆汁;发酵罐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0.5%,蔗糖0.5%,玉米粉5%,麸皮4%,蛋白胨0.2%,KH2PO40.1%,MgSO4·7H2O0.05%,羧甲基纤维素钠0.5%,VB1微量;发酵罐发酵时间为48h  相似文献   

5.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的碳、氮源对灰色链霉菌产链霉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发酵培养基中4种主要组分即复合碳源(葡萄糖和玉米淀粉混合物)、黄豆饼粉、硫酸铵、磷酸氢二钾的用量配比进行优化筛选。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中碳、氮源及主要无机盐的用量对发酵液中链霉素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4种因素中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复合碳源浓度,其次是K2HPO4浓度,再次是氮源即黄豆饼粉和硫酸铵的浓度。优化得到的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黄豆饼粉2%、复合碳源4%(葡萄糖与玉米淀粉质量比为5:1)、硫酸铵0.6%、K2HPO4 0.05%、MgSO4•7H2O 0.075%、NaCl 0.2%、CaCO3 0.7%,pH7.8。  相似文献   

6.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是当前用于功能食品和药物开发上较受国内外关注的真菌之一。本研究通过1次一因素法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蛹虫草产虫草菌素和菌丝体的深层培养工艺。最适合菌丝生长的pH值和温度为6.0和20℃,而最适合虫草素积累的pH值和温度为5.0和26℃。蔗糖、蛋白胨、MgSO4、K2HPO4和NAA分别是最适合虫草素积累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培养基的成分对蛹虫草生物量的影响次序为:蔗糖>蛋白胨>MgSO4·7H2O>K2HPO4>NAA;培养基的成分对蛹虫草产虫草素的影响次序为:蛋白胨>K2HPO4>NAA>MgSO4·7H2O>蔗糖。最适合蛹虫草菌丝生长的培养基配比为4%蔗糖,2.5%蛋白胨,0.05%MgSO4·7H2O,0.15%K2HPO4,2.0mg/l NAA;最适合蛹虫草深层发酵产虫草素的培养基配比为4%蔗糖,1.5%蛋白胨,0.05%MgSO4·7H2O,0.05%K2HPO4,4.0mg/l NAA的培养基;在最佳蛹虫草深层发酵产虫草素的工艺条件下,CM8菌株胞外虫草菌素产量达到961.21 mg/l,胞内虫草菌素的含量达到12.87mg/g;菌丝体的产量为22.97 g/l,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对深层培养提高蛹虫草虫草菌素和菌丝体的产量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杀真菌素链霉菌菌株AL-04的发酵滤液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设计,对其发酵条件和培养基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AL-04产抗生素的最适发酵培养基为:黄豆粉34.0g,鱼粉12.0g,蔗糖2.0g,可溶性淀粉6.0g,NaCl 2g,K2HPO40.5g,MgSO4.7H2O 0.1g,ZnSO40.01g,FeSO4.7H2O 0.01g,CaCO32g,蒸馏水1000mL;产抗生素的适宜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0%,种子液菌龄36h,装液量50mL/300mL三角摇瓶,初始pH值7.2.在上述条件下,28℃、180r/min振荡培养7d,菌株AL-04的抑菌率比原始发酵培养基提高了13.6%,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8.
对亚栖热菌CBS-01菌株发酵生产海藻糖合酶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首先通过碳源、氮源实验,选出了适宜的碳、氮源,随后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培养基中的组分进行了筛选,找出影响产酶的主要因素为蛋白胨和酵母膏,最后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求出了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浓度,得到优化的发酵培养基配方(g/L):可溶性淀粉5,蛋白胨8.6,酵母膏1.725,NaNO3 0.7,氨三乙酸0.5,Na2HPO4 0.1,MgSO4·7H2O 0.2,CaCl2 0.1.10 L罐发酵实验表明,CBS-01菌株海藻糖合酶的合成属生长关联型,利用优化的发酵培养基,CBS-01菌株的产酶水平由0.2 U/mL提高到0.41 U/mL.  相似文献   

9.
对采油微生物Acinetobacter junii.5-6摇瓶发酵培养基的碳源、起始pH进行优化,最后在最适培养基基础上分别添加微量元素(g/L)K2HPO41、NaH2PO41、FeSO4·7H2O 1、NaMoO41、MgSO4·7H2O 1、CaCl21,添加K2HPO4的效果最好;但是对菌浓的提高并不明显,且成本较高,所以不考虑在后续发酵添加微量元素。最终确定其最佳起始pH为5.5,最适培养基成分为:葵花籽油2%(v/v),糖蜜0.2%(m/v),NaCl 5 g/L,NaNO310 g/L,牛肉膏5 g/L。  相似文献   

10.
以菌落直径及致香程度为指标,分别采用不同碳源、氮源对一株致香真菌进行平板培养,筛选出致香真菌产香及生长的最佳碳源、氮源。结果表明:该致香真菌最适N源、C源依次为蛋白胨和葡萄糖,确定致香菌株最优的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2 g/L,K2HPO41 g/L,KCl 0.5 g/L,Mg SO4·7H2O 0.5 g/L,Fe SO4·7H2O 0.01 g/L,葡萄糖3 g/L,麸皮3 g/L。  相似文献   

11.
利用纳豆菌I液体发酵生产纳豆激酶。对影响生产纳豆激酶的培养基的成分——碳源、氮源、碳氮比以及4种盐浓度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当蔗糖3%,蛋白胨2%,KH2PO40.1%,K2HPO40.25%,MgSO40.05%,CaCl20.01%时纳豆菌I产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富硒鸡腿菇菌丝体深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营养因子对鸡腿菇菌丝体生长和富硒的影响,筛选到适合鸡腿菇富硒深层发酵的优化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玉米粉4%,花生粕0.4%,KH2PO4 0.2%,MgSO4·7H2O0.1%,VB1 10×10-3 g/L,Na2SeO3 4.4×10-3 g/L.在此优化培养基的基础上进行5 d的摇瓶发酵培养,得到菌丝体生物量为18.14 g/L,富硒率为56.35%.  相似文献   

13.
桦褐孔菌深层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桦褐孔菌深层发酵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对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桑黄菌体发酵的最优方案是8%葡萄糖,1.60%酵母粉,0.3%KH2PO4,0.15%MgSO4,VB110mg/100mL,pH6.0,接种量为10%,装液量为100mL/300mL三角瓶,150r/min,恒温培养7天,生物量可达1.350g干菌丝每100mL发酵液。结论桦褐孔菌可以用深层液体发酵培养获得菌丝体,桦褐孔菌具有限氧生长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4.
以紫芝为研究对象,讨论液体深层发酵碳源、氮源、无机盐和培养条件对菌体生物量的影响,确定紫芝液体发酵最优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0,g/L、蛋白胨3,g/L、KH2PO41.2,g/L和MgSO4·7H2O 0.8,g/L.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5,℃,起始pH自然,装液量24%,接种量15%,140,r/min培养7,d.同时,以菌体生物量、胞外多糖和pH为指标,绘制紫芝液态发酵动力学曲线,发酵培养7,d后菌体生物量和胞外粗多糖的含量分别达到最大值3.63,g/L和1.67,g/L.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研究从红树林中分离到的一株具有产灵菌红素的海洋细菌(Flavobacterium sp.)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麦芽糖10.0g/L,蛋白胨10.0g/L,磷酸氢二钾0.25g/L,硫酸镁0.1g/L,最合适pH值为6.0,最合适的盐度为10‰,最合适的温度为27℃。  相似文献   

16.
曲酸产生菌F31012变株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F31012变株是以Aspergillus oryzae(米曲霉)2336经3次紫外诱变处理,采用快速筛选方法而获得的突变株,研究了F31012变株发酵工艺条件,经过正交试验得出该突变株最佳发酵培养基为:玉米淀粉10%,酵母膏0.2%,K2HPO40.15,MgSO4.7H2O0.05%,KCl0.05%,pH6.0.移种量为15%,每300ml三角瓶装量75ml,时间6天,发酵培养基最适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17.
白玉菇液体发酵菌丝体生长和产胞外多糖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玉菇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优配方可为白玉菇工业扩大培养提供基础资料。以葡萄糖、酵母粉、KH2PO4和MgSO4为主要因素,选择胞外多糖含量和菌丝体生物量为试验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通过抽滤分离菌丝体,烘干称重,计算菌丝体生物量;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胞外多糖含量。试验测得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加权评分,确定了白玉菇液体培养基的最优配方为葡萄糖 3%、酵母粉 0.15%、KH2PO4 0.30%、MgSO4 0.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