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水质监测过程中,常用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衡量水体受污染的程度,该值用于表示被测水体中可被强氧化剂氧化的溶解性物质和悬浮物相对应的氧的质量浓度,是废水监测的一个重要参数。目前,测定水样COD通用的国家标准方法是重铬酸钾回流法,但是这种方法需回流消化2h才能氧化大部分的有机物,测定时间长,不利于快速监测分析和大批量分析,且试剂用量大,分析成本高。  相似文献   

2.
COD在线监测仪在污染源废水监测中,由于水质中所含还原性物质成份不同,氧化反应难易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同一污染源在不同时段污染物浓度波动也较大。这种现状客观地要求COD在线监测仪工作时,消解时间、消解温度、曲线有效取值区间要与水质情况相匹配,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固定值,针对不同水质要通过现场实验确定上述运行参数,才能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一、监测原理及相关影响因素HD02-I型COD在线监测仪方法原理与经典的化学法———重铬酸钾法在反应机理上是一致的,即在酸性溶液中,用重铬酸钾将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机物)氧化,其生成物为…  相似文献   

3.
为了克服传统方法对水体总磷含量测定中的氧化消解技术具有污染严重、繁琐、费时费力、氧化能力不足且有选择性氧化等问题,提出了组合高级氧化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消解速度快、无需添加化学试剂、无二次污染等优点.通过试验分析对比,用该方法对水样总磷氧化消解完全、稳定,测量结果与合肥市环保局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对于总磷在线监测系统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是我国应用较广泛的一项反映水体有机污染的综合性指标。黄河由于其多泥沙的特性,在COD监测中遇到了一些与众不同的问题,本文针对黄河的COD监测技  相似文献   

5.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是我国应用较广泛的一项反映水体有机污染的综合性指标.黄河由于其多泥沙的特性,在COD监测中遇到了一些与众不同的问题,本文针对黄河的COD监测技术进行了一些试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朱焕山  任庆  张晶 《河南科技》2003,(15):29-29
COD在线监测仪在污染源废水监测中,由于水质中所含还原性物质成份不同,氧化反应难易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同一污染源在不同时段污染物浓度波动也较大.  相似文献   

7.
许娟  张霄 《河南科技》2011,(5):72-73
<正>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有机物在水体中被微生物降解时需要消耗溶解氧,在水环境监测分析中,通常利用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所消耗氧的量,来间接表示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生  相似文献   

8.
水质指标通常采用的是水体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化学需氧量(COD)来衡量,具体检测方法为氧化法,而氧化法存在氧化不完全或无法氧化的缺点。当发生水体污染事件后,建议对主要污染物指标进行检测,才能达到综合判断和分析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在当前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做好水体监测工作,对水体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预防和控制水体重金属污染,是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金属元素在自然环境中很难被生物降解,会在水体、土壤中不断富集,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本文对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和危害进行了分析,并对地表水中重金属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解酸化-MBBR工艺对乳品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工艺优化得出乳品废水处理的最优运行参数。主要考察曝气量、硝化液回流比、污泥回流比对废水中COD和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10 h,曝气量在0. 2~1. 0 L·min~(-1)范围内,COD去除率达到最大值93. 9%,所需曝气量为0. 8 L·min~(-1)。而氨氮的去除率在曝气量为0. 8 L·min~(-1)时达到最大值81. 4%。将硝化液回流比的变化控制在100%~300%内,当硝化液回流比升高到200%时,COD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值92. 4%。当硝化液回流比继续上升到250%时,氨氮去除率达到最高值82. 8%。硝化液回流比由200%上升到250%过程中,氨氮去除效果增幅不明显,所以硝化液回流比的最佳值为200%。污泥回流比在50%~250%变化时,在150%时对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最大值91. 9%和84. 6%,确定最佳回流比为150%。由此可以看出水解酸化-MBBR处理乳品废水有着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以纳米氧化锌作为光催化剂,重铬酸钾作为光生电子接受体,研究纳米氧化锌-重铬酸钾体系测定COD的最优条件以及影响因素,利用光度分析法测定Cr(Ⅲ)的浓度,间接给出水体COD值.对实际水样进行了测定,并与重铬酸钾消解-氧化还原滴定法进行比较,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利用絮凝、氧化沉淀工艺将废水中SS、COD去除一部分,经过水解酸化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经生物接触氧化后进入MBR池进行深度处理,在MBR池中利用膜的过滤作用和生物作用,进一步降解水中的可溶性COD,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周晓光  滕洪辉 《松辽学刊》2007,28(3):104-106
利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比较过滤与否对饮用水、景观水及地表水水体中氟化物测定结果的影响,发现随着水体污染程度加重,过滤对测定结果影响加大,污染较重的景观水体受可以指导分析人员根据水体污染程度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水库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导致水体富营养氧化状态严重,蓝藻水华随之爆发,严重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活及经济发展.本文介绍了蓝藻爆发的成因,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水库富营养化改善措施,切断和控制污染源、开辟水源、实施生态修复、整治周边环境,并且加强水库的水体水质监测,为有效的治理水库富营养化提供科学可靠的实时数据,以恢复水体功能,保障饮水安全和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5.
COD在线监测技术是使用仪器设备对污水进行在线监测的技术,通过监测获取污水污染指标,为处理污水提供相关的数据。本文主要介绍了COD在线监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复合高铁酸盐溶液(CFS)氧化降解活性黑(RB5)染料废水的反应条件和降解机理.结果表明:CFS氧化降解RB5的最佳pH范围为pH<10,并且在该范围内Fe(VI)的反应速率较快.当pH=8~9,CFS投加量为20 mg·L-1时,氧化反应5 min和20 min时,RB5的脱色率分别为80%和95%.对TOC和COD的去除实验表明,在氧化反应过程中存在有机分子的矿化反应,但矿化速率远低于脱色反应速率.UV-Vis和FTIR结果表明,染料分子中的偶氮基团能被Fe(VI)氧化破坏,并且处理后样品中RB5的特征红外吸收峰消失,说明了染料分子中部分苯环和萘环被破坏,从而使得染料废水的毒性降低、可生化性提高.因此,CFS作为一种高效、低廉的强氧化剂,为染料工业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实际生产中,曝气器的充氧能力往往随着水体COD的变化而变化,在本项创新试验中,通过对曝气器、水泵和空气压缩机等元件的选择,组装形成曝气充氧装置并进行相关试验。  相似文献   

18.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对垃圾焚烧厂渗滤液进行有机物去除和脱氮特性研究,考察了缺氧/好氧(A/O)池容比、硝化液回流比和温度对COD和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BBR的最佳运行条件为池容比A/O 1∶3、硝化液回流比300%、室温25℃。在该运行条件下稳定运行,MBBR工艺对COD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达到64%和97%,能够实现对高浓度氨氮的有效去除。经过好氧MBBR处理后,垃圾渗滤液的COD和氨氮显著降低,可满足深度处理单元的进水水质要求,表明MBBR工艺在处理垃圾渗滤液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9.
沿海城市以海水为工业用水,其废水经处理后,用标准方法测定COD 时,产生了几十倍甚至于上百倍的正误差,当改用研究的“高氯废水COD 测定方法”测定时,有效地消除了 Cl~-离子对 COD 测定的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及精密度均符合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素华  冯家望 《河南科技》2013,(15):212-213
为简化水样消解过程、节约实验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对GB11893-89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的消解方法进行了改进,将取样量和试剂消耗量减少了80%。具体办法是采用美国哈希公司测定COD的带螺帽消解管代替50ml比色管,并用COD消解器调节温度至121℃,代替高压蒸汽消毒器消解水中总磷。按照钼酸盐分光光度法测定标准样品及实际水样总磷,新的消解方法与GB/T11893中的消解方法取得相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