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付新华 《大自然》2009,(5):77-78
草丛中出没的昆虫是那么不起眼,但是千万不要小瞧它们,它们往往身怀绝技,拥有人类望尘莫及的本领。萤火虫的复眼由无数只六边形的小眼构成,几乎占据了整个头部;蜻蜓飞行时能悬停在半空中,跳蚤可以跳出比自身高几百倍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黄蜻(Pantala flavescens Fabricius)对婚飞红火蚁的捕食作用。蜻蜓聚集在婚飞红火蚁的蚁巢上方捕食婚飞红火蚁,平均17只/巢.次,最多40只蜻蜓同时出现于一个婚飞的蚁巢上方。距离地面5m以下,蜻蜓对婚飞红火蚁的捕食率平均为85.66%,捕食行为主要发生在距离地面3m以下。捕到婚飞蚁后,蜻蜓立即取食其腹部,丢弃其余部分。蜻蜒这种捕食行为与红火蚁的婚飞同时出现在降雨天气之后的1~2d内。  相似文献   

3.
昆虫的眼睛     
昆虫的眼睛是头部骨骼的一部分,表面是角化而透明的角膜,光线可透入。昆虫眼睛的形状、大小和数量,随昆虫种类,甚至发育阶段的不同而不同,但总的可分为单眼和复眼两类。这两类眼睛都是由折光部分的角膜、感光部分的视网膜和色素部分构成。这两类眼并非同时并存,功能也完全不同。单眼,顾名思义是单独的1个小眼面,它又有背单眼和侧单眼之分。背单眼多见于昆虫成虫,可有1~3个,如我们熟悉的蜻蜓,在额部上方两复眼之  相似文献   

4.
在收集整理贵州叶蝉标本的过程中,发现铲头叶蝉亚科Hecalinae一新记录种一条纹铲头叶蝉:现报导如下。条纹铲头叶蝉Hecalus umballaensis Distant(中国新记录) 体长而扁平,头冠宽大成铲状突出,端缘微向上反卷,复眼小,单眼明显,位于头冠前侧缘,紧靠复眼;颜面中域隆起,侧缘在复眼下方呈缺刻状凹入。前胸背板适度隆  相似文献   

5.
采用围隔实验的方法研究滤食性鲢鱼对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的影响。实验设置4个鲢鱼生物量水平;0(无鱼),116(低密度)、176(中等密度),316(高密度)g/m^2。枝角类和剑水蚤的生物量在无鱼围隔中显著较高,而哲水蚤的生物量在低密度围隔中显著较高,研究表明:滤食性鲢鱼的捕食,能有效抑制技角类和剑水蚤的生长;哲水蚤具有较强的逃避滤食性鱼类捕食的能力,但在高水平的捕食压力下,滤食性链鱼仍然能够有效抑制哲水蚤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2019,(5)
正蜻蜓是一类常见昆虫,更是很多小朋友的最爱,北京自然博物馆里就有许多精美的蜻蜓标本。而飞行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人们不断探索蜻蜓飞行的奥秘,并将其应用在航空航天等领域。这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可能就是蜻蜓翅痣的仿生学应用了。  相似文献   

7.
蜻蜓捕食婚飞红火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黄蜻(Pantala flavescens Fabricius)对婚飞红火蚁的捕食作用。蜻蜓聚集在婚飞红火蚁的蚁巢上方捕食婚飞红火蚁,平均17只?巢.次,最多40只蜻蜓同时出现于一个婚飞的蚁巢上方。距离地面5 m以下,蜻蜓对婚飞红火蚁的捕食率平均为85.66%,捕食行为主要发生在距离地面3 m以下。捕到婚飞蚁后,蜻蜓立即取食其腹部,丢弃其余部分。蜻蜓这种捕食行为与红火蚁的婚飞同时出现在降雨天气之后的1~2 d内。  相似文献   

8.
王华叶  胡春雨 《科技信息》2011,(36):I0134-I0134
为了了解民航飞行学员体质健康状况,对国际飞行学院的大二310名飞行学员进行体质测试。结果:(1)飞行学员身高体重指数达到健康标准的仅占571%,而亚健康及不健康的比例高达42.9%;(2)肺活量及立定跳远良好以上的不足50%,同时立定跳远与肺活量不及格的分别达到13.2%和16.8%;(3)飞行学员真正喜欢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为727%,而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为27.3%。结论:(1)飞行学员总体体质状况较差;(2)体育锻炼不足是影响其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3)飞行学员加强体育锻炼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提起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人们往往会想到其凶猛的形象:上喙先端钩曲如鹰嘴,爪强健有力。它目光敏锐,善于俯冲而下捕捉地面上的蛙类、蜥蜴类、鼠类、蝗虫类,甚至正在飞行的蜻蜓、小鸟等。虽然伯劳性情凶悍.叫声粗哑刺耳,但古人却在它身上寄托了温柔和期许的情感,如南朝民歌《西洲曲》:“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  相似文献   

10.
结合野外考察及部分室内实验,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ua Plumipes)在陕西歧山县最适生境为有稀树、土台或沟壑的开阔田野。种群密度冬季(1~2月)0.4对/10hm2,夏季(6月)2.1对/10hm2越冬期,昼伏夜出,主要捕食鼠类(占66.7%);繁殖期,昼夜活动,主要捕食昆虫类(占62%~96.9%)。解剖学特征与陆栖捕食行为高度适应。体色拟态效果及无声飞行更为有利捕食过程。平均日食量49.7g。估计全年可捕鼠238只、昆虫580余只。还报道了小自动情交配到后期换羽等一系列繁殖行为过程。  相似文献   

11.
使用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糠虾(Mysis latreille)复眼的超微结构.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晶锥由4个晶锥细胞组成,2个位于远端,电子较致密,另2个位于近端,电子较疏松,晶锥延伸至近端与感杆束相连;7个小网膜细胞组成复眼的感光系统,感杆束直径在远端过核切面约为7.8μm.糠虾复眼的超微结构显示其感光器结构较一般十足目动物为原始,胞质中的细胞器种类和数量较少,色素颗粒较大,形态不规则.  相似文献   

12.
通过华南豹的粪便分析,表明它常捕猎的食物是毛冠鹿(Elaphoduscephalophus),而后被竹鼠(Rhizomyssinense)所取代.其食谱以15种大中型兽类所组成,偶食一些雉类、家畜、草和泥土.食谱变化的原因可能与它们捕食的几率有关,或因竹子开花死亡捕食行为发生了改变,而与捕食的难度和效率有关.  相似文献   

13.
捕食量对穴蚁蛉个体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导了室内羽化的蚁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用半合成人工饲料饲养)首次获得交尾产卵成功,并连续多代繁殖,实验结果证明:穴蚁蛉Mymneleon(Morter)sagax幼虫的发育历期,明显地随着捕食猎物机率的增加而缩短,个体发育的整齐度则随捕食机率的增加而提高;当投饵频率即捕食机率达到并保持一定水平时,可突破自然界蚁蛉的年生活史,增加年发生代数,本研究结果,使穴蚁岭在室内1周年完成了3个世代。  相似文献   

14.
罗氏沼虾幼体复眼发育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扫描电镜研究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状幼体复眼形态发育,结果显示出从 Ⅰ到Ⅸ复眼的形态发生了变化。组成复眼的小眼由圆形、椭圆形的泡状突起发育成分布于不同部位的五边形、扁平六边形和四边形。小眼的平均面积由 Ⅰ期的94.4μm^2增长为 Ⅸ期的527.1μm^2。小眼的数量也随复眼的发育而逐步增多,由 Ⅰ期的122个左右增加到 Ⅸ的289个左右,复眼的表面积从 Ⅰ的0.01mm^2到 Ⅸ的0.15mm^2。观察结果说明: 状幼体复眼的面积的增大主要是由于小眼面积的增大而引起的。最早出现四边形小眼的部位是在复眼近体轴侧,到 Ⅸ远体轴侧仍然还有六边形小眼,说明小眼的发育顺序是从近体轴侧到远体轴侧。  相似文献   

15.
毛腿鼠耳蝠回声定位声波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毛腿鼠耳幅(Myotis fimbriatus)为中国特有编幅、在飞行及悬挂状态下发出的回声定位叫声为调频声.叫声主要包括2个谐波,其中第1谐波较强,飞行时第1谐波调频范围为39—93kHz,第2谐波调频范围为70—122kHz;叫声的持续时间10.6ms.结合回声定位叫声的声波特点分析,推断毛腿鼠耳幅多生活于阴暗潮湿、通风良好的山洞中,飞行速度轻侵,灵活性较差;多在树林的边缘或上空、农田、草地或水面上等不太复杂的近距离环境中捕食,捕食方式可能为空中捕食或掠食,捕食对象是中等大小的静止猎物,主要是双翅目的昆虫.  相似文献   

16.
虎纹蛙的食性与捕食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养殖试验与野外观察相结合,研究了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a)的蝌蚪与成体的食性及捕食行为。结果表明,虎纹蛙是一种性凶猛的蛙类,喜食活的动物性食物,并具有互相残食的习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取食不活动的食物;其捕食行为依蛙体与食物的相对位置而变化。  相似文献   

17.
练军  刘力 《自然科学进展》1998,8(5):550-557
采用飞行模拟器,研究果蝇在视觉飞行定向与热惩罚之间建立的条件化学习。主要结果为:(1)证明果蝇在实验的不同时间段的行为指数PI具有显著相关性;(2)从果蝇个体的飞行扭矩轨迹计算得到的特征函数,可以用来评估果蝇通过训练而形成的视觉空间定向能力;(3)发现从果蝇个体在预训练阶段的飞行扭矩轨迹计算的近似ApE(2,r,N)与第9个时间段的学习指数显著相关,所以预测练阶段的近似熵可以用来粗估训练后的学习指  相似文献   

18.
飞天竹蜻蜓     
竹蜻蜓是过去孩子们比较喜欢玩的自制玩具之一,它制作非常简单,玩起来又有趣,几个孩子常聚在一起玩,看谁的竹蜻蜓飞得更高。找一块竹片或者木片,裁成长15~20厘米、宽2厘米、厚3毫米左右的薄片,中间钻一个小孔,镶插一根约15厘米长的竹签作为柄,用刀具在小孔两边削出对称的斜面,一只竹蜻蜓就做好了。玩时,双手一搓,然后手一松,竹蜻蜓就会飞上天空,那一刻心中充满着成就感。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科学家最近根据昆虫的仿生学原理,制造了新型飞行器,它会像蜜蜂一样观察物体,能够像蜻蜓一样自如地飞行,而且它还能够在环境恶劣的火星表面飞行,以代替行动迟缓的机器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面部按摩方法分为传统面部按摩方法和现代按摩方法两类,从五个方面加以比较,不同点主要表现在:(1)理论基础不同;(2)引起变化不同;(3)作用手法不同;(4)作用时间、作用次数不同;(5)学科基础不同。作者认为传统方法是一种具有中医特色的养生方法,它在中医学整体观念,辩证施治思想指导下,注意调整人体内部的不平衡,激发自身潜能而治病、养颜,较现代方法有更积极的意义,为中医美容展示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