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Hund规则的传统解释是利用一级微扰理论并假定单重态减三重态的能量差等于其电子排斥能的差,即体系能量降低完全是由于电子排斥能减小的结果。这是一个误解。实际上由于轨道收缩,具有较低能量的状态有较大的电子排斥能,但也有远大于电子排斥能的电核吸引能。在多重态中,决定能量变化是电核吸引能而不是电子排斥能。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科技》2011,(27):64-64
[科技日报]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哈佛大学应用科学家仿照猪笼草的疏水策略,开发出了一种极为光滑的涂层材料,几乎能排斥包括血液、油在内的任何液体,甚至在高压、冰冻等极端环境条件下,仍能保持排斥液体或固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可控制备分散性的Au纳米粒子,研究Au纳米粒子在溶剂中的界面结构及相互作用。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不同温度下氟化的硫醇十二烷钝化的Au纳米粒子在超临界CO2中的界面结构和相互作用自由能。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会略微提升纯排斥的特征。通过自由能的分解,发现Au纳米内核与吸附的有机配体间的相互作用完全决定了自由能的排斥特征。焓熵分析结果表明自由能的排斥特征是由熵贡献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以态密度为基础,通过计算系统增加一个电子时,产生的系统能量ΔE变化,以及把BN纳米管看成一个电容入载流子时的库伦效应,得到库伦排斥能,分析库伦排斥对电子输运的影响,研究BN纳米管注入电子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Bleick和Mayer曾用推广了的Heitler-London方法计算过Ne-Ne原子间的排斥势,他们计算了原子间距为1.8(?)、2.3(?)及3.2(?)时的排斥势。理论计算结果是实验值的2.3与2.6倍。Berry在原子间距更小的情况下,由散射实验得到R在0.1—1.0(?)之间的排斥势为:V(R)=10.4×10~(-9)e~(-4.25R)erg 为了能得到一个对原子间距由较小到较大的范围内均适用的排斥势公式,我们用  相似文献   

6.
以社会排斥为概念工具,从市场排斥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生成的原因,并从结构排斥、制度排斥和功能排斥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制约性机制。  相似文献   

7.
确定配位数为四的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单纯依据配位体之间相互排斥作用来说明是不全面的。本文试以配位场理论观点,综合考虑晶体场稳定化能,配位体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和配合物的多聚倾向等三个因素,提出定量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8.
以Grimicidin A做为生物膜金属离子通道模型,在给定的通道结构参数条件下,用量子化学ASED-MO法研究了K~+,Na~+离子在通道内沿中心轴移动时,能量剖面,金属离子与肽骨架上各原子的相互作用规律。发现(1)Na~+离子在通道中总能量的下降较K~+离子情况的低,但受到周围的排斥作用较前者大;(2)金属离子与通道上原子的排斥能在中间区域表现为小波动变化,与前人结论是一致的。着重分析骨架原子的净电荷分布及其受金属离子的影响,讨论了金属离子与骨架原子排斥能周期性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华眼镜蛇毒对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观察质量分数为0.1%中华眼镜蛇毒(0.4mg/kg)腹腔注射豚鼠到大鼠异种移植肾存活时间、病理及血清补体C3的影响。结果中华眼蛇毒能延长移植肾存活时间、降低受体血清C3水平,减轻移植肾病理损害,结论:补体抑制剂中华眼镜蛇毒能有效抑制效制豚鼠到大鼠的异种超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CNDO为例,分析了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用于聚合链构象计算中所遇到的困难,指出双电子排斥积分的近似是产生这类困难的原因。提出了在双电子排斥积分中附加与旋转键对称性有关的项,并计算了聚乙烯的构象能图,得到了与实验相吻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电子排斥势能的计算,基于电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相互依赖的观点,依据状态寿命正比于状态出现频次的构想,给出了一种电子排斥势能的计算方法。在这种方法中,体系的真实状态(或平衡状态)被看作由所有可能状态叠加而成。把能量看成各种不同状态寿命的函数,给出了在已知的电子密度分布数据限制下通过调整状态寿命参数获得能量极值的方法。本文方法可为双电子排斥能计算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CO2 保护碱性药芯焊丝的熔滴过渡形式和焊接工艺参数、药芯粉成分对熔滴过渡形式的影响 .结果表明 ,CO2 保护碱性药芯焊丝的熔滴过渡形式可分为短路过渡、粗滴排斥过渡和细颗粒过渡 .药芯焊丝熔化时存在液态渣柱 ,影响熔滴的短路过渡和粗滴排斥过渡 .随焊接电流、电压的增加 ,熔滴从短路过渡逐渐转变成粗滴排斥过渡 ,最后变成细颗粒过渡 .随药芯粉中氟硅酸钠的增加或萤石的减少 ,熔滴的平均直径减小 ,过渡频率增加 .硅铁、锰铁和铝镁合金均能降低熔滴中氧的含量 ,使熔滴粗化和过渡频率降低 .  相似文献   

13.
1简单回顾康德、恩格斯等对吸引和排斥的含义及它们之间辩证关系的论断. 2通过对恒星演化、天体运动、分子和原子内部及化学运动中吸引和排斥相互作用的分析,阐明吸引和排斥的矛盾运动是无机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3指出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遗传和变异的矛盾运动是吸引和排斥相互作用在生命运动中的表现形式,从而说明吸引和排斥的矛盾运动也是生命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4指出承认吸引和和排斥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就是坚持对立统一规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14.
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排斥动物模型 ,总结模型制作中的并发症出现原因和相应对策 ,以及增加异体移植排斥率的注意事项。方法 采用远交系Wistar雌性大鼠和SD雌性大鼠建立穿透性角膜移植排斥模型。为了提高建立异体角膜移植排斥模型的成功率 ,在取供体角膜植片时靠近角膜缘取材 ,术后保留角膜缝线。结果 自体角膜移植组无排斥反应发生 ,异体角膜移植组角膜植片存活时间为 10 8d± 2 1d ,排斥率为 10 0 %。两组 6 8例模型术后并发症有虹膜前粘连 5只 ,虹膜脱出 5只 ,眼内出血 1只 ,白内障 3只和眼内感染 1只。结论 实验中采用的大鼠角膜移植模型 ,其临床表现与人类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相似 ,排斥反应发生较早且排斥率高 ,适用于模拟人类角膜移植排斥现象进行深入的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轻柔熟练的显微操作技术 ,锐利的手术器械 ,以及充分散大的瞳孔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选择组织相容性抗原间差别大的品系、偏中心移植和术后保留缝线是增加移植排斥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 H—F 定理与点电荷近似,计算常见同核双原子分子的键能。在计算中引入电子云电荷自身排斥能的概念,并且给出其经验值,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6.
在三带模型下,考虑带间和带内的在位库伦排斥、洪特耦合以及带内的配对耦合势,采用RPA近似求解能隙方程,得到了$Sr_{2}RuO_{4}$三个能带上的自旋三重态能隙.计算结果表明,相互作用势在格点上表现为在位的排斥,以及近邻和次近邻格点之间的吸引.xy轨道的配对势近似呈四重旋转对称,而yz和zx轨道的配对势显著地以横向方式展开,呈二重旋转对称.同时,在自旋涨落和电荷涨落的作用下,电子之间的自旋三重态配对能成功再现$Sr_{2}RuO_{4}$的p波形式的能隙结构.随着温度上升,能隙逐渐减小到0,得到转变温度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借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编制的人类发展指数,构建了金融排斥指数的测度模型,并基于2009~2013年间省际数据对中国各省份的金融排斥程度、以及居民收入和金融排斥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排斥与城镇居民收入有关,而与农村居民收入无关。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CO2保护碱性药芯焊丝的熔滴过渡形式和焊接工艺参数、药芯粉成分对熔滴过渡形式的影响。结果表明,CO2保护碱性药芯焊丝的熔滴过渡形式可分为短路过渡、粗滴排斥过渡和细颗粒过渡。药芯焊丝熔化时存在液态渣柱,影响熔滴的短路过渡和粗滴排斥过渡。随焊接电流、电压的增加,熔滴从短路过渡逐渐转变成粗滴排斥过渡,最后变成细颗粒过渡。随药芯粉中氟硅酸钠的增加或萤石的减少,熔滴的平均直径减小,过渡频率增加。硅铁、锰铁和铝镁合金均能降低熔滴中氧的含量,使熔滴粗化和过渡频率降低。  相似文献   

19.
利用密度重整化群研究了在粒子数小于半填充时一维光学晶格中费米子气体的超流特性.研究发现当格点总数N<22,排斥相互作用强度大于临界值时,粒子的束缚态会对应着费米系统在势阱中心产生的Mott绝缘态,边缘则为超流态.而当格点总数增大时,上述结论会有所不同.增强排斥相互作用首先出现的负的两粒子束缚能只能说明系统此时处于超流态,但是并没有相应的Mott绝缘态,只有当排斥作用足够强时才会有Mott绝缘态的出现,上述讨论进一步改善了文献[5]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OKT3在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应用抗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OKT3预防及治疗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AR)的效果和安全性、副反应等.方法 对照组128例肾移植患者,术后常规应用甲基泼尼松龙(MP)、强的松(Pred)、硫唑嘌呤(Aza)、骁悉/布累迪宁和环孢素A(CsA)、普乐可复(FK506);实验组36例在上述用药的基础上,术后前10d连续应用OKT3 10mg,使用前以MP 200mg诱导.结果 实验组AR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推迟,其AR发生率明显降低(χ^2=4.725,P<0.05).6例耐激素性急性排斥反应(SR-AR)应用OKT3治疗,4例逆转,逆转率为66.7%.结论 OKT3作为肾移植术后的预防用药,能减少AR的发生率,并能降低排斥反应的强度,可提高移植肾长期存活率.OKT3作为肾移植AR的治疗用药,能较好的逆转SR-AR反应,可使一部分患者避免因AR丧失移植肾,OKT3进入人体能引起首剂综合症等很多副反应,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