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台湾地区最早的神社——开山神社清同治十年(1871)十月,一艘琉球王国宫古岛民的进贡船在回那霸的航行途中,因遭遇台风而漂流至台湾南端,结果发生了人为的流血事件。原本这属于清朝与册封国琉球、属地台湾之间的一场纠纷,但早已对琉球王国和台湾虎视眈眈的日本借机蛮横搅局,最后穷兵黩武,悍然出兵台湾,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2.
<正>"神社"一词随着靖国神社的名称而为人熟知。神社是日本民族宗教神道教的祭神场所,是日本特有的宗教设施。在较早时期,只是祭祀时在特定的场所建构简单的设施以便迎神,而一旦仪式结束,临时设施也随之撤去。随着时代的进步,特别是受到佛教的影响,出于"神也需要住所"的考虑,就有了神社。神社曾随侵略铁蹄遍布中华1678年日本第一个海外神社在朝鲜釜山建立。明治维新以后,随着日本海外移民的增多和对外侵略扩张,  相似文献   

3.
最近,本刊编辑部收到许多读者来信,询问日本神社的来历及其作用。现请丹东同志作解答。神社是神道的殿堂。神道是日本土生土长的宗教。同其他原始宗教一样,早期的神道是以崇拜自然精灵为主要内容的,如把日、月、水、风、火、山川和草木等等都奉为神。为祭拜这种种神灵,人们修建了各种神社。在农民中间,神社成为进行农耕礼仪的场所。后来,日本统治阶级把这一朴素的宗教同  相似文献   

4.
在位于京都市的田中神社里的木制绘马上,挂着一叠叠的祈福签纸: “由香和千慧。考上志愿大学。”“全家平安,身体健康。”“工程顺利,家中无事。”“幸子母子安康,安产。”“儿玉侦探事务所,生意兴隆,客户盈门。” 这些简单的话写在木头制成的绘马上,一叠叠地挂在位于京都市的田中神社里。  相似文献   

5.
佛教传入后,日本先人将佛教中的佛陀和原来神道教及传说中的神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信仰体系。今天,许多日本人甚至分不清神社和寺庙的区别。熊野三山是位于歌山县南部的熊野本宫大社、熊野速玉大社和熊野那智大社三个神社的总称。熊野三山有"日本信仰原点"之称,因为这三个神社是遍布全日本的三千余间熊野神社的本源地。2004年,熊野三山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
<正>"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国内经济萧条,尤其是农村,一度出现了买卖子女的现象。据说当时非常流行一首《马贼之歌》,歌中唱道:"因我也去,你也去吧!狭小日本已住厌。"去哪里?当然主要就是我富饶的东三省。在关东军将校石原莞尔、东宫铁男等人的积极鼓吹下,移民"王城乐土"很快就被提上议事日程。1932年10月5日,第一个移民团的497人从神户出发赴佳木斯,日本把它称为"弥荣开  相似文献   

7.
资兴三都煤田是湖南省三大煤田之一,是唯一属于晚三迭世的含煤建造,有悠久的研究和开发历史。本世纪三十年代王晓青、刘元镇、谭锡畴等老一辈地质工作者曾在此做过地质调查工作。解放后129队、省煤田勘探公司一队、三队、五队都在此做过勘探工作。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含煤建造是纯陆相沉积,1978~1980期间武汉地质学院陈钟惠老师等在三都地区进行了大比例尺的地质测量,对地层和沉积环境等进行了研究,认为本区晚三迭世含煤建造为海陆交互沉积。作者和毕业生等六人,于1986年在本区做了一些工作。本文的目的在于小结我们的研究成果,探讨含煤建造的沉积环境,分析主要煤层的聚煤规律和成煤模式,从而为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辽吉裂谷沉积建造特征认识,结合吉南地区的资料将辽吉裂谷划分为三套沉积建造:早期(下部)陆源砂泥质—火山碎屑岩建造;中期(中部)碳酸盐建造和晚期(上部)碎屑岩,建造清楚地反映了辽吉裂谷从拉张断陷快速沉降到慢速沉降直至消亡收缩的从海进至海退的整个大的沉积旋回的演变过程。这一理论在辽吉裂谷寻找矿具有广泛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京都之夏     
周十万 《世界博览》2013,(16):71-73
炎热却快乐的日子京都的夏天是被一个个连续不断的"祭"串起来的。七月中旬里出了梅雨季,天气一瞬间就热了起来。在研究室里闲聊天:"暑假做什么?回家?还是去旅行?"有人回答:"还是去古本祭打工——去年也去了嘛。"京都一年三次古本祭(旧书市),8月的一次却和另两次不大相同。会场设在下鸭神社的森林里,四周溪水、轻风不绝。来的书店也分外多,不像10月时大多是本地书商,也不像5月时多见价昂之书。入口还一如形形色色的"夏祭  相似文献   

10.
<正>1999年中印缅孟四国学者在昆明举行了第一届"中印缅孟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会上通过了《昆明宣言》,启动了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进程。从1999年至2012年,四国学者和官员轮流在四国举行研讨会(从第三届开始升格为"论坛")。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访问印度期间提出了共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倡议,得到孟印缅的积极响应,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机制终于上升到政府间的"一轨"高度。当年12月18日至  相似文献   

11.
相扑,在日本有着"国技"的美誉。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这项传统中竟然还有一个名曰"哭鼻子相扑"的游戏活动。10月7日,日本一年一度的"哭鼻子相扑"在和歌山县一家神社举行,约130名4个月至3岁大的男童,都系着鲜艳的红  相似文献   

12.
《世界知识》2014,(11):8-8
<正>5月15日,西班牙电视五台年内第三次播出辱华节目,在这家电视台的一档轻喜剧中,公然出现了辱华类的语言以及"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招牌。在这家电视台一档名为"AIDA"的节目中,一个叫"wang"的中国人进入西班牙人酒吧中,随后一名顾客指着店里的"中国人和狗不得入内"牌子,并带着洗厕所的手套,将中国人从店里轰走。节目播出之后让很多当地中国人,尤其是做食品店的  相似文献   

13.
正以2017年8月21日特朗普政府公布阿富汗新政策为标志,美国的南亚政策调整持续深化。特朗普政府的南亚政策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加大对印度的战略拉拢,联印制华;二是聚焦阿富汗和解,急于从阿富汗脱身;三是以"孟加拉湾倡议"为框架,加大对南亚—北印度洋地区秩序治理的参与。第一,在对印拉拢方面,美国的力度还是非常大的。当前,印度在美国地缘战略中的地位已经达到了历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地区的一条连续的前寒武系剖面中,存在着三次构造运动的遗迹。其中神功运动在我国东南地区属首次发现。运用构造运动的继承与上迭原则及岩石建造的对比分析等方法,把本区前寒武系从下向上划分为:双溪坞群,骆家门群,红赤村组,上墅组和震旦系(南方)等四个岩群。并讨论了华南地槽折皱区地层和构造运动的对比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一年七月廿六日至廿八日三天内,辽南大部分地区降大雨或暴雨,尤其是老帽山区普降特大暴雨,暴雨中心地区的最大降水量达644毫米。在老帽山周围(包括其北的华尖子山,魏家岭和绵羊顶子山等)形成特大洪水(下称81.7洪水)并造成巨大灾害。  相似文献   

16.
地处粤西和桂东南的云开地区前寒武系顶部的硅岩沉积建造(“震旦系D 组”),具有层状、纹理状、块状和假角砾状构造。其中的元素显著地贫TiO2 和Al2O3, 大部分微量元素相对于地壳克拉克值亏损, 但Ba、Sb、Hg、Ag 和Bi等少数几种元素例外地富集; 在Al- Fe- Mn 三元图中投影落在热水沉积区域; 以REE总量低为特征, 平均稀土元素分布型式落在世界上已知典型热水沉积物的上、下限之间。上述特征说明, 该硅岩建造是典型的热水沉积成因产物。  相似文献   

17.
1977年5月31日至6月1日,华南地区出现一次较大范围的暴雨过程。它正好发生在华南前汎期暴雨实验期间,三个暴雨中心也正好出现在三个重点实验区(桂北、粤中、龙岩地区)。实验区取得了可供中尺度分析的加密观测资料。本文利用这些站网密度一般小于20公里的每小时的压、温、湿、风、雨量和雷暴资料,在1977年华南前汎期暴雨会战成果的基础上,对这次暴雨过程做了进一步的中分析,重点分析了广东实验区的暴雨过程。  相似文献   

18.
<正>2010年5月6日,受阿里巴巴集团邀请,北京联合大学培训中心常胜军老师赴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商学院)、石家庄经济管理学院三所学校,为近500名师生开展了题为"服务外包人才需求与行业浅谈、电子商务生态化发展状态报告、大学生创业之路"三场主题讲座。  相似文献   

19.
1954年6月,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苏联的奥布宁斯克核电站建成后,这种新能源——核能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核能的开发利用随之成为国际上最重视的研究课题之一。近几年来,由于石油供应紧张,许多国家加快了发展核电站的步伐。1979年全世界核电装机容量为1969年的8.3倍,平均每年增长23.6%。至1979年底,全世界已有22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运行中的核电站240座,核电装机总容量为1.25亿千瓦,核发电量达32,764.49亿度。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至1979年底,世界核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8%;估计到1985年,核电装机容量将在2.9—3.5亿千瓦之间,即占总发电量的16%;到九十年代中期,将近30%。目前正在建造或已委托建造的核电站共有346座,装机容量为3.38亿千瓦。  相似文献   

20.
传统建造技术在长期经验积累下,具有天然的"可持续发展"特征.通过对四川省丹巴县中路乡克格依村一栋传统碉房民居的具体建造方法和使用情况的研究,分析了其中传统技术建造手段的应用.从川藏地区丹巴民居出发,总结了民居传统技术建造的特点,分析了其中设计、建造与使用的生态性要素,并对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民居建造逐渐消亡的现象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